一种预埋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584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埋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辅助设备,涉及预埋管道辅助设备领域,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管道夹,所述管道夹与支架之间经一上横梁连接,所述上横梁下方还设有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一端连有一高度调节机构,下横梁的另一端连有位于管道夹下方的角度转盘,所述角度转盘中间设有供玄武岩纤维复合管通过的通孔,角度转盘上设有焊接管支座以及焊接管推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角度转盘,提供了焊接支管的支撑平台,可以满足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多角度、多高度支管焊接需要,辅助预埋前的焊接要求,提高焊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辅助设备
本技术涉及预埋管道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埋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预埋管是建筑工程中为后续结构及工艺施工预先埋置的管道。预埋,顾名思义就是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埋设,方便以后的穿线。玄武岩纤维复合管是以玄武岩纤维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新型高科技复合管材,具有耐腐蚀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水力性能好、输送流量大、强度高安全可靠、重量轻安装运输方便等优点,因而在建筑中常常用于输送大量水流,其直径和长度往往都大于普通预埋管道。在玄武岩纤维复合管预埋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在直立管道的各个高度以及角度上焊接支管,以满足各楼层、各户的水力输送要求,但是现有预埋管辅助设备仅能实现对直立管道的固定,不能提供支管焊接的辅助要求,给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多角度、多高度支管焊接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埋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辅助设备,以解决现有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多角度、多高度支管焊接难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埋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辅助设备,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管道夹,所述管道夹与支架之间经一上横梁连接,所述上横梁下方还设有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一端连有一高度调节机构,下横梁的另一端连有位于管道夹下方的角度转盘,所述角度转盘中间设有供玄武岩纤维复合管通过的通孔,角度转盘上设有焊接管支座以及焊接管推动结构。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高度可调节的角度转盘,使得辅助设备满足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多高度支管的焊接要求,同时,角度转盘中间设有供玄武岩纤维复合管通过的通孔,通过转动角度转盘,使得角度转盘也能满足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多角度支管的焊接要求,从而解决了现有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多角度、多高度支管焊接难的技术问题。作为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从上至下均布有若干螺孔,高度调节杆外套设有粗调环套,所述粗调环套的上下两端中至少一端设有与螺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和螺钉,粗调环套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外螺纹,粗调环套外套设有细调环套,所述细调环套内设置有与粗调环套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细调环套外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外套设有与环形凹槽转动连接的下横梁连接环套,所述下横梁与下横梁连接环套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细调环套上环形凹槽的上下两端中任意一端连有细调手柄。作为优选地,所述角度转盘由固定在下横梁端部的底盘以及转动连接在底盘上的转盘组成。作为优选地,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边缘沿周向设有角度刻度标识,所述下横梁上设有指向角度刻度标识的角度指针。作为优选地,所述转盘连有转动手柄。作为优选地,所述下横梁靠近角度转盘的端部设有支梁,所述支梁上转动连接有锁死条,所述锁死条上设有锁死螺钉,所述锁死螺钉的下端面设置防滑凸起,所述转盘与锁死螺钉的下端面相贴合的位置环贴有防滑胶。作为优选地,所述焊接管推动结构包括分别位于焊接管支座两侧的固定立板和推板,所述固定立板固定在焊接管支座对侧的角度转盘上,所述固定立板和推板之间经长度可调节的连接结构相连。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的角度转盘,提供了焊接支管的支撑平台,可以满足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多角度、多高度支管焊接需要,辅助预埋前的焊接要求,提高焊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辅助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角度转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伸缩杆具体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底板;2、支架杆;3、顶板;4、高度调节杆;4-1、螺孔;5、粗调环套;6、细调环套;6-1、细调手柄;7、下横梁连接环套;8、下横梁;9、上横梁;10、管道夹;11、支梁;12、锁死条;13、锁死螺钉;14、角度指针;15、焊接管支座;16、底盘;16-1、转动凹槽;17、转盘;17-1、角度刻度标识;17-2、转动凸起;17-3、转动手柄;18、固定立板;19、伸缩杆;19-1、螺杆;19-2、螺套;20、推板;21、防转卡条。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预埋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辅助设备,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管道夹10,所述管道夹10与支架之间经一上横梁9连接,所述上横梁9下方还设有下横梁8,所述下横梁8的一端连有一高度调节机构,下横梁8的另一端连有位于管道夹10下方的角度转盘,所述角度转盘中间设有供玄武岩纤维复合管通过的通孔,角度转盘上设有焊接管支座15以及焊接管推动结构。本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具体工作原理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调节下横梁8(连通与下横梁8相连角度转盘)的高度,以满足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多高度支管的焊接要求;通过转动角度转盘,使得焊接管支座15上放置的焊接管与固定在管道夹10上的竖直玄武岩纤维复合管之间形成的角度满足生产需要,再通过焊接管推动结构推动焊接管支座15上放置的焊接管靠近竖直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焊接位置。高度调节机构可以是简单的升降油缸以及其他机械调节结构。支架的具体由底板1、支架杆2、顶板3焊接而成,为了保持装置的稳定性,底板1可通过放置重物或水泥浇筑固定于地面上。实施例2请结合附图2,提供了一种高度调节机构的具体实现结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杆4,所述高度调节杆4从上至下均布有若干螺孔4-1,高度调节杆4外套设有粗调环套5,所述粗调环套5的上下两端中至少一端设有与螺孔4-1相对应的连接孔和螺钉,粗调环套5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外螺纹,粗调环套5外套设有细调环套6,所述细调环套6内设置有与粗调环套5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细调环套6外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外套设有与环形凹槽转动连接的下横梁连接环套7,所述下横梁8与下横梁连接环套7固定连接。高度调节的具体原理为:通过粗调环套5粗调高度,粗调环套5沿高度调节杆4上下滑动,通过螺钉连接粗调环套5的连接孔与螺孔4-1即可实现粗步的高度调节,为了粗调环套5与高度调节杆4连接的稳固性,粗调环套5的两端均设置螺孔4-1相对应的连接孔和螺钉,此时两个连接孔之间的距离是相邻螺孔4-1之间距离的整数倍;再通过细调环套6细调高度,细调环套6与粗调环套5螺纹连接,转动细调环套6即可实现细调环套6的细调,同时带动套设在细调环套6环形凹槽外的下横梁连接环套7实现细调,为了防止下横梁连接环套7(下横梁8)随着细调环套6的转动而转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旁侧设有仅供下横梁8穿过的竖直卡槽,所述竖直卡槽由两根竖直的防转卡条21组成(两根防转卡条21之间的缝隙即为竖直卡槽)。下横梁连接环套7、下横梁8以及角度转盘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只要能够将三者固定即可。为了能够方便转动细调环套6,所述细调环套6上环形凹槽的上下两端中任意一端连有细调手柄6-1,本本实施例中在上环形凹槽的上方设置细调手柄6-1。实施例3请结合图3,所述角度转盘由固定在下横梁8端部的底盘16以及转动连接在底盘16上的转盘17组成。具体转动连接方式为,转盘17的底部设置环形的转动凸起17-2,底盘16上设置与转动凸起17-2相匹配的转动凹槽16-1,反之,也可在转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辅助设备,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管道夹(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夹(10)与支架之间经一上横梁(9)连接,所述上横梁(9)下方还设有下横梁(8),所述下横梁(8)的一端连有一高度调节机构,下横梁(8)的另一端连有位于管道夹(10)下方的角度转盘,所述角度转盘中间设有供玄武岩纤维复合管通过的通孔,角度转盘上设有焊接管支座(15)以及焊接管推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辅助设备,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管道夹(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夹(10)与支架之间经一上横梁(9)连接,所述上横梁(9)下方还设有下横梁(8),所述下横梁(8)的一端连有一高度调节机构,下横梁(8)的另一端连有位于管道夹(10)下方的角度转盘,所述角度转盘中间设有供玄武岩纤维复合管通过的通孔,角度转盘上设有焊接管支座(15)以及焊接管推动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杆(4),所述高度调节杆(4)从上至下均布有若干螺孔(4-1),高度调节杆(4)外套设有粗调环套(5),所述粗调环套(5)的上下两端中至少一端设有与螺孔(4-1)相对应的连接孔和螺钉,粗调环套(5)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外螺纹,粗调环套(5)外套设有细调环套(6),所述细调环套(6)内设置有与粗调环套(5)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细调环套(6)外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外套设有与环形凹槽转动连接的下横梁连接环套(7),所述下横梁(8)与下横梁连接环套(7)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埋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调环套(6)上环形凹槽的上下两端中任意一端连有细调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五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