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449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系统,包括用于对目标物体吸热的吸热腔道、两端分别与所述吸热腔道连通的加速泵和设置在所述吸热腔道的出口与所述加速泵的进口之间的稳压装置,所述稳压装置为稳压管,所述稳压管的下端与所述加速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稳压管的上端敞开且延伸至预定高度以使下端液压保持在预定压值范围内。在该液冷系统中,其中稳压装置,不再采用膨胀罐,而是采用稳压管,稳压管的强度比较好控制,而且寿命比较长,成本比较低,进而有效地降低使用成本。而且维修方便、简单易操作。综上所述,该液冷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稳压装置使用成本高、不易维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液冷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本技术涉及风电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冷系统,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液冷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高澜液冷系统的出阀压力低,故障频繁,故障原因为液冷膨胀罐里的气囊老化变形,主管路的水进入气囊导致主管路压力降低,最终报出阀压力低故障,故障发生后需要更换液冷气囊,更换气囊前需要将系统的水放掉,如果在冬季更换气囊,由于水温降低,液冷系统需要启动加热器,这样机组停机时间较长,损失电量较多。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稳压装置使用成本高、不易维修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系统,该液冷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稳压装置使用成本高、不易维修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液冷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冷系统,包括用于对目标物体吸热的吸热腔道、两端分别与所述吸热腔道连通的加速泵和设置在所述吸热腔道的出口与所述加速泵的进口之间的稳压装置,所述稳压装置为稳压管,所述稳压管的下端与所述加速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稳压管的上端敞开且延伸至预定高度以使下端液压保持在预定压值范围内。优选地,所述稳压管的上端连通有冷却液箱以使所述稳压管填充满冷却液。优选地,所述稳压管上端与其下端高度差在14米至16米之间。优选地,所述冷却液箱的上侧箱口覆盖有防尘盖板。优选地,所述稳压管贴靠塔筒内壁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塔筒上设置有平台,所述冷却液箱放置在所述平台上。优选地,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吸热腔道的进口和所述加速泵的出口连通的空气散热器。优选地,还包括能够将进口进入的液体根据所需比例分别导向两个出口的电动三通阀,所述电动三通阀的进口与所述加速泵的出口连通、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空气散热器的进口以及所述吸热腔道的进口连通。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吸热腔道的出口冷却液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所述电动三通阀在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升高时调高进入所述空气散热器内冷却液的比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冷系统,该液冷系统包括吸热腔道、加速泵和稳压装置。其中吸热腔道,用于对目标物体吸热,以对目标物体进行散热。其中加速泵的两端分别与吸热腔道连通,以通过给冷却液加压,以加速吸热腔道内冷却液流动速度。其中稳压装置设置在吸热腔道的出口与加速泵的进口之间,以对吸热腔道出口的冷却液压力进行稳压,该稳压装置为稳压管,具体的该稳压管的下端与加速泵进口连通,而稳压管的上端敞开且延伸至预定高度,以使稳压管的下端液压保持在预定压值范围。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在该液冷系统中,其中稳压装置,不再采用膨胀罐,而是采用稳压管,稳压管利用液压与液面的距离相关,可以有效地控制稳压管下端的液压,进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吸热腔道的出口液压。控制方式简单,稳压管的强度比较好控制,而且寿命比较长,成本比较低,进而有效地降低使用成本。而且维修方便、简单易操作。综上所述,该液冷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稳压装置使用成本高、不易维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该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上述任一种液冷系统,液冷系统的吸热腔道用于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模块进行吸热冷却。由于上述的液冷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液冷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吸热腔道1、加速泵2、稳压管3、空气散热器4、电动三通阀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冷系统,以有效地解决稳压装置使用成本高、不易维修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该液冷系统内流通的主要是冷却水,即该液冷系统主要为一种水冷系统。其中液冷系统主要应用在风力发电机组,以对风力发电机组上相关部件进行冷却,具体的该液冷系统包括吸热腔道1、加速泵2和稳压装置。其中吸热腔道1,用于对目标物体吸热,以对目标物体进行散热,其中目标物件指的是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部件。其中吸热腔道1的具体形状,在此不进行限定,应当根据目标物体的具体形状相适应,并根据目标物件的散热部形状相适应,具体的吸热腔道1的形状构造,还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加速泵2的两端分别与吸热腔道1连通,以通过给冷却液加压,以加速吸热腔道1内冷却液流动速度,以保证冷却效果。冷却液流通至吸热腔道1外侧时就会散热,而流通至吸热腔道1时又会吸热。其中加速泵2形状、构造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稳压装置设置在吸热腔道1的出口与加速泵2的进口之间,以对吸热腔道1出口的冷却液压力进行稳压,在本实施例中,该稳压装置为稳压管3,具体的该稳压管3的下端与加速泵2进口连通,而稳压管3的上端敞开且延伸至预定高度,以使稳压管3的下端液压保持在预定压值范围。当稳压管3的液面不发生变化时,利用与液压与液面的距离相关特性,可以有效地保证稳压管3的下端液压值。具体的还可以设置有冷却液箱,该冷却液箱与稳压管3的上端连通,以使稳压管3内填充满冷却液,即可以有效地控制稳压管3的下端的液压。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稳压管3的下端液压范围,应当根据需要的稳压范围来决定,进而决定稳压管3上端相比下端向上延伸的高度,基于此,此处优选稳压管3的上端与下端高度差在14米至16米之间,优选15米。而其中的稳压管3应当具有足够强度,以能够满足稳压要求。具体的,优选是稳压管3能够在零下30度且在压力10巴尔(bar)时,不损坏。在该液冷系统中,其中稳压装置,不再采用膨胀罐,而是采用稳压管3,稳压管3利用液压与液面的距离相关,可以有效地控制稳压管3下端的液压,进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吸热腔道1的出口液压。控制方式简单,稳压管3的强度比较好控制,而且寿命比较长,成本比较低,进而有效地降低使用成本。而且维修方便、简单易操作。综上所述,该液冷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稳压装置使用成本高、不易维修的问题。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为了保证稳压管3内的液面稳定,进而保证稳压管3下端液压的稳定,此处优选设置有冷却液箱,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冷却液箱的气压应当与大气压相同,即应当与外界连通。优选冷却液箱敞口设置。考虑到外界环境一般很难是洁净的环境,基于此,此处优选冷却液箱的上侧箱口覆盖有防尘盖板。风力发电机组内一般设置塔筒,塔筒具有多节,各节均设置平台。基于此,为了方便放置冷却液箱,此处优选稳压管3贴靠塔筒内壁向上延伸设置,以由塔筒内壁进行支撑,而在塔筒上设置有平台,并将冷却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系统,包括用于对目标物体吸热的吸热腔道、两端分别与所述吸热腔道连通的加速泵和设置在所述吸热腔道的出口与所述加速泵的进口之间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装置为稳压管,所述稳压管的下端与所述加速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稳压管的上端敞开且延伸至预定高度以使下端液压保持在预定压值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系统,包括用于对目标物体吸热的吸热腔道、两端分别与所述吸热腔道连通的加速泵和设置在所述吸热腔道的出口与所述加速泵的进口之间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装置为稳压管,所述稳压管的下端与所述加速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稳压管的上端敞开且延伸至预定高度以使下端液压保持在预定压值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管的上端连通有冷却液箱以使所述稳压管填充满冷却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管上端与其下端高度差在14米至16米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箱的上侧箱口覆盖有防尘盖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管贴靠塔筒内壁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塔筒上设置有平台,所述冷却液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刚李宗力林永才杨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电力风能承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