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28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属手套编织机配套部件技术领域。该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由安装块、引线叉和纱嘴本体构成;安装块的上端通过螺栓固装有引线叉;引线叉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块外端;引线叉内部的安装块端面上通过螺栓固装有纱嘴本体:所述的纱嘴本体为一体结构,由主板和副板构成;主板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滑孔;主板下端呈错位状设置有副板;副板上设置有导线槽;导线槽下方的副板端面设置有导线块;导线块上设置有主导线孔;主导线孔外侧的导线块上设置有副导线孔。该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解决了现有现有手套生产时,手套表面易出现杂色的问题,满足了企业生产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属手套编织机配套部件

技术介绍
在手套生产领域,目前已经实现了通过编织机机械化完成手套编织生产的工作。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手套的编织线因生产厂家和生产批次的不同,而造成各编织线存有色差的问题,进而导致手套生产出来后其表面会出现杂色,从而影响手套的外观,不利于手套的生产销售;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主纱嘴,使其在工作时能够将不同颜色的编织线分开,使编织手套表面的编织线使用同一批次的编织线,从而解决现有手套表面以出现杂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以解决现有手套生产时,手套表面易出现杂色问题的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它由安装块、引线叉和纱嘴本体构成;安装块的上端通过螺栓固装有引线叉;引线叉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块外端;引线叉内部的安装块端面上通过螺栓固装有纱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嘴本体为一体结构,由主板和副板构成;主板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滑孔;主板下端呈错位状设置有副板;副板上设置有导线槽;导线槽下方的副板端面设置有导线块;导线块上设置有主导线孔;主导线孔外侧的导线块上设置有副导线孔;副导线孔的截面呈“V”字形。所述的主导线孔与副导线孔的中部呈相向设置,主导线孔的下端延伸至副导线孔的下端。所述的导线块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所述的导线块的上端面呈斜面,其倾斜角度为120°—150°之间。所述的引线叉的两分叉的端头分别设置有引线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在纱嘴本体上设置主导线孔和副导线孔的方式将不同批次的编织线分开,且安装块带动纱嘴本体来回运动过程中,主导线孔的编织线永远位于副导线孔编织线的前方,从而使主导线孔内的编织线用于手套外表面的编织,副导线孔的编织线用于手套内表面的编织;从而使手套外表面使用同一批次的编织线进行编织,由此解决了现有现有手套生产时,手套表面易出现杂色的问题,满足了企业生产使用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块,2、引线叉,3、螺栓,4、主板,5、副板,6、调节滑孔,7、导线槽,8、导线块,9、主导线孔,10、副导线孔,11、引线孔。具体实施方式该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由安装块1、引线叉2和纱嘴本体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1)。安装块1的上端通过螺栓3固装有引线叉2;引线叉2的两分叉的端头分别设置有引线孔11。工作时同一批次的编织线经过同一引线孔11进入到纱嘴本体上,如此即可通过两个引线孔11将存有差色不同的编织线分开,从而避免了其发生混乱打结的问题。引线叉2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块1外端;引线叉2内部的安装块1端面上通过螺栓3固装有纱嘴本体;如此设置引线叉2和纱嘴本体的目的在于:以使不同批次的编织线能够在引线叉2的引导线从两侧进入到纱嘴本体上,进而避免了两股编织线从同侧进入到纱嘴本体时发生混乱打结的问题。纱嘴本体为一体结构,由主板4和副板5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2);主板4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滑孔6;纱嘴本体通过调节滑孔6和螺栓3安装在安装块1的端面上;如此即可使工作时纱嘴本体可通过调节滑孔6和螺栓3调节纱嘴本体在安装块1的上下安装位置的目的。主板4下端呈错位状设置有副板5;副板5上设置有导线槽7;设置导线槽7的目的在于:以通过导线槽7减少编织线与副板5的摩擦面积,避免了副板5为平板时,编织线反复与副板5的平面摩擦时发生磨损断裂的问题。导线槽7下方的副板5端面设置有导线块8;导线块8的上端面呈斜面,其倾斜角度为120°—150°之间(即说明书附图1中B处的倾斜角度)。导线块8上设置有主导线孔9;主导线孔9外侧的导线块8上设置有副导线孔10;工作时经过引线叉2一个引线孔11的同一批次的编织线将通过主导线孔9进入到手套编织机中;引线叉2另一个引线孔11的同一批次的编织线将通过副导线孔10进入到手套编织机中;如此副导线孔10和主导线孔9会将不同批次的编织线相互分开,从而避免了其混合在一起的问题。副导线孔10的截面呈“V”字形。如此设置副导线孔10的目的在于:以使编织线在受力时能够沿着副导线孔10来回移动。主导线孔9与副导线孔10的中部呈相向设置,主导线孔9的下端延伸至副导线孔10的下端。由于主导线孔9的下端延伸至副导线孔10的下端,因此当安装块1带动纱嘴本体来回移动过程中,副导线孔10中的编织线在编织机动作时,将先产生方向变化,从而使主导线孔9中的编织线与副导线孔10中的编织线相互分开,避免了副导线孔10中的编织线在来回经过副导线孔10的中部时与主导线孔9中的编织线发生混合的问题。导线块8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如此设置设置导线块8的目的在于:以使进入副导线孔10中的编织线进入到副导线孔10中有相互靠拢的趋势,避免了其影响编织机正常运行问题的发生。该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工作时,同一批次的编织线经过引线叉2一个引线孔11后通过主导线孔9进入到手套编织机中;另一批次的编织线经过引线叉2另一个引线孔11通过副导线孔10进入到手套编织机制造手套,在这一过程中在手套编织机的作用下,各编织线将保持紧绷状态,与此同时安装块1带动纱嘴本体横向来回运动(参见说明书附图2中的方向),由于编织线始终保持紧绷状态,纱嘴本体来回运动过程中,副导线孔10中的编织线将在其内部移动,并紧靠副导线孔10的两端,从而使其始终位于主导线孔9内的编织线后方,从而使主导线孔9内的编织线用于手套外表面的编织,副导线孔10的编织线用于手套内表面的编织;从而使手套外表面使用同一批次的编织线进行编织,由此解决了现有现有手套生产时,手套表面易出现杂色的问题。该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使编织机使用同一批次的编织线编织手套的外表面,由此解决了现有现有手套生产时,手套表面易出现杂色的问题,满足了企业生产使用的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它由安装块(1)、引线叉(2)和纱嘴本体构成;安装块(1)的上端通过螺栓(3)固装有引线叉(2);引线叉(2)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块(1)外端;引线叉(2)内部的安装块(1)端面上通过螺栓(3)固装有纱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嘴本体为一体结构,由主板(4)和副板(5)构成;主板(4)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滑孔(6);主板(4)下端呈错位状设置有副板(5);副板(5)上设置有导线槽(7);导线槽(7)下方的副板(5)端面设置有导线块(8);导线块(8)上设置有主导线孔(9);主导线孔(9)外侧的导线块(8)上设置有副导线孔(10);副导线孔(10)的截面呈“V”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套编织机的主纱嘴,它由安装块(1)、引线叉(2)和纱嘴本体构成;安装块(1)的上端通过螺栓(3)固装有引线叉(2);引线叉(2)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块(1)外端;引线叉(2)内部的安装块(1)端面上通过螺栓(3)固装有纱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嘴本体为一体结构,由主板(4)和副板(5)构成;主板(4)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滑孔(6);主板(4)下端呈错位状设置有副板(5);副板(5)上设置有导线槽(7);导线槽(7)下方的副板(5)端面设置有导线块(8);导线块(8)上设置有主导线孔(9);主导线孔(9)外侧的导线块(8)上设置有副导线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贤高朱科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犁劳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