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19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包括:底部形成集水区的池体;设于所述池体的顶部空间中并由纵横布置的长槽连通构成的布水装置;铺设于所述池体内部并位于所述布水装置下方的防堵塞滤料层;所述防堵塞滤料层由滤料模块构成,所述滤料模块是由纤维滤料形成的三维块体结构;铺设于所述池体内部并位于所述防堵塞滤料层与所述集水区之间的传统滤料层。借此,通过在池体顶部设置由纵横布置长槽构成的开放布水装置,并以纤维滤料形成的滤料模块铺填形成位于基质床体顶层的防堵塞滤料层,达到大幅降低布水系统或基质床体堵塞的目的,并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布水均匀、不需长期停床、管理简单、运行维护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的生物滴滤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
本技术涉及生物滴滤池
,具体来说涉及生物滴滤池的布水系统和基质床体。
技术介绍
生物滴滤池是一种水处理技术,该技术是由人工基质(碎石、砂砾、陶粒等)作为生物载体并铺成滤床,当污水从上方进入,经过滤料层(滤床),滤料在基质表层及表面下流动,靠基质的吸附、滤料表面微生物转化等一系列过程降解水中的营养物质,实现废水中有机物污染物的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代谢需要的氧气由自然通风实现,氧气通过滤料间的空隙传递到流动水层、微生物膜;然而,在具体应用水中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是由于传统布水方式多采用穿孔管(一般打孔直径在4~6mm),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极易堵塞布水孔造成布水不均匀;其二是滤池滤料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堵塞,特别是上层负荷较高的部位。纵观研究现状,引起生物滴滤池基质堵塞的因素较多,综合说来,有机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是人工堵塞的主要原因,进水中的无机和有机这些固体悬浮颗粒可以通过低成本的预处理方式(诸如沉淀、加药絮凝等)得以解决,但是溶解性有机物及基质中积累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包括细菌生物膜等)无疑是难于用较低成本工艺甚至是无法解决的,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堵塞问题将成为生物滴滤池技术应用的难点且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通过在池体顶部设置由纵横布置长槽构成的开放布水装置,以防堵塞滤料层及传统滤料层构成生物滴滤池的基质床体,并以纤维滤料形成的滤料模块铺填形成位于基质床体顶层的防堵塞滤料层,解决了现有生物滴滤池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达到大幅降低布水系统或基质床体堵塞的目的,同时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布水均匀、不需长期停床、管理简单、运行维护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的生物滴滤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包括:池体,底部形成集水区;布水装置,设于所述池体的顶部空间中,所述布水装置由纵横布置的长槽连通构成,所述长槽包括布水总槽及布水支槽,所述布水总槽位于所述布水装置中间,所述布水总槽的一端成形为进水口,另一端朝向池体的内壁延伸,所述布水支槽一端与所述布水总槽的槽侧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池体的内壁延伸;防堵塞滤料层,铺设于所述池体内部并位于所述布水装置下方;所述防堵塞滤料层由滤料模块构成,所述滤料模块是由纤维滤料形成的三维块体结构;传统滤料层,铺设于所述池体内部并位于所述防堵塞滤料层与所述集水区之间。本技术的生物滴滤池实施例中,所述防堵塞滤料层及所述传统滤料层共同形成所述生物滴滤池的基质床体,所述防堵塞滤料层位于所述基质床体顶层,且所述防堵塞滤料层的厚度占所述基质床体总厚度的1/20~1/5。本技术的生物滴滤池实施例中,所述防堵塞滤料层包括防堵滤料上层及防堵滤料下层,所述防堵滤料上层位于所述传统滤料层的上层,所述防堵滤料下层位于所述传统滤料层的下层。本技术的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实施例中,所述防堵塞滤料层及所述传统滤料层共同形成所述生物滴滤池的基质床体,所述防堵滤料上层位于所述基质床体的顶层,所述防堵滤料下层位于所述基质床体的底层,且所述防堵滤料上层、所述防堵滤料下层的厚度分别占所述基质床体总厚度的1/20~1/5。本技术的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实施例中,所述滤料模块是由一个块体单元或多个块体单元构成,所述块体单元是由乱丝热熔后相互搭接所形成的三维块状结构,所述块体单元的丝状结构具有85~90%的孔隙率。本技术的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实施例中,所述滤料模块外部具有钢丝网包覆所述块体单元以形成整体。本技术的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实施例中,所述布水支槽包括与所述布水总槽纵横布置连通的内侧布水支槽,以及与所述布水总槽同向延伸布置并与所述内侧布水支槽末端连通的外侧布水支槽。本技术的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实施例中,所述布水总槽及所述布水支槽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槽壁顶缘上分别开设有三角堰口,所述三角堰口全长度地布相接形成于所述槽壁顶缘上。本技术的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实施例中,所述防堵塞滤料层及所述传统滤料层通过铺设于滤板承托层上以固定铺填于所述池体内部,各所述滤板承托层上布设有滤孔;所述滤板承托层与所述池体的内壁固接,且所述滤板承托层的数量与所述防堵塞滤料层及所述传统滤料层的总层数相等。本技术的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实施例中,所述池体的底部设于基础防渗层上,所述基础防渗层包围于所述池体的底部外侧周围;所述集水区底部通过一废水收集管贯穿所述基础防渗层以连接至所述池体外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由开放长槽构成的布水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现有布水系统中常规穿孔管的堵塞问题,并保证本技术生物滴滤池实现布水均匀和防止堵塞。(2)本技术通过在布水装置下方设置防堵塞滤料层,并以纤维滤料形成三维块体结构的滤料模块后,再铺填形成所述防堵塞滤料层,能够利用纤维滤料的高孔隙率结构改善基质床体的布水条件并防止堵塞,同时通过滤料模块构成防堵塞滤料层使滤料易于快速更换,避免长期停床的状况。(3)本技术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一种管理简单、运行维护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的生物滴滤池。(4)本技术的生物滴滤池能够用于处理污水,或者用于受污染水体的修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生物滴滤池设有单层防堵塞滤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生物滴滤池设有上下双层防堵塞滤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滤料模块由多个中空块体单元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布水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布水装置的长槽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池体10;基础防渗层11;支腿12;集水区13;废水收集管14;布水装置20;布水总槽21布水支槽22;进水口23;三角堰口24;夹角角度θ;防堵塞滤料层30;防堵滤料上层301;防堵滤料下层302;滤料模块31;块体单元310;中空孔洞311;钢丝网32;传统滤料层40;滤板承托层50;滤孔51。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其包括池体10以及设于其中的布水装置20、防堵塞滤料层30、传统滤料层40及滤板承托层50。其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池体10的底部设于基础防渗层11上,所述基础防渗层11包围于所述池体10的底部外侧周围;所述池体10内部在所述基础防渗层11上竖向支设有若干支腿12,所述池体10通过所述支腿12界定形成池体10底部的集水区13;所述集水区13底部通过一废水收集管14贯穿所述基础防渗层11以连接至所述池体10外部,以将滴滤后的废水通过废水收集管14排出池体10。如图1、图4、图5所示,所述布水装置20设于所述池体10的顶部空间中,所述布水装置20由纵横布置的长槽连通构成。所述长槽包括布水总槽21及布水支槽22,所述布水总槽21位于所述布水装置20中间,所述布水总槽21的一端成形为进水口23,另一端朝向池体10的内壁延伸,所述布水支槽22一端与所述布水总槽21的槽侧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池体10的内壁延伸;所述布水总槽21的槽宽大于所述布水支槽22的槽宽;借此,使所述长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底部形成集水区;布水装置,设于所述池体的顶部空间中,所述布水装置由纵横布置的长槽连通构成,所述长槽包括布水总槽及布水支槽,所述布水总槽位于所述布水装置中间,所述布水总槽的一端成形为进水口,另一端朝向池体的内壁延伸,所述布水支槽一端与所述布水总槽的槽侧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池体的内壁延伸;防堵塞滤料层,铺设于所述池体内部并位于所述布水装置下方;所述防堵塞滤料层由滤料模块构成,所述滤料模块是由纤维滤料形成的三维块体结构;传统滤料层,铺设于所述池体内部并位于所述防堵塞滤料层与所述集水区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底部形成集水区;布水装置,设于所述池体的顶部空间中,所述布水装置由纵横布置的长槽连通构成,所述长槽包括布水总槽及布水支槽,所述布水总槽位于所述布水装置中间,所述布水总槽的一端成形为进水口,另一端朝向池体的内壁延伸,所述布水支槽一端与所述布水总槽的槽侧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池体的内壁延伸;防堵塞滤料层,铺设于所述池体内部并位于所述布水装置下方;所述防堵塞滤料层由滤料模块构成,所述滤料模块是由纤维滤料形成的三维块体结构;传统滤料层,铺设于所述池体内部并位于所述防堵塞滤料层与所述集水区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滤料层及所述传统滤料层共同形成所述生物滴滤池的基质床体,所述防堵塞滤料层位于所述基质床体顶层,且所述防堵塞滤料层的厚度占所述基质床体总厚度的1/20~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滤料层包括防堵滤料上层及防堵滤料下层,所述防堵滤料上层位于所述传统滤料层的上层,所述防堵滤料下层位于所述传统滤料层的下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堵塞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滤料层及所述传统滤料层共同形成所述生物滴滤池的基质床体,所述防堵滤料上层位于所述基质床体的顶层,所述防堵滤料下层位于所述基质床体的底层,且所述防堵滤料上层、所述防堵滤料下层的厚度相等,分别占所述基质床体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欢欢张选军王文晶周存飞周奇俊胡润麟刘祝娟刘永存常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