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4173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包括耐磨层和抗菌层;耐磨层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尼龙纤维30份~60份、涤纶纤维20份~40份和竹纤维5份~15份;抗菌层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棉纤维40份~60份、亚麻纤维15份~4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耐磨抗菌吸汗面料的强度大、耐磨性好、抗菌性好,经多次水洗后抗菌效果仍能保持,并且制备方法简单,生产工艺流程易操作,适合大规模推广本发明专利技术。

A Wear Resistant, Antibacterial and Sweat Absorbing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ear-resisting and anti-bacterial sweat-absorbing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wear-resisting and anti-bacterial sweat-absorbing fabric includes wear-resisting layer and anti-bacterial layer; the wear-resisting layer is made of blended textiles of nylon fiber 30-60 parts, polyester fiber 20-40 parts and bamboo fiber 5-15 parts; the anti-bacterial layer is made of blended textiles of cotton fiber 40-60 parts and linen fiber 1 part. Five to 45 copies. The anti-wear and anti-bacterial sweat absorbing fabric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high strength, good wear resistance and good anti-bacterial property, an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can be maintained after repeated washing.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simpl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easy to operate, and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抗菌面料是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高效去除织物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织物清洁,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袜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在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同时,还应具有吸湿、排汗、抗菌等多种功能。目前具有抗菌作用的面料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具有抗菌、吸湿、保健功能的天然纤维,该方法虽具有健康环保的特点,但其抗菌性往往不够;一种是采用处理技术,将抗菌剂添加到或浸渍到面料中,该方法的抗菌效果有了很大提升,但仍存在不够环保健康、抗菌时效短的缺点。中国专利CN105239251A公开了一种抗菌面料,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成混纺面料:30-50份Lyocell纤维、10-30份涤纶长丝纤维、10-30份莫代尔纤维、10-30份亚麻纤维,混纺面料再经过抗菌后整理而成,其中抗菌后整理为将混纺面料放到抗菌整理剂中浸渍,抗菌整理剂选自甲壳素、白芥末油、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该专利将甲壳素、白芥末油、壳聚糖复配使用来提高抗菌效果,但是该专利制备的抗菌面料的耐磨性不佳,使用寿命短。中国专利CN105401317A公开了一种耐磨抗菌除臭袜的加工方法,耐磨抗菌除臭袜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粘胶短纤混纺纱、PBT高弹涤纶短纤纱、竹纤维短纤纱及橡筋包覆丝混合编织而成;耐磨抗菌除臭袜经过抗菌防螨表面化学处理,处理时采用TPM9007抗菌防臭整理剂0.3-1%进行浸渍、轧压,浸渍时间为1分钟,两浸两轧、轧余率90-120%,定版定型,温度130-150℃,时间3-5分钟。该专利制备的耐磨抗菌除臭袜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涤纶短纤混纺纱提供,但是该专利制备的耐磨抗菌除臭袜的抗菌性能不佳,抗菌时效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面料可应用在制备抗菌袜等领域,不仅可以保证天然的长效抗菌,还具有耐磨性好、吸湿排汗性强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抗菌吸汗面料,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包括耐磨层和抗菌层;耐磨层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尼龙纤维30份~60份、涤纶纤维20份~40份和竹纤维5份~15份;抗菌层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棉纤维40份~60份、亚麻纤维15份~45份。其中,该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可用于制备抗菌袜、抗菌服、或卧室用品;耐磨层以具有高强度的尼龙纤维和涤纶纤维为主要原料,可以提高耐磨层的强度,增强耐磨性能,并添加定量的竹纤维,使其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的功能,还可以将抗菌层排送的汗渍及时排出,保证面料的干爽;亚麻纤维是一种具有抗菌、吸湿功能的天然纤维,将其作为抗菌层原料可以使面料具有吸湿散热、抗菌保健的特点;棉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可以提高亚麻纤维的纺造性,增强面料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抗菌吸汗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制备耐磨层:将上述重量比的尼龙纤维、涤纶纤维和竹纤维进行混纺,得到耐磨层纤维,经大圆机织造成针织面料层,得到耐磨层;步骤S20,制备抗菌层:步骤S21,将上述重量比的棉纤维和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得到抗菌层纤维;步骤S22,将步骤S21得到的抗菌层纤维放置到壳聚糖溶液中浸泡15分钟~30分钟,取出烘干后经织造工艺得到抗菌坯布;步骤S23,将步骤S22得到的抗菌坯布浸于抗菌整理液中,浴比为1:40~50,控制温度为35℃~50℃,搅拌30分钟~50分钟,取出后洗涤、脱水、烘干,得到抗菌层;步骤S30,将步骤S10得到的耐磨层与步骤S20得到的抗菌层以粘合或缝合的方式连接,得到耐磨抗菌吸汗面料。进一步的,步骤S22中,所述壳聚糖溶液为将壳聚糖溶于10wt%的醋酸中,配制成2wt%的壳聚糖醋酸溶液。进一步的,步骤S23中,所述抗菌整理液为浓度在2wt%~5wt%的改性抗菌剂溶液。更进一步的,改性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i,将环糊精加入到50℃~60℃的水中,制得浓度为2.5wt%的环糊精溶液;步骤ii,将抗菌剂、95wt%乙醇、山梨醇酐硬脂酸酯以重量比0.8~1.5:100:2~5混合,加入步骤i得到的环糊精溶液后,搅拌混合1.5小时~3小时,在-5℃~0℃温度下放置6小时~12小时,得到混合溶液;步骤iii,步骤ii得到的混合液经抽滤、洗涤、减压干燥,得到抗菌微粒。其中,使用环糊精等组分对抗菌剂进行处理,将其包裹在环糊精内,不仅可以提高抗菌剂的稳定性,还可以延长抗菌剂效果发挥的时效。更进一步的,步骤ii中,抗菌剂按其重量份包括:桉叶油2份~8份、薄荷油0.3份~1.5份、柠檬油0.2份~1.2份、牛至油0.1份~0.8份。其中,桉叶油和牛至油是两种天然植物精油,具有一定防霉防腐、杀菌抑菌的作用,薄荷油和柠檬油是两种具有特殊清凉香气的液体,将其添加到抗菌剂中可以缓解疲劳,提高桉叶油和牛至油的抗菌抑菌效果;抗菌剂选用多种天然植物油复配使用,不仅具有健康环保的特点,还增强了天然植物油的抗菌效果。更进一步的,步骤ii中,抗菌剂按其重量份包括:桉叶油5份、薄荷油0.9份、柠檬油0.7份、牛至油0.45份。更进一步的,步骤ii中,抗菌剂与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2~6。更进一步的,步骤ii中,搅拌混合的温度为40℃~50℃。更进一步的,步骤iii中,减压干燥为40℃下减压干燥3小时~4.5小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包括耐磨层和抗菌层,耐磨层选用结实耐用、弹性好、耐磨性优越的尼龙纤维和涤纶纤维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具有天然抗菌效果的竹纤维,具有耐磨、透气、抗菌的特点;抗菌层选用抗菌性能强的亚麻纤维,并与棉纤维混纺,提高织物的强度和弹性;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耐磨抗菌吸汗面料的抗菌层选用天然植物油为抗菌剂,并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来提高抗菌剂的稳定性和长效性;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耐磨抗菌吸汗面料的强度大、耐磨性好、抗菌性好,经多次水洗后抗菌效果仍能保持,并且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工艺易操作,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一种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包括耐磨层和抗菌层;耐磨层由以下纤维混纺织造而成:尼龙纤维30kg、涤纶纤维35kg和竹纤维15kg;抗菌层由以下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棉纤维45kg、亚麻纤维20kg。耐磨抗菌吸汗面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步骤S10,制备耐磨层:将上述重量比的尼龙纤维、涤纶纤维和竹纤维进行混纺,得到耐磨层纤维,经大圆机织造成针织面料层,得到耐磨层;步骤S20,制备抗菌层:步骤S21,将上述重量比的棉纤维和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得到抗菌层纤维;步骤S22,将步骤S21得到的抗菌层纤维放置到壳聚糖溶液中浸泡15分钟,取出烘干后经织造工艺得到抗菌坯布;其中壳聚糖溶液为将壳聚糖溶于10wt%的醋酸中,配制成2wt%的壳聚糖醋酸溶液;步骤S23,将步骤S22得到的抗菌坯布浸于浓度在3wt%的改性抗菌剂溶液中,浴比为1:48,控制温度为40℃,搅拌30分钟,取出后洗涤、脱水、烘干,得到抗菌层;步骤S30,将步骤S10得到的耐磨层与步骤S20得到的抗菌层以粘合或缝合的方式连接,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包括耐磨层和抗菌层;所述耐磨层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尼龙纤维30份~60份、涤纶纤维20份~40份和竹纤维5份~15份;所述抗菌层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棉纤维40份~60份、亚麻纤维15份~4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抗菌吸汗面料包括耐磨层和抗菌层;所述耐磨层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尼龙纤维30份~60份、涤纶纤维20份~40份和竹纤维5份~15份;所述抗菌层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棉纤维40份~60份、亚麻纤维15份~45份。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抗菌吸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制备耐磨层:将所述重量比的尼龙纤维、涤纶纤维和竹纤维进行混纺,得到耐磨层纤维,经大圆机织造成针织面料层,得到耐磨层;步骤S20,制备抗菌层:步骤S21,将所述重量比的棉纤维和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得到抗菌层纤维;步骤S22,将步骤S21得到的抗菌层纤维放置到壳聚糖溶液中浸泡15分钟~30分钟,取出烘干后经织造工艺得到抗菌坯布;步骤S23,将步骤S22得到的抗菌坯布浸于抗菌整理液中,浴比为1:40~50,控制温度为35℃~50℃,搅拌30分钟~50分钟,取出后洗涤、脱水、烘干,得到抗菌层;步骤S30,将步骤S10得到的耐磨层与步骤S20得到的抗菌层以粘合或缝合的方式连接,得到耐磨抗菌吸汗面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抗菌吸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所述壳聚糖溶液为将壳聚糖溶于10wt%的醋酸中,配制成2wt%的壳聚糖醋酸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抗菌吸汗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中,所述抗菌整理液为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陈强李萍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