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395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包括单片机、振动传感器、测温元件以及控制装置,单片机分别与振动传感器、测温元件以及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振动传感器接收振动或者声音信号,单片机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测温元件检测车内是否有儿童滞留,在判断有儿童滞留后,通过控制装置发出警示以及做出应急处置,保证车内儿童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经常有把儿童遗忘在车中致死的事情发生,尤其在夏天,天气火热,汽车内的密闭空间狭小,车内升温快,而且氧气不充足,并且因为儿童年纪小,不懂的自救,导致悲剧的发生。现有报警系统中的振动传感器一般设置在车门上,由于儿童年纪小,不知道传感器的位置,或者不懂得通过触动振动传感器进行自救。即使懂得通过次方式进行自救,也可能由于自身力量较小,车门上的传感器无法感知到振动求救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提供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包括单片机、振动传感器、测温元件以及控制装置,单片机分别与振动传感器、测温元件以及控制装置连接。优选地,报警系统还包括放大装置,放大装置与振动传感器连接以用于将外界振动信号进行放大后供振动传感器识别。优选地,放大装置包括壳体、拾音器、扬声器、温控单元、电池以及测温探头,温控单元分别与测温探头、拾音器、扬声器以及电池连接以根据接收的测温探头测得的温度决定是否导通拾音器以及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连接,拾音器、扬声器、温控单元、电池以及测温探头均置于壳体内部。优选地,控制装置包括声音报警驱动单元、灯光报警驱动单元、点火控制单元以及空调控制单元,单片机分别与声音报警驱动单元、灯光报警驱动单元、点火控制单元以及空调控制单元连接,声音报警驱动单元与汽车喇叭连接,灯光报警驱动单元与汽车车灯连接,点火控制单元与汽车点火系统连接,空调控制单元与汽车空调连接。优选地,拾音器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解电容C2、三极管Q1以及麦克风MIC1,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并接1.5V电源,电阻R1另一端接电容C1一端以及麦克风MIC1的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阻R2一端、电解电容C2的正极以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电解电容C2的负极作为电源输出端;麦克风MIC1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负极连接并接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振动传感器接收振动或者声音信号,单片机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测温元件检测车内是否有儿童滞留,在判断有儿童滞留后,通过控制装置发出警示以及做出应急处置,保证车内儿童的安全。2、本技术设置有放大装置,可以放大振动或者声音信号,有效解决了儿童敲击力度不足或者发出声音响度不够导致振动传感器无法感知振动信号的缺陷,从而保证车内儿童的安全。3、本技术在检测到车内有儿童滞留后与汽车点火系统连接的点火控制单元启动点火系统,在通过与汽车空调连接的空调控制单元启动空调,保证车内温度以及空气循环,同时通过的声音报警驱动单元驱动汽车喇叭发声,通过灯光报警驱动单元驱动汽车车灯亮起,在保障车内滞留儿童安全的同时,提醒车辆周围的行人进行营救。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的放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放大装置的拾音器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放大装置的扬声器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放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单片机;2、振动传感器;3、控制装置;31、灯光报警驱动单元;32、声音报警驱动单元;33、点火控制单元;34、空调控制单元;4、测温元件;5、放大装置;51、壳体;52、拾音器;53、扬声器;54、温控单元;55、电池;56、测温探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参见图1,包括单片机1、振动传感器2、测温元件4以及控制装置3,单片机1分别与振动传感器2、测温元件4以及控制装置3连接。振动传感器2用于获取车内的振动情况,当振动传感器2检测到振动信号时,单片机1控制测温元件4进行检测,测温元件4检测对应作为上儿童的体温,判断车内是否有儿童滞留。根据判断若有儿童滞留,单片机1控制控制装置3进行控制,保证车内滞留儿童的安全;若无儿童滞留,则保持待机状态,继续通过振动传感器2检测车内状况。其中单片机1为89C51单片机,测温元件4为TN901红外测温元件,振动传感器2为T968A型振动传感器。测温元件根据儿童的座位进行设置,或者在所有座位上进行设置以防儿童乱爬造成无法获取信息的情况。优选地,报警系统还包括放大装置5,放大装置5与振动传感器2连接以用于将外界振动信号进行放大后供振动传感器2识别。放大装置5用于将汽车内的振动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振动传感器2,以防止滞留儿童由于声音小或者力气小产生的振动不足以使振动传感器2无法获取到振动信号。优选地,参见图2,放大装置包括壳体51、拾音器52、扬声器53、温控单元54、电池55以及测温探头56,温控单元54分别与测温探头56、拾音器52、扬声器53以及电池55连接以根据接收的测温探头56测得的温度决定是否导通拾音器52以及扬声器53与电池55之间的连接,拾音器52、扬声器53、温控单元54、电池55以及测温探头56均置于壳体51内部。参见图5,可以对温控单元54进行温度调节,设定其报警温度值。测温探头56探知车内的温度,当测得温度达到设定报警温度值时,温控单元54通过内部的继电器导通拾音器52以及扬声器53的电源电路。此时,拾音器52感知车内的声音状况,若有滞留儿童开始敲打座位或发出叫喊声,则拾音器52将收到的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后从扬声器53播放出来,供振动传感器识别。参见图4,图4为扬声器53的电路图,能够将拾音器52收到的所有进行播放。优选地,控制装置3包括声音报警驱动单元32、灯光报警驱动单元31、点火控制单元33以及空调控制单元34,单片机1分别与声音报警驱动单元32、灯光报警驱动单元31、点火控制单元33以及空调控制单元34连接,声音报警驱动单元32与汽车喇叭连接,灯光报警驱动单元31与汽车车灯连接,点火控制单元33与汽车点火系统连接,空调控制单元34与汽车空调连接。控制装置3的控制方式包括多种,当检测到车内有滞留儿童时,通过声音报警驱动单元32驱动汽车喇叭进行鸣叫提醒行人或者车主车内有儿童滞留;灯光报警驱动单元31驱动汽车车灯亮起提醒行人或者车主车内有儿童滞留。以上两种控制方式为被动控制方式,目的在于让人发现车内有滞留儿童。当检测到车内有滞留儿童时,点火控制单元33使汽车点火系统开启,空调控制单元34则控制汽车空调系统启动,保持车内的温度和空气循环,这两种控制方式为被动控制方式,可以保证车内滞留儿童的安全。优选地,参见图3,拾音器52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解电容C2、三极管Q1以及麦克风MIC1,电阻R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1)、振动传感器(2)、测温元件(4)以及控制装置(3),所述单片机(1)分别与所述振动传感器(2)、所述测温元件(4)以及所述控制装置(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1)、振动传感器(2)、测温元件(4)以及控制装置(3),所述单片机(1)分别与所述振动传感器(2)、所述测温元件(4)以及所述控制装置(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系统还包括放大装置(5),所述放大装置(5)与所述振动传感器(2)连接以用于将外界振动信号进行放大后供振动传感器(2)识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汽车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装置(5)包括壳体(51)、拾音器(52)、扬声器(53)、温控单元(54)、电池(55)以及测温探头(56),所述温控单元(54)分别与所述测温探头(56)、所述拾音器(52)、所述扬声器(53)以及所述电池(55)连接以根据接收的测温探头(56)测得的温度决定是否导通所述拾音器(52)以及所述扬声器(53)与电池(55)之间的连接,所述拾音器(52)、所述扬声器(53)、所述温控单元(54)、所述电池(55)以及所述测温探头(56)均置于壳体(51)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娟钟雅瑾唐启见李建左国才苏秀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软件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