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车床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3714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车床冷却装置,包括车床本体和位于车床本体内腔的工作区,所述工作区上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喷头,出水管末端设有出水口,工作区下部设有斜板,工作区一侧设有刀架,所述车床本体包括有压缩机、保温箱和控制中心,所述保温箱内部设有蒸发区和冷液区,所述压缩机通过进液管和离液管与蒸发区连通,所述冷液区设有与出水管相连的液下泵,所述控制中心包括信号接收装置和控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保温箱,保持冷却液温度稳定,避免环境温度影响,防止冷却液温度过高冷却效果差或温度过低结冰堵塞管道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车床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
,具体涉及一种数控车床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高性能的数控机床,数控车床要求高效、高精度、高可靠性,刀具和工件的转速大小将影响刀具进给量,从而使工件和刀具产生热量,因此对冷却液将有一定的需求量,需要设计能有效冷却刀具和工件温度又能循环使用冷却剂的环保型冷却装置。公开号CN206764454U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冷却装置,包括车床本体、工作区和主轴,所述车床本体的内腔设有工作区,所述车床本体内腔顶部左侧设有冷却水箱,所述工作区的左侧外壁底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水箱的内腔底部设有加热棒,所述冷却水箱的右侧内壁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右侧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右侧外壁连接有水管,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环境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将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当环境温度即将低于冷却水的冰点时,控制装置通过加热棒为冷却水进行加热处理,控制装置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冷却水箱温度,进而调节加热棒的加热温度。上述技术方案仅考虑到在冬天冷却水可能降至冰点以下冻结,未考虑到夏天温度较高时,由于刀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极高,而夏天环境温度较高,循环使用的冷却水热量逐渐累积,冷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刀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极高,而夏天环境温度较高,循环使用的冷却水热量逐渐累积,冷却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车床冷却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数控车床冷却装置,包括车床本体和位于车床本体内腔的工作区,所述工作区包括位于上部的出水管、位于下部的斜板和位于一侧的刀架,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喷头,所述出水管末端设有出水口,所述斜板倾斜末端设有带有过滤网的开口,所述车床本体包括有保温箱、压缩机和控制中心,所述保温箱包括冷液区、位于冷液区内部的蒸发区、位于冷液区外部的保温层以及位于冷液区中的液下泵,所述液下泵设有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所述冷液通过收集管与斜板倾斜末端的开口连通,所述压缩机设有延伸至蒸发区上部的进液管和延伸至蒸发区下部的离液管,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有控制板和与控制板电性连接的信号接收装置。本技术工作时,液下泵将冷液区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吸入,从出水管流出至工作区上部,冷却水通过喷头和出水口为工作区和工作区中的刀架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经过斜板流至带有过滤网的开口,通过收集管进入冷液区中,完成冷却水的循环冷却,冷冻液从离液管输出,进入保温箱中部的蒸发区冷冻液蒸发吸热,通过进液管进入压缩机,经压缩机压缩成液体,完成冷冻液的循环。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位于刀架一侧的上方,所述出水口流出的冷却水直接作用于工作中的刀架,和与刀头接触的产品,用于对其进行有效降温。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与信号接收装置、控制板电性连接,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和发射信号,控制板用于对调节阀进行调节,根据需要控制冷却水水量大小。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上设有进液阀,所述进液阀与信号接收装置、控制板电性连接,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和发射信号,控制板用于对进液阀进行调节。进一步地,所述离液管上设有离液阀,所述离液阀与信号接收装置、控制板电性连接,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和发射信号,控制板用于对离液阀进行调节。进一步地,所述冷液区内壁设有可发射电信号的温度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测量出的温度数据通过电信号传送到信号接收装置,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或者低于设定温度,通过控制板调节进液阀和离液阀,使温度保持稳定。进一步地,所述刀架上安装有可发射电信号的转速测量装置,所述转速测量装置用于测试刀架上刀头的转速,转速越高发热越大,通过调节阀调节冷却水量大小,精确冷却避免浪费。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材质为聚氨酯发泡塑料,厚度为15-45mm,所述聚氨酯发泡塑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计保温箱,保持冷却液温度稳定,避免环境温度影响,刀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极高,夏天环境温度较高,防止循环使用的冷却水热量逐渐累积,温度过高导致效果差,同时冬天环境温度较低,防止冷却液结冰,以避免冷却液结冰引起的管道系统堵塞、不能即时给刀具以及产品降温、刀具产生损坏和产品出现毛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数控车床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车床本体,2-工作区,3-过滤网,4-斜板,5-蒸发区,6-进液口,7-进液阀,8-压缩机,9-液下泵,10-离液阀,11-进气口,12-温度测量装置,13-调节阀,14-喷头,15-出水口,16-信号接收装置,17-控制中心,18-刀架,19-转速测量装置,20-保温层,21-收集管,22-进水管,23-冷液区,24-控制板,25-出水管,26-进液管,27-离液管。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数控车床冷却装置,包括车床本体1和位于车床本体1内腔的工作区2,所述工作区2包括位于上部的出水管25、位于下部的斜板4和位于一侧的刀架18,所述出水管25上设有喷头14,所述出水管25末端设有出水口15,所述斜板4倾斜末端设有带有过滤网3的开口,所述车床本体1包括有保温箱、压缩机8和控制中心17,所述保温箱包括冷液区23、位于冷液区23内部的蒸发区5、位于冷液区23外部的保温层20以及位于冷液区23中的液下泵9,所述液下泵9设有进水管22和所述出水管25,所述冷液区23通过收集管21与斜板倾斜末端的开口连通,所述压缩机8设有延伸至蒸发区5上部的进液管26和延伸至蒸发区5下部的离液管27,所述控制中心17包括有控制板24和与控制板24电性连接的信号接收装置16。本技术工作时,液下泵9将冷液区23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22吸入,从出水管25流出至工作区2上部,冷却水通过喷头14和出水口15为工作区2和工作区2中的刀架18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经过斜板5流至带有过滤网3的开口,通过收集管21进入冷液区23中,完成冷却水的循环冷却,冷冻液从离液管27输出,进入保温箱中部的蒸发区5冷冻液蒸发吸热,通过进液管26进入压缩机8,经压缩机8压缩成液体,完成冷冻液的循环。本技术通过设计保温箱,保持冷却液温度稳定,避免环境温度影响,刀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极高,夏天环境温度较高,防止循环使用的冷却水热量逐渐累积,温度过高导致效果差,同时冬天环境温度较低,防止冷却液结冰,以避免冷却液结冰引起的管道系统堵塞、不能及时降温造成刀具产生损坏和产品出现毛刺的问题。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所述出水口15位于刀架18一侧的上方,所述出水口15的冷却水用于对刀架18和刀架18上的产品进行降温处理,降温针对性强,降温效果显著。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所述出水管25上设有调节阀13,所述调节阀13与信号接收装置16、控制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车床冷却装置,包括车床本体(1)和位于车床本体(1)内腔的工作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2)包括位于上部的出水管(25)、位于下部的斜板(4)和位于一侧的刀架(18),所述出水管(25)上设有喷头(14),所述出水管(25)末端设有出水口(15),所述斜板(4)倾斜末端设有带有过滤网(3)的开口,所述车床本体(1)包括有保温箱、压缩机(8)和控制中心(17),所述保温箱包括冷液区(23)、位于冷液区(23)内部的蒸发区(5)、位于冷液区(23)外部的保温层(20)以及位于冷液区(23)中的液下泵(9),所述液下泵(9)设有进水管(22)和所述出水管(25),所述冷液区(23)通过收集管(21)与斜板倾斜末端的开口连通,所述压缩机(8)设有延伸至蒸发区(5)上部的进液管(26)和延伸至蒸发区(5)下部的离液管(27),所述控制中心(17)包括有控制板(24)和与控制板(24)电性连接的信号接收装置(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冷却装置,包括车床本体(1)和位于车床本体(1)内腔的工作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2)包括位于上部的出水管(25)、位于下部的斜板(4)和位于一侧的刀架(18),所述出水管(25)上设有喷头(14),所述出水管(25)末端设有出水口(15),所述斜板(4)倾斜末端设有带有过滤网(3)的开口,所述车床本体(1)包括有保温箱、压缩机(8)和控制中心(17),所述保温箱包括冷液区(23)、位于冷液区(23)内部的蒸发区(5)、位于冷液区(23)外部的保温层(20)以及位于冷液区(23)中的液下泵(9),所述液下泵(9)设有进水管(22)和所述出水管(25),所述冷液区(23)通过收集管(21)与斜板倾斜末端的开口连通,所述压缩机(8)设有延伸至蒸发区(5)上部的进液管(26)和延伸至蒸发区(5)下部的离液管(27),所述控制中心(17)包括有控制板(24)和与控制板(24)电性连接的信号接收装置(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彬宛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雅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