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效板式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352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中效板式过滤器,包括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一个侧面上设有可开合的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包括上侧面板和下侧面板,上侧面板和下侧面板通过搭扣组件锁定;所述方形框架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滑槽,过滤板设置在滑槽内,过滤板包括粗过滤板和精过滤板,粗过滤板包括四周边框和中部的滤布,滤布包括基层纺粘布和过滤层,过滤层采用聚丙烯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滤布外表面浸有腈纶纤网抗菌层,腈纶纤网抗菌过滤层外表面覆有聚四氟乙烯膜,精过滤板结构与粗过滤板结构一致,粗过滤板的过滤层的孔径为1‑3μm,精过滤板的过滤层的孔径为0.5‑1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多层化和梯度过滤,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滤布易清洗,节省了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效板式过滤器
本技术属于空调过滤系统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效板式过滤器。
技术介绍
中效板式过滤器多用于空调系统的中级过滤,优点是风量大阻力小,结构坚固,可以重复清洁使用,因此广泛应用与制药、医院、电子、食品等工业净化中,还可以为高效过滤的前端过滤,以减少高效过滤的负荷,延长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中效板式过滤器,过滤网多采用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制成,过滤效果单一,长时间使用细菌堆积,抗压强度小,使用寿命短;且大多数板式过滤器都是固定在空调器的框架的内部的,对过滤网清洗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进入机组内部操作,操作空间有限,安装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中效板式过滤器,该过滤器抗压强度高,风量大、阻力小、结构坚固、可重复清洁使用,且为多层化和梯度过滤,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滤布易清洗,节省了劳动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新型中效板式过滤器,包括方形框架和过滤板,方形框架的前后面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分别设有隔离板,方形框架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设有可开合的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包括上侧面板和下侧面板,上侧面板的上部与方形框架铰接,下侧面板的下部与方形框架铰接,上侧面板和下侧面板通过搭扣组件锁定;所述方形框架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滑槽,过滤板设置在滑槽内,所述过滤板包括粗过滤板和精过滤板,粗过滤板设置在靠近进风口一侧,精过滤板设置在靠近出风口一侧,粗过滤板和精过滤板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的连接,粗过滤板包括四周边框和中部的滤布,所述滤布包括基层纺粘布和过滤层,过滤层采用聚丙烯纤维(PP)和聚酯纤维(PET)混纺编织而成,滤布外表面浸有腈纶纤网抗菌层,腈纶纤网抗菌过滤层外表面覆有聚四氟乙烯(PTFE)膜,精过滤板结构与粗过滤板结构一致,粗过滤板的过滤层的孔径为1-3μm,精过滤板的过滤层的孔径为0.5-1μm。所述隔离板上设有若干孔,孔的形状为蜂窝状或四边形。所述搭扣组件包括设置在下侧面板上的铰接柱和设置在上侧面板上的固定柱,铰接柱上铰接有活动销,固定柱上设有与活动销配合作用的通孔。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粗过滤板上的第一卡钩和设置在精过滤板上的与第一卡钩配合作用的第二卡钩,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均设置在粗过滤板和精过滤板相邻侧,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的钩挂方向为上下相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为多层化和梯度过滤,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滤布易清洗,节省了劳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隔离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是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中效板式过滤器,包括方形框架1和过滤板,方形框架1的前后面分别为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处分别设有隔离板2,方形框架1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设有可开合的侧面板3,所述侧面板3包括上侧面板301和下侧面板302,上侧面板301的上部与方形框架1铰接,可以使上侧面板301向上打开,下侧面板302的下部与方形框架1铰接,可以使下侧面板302向下打开,上侧面板301和下侧面板302通过搭扣组件4锁定;所述方形框架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滑槽103,过滤板5设置在滑槽103内,当过滤板5需要清洗或更换时,打开上侧面板301和下侧面板302,将过滤板5从滑槽103内拉出,进行清洗或更换;所述过滤板5包括粗过滤板501和精过滤板502,粗过滤板501设置在靠近进风口101一侧,精过滤板502设置在靠近出风口102一侧,粗过滤板501和精过滤板502通过卡扣组件6可拆卸的连接,粗过滤板501包括四周边框503和中部的滤布,所述滤布包括基层纺粘布504和过滤层,过滤层采用聚丙烯纤维(PP)505和聚酯纤维(PET)506混纺编织而成,滤布外表面浸有腈纶纤网抗菌层507,腈纶纤网抗菌过滤层外表面覆有聚四氟乙烯(PTFE)膜508,该滤布具有抗菌抑菌、防毒防臭的功效,对常见细菌、真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聚丙烯纤维(PP)505与聚酯纤维(PET)506混合抗压强度高,阻力小,效率高,表面覆有聚四氟乙烯(PTFE)508,光滑易清灰,精过滤板502结构与粗过滤板501结构一致,粗过滤板501的过滤层的孔径为1-3μm,精过滤板502的过滤层的孔径为0.5-1μm。所述隔离板2上设有若干孔,孔的形状为蜂窝状或四边形,该隔离板2对方形框架1进行支撑,同时对过滤板5起到初级过滤作用。所述搭扣组件4包括设置在下侧面板302上的铰接柱401和设置在上侧面板301上的固定柱402,铰接柱401上铰接有活动销403,固定柱402上设有与活动销403配合作用的通孔404,使用时,将活动销403旋转,使得活动销403的自由端伸入固定柱402的通孔404中,将上侧面板301和下侧面板302进行锁定,需要将过滤板5拉出进行清洗或更换时,旋转活动销403,使得活动销403的自由端从固定柱402的通孔404中退出,即可打开上侧面板301和下侧面板302。所述卡扣组件6包括设置在粗过滤板501边缘上的第一卡钩601和设置在精过滤板502边缘上的与第一卡钩601配合作用的第二卡钩602,第一卡钩601与第二卡钩602均设置在粗过滤板501和精过滤板502相邻侧,第一卡钩601与第二卡钩602的钩挂方向为上下相反,通过卡扣组件6将粗过滤板501和精过滤板502进行连接,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当需要清洗或更换时,可以将两块过滤板5拿出并分开。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安装时,将粗过滤板501和精过滤板502通过卡扣组件6进行连接,然后将粗过滤板501和精过滤板502通过滑槽103安装到方形框架1中,然后关闭方形框架1的上侧面板301和下侧面板302,并通过搭扣组件4锁紧,然后该板式过滤器就能进行中效过滤操作。该新型中效板式过滤器中的滤布分为粗过滤及精过滤不同过滤层以增加过滤效果,滤布设有抗菌层,具有抗菌抑菌、防毒防臭的功效,对常见细菌、真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PP与PET混合抗压强度高,阻力小,效率高,表面覆有PTFE膜,光滑易清灰。该过滤器为多层化和梯度过滤,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中效板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框架和过滤板,方形框架的前后面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分别设有隔离板,方形框架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设有可开合的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包括上侧面板和下侧面板,上侧面板的上部与方形框架铰接,下侧面板的下部与方形框架铰接,上侧面板和下侧面板通过搭扣组件锁定;所述方形框架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滑槽,过滤板设置在滑槽内,所述过滤板包括粗过滤板和精过滤板,粗过滤板设置在靠近进风口一侧,精过滤板设置在靠近出风口一侧,粗过滤板和精过滤板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的连接,粗过滤板包括四周边框和中部的滤布,所述滤布包括基层纺粘布和过滤层,过滤层采用聚丙烯纤维(PP)和聚酯纤维(PET)混纺编织而成,滤布外表面浸有腈纶纤网抗菌层,腈纶纤网抗菌过滤层外表面覆有聚四氟乙烯(PTFE)膜,精过滤板结构与粗过滤板结构一致,粗过滤板的过滤层的孔径为1‑3μm,精过滤板的过滤层的孔径为0.5‑1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效板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框架和过滤板,方形框架的前后面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分别设有隔离板,方形框架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设有可开合的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包括上侧面板和下侧面板,上侧面板的上部与方形框架铰接,下侧面板的下部与方形框架铰接,上侧面板和下侧面板通过搭扣组件锁定;所述方形框架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滑槽,过滤板设置在滑槽内,所述过滤板包括粗过滤板和精过滤板,粗过滤板设置在靠近进风口一侧,精过滤板设置在靠近出风口一侧,粗过滤板和精过滤板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的连接,粗过滤板包括四周边框和中部的滤布,所述滤布包括基层纺粘布和过滤层,过滤层采用聚丙烯纤维(PP)和聚酯纤维(PET)混纺编织而成,滤布外表面浸有腈纶纤网抗菌层,腈纶纤网抗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安克林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