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导盲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24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形导盲杖,包括导盲杖本体、设于导盲杖本体一端的手柄以及设于导盲杖本体内的超声波模块、GPS定位模块、主控制模块和语音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超声波模块、GPS定位模块和语音模块电连接,所述导盲杖本体另一端内设有用于将磁性能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磁性感应模块、用于发出紫外或红外检测光线至待测目标的发光模块和用于识别并读取待测目标反馈的光信号的光感应模块,所述导盲杖本体侧壁嵌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有锂电池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磁性感应模块、发光模块、光感应模块和锂电池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室内外环境,导向精度高,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形导盲杖
本技术涉及防伪
,特别是涉及一种隐形导盲杖。
技术介绍
目前,科技的发展使得盲人得以使用各种电子类导盲杖,导盲杖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的趋向人性化。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CN201710341025.1公开了一种智能避障拐杖,包括拐杖本体,拐杖内部设有超声波模块、GPS定位模块、单片机模块、GSM通信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调试模块和电源模块;但采用上述结构的导盲杖只能适用于室外环境,应用于室内环境时,由于建筑物内部结构较为复杂,GPS定位信号较为不稳定,难以实现精确导向,使用较为不便。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CN201220449604.0公开了一种智能语音导航导盲杖,包括杖脚、杖体及杖柄,所述杖体靠近杖柄一端设置有单片机卡槽,GPS连接结构和语音传输设备,所述语音传输设备通过导线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杖体顶端的小喇叭,所述GPS连接结构与所述单片机卡槽连接,所述单片机卡槽与所述语音传输设备连接,所述杖体靠近杖柄一端设置有磁阻传感器,所述磁阻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卡槽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的导盲杖可与带有磁性的盲道砖配合使用以提示盲人行走,但该导盲杖导向精度不高,易被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隐形导盲杖,其导向精度高,使用方便。为解决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形导盲杖,包括导盲杖本体、设于导盲杖本体一端的手柄以及设于导盲杖本体内的超声波模块、GPS定位模块、主控制模块和语音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超声波模块、GPS定位模块和语音模块电连接,所述导盲杖本体另一端内设有用于将磁性能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磁性感应模块、用于发出紫外或红外检测光线至待测目标的发光模块和用于识别并读取待测目标反馈的光信号的光感应模块,所述导盲杖本体侧壁嵌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有锂电池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磁性感应模块、发光模块、光感应模块和锂电池模块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导盲杖本体侧壁设有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感光模块和LED夜光灯带,感光模块和LED夜光灯带分别与主控制模块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感光模块设有光敏电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导盲杖本体侧壁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锂电池模块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结合磁性感应技术以及紫外或红外感应技术,使本导盲杖需同时识别特定盲道砖内的磁性物质和隐形紫外或红外识别码,才可提示盲人沿该特定盲道行走,为盲人提供更为准确的导向功能,使用更为方便,可适用于室内外环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导盲杖检测到具有磁性物质以及隐形识别码的盲道时,磁性感应模块将采集到的磁场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送给主控制模块,本导盲杖靠盲道一端的发光模块发出红外或紫外检测光源,检测光线到达该盲道后反射至光感应模块,光感应模块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反馈至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通过运算处理、并给出相应的指令信息至语音模块,语音模块接收主控制模块的信息,并提醒盲人沿该盲道行走,行走过程中,此外,本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供给锂电池模块充电,锂电池模块给本导盲杖内的各个电子模块供电,无需经常更换电池,使用更为方便。2、感光模块和LED夜光灯带的设置,利于在光线昏暗状态下,警示行人注意避让,感光模块将采集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反馈给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通过运算处理后,控制LED夜光灯发光,以警示行人。3、所述感光模块设有光敏电阻,便于将采集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反馈给主控制模块,使用更为方便。4、锂电池模块除可通过太阳能进行充电外,还可通过所述电源接口进行充电,使用更为方便,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盲杖本体、2.手柄、3.超声波模块、4.GPS定位模块、5.主控制模块、6.语音模块、7.磁性感应模块、8.发光模块、9.光感应模块、10.太阳能电池板、11.锂电池模块、12.感光模块、13.LED夜光灯带、14.电源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1至图2,一种隐形导盲杖,包括导盲杖本体1、设于导盲杖本体1一端的手柄2以及设于导盲杖本体1内的超声波模块3、GPS定位模块4、主控制模块5和语音模块6,主控制模块5分别与超声波模块3、GPS定位模块4和语音模块6电连接,所述导盲杖本体1另一端内设有用于将磁性能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磁性感应模块7、用于发出紫外或红外检测光线至待测目标的发光模块8和用于识别并读取待测目标反馈的光信号的光感应模块9,所述导盲杖本体1侧壁嵌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0,太阳能电池板10电性连接有锂电池模块11,主控制模块5分别与磁性感应模块7、发光模块8、光感应模块9和锂电池模块11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通过结合磁性感应技术以及紫外或红外感应技术,使本导盲杖需同时识别特定盲道砖内的磁性物质和隐形紫外或红外识别码,才可提示盲人沿该特定盲道行走,为盲人提供更为准确的导向功能,使用更为方便,可适用于室内外环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导盲杖检测到具有磁性物质以及隐形识别码的盲道时,磁性感应模块7将采集到的磁场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送给主控制模块5,本导盲杖靠盲道一端的发光模块8发出红外或紫外检测光源,检测光线到达该盲道后反射至光感应模块9,光感应模块9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反馈至主控制模块5,主控制模块5通过运算处理、并给出相应的指令信息至语音模块6,语音模块6接收主控制模块5的信息,并提醒盲人沿该盲道行走,行走过程中,此外,本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0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供给锂电池模块11充电,锂电池模块11给本导盲杖内的各个电子模块供电,无需经常更换电池,使用更为方便,本实施例的主控制模块5为STC12C5A60S2芯片,磁性感应模块7设有磁性传感器以及将磁场变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转换电路,光感应模块9设有紫外或红外感应器以及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转换电路。其中,本实施例的导盲杖本体1侧壁设有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感光模块12和LED夜光灯带13,感光模块12和LED夜光灯带13分别与主控制模块5电连接,如此,感光模块12和LED夜光灯带13的设置,利于在光线昏暗状态下,警示行人注意避让,感光模块12将采集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反馈给主控制模块5,主控制模块5通过运算处理后,控制LED夜光灯发光,以警示行人。本实施例的所述感光模块12设有光敏电阻,便于将采集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反馈给主控制模块5,使用更为方便。本实施例的导盲杖本体1侧壁设有电源接口14,所述电源接口14与锂电池模块11电性连接,如此,锂电池模块11除可通过太阳能进行充电外,还可通过所述电源接口14进行充电,使用更为方便,实用性更强。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形导盲杖,包括导盲杖本体、设于导盲杖本体一端的手柄以及设于导盲杖本体内的超声波模块、GPS定位模块、主控制模块和语音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超声波模块、GPS定位模块和语音模块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盲杖本体另一端内设有用于将磁性能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磁性感应模块、用于发出紫外或红外检测光线至待测目标的发光模块和用于识别并读取待测目标反馈的光信号的光感应模块,所述导盲杖本体侧壁嵌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有锂电池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磁性感应模块、发光模块、光感应模块和锂电池模块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导盲杖,包括导盲杖本体、设于导盲杖本体一端的手柄以及设于导盲杖本体内的超声波模块、GPS定位模块、主控制模块和语音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超声波模块、GPS定位模块和语音模块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盲杖本体另一端内设有用于将磁性能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磁性感应模块、用于发出紫外或红外检测光线至待测目标的发光模块和用于识别并读取待测目标反馈的光信号的光感应模块,所述导盲杖本体侧壁嵌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有锂电池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军祁泽林莫浩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纳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