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11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窗帘。包括,立柱;设置于所述立柱上的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立柱一侧的插头;设置于所述立柱一侧且用于调节窗帘左右运动的自动感应窗帘装置;设置于所述立柱一侧且位于自动感应窗帘装置前端的升降式窗帘装置;所述升降式窗帘装置用于调节窗帘升降,从而遮挡紫外线,所述自动感应窗帘装置、升降式窗帘装置和插头分别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窗帘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窗帘。
技术介绍
窗帘的主要作用是与外界隔绝,保持居室的私密性,同时它又是家装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冬季,窗帘将室内外分隔成两个世界,给屋里增加了温馨的暖意。现代窗帘,既可以减光、遮光,以适应人对光线不同强度的需求;又可以防火、防风、除尘、保暖、消声、隔热、防辐射、防紫外线等,改善居室气候与环境。因此,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巧妙结合,是现代窗帘的最大特色。日常生活中朝阳面的窗帘如果不关时,太阳过大影响午睡的同时,紫外线直射人体,会对人本身造成危害;但是有时关上窗帘,屋里又是潮气过大,会给人居住的很不舒服,造成一定的不便性,通常人们会早上起来拉开窗帘,中午午睡时关掉窗帘,下午再打开窗帘,此种方式反复操作,不仅使得操作不便,而且不能根据人的需求进行调节窗帘的打开或关闭。以上普通打开或关闭窗帘的操作方法不仅为使用者带来不便而且使用者不能根据需求进行调节窗帘的开或关。故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便携式窗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窗帘,其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解决根据需求调节窗帘的开或关的问题,同时具有防止紫外线的功能。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窗帘,包括,立柱;设置于所述立柱上的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立柱一侧的插头;设置于所述立柱一侧且用于调节窗帘左右运动的自动感应窗帘装置;设置于所述立柱一侧且位于自动感应窗帘装置前端的升降式窗帘装置;所述升降式窗帘装置用于调节窗帘升降,从而遮挡紫外线,所述自动感应窗帘装置、升降式窗帘装置和插头分别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自动感应窗帘装置包括窗帘a、可移动杆a、温度传感器、导轨a、滑轮a和电机b,所述窗帘a的一侧固定在立柱,另一侧固定在可移动杆a上,所述导轨a位于窗帘a下方且一端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滑轮a设置在导轨a上且与导轨a滑动连接,所述可移动杆a下端固定在滑轮a上,所述电机b设在可移动杆a一侧且用于驱动滑轮a移动,所述可移动杆a上设有用于检测外侧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机b、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可移动杆a上设有用于检测外侧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还包括轨道a,所述轨道a设在导轨a上,用于滑轮a滑动。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还包括红外线检测仪,所述红外线检测仪设在滑轮a一侧,所述控制装置与红外线检测仪电性连接。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在导轨a上。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升降式窗帘装置包括固定杆、可移动杆b、窗帘b、滑轮b、导轨b和电机a,所述固定杆固定在立柱上端,所述导轨b固定设在立柱一侧,所述导轨b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轮b,所述可移动杆b一端固定在滑轮b,所述窗帘b一端与固定杆连接,另一端与可移动杆b连接,所述电机a设置在立柱上,所述电机a用于驱动滑轮b在导轨b上移动,所述电机a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技术所述升降式窗帘装置用于遮挡紫外线,所述控制装置分别电控自动感应窗帘装置和升降式窗帘装置启停,实现解决根据需求调节窗帘的开或关的问题,同时具有防止紫外线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便携式窗帘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便携式窗帘滑轨局部图;图3为本技术的便携式窗帘后视图。标号说明:1-立柱,2-控制装置,3-插头,4-电机a,5-自动感应窗帘装置,6-升降式窗帘装置;51-窗帘a,52-可移动杆a,53-温度传感器,54-导轨a,55-滑轮a,56-电机b,57-轨道a,58-红外线检测仪;541-限位杆;61-固定杆,62-可移动杆b,63-窗帘b,64-滑轮b,65-导轨b。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一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窗帘,包括:立柱1;设置于所述立柱1上的控制装置2;设置于所述立柱1一侧的插头3;设置于所述立柱1一侧且用于调节窗帘左右运动的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设置于所述立柱1一侧且位于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前端的升降式窗帘装置6;所述升降式窗帘装置6用于调节窗帘升降,从而遮挡紫外线,所述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升降式窗帘装置6和插头3分别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参阅图2所示,为图1中A的便携式窗帘滑轨局部图,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包括窗帘a51、可移动杆a52、温度传感器53、导轨a54、滑轮a55和电机b56,所述窗帘a51的一侧固定在立柱1,另一侧固定在可移动杆a52上,所述导轨a54位于窗帘a51下方且一端固定在立柱1上,所述滑轮a55设置在导轨a54上且与导轨a54滑动连接,所述可移动杆a52下端固定在滑轮a55上,所述电机b56设在可移动杆a52一侧且用于驱动滑轮a55移动,所述可移动杆a52上设有用于检测外侧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3,所述电机b56、温度传感器53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还包括轨道a57和红外线检测仪58,所述轨道a57设在导轨a54上,用于滑轮a55滑动。所述红外线检测仪58设在滑轮a55一侧,所述控制装置2与红外线检测仪58电性连接。此外,该实施例还包括限位杆541,所述限位杆541设在导轨a54上。所述升降式窗帘装置6包括固定杆61、可移动杆b62、窗帘b63、滑轮b64、导轨b65和电机a4,所述固定杆61固定在立柱1上端,所述导轨b65固定设在立柱1一侧,所述导轨b65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轮b64,所述可移动杆b62一端固定在滑轮b64,所述窗帘b63一端与固定杆61连接,另一端与可移动杆b62连接,所述电机a4设置在立柱1上,所述电机a4用于驱动滑轮b64在导轨b65上移动,所述电机a4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便携式窗帘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在控制装置2上设置需求的温度,设置温度大于20℃时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自动关闭窗帘a51,温度大于30℃时升降式窗帘装置6自动下降窗帘b63用于遮阳,防止紫外线对身体的伤害过大,10℃至20℃时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自动打开窗帘a51。当外界温度处于30℃时,温度传感器53检测到温度大于设置温度,传输信息至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控制电机b56启动,从而驱动滑轮a55移动至限位杆541位置,因红外线检测仪58检测到限位杆541,致使电机b56停转,滑轮a55停止运动,实现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的关闭动作。当外界温度处于35℃以上时,可通过人工操作控制装置2,启动电机a4,从而驱动滑轮b64向下运动至最底部,电机a4停转,滑轮b64停止,从而窗帘b63下降至最底端,实现对外紫外线的防护功能。当外界温度处于16℃时,温度传感器53检测到温度处于预先设置的10℃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设置于所述立柱(1)上的控制装置(2);设置于所述立柱(1)一侧的插头(3);设置于所述立柱(1)一侧且用于调节窗帘左右运动的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设置于所述立柱(1)一侧且位于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前端的升降式窗帘装置(6);所述升降式窗帘装置(6)用于调节窗帘升降,从而遮挡紫外线,所述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升降式窗帘装置(6)和插头(3)分别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设置于所述立柱(1)上的控制装置(2);设置于所述立柱(1)一侧的插头(3);设置于所述立柱(1)一侧且用于调节窗帘左右运动的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设置于所述立柱(1)一侧且位于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前端的升降式窗帘装置(6);所述升降式窗帘装置(6)用于调节窗帘升降,从而遮挡紫外线,所述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升降式窗帘装置(6)和插头(3)分别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感应窗帘装置(5)包括窗帘a(51)、可移动杆a(52)、导轨a(54)、滑轮a(55)和电机b(56),所述窗帘a(51)的一侧固定在立柱(1),另一侧固定在可移动杆a(52)上,所述导轨a(54)位于窗帘a(51)下方且一端固定在立柱(1)上,所述滑轮a(55)设置在导轨a(54)上且与导轨a(54)滑动连接,所述可移动杆a(52)下端固定在滑轮a(55)上,所述电机b(56)设在可移动杆a(52)一侧且用于驱动滑轮a(55)移动,所述电机b(56)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窗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3),所述可移动杆a(52)上设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杰秦姝琪杨为华钱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