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291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块,所述支撑壳体顶部的中轴处活动连接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表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培养架和第二培养架,所述第一培养架和第二培养架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培养槽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壳体、环形支撑块、旋转臂、第一培养架、第二培养架、培养槽、旋转槽、旋转杆、蜗形齿轮、安装架、贯穿杆、蜗杆、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使用,能够根据阳光的朝向和养分喷洒的方向相应的调节第一培养架和第二培养架的方向,因此保证了绿色植物能够健康、均匀的生长。

A Plant Culture Device for Environmental Green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for environmental greening,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shell, in which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shell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supporting legs,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shell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ring supporting block, the middle axle of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shell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arm, and the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arm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ultivating frame and the second cultivating frame in turn from bottom to top. A culture trough cavity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ulture racks. The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the first culture frame and the second culture frame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sunshine and nutrient spraying by using the support shell, the annular support block, the rotating arm, the first culture frame, the second culture frame, the culture groove, the rotating groove, the rotating rod, the worm gear, the installation frame, the penetrating rod, the worm, the motor, the first gear and the second gear. This ensures that green plants can grow healthily and even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艺
,具体为一种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艺术乃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绿色植物是环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绿色植物进行培养。然而传统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的方向固定,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植物的朝向,因此会导致部分植物接收到的阳光和养分不足,导致绿色植物的生长状况不一,甚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具备方向可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的方向固定,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植物的朝向,因此会导致部分植物接收到的阳光和养分不足,导致绿色植物的生长状况不一,甚至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块,所述支撑壳体顶部的中轴处活动连接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表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培养架和第二培养架,所述第一培养架和第二培养架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培养槽,所述第一培养架的底部开设有旋转槽,所述环形支撑块的顶部延伸至旋转槽的内腔,所述旋转臂的底部贯穿至支撑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底部与支撑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形齿轮,所述支撑壳体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腔设置有贯穿杆,所述贯穿杆的两端均贯穿至安装架的外侧并与支撑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贯穿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形齿轮啮合,所述支撑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支撑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贯穿杆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与贯穿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臂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表面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水管的一端连通有喷头。优选的,所述喷头的底部开设有喷口,所述喷头位于培养槽的顶部。优选的,所述环形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腔镶嵌有滚动珠,所述滚动珠的顶部与旋转槽的内壁滚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壳体、环形支撑块、旋转臂、第一培养架、第二培养架、培养槽、旋转槽、旋转杆、蜗形齿轮、安装架、贯穿杆、蜗杆、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使用,能够根据阳光的朝向和养分喷洒的方向相应的调节第一培养架和第二培养架的方向,因此保证了绿色植物能够健康、均匀的生长。2、本专利技术通过轴承的设置能够减小贯穿杆与安装架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贯穿杆旋转过程的流畅度,提高了第一培养架和第二培养架方向调节的效率,通过水管、连通管和喷头的配合使用能够及时对绿色植物进行浇水和添加养料,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和体力,通过滚动珠的设置能够将环形支撑块与第一培养架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进而提高了第一培养架旋转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环形支撑块结构俯视图。图中:1、支撑壳体;2、支撑腿;3、环形支撑块;4、旋转臂;5、第一培养架;6、第二培养架;7、培养槽;8、旋转槽;9、旋转杆;10、蜗形齿轮;11、安装架;12、贯穿杆;13、蜗杆;14、电机;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轴承;18、水管;19、连通管;20、喷头;21、滚动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支撑壳体1,支撑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块3,支撑壳体1顶部的中轴处活动连接有旋转臂4,旋转臂4的表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培养架5和第二培养架6,第一培养架5和第二培养架6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培养槽7,第一培养架5的底部开设有旋转槽8,环形支撑块3的顶部延伸至旋转槽8的内腔,旋转臂4的底部贯穿至支撑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杆9,旋转杆9的底部与支撑壳体1活动连接,旋转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形齿轮10,支撑壳体1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的内腔设置有贯穿杆12,贯穿杆12的两端均贯穿至安装架11的外侧并与支撑壳体1固定连接,贯穿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杆13,蜗杆13与蜗形齿轮10啮合,支撑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至支撑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贯穿杆12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6,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15啮合。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架11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轴承17,轴承17的内壁与贯穿杆12固定连接,通过轴承17的设置能够减小贯穿杆12与安装架11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贯穿杆12旋转过程的流畅度,提高了第一培养架5和第二培养架6方向调节的效率。本专利技术中:旋转臂4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管18,水管18的表面连通有连通管19,连通管19远离水管18的一端连通有喷头20。本专利技术中:喷头20的底部开设有喷口,喷头20位于培养槽7的顶部,通过水管18、连通管19和喷头20的配合使用能够及时对绿色植物进行浇水和添加养料,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和体力。本专利技术中:环形支撑块3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腔镶嵌有滚动珠21,滚动珠21的顶部与旋转槽8的内壁滚动连接,通过滚动珠21的设置能够将环形支撑块3与第一培养架5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进而提高了第一培养架5旋转的效率。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使用时,使用者启动电机14,通过电机14带动第一齿轮15旋转,利用第一齿轮15带动第二齿轮16旋转,通过第二齿轮16带动贯穿杆12旋转,通过贯穿杆12带动蜗杆13旋转,利用蜗杆13带动蜗形齿轮10和旋转杆9旋转,通过旋转杆9带动旋转臂4旋转,进而通过旋转臂4能够带动第一培养架5和第二培养架6旋转,然后根据阳光的方向进行旋转,保证了绿色植物均匀的接收阳光。综上所述:该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通过支撑壳体1、环形支撑块3、旋转臂4、第一培养架5、第二培养架6、培养槽7、旋转槽8、旋转杆9、蜗形齿轮10、安装架11、贯穿杆12、蜗杆13、电机14、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6的配合使用,能够根据阳光的朝向和养分喷洒的方向相应的调节第一培养架5和第二培养架6的方向,因此保证了绿色植物能够健康、均匀的生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支撑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块(3),所述支撑壳体(1)顶部的中轴处活动连接有旋转臂(4),所述旋转臂(4)的表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培养架(5)和第二培养架(6),所述第一培养架(5)和第二培养架(6)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培养槽(7),所述第一培养架(5)的底部开设有旋转槽(8),所述环形支撑块(3)的顶部延伸至旋转槽(8)的内腔,所述旋转臂(4)的底部贯穿至支撑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杆(9),所述旋转杆(9)的底部与支撑壳体(1)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形齿轮(10),所述支撑壳体(1)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的内腔设置有贯穿杆(12),所述贯穿杆(12)的两端均贯穿至安装架(11)的外侧并与支撑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贯穿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杆(13),所述蜗杆(13)与蜗形齿轮(10)啮合,所述支撑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至支撑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贯穿杆(12)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15)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艺绿化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支撑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块(3),所述支撑壳体(1)顶部的中轴处活动连接有旋转臂(4),所述旋转臂(4)的表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培养架(5)和第二培养架(6),所述第一培养架(5)和第二培养架(6)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培养槽(7),所述第一培养架(5)的底部开设有旋转槽(8),所述环形支撑块(3)的顶部延伸至旋转槽(8)的内腔,所述旋转臂(4)的底部贯穿至支撑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杆(9),所述旋转杆(9)的底部与支撑壳体(1)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形齿轮(10),所述支撑壳体(1)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的内腔设置有贯穿杆(12),所述贯穿杆(12)的两端均贯穿至安装架(11)的外侧并与支撑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贯穿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杆(13),所述蜗杆(13)与蜗形齿轮(10)啮合,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壮
申请(专利权)人:安陆风常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