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改造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2840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站改造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基站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和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根据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各挂高处的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分别确定塔桅设计承载能力特征值和塔桅实际承载能力特征值;根据塔桅设计承载能力特征值和塔桅实际承载能力特征值,得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获取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根据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和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确定当前基站的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输出当前基站的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

Base Station Reconstruc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se station trans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which includes: acquiring relevant parameters of bearing capacity eigenvalue corresponding to each hanging height of the current base station, the number of design mounted antennas at each hanging height and the actual number of mounted antenna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of bearing capacity eigenvalue corresponding to each hanging height, the number of design mounted antennas at each hanging height, and the number of mounted antennas at each hanging height. The actual number of mounted antennas determines the design load-carrying capacity eigenvalues and the actu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eigenvalues of the mast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load-carrying capacity eigenvalues of the mast and the actu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eigenvalues of the mast, the residu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eigenvalues of the mast are obtained; the hanging demand information of the new mounted antenna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residu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eigenvalues of the mast and the new mounted antenna. Hang high demand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new mounted antennas for the current base station, and output the number of new mounted antennas for the current bas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改造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站建设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站改造处理方法、一种基站改造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运营商网络建设的主要制式为4G,而4G网络设备均采用分布式基站布局。在工程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动力配套相关的能力可以通过改造基站来基本满足。基站是否具备安装4GRRU及天线设备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即基站天线承载能力。目前,对基站的改造一般均是通过运营人员现场预查勘结果确定的,效率低,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站改造处理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改造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基站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和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根据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和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确定塔桅设计承载能力特征值,以及,根据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和各挂高处的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确定塔桅实际承载能力特征值;根据所述塔桅设计承载能力特征值和塔桅实际承载能力特征值,得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获取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根据所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和所述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确定当前基站的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输出所述当前基站的新增天线数量值。可选地,在获取当前基站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和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是否位于可改造基站区域范围内;在所述基站位于可改造基站区域范围内,才执行获取当前基站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和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的步骤。可选地,所述根据基站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是否位于可改造基站区域范围内的步骤包括:获取已挂载有所述运营商使用的天线的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当前基站的位置信息和各已挂载有所述运营商使用的天线的基站的位置信息,分别确定当前基站与各已挂载有所述运营商使用的天线的基站的距离值;从所述多个距离值中查找到最小距离值;将所述最小距离值与预设距离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小距离值超过所述预设距离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基站位于可改造基站区域范围内。可选地,所述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包括:各挂高处的挂高值、各挂高处的单副天线的迎风面积值和各挂高处风荷载标准值。可选地,所述各挂高处风荷载标准值是根据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压值和风振系数确定的。可选地,在所述挂高需求信息仅包括一个挂高处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和所述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确定当前基站的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的步骤包括:确定单副新增挂载天线位于所述挂高处时的塔桅承载能力特征值;根据所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和所述单副新增挂载天线位于所述挂高处时的塔桅承载能力特征值,确定当前基站的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挂高处对应的允许挂载天线的数量值;根据所述挂高处允许挂载天线的数量值和所述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确定所述挂高处的剩余挂载天线数量值;选取所述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和所述挂高处的剩余挂载天线数量值中的较小数量值,并将所述较小数量值作为当前基站的最终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可选地,在所述挂高需求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优先级别的挂高处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和所述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确定当前基站的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按照所述优先级别依次确定当前基站的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改造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基站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和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和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确定塔桅设计承载能力特征值,以及,根据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和各挂高处的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确定塔桅实际承载能力特征值;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塔桅设计承载能力特征值和塔桅实际承载能力特征值,得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和所述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确定当前基站的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当前基站的新增天线数量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改造处理方法,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处理器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自动化确定基站改造处理方式,提高了效率。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基站改造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基站改造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基站改造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基站为地面塔。地面塔包括管类塔和桁架类塔,例如,单管塔、三管塔、角钢塔等。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基站改造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根据图1所示,基站改造处理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获取当前基站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和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包括:各挂高处的挂高值hz、各挂高处的单副天线的迎风面积值sz和各挂高处风荷载标准值wkz。单副天线包括天线和RRU(RadioRemoteUnit,射频拉远单元)。单副天线的迎风面积值包括天线自身的迎风面积值和RRU迎风面积值两部分。在一个例子中,天线自身的迎风面积值为0.6,RRU的迎风面积值为0.2。各挂高处风荷载标准值wkz是根据风荷载体型系数μs、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风压值w0和风振系数βz确定的。基于以下计算式(1),计算得到各挂高处风荷载标准值wkz,wkz=βzμsμzw0—计算式(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风荷载体型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站改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当前基站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和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根据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和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确定塔桅设计承载能力特征值,以及,根据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和各挂高处的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确定塔桅实际承载能力特征值;根据所述塔桅设计承载能力特征值和塔桅实际承载能力特征值,得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获取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根据所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和所述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确定当前基站的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输出所述当前基站的新增天线数量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改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当前基站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和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根据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和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确定塔桅设计承载能力特征值,以及,根据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和各挂高处的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确定塔桅实际承载能力特征值;根据所述塔桅设计承载能力特征值和塔桅实际承载能力特征值,得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获取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根据所述塔桅剩余承载能力特征值和所述新增挂载天线的挂高需求信息,确定当前基站的新增挂载天线数量值;输出所述当前基站的新增天线数量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当前基站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和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站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是否位于可改造基站区域范围内;在所述基站位于可改造基站区域范围内,才执行获取当前基站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各挂高处的设计挂载天线数量值和实际挂载天线数量值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基站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是否位于可改造基站区域范围内的步骤包括:获取已挂载有所述运营商使用的天线的基站的位置信息;根据当前基站的位置信息和各已挂载有所述运营商使用的天线的基站的位置信息,分别确定当前基站与各已挂载有所述运营商使用的天线的基站的距离值;从所述多个距离值中查找到最小距离值;将所述最小距离值与预设距离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小距离值超过所述预设距离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基站位于可改造基站区域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挂高处对应的承载能力特征值相关参数包括:各挂高处的挂高值、各挂高处的单副天线的迎风面积值和各挂高处风荷载标准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挂高处风荷载标准值是根据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压值和风振系数确定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挂高需求信息仅包括一个挂高处的情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猛马哲锐姚克宇吴迪庞博杨靖孙宜军铁小辉朱运起马涛吴海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