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96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颗粒燃烧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在底部托架上设置有燃烧炉膛、进料斗,进料斗通过绞龙与燃烧炉膛连接,在燃烧炉膛一侧的底板托架上设置有列管下风室,在燃烧炉膛的出火口与列管上风室连接,列管上风室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烟腔室与出烟腔室,进烟腔室与出火口连通,所述燃烧炉膛、列管、列管下风室、列管上风室设置在由底部托架、侧板及顶盖围成的腔室内,在列管上风室的进烟腔室上及与列管上风室对应的侧板的上方设置有能观察燃烧炉膛内火光的观察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观察窗,工作人员站在地面上便可随时观察炉膛内的火光,简单、方便,确保生产安全有序地进行,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
:本技术属于生物质颗粒燃烧设备
,特指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
技术介绍
:生物质颗粒燃烧机是一种以生物质作为燃料的装置,其工作过程是:将生物质颗粒装入料斗内,料斗内的生物质颗粒螺旋机输送至炉膛内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热能向外排出被直接获取或将该热能转化成电能进行利用。为了确保炉膛内持续燃烧,需要不定时地对炉膛内的燃烧情况进行观察。由于炉膛是设置在壳体内,观察时需要观察人员爬至壳体的顶部并打开壳体的顶部的顶盖,由于生物质颗粒燃烧机的高度较高,需要借助爬梯等,非常不方便,另外,燃烧炉膛燃烧时温度很高,在打开顶盖观察时,可能会出现烫伤工作人员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观察炉膛内的燃烧情况的生物质颗粒燃烧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包括底部托架,在底部托架上设置有燃烧炉膛、进料斗,进料斗通过绞龙与燃烧炉膛连接,在燃烧炉膛一侧的底板托架上设置有列管下风室,在燃烧炉膛的出火口与列管上风室连接,列管上风室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烟腔室与出烟腔室,进烟腔室与出火口连通,列管下风室、列管上风室之间通过若干根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列管连接形成一条排烟通道,所述燃烧炉膛、列管、列管下风室、列管上风室设置在由底部托架、侧板及顶盖围成的腔室内,在列管上风室的进烟腔室上及与列管上风室对应的侧板的上方设置有能观察燃烧炉膛内火光的观察窗。在上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中,所述观察窗包括设置在进烟腔室的第一通孔及设置在侧板上对应位置的第二通孔,在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将第二通孔封堵的耐高温透明板。在上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中,所述观察窗包括设置在进烟腔室的第一通孔及设置在侧板上对应位置的第二通孔,在第二通孔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导轨与下导轨,耐高温透明板设置在上导轨与下导轨之间。在上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中,所述耐高温透明板为耐高温玻璃。在上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中,所述出烟腔室与烟气回收箱连通,在烟气回收箱内通过分隔板分成进烟道与出烟道,烟气回收箱的下端设置有烟气回收下箱体,进烟道与出烟道通过烟气回收下箱体连通,在出烟道上连接有引烟风机。在上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中,所述分隔板上设置若干个安装孔,散热管插设在安装孔内并横向设置在进烟道与出烟道内。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观察窗,工作人员站在地面上便可随时观察炉膛内的火光,简单、方便,确保生产安全有序地进行,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的侧板拆卸后的示意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的侧板拆卸后的示意图之二。图中:1、底部托架;2、燃烧炉膛;3、进料斗;4、绞龙;5、列管下风室;6、列管上风室;7、进烟腔室;8、出烟腔室;9、列管;10、侧板;11、顶盖;12、第一通孔;13、耐高温透明板;14、分隔板;15、烟气回收下箱体;16、引烟风机;17、安装孔;18、散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包括底部托架1,在底部托架1上设置有燃烧炉膛2、进料斗3,进料斗3通过绞龙4与燃烧炉膛2连接,在燃烧炉膛2一侧的底板托架1上设置有列管下风室5,在燃烧炉膛2的出火口与列管上风室6连接,列管上风室6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烟腔室7与出烟腔室8,进烟腔室7与出火口连通,列管下风室5、列管上风室6之间通过若干根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列管9连接形成一条排烟通道,所述燃烧炉膛2、列管9、列管下风室5、列管上风室6设置在由底部托架1、侧板10及顶盖11围成的腔室内,在列管上风室6的进烟腔室8上及与列管上风室6对应的侧板10的上方设置有能观察燃烧炉膛2内火光的观察窗。由于刚出来的烟气温度很高,需要适当地进行降温,通过进烟腔室7、列管9、列管下风室5、列管9、出烟腔室8形成的排烟通道进行一次降温,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所述列管9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散热片。具体地,所述观察窗包括设置在进烟腔室7的第一通孔12及设置在侧板10上对应位置的第二通孔,在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将第二通孔封堵的耐高温透明板13。耐高温透明板13通过螺钉固定在侧板10上。观察窗的结构也可以是:所述观察窗包括设置在进烟腔室7的第一通孔12及设置在侧板10上对应位置的第二通孔,在第二通孔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导轨与下导轨,耐高温透明板13设置在上导轨与下导轨之间。其中,所述耐高温透明板13为耐高温玻璃。通过观察窗可以随时观看燃烧炉膛内的火光判断燃烧炉膛内的燃烧情况,保证生物质颗粒燃烧机正常有序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出烟腔室8与烟气回收箱连通,在烟气回收箱内通过分隔板14分成进烟道与出烟道,烟气回收箱的下端设置有烟气回收下箱体15,进烟道与出烟道通过烟气回收下箱体15连通,在出烟道上连接有引烟风机16。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14上设置若干个安装孔17,散热管18插设在安装孔17内并横向设置在进烟道与出烟道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生物质颗粒被送入到进料斗3内,并经过绞龙4输送至燃烧炉膛2内进行燃烧。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可以在地面上随时观察燃烧炉膛2内的火光。通过火光判断燃烧炉膛2内的火会是否被新送入的生物质颗粒覆盖导致缺氧而熄灭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如进行供氧,确保生产有序进行。生物质颗粒燃烧产生的烟气在引烟风机16的作用下通过进烟腔室7、列9管、列管下风室5、出烟腔室8、进烟道、烟气回收下箱体15、出烟道向外输送。另外,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第一”、“第二”、“上”、“下”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托架(1),在底部托架(1)上设置有燃烧炉膛(2)、进料斗(3),进料斗(3)通过绞龙(4)与燃烧炉膛(2)连接,在燃烧炉膛(2)一侧的底板托架上设置有列管下风室(5),在燃烧炉膛(2)的出火口与列管上风室(6)连接,列管上风室(6)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烟腔室(7)与出烟腔室(8),进烟腔室(7)与出火口连通,列管下风室(5)、列管上风室(6)之间通过若干根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列管(9)连接形成一条排烟通道,所述燃烧炉膛(2)、列管(9)、列管下风室(5)、列管上风室(6)设置在由底部托架(1)、侧板(10)及顶盖(11)围成的腔室内,在列管上风室(6)的进烟腔室(7)上及与列管上风室(6)对应的侧板的上方设置有能观察燃烧炉膛(2)内火光的观察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托架(1),在底部托架(1)上设置有燃烧炉膛(2)、进料斗(3),进料斗(3)通过绞龙(4)与燃烧炉膛(2)连接,在燃烧炉膛(2)一侧的底板托架上设置有列管下风室(5),在燃烧炉膛(2)的出火口与列管上风室(6)连接,列管上风室(6)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烟腔室(7)与出烟腔室(8),进烟腔室(7)与出火口连通,列管下风室(5)、列管上风室(6)之间通过若干根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列管(9)连接形成一条排烟通道,所述燃烧炉膛(2)、列管(9)、列管下风室(5)、列管上风室(6)设置在由底部托架(1)、侧板(10)及顶盖(11)围成的腔室内,在列管上风室(6)的进烟腔室(7)上及与列管上风室(6)对应的侧板的上方设置有能观察燃烧炉膛(2)内火光的观察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包括设置在进烟腔室(7)的第一通孔(12)及设置在侧板(10)上对应位置的第二通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继琅朱广飞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一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