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中动脉观察血管干细胞附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1902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中动脉观察血管干细胞附壁的方法,合理优化灌流操作,并采用新型灌流液和灌流助剂,所述灌流液为含有0.1~0.2mmol/L麦冬多糖的任‑洛液,所述灌流助液为含有5~10mmol/L的氯化钾、5~8mmol/L的氯化镁、0.1~0.2mmol/L麦冬多糖和0.5~1.5mmol/L柠檬酸钠的生理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易于实施、操作简便、结果明确,且有效缩短操作时间,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中动脉观察血管干细胞附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观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中动脉观察血管干细胞附壁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观察血管干细胞、内皮前体细胞的方法主要为体内观察法:局部植入或静脉输入荧光标记(如GFP、CM-Dil等标记)的细胞,于不同时间段,取待测靶血管进行观察;或植入/输入其他方式标记(如BrdU)的细胞,于不同时间段,取血管标本,用组织化学、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评价。这两种方法共同缺点有:①不能实时观察,观察时间点的选择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观察点的取舍有随机性,从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②了解细胞归巢、黏附动态变化、影响因素难度大,需投入较大的时间和成本。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造影剂)标记细胞磁共振成像可在体原位实时观察细胞附壁,但超顺磁性氧化铁有细胞毒性,如何解读观察结果仍存在争议。此外,还出现了体外观察方法,如专利ZL201310156400.7公开了“一种观察血管干细胞附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待观察的血管干细胞,用荧光染料进行标记后,备用;2)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对暴露出中动脉的新鲜离体耳灌流5~10min,灌流液自耳中动脉流入,由耳静脉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中动脉观察血管干细胞附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对暴露出中动脉的新鲜离体耳灌流3~5min,灌流液自耳中动脉流入,由耳静脉流出;2)将经荧光染料标记的血管干细胞加入灌流液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避光循环灌流3~5min后,改用灌流助液循环灌流5~8min,再继续用含有经荧光染料标记的血管干细胞的罐流液循环灌流3~5min,经洗脱、固定后,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3)结果判断:损伤的中动脉的受损部位观察到荧光,完整的中动脉未观察到荧光;其中,所述灌流液为含有0.1~0.2mmol/L麦冬多糖的任‑洛液,所述灌流助液为含有5~10mmol/L的氯化钾、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中动脉观察血管干细胞附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对暴露出中动脉的新鲜离体耳灌流3~5min,灌流液自耳中动脉流入,由耳静脉流出;2)将经荧光染料标记的血管干细胞加入灌流液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避光循环灌流3~5min后,改用灌流助液循环灌流5~8min,再继续用含有经荧光染料标记的血管干细胞的罐流液循环灌流3~5min,经洗脱、固定后,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3)结果判断:损伤的中动脉的受损部位观察到荧光,完整的中动脉未观察到荧光;其中,所述灌流液为含有0.1~0.2mmol/L麦冬多糖的任-洛液,所述灌流助液为含有5~10mmol/L的氯化钾、5~8mmol/L的氯化镁、0.1~0.2mmol/L麦冬多糖和0.5~1.5mmol/L柠檬酸钠的生理盐水。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国光鲁南马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拉德钫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