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世义专利>正文

H型伸缩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76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型伸缩梯,其利用两组H型的内、外梯重叠套置组成,并借助一插杆重叠插设于内、外梯,使H型梯可呈自由伸缩,其中内梯的踏脚杆设于两侧杆的中央,且踏脚杆呈中空,使两侧杆具有与中空踏脚杆相对的贯通孔,而外梯的踏脚杆则设于两侧杆的外侧,其于两侧杆接近底部位置开设相对开孔,当内、外梯相对错位时,即可借助插杆重叠插入外梯开孔与内梯贯通孔,再以固定销扣止于插杆一侧而达到两段伸缩目的,又内梯底端亦可安装一组可快速调整的脚垫,进而获得两段伸缩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H型伸缩梯,特别是指一种利用两组H型内、外梯重叠套置组成的伸缩梯,其是以一插杆插设结合而达到高度伸缩调整的目的。
技术介绍
公知的H型梯,其为满足不同使用高度的需求,除了常见的固定式梯具以外,亦有可供自由伸缩的伸缩梯结构。公知H型伸缩梯多是采用逐步逐段的伸缩设计,其结构难免复杂,组装亦不方便,且成本较高,而伸展或缩回时亦嫌麻烦与费力,无法快速达成,故并不符合作业效率,反而可能会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型伸缩梯,其利用两组H型内、外梯重叠套置,并借助一插杆重叠插设于内、外梯,故可任意伸缩控制H型梯的高度,该内梯的踏脚杆设于两侧杆的中央,且踏脚杆呈中空,使两侧杆具有与中空踏脚杆相对的贯通孔,而外梯的踏脚杆则设于两侧杆的外侧,其于两侧杆接近底部位置是开设相对开孔,当内、外梯相对错位时,即可借助插杆重叠插入外梯开孔与内梯贯通孔,令内、外梯呈固定结合,进而达到可自由伸缩变化的效果。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型伸缩梯,其是在外梯的选定位置设有一固定销,使固定销可与插杆形成扣止固定,以防止插杆脱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型伸缩梯,其是在内梯底端加装一组可快速调整的脚垫,进而获得两段伸缩的效果,该脚垫特别适合采用同一申请人已准在先的第ZL200420047815.7号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687478Y)「快速调整的脚垫」设计,使梯具亦可充分因应各种恶劣地形而达到平稳架立的目的。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H型伸缩梯,其构成包括一组H型内梯、一组H型外梯及一插杆,H型内梯,包括多个中空踏脚杆与两侧杆,两侧杆均为ㄇ形体,其踏脚杆设于两侧杆ㄇ形体的中央,所述两侧杆具有与中空踏脚杆相对的贯通孔;H型外梯,包括多个踏脚杆与两侧杆,两侧杆均为ㄇ形体而形成与H型内梯重叠套置的轨槽,其踏脚杆设于两侧杆的外侧,且两侧杆接近底部的位置并开设相对开孔;插杆,为一杆体,可插入两侧杆的贯通孔;所述外梯是可升降地套置于所述内梯,所述插杆是可重叠插入外梯的开孔与内梯的贯通孔。较佳地,该插杆是于一例开设一插销孔,以供一固定销插入形成扣止固定。较佳地,该H型外梯于选定的踏脚杆一端附挂设有一固定销。较佳地,该H型内梯于底端加装一组可快速调整的脚垫。因此,本技术利用上述构件,当内、外梯呈相对错位的伸展状态,将插杆重叠插入外梯的开孔与内梯的贯通孔,令内、外梯获得稳固结合,达到梯具伸展目的,而于插杆抽出解除锁定,使外梯下降恢复与内梯呈重叠的缩回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呈重叠缩回状态的组合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呈错位伸展状态的组合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H型内梯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利用插杆插入结合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将插杆抽离呈错位移动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加装脚垫呈两段伸缩形态的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为「H型伸缩梯」,其构成包括一组H型内梯1、一组H型外梯2及一插杆3,或进一步可在上述H型内梯1的底端再加装一组可快速调整的脚垫4,其中H型内梯1,如图1、图4所示,其包括多个中空踏脚杆11与两侧杆12,两侧杆12均为ㄇ形体,其踏脚杆11设于两侧杆12ㄇ形体的中央,并使两侧杆12具有与中空踏脚杆11相对的贯通孔121;H型外梯2,亦包括多个可为中空或非中空的踏脚杆21与两侧杆22,两侧杆22均为ㄇ形体,从而形成可供H型内梯1重叠套置的轨槽23,而其踏脚杆21设于两侧杆22的外侧,且于两侧杆22接近底部的位置并开设相对开孔221;插杆3,为一杆体,可供插入两侧杆12的贯通孔121。利用上述构件,当内、外梯1、2呈相对错位时(伸展状态),可将插杆3重叠插入外梯2的开孔221与内梯1的贯通孔121,令内、外梯1、2获得稳固结合(如图3、图5所示),由此达到梯具伸展目的,反之,如将插杆3抽出即解除锁定(如图6所示),使外梯2可下降而恢复与内梯1呈重叠的缩回状态(如图2)。上述H型内梯1,其每一个中空踏脚杆11及两侧杆12的相对贯通孔121,均可配合H型外梯2的开孔221以供插杆3选择插入,故使用者可视使用需要(即梯具的升降高度)选择任一个中空踏脚杆11的相对贯通孔121而插入插杆3,使内、外梯1、2相对错位的伸展组合具有各种不同的高低变化。上述插杆3,并于一侧开设一插销孔31,由此提供一固定销5插入,使该固定销5可与插杆3形成扣止固定,以防止插杆3脱落(如图2、图3、图5所示);或亦可将所述固定销5附挂设于H型外梯2的踏脚杆21一端(如图1),使固定销5常设于H型外梯2,避免遗失。另依本技术设计,其于H型内梯1的底端脚注亦可再加装一组可快速调整的脚垫4(如图4),该脚垫4是同申请人已准在先的第ZL2004 2 0047815.7号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687478Y)「快速调整的脚垫」设计,该脚垫4上段具有螺杆41,下段设有底盘42,其配合钢索43牵引配置并利用一控制扳钮44的操作,使该脚垫4可快速或精密调整伸缩,其特点在于由此脚垫4设计,令梯具可充分因应各种恶劣地形,均能达到平稳架立的目的,于搭配应于本技术后,即可多增一段伸缩装置(如图7),进而使本技术获得两段式伸缩操控以及快速平稳架立等诸多效果。上述脚垫4的专利技术因结构前已揭露并经申请获准专利,兹不再赘述。此外,本技术于H型内、外梯1、2的两侧杆12、22上端,亦分别套置有一封固元件6,而在H型外梯2上段的两侧杆22之间并固设一杆带7(靠持面可具齿槽状的止滑部),使杆带7可适应如电线杆等柱状依附物而靠持定位,以便进行电线杆高处的维修工作。上述实施例所揭,仅是本技术主要技术的例举说明,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技术范围,举凡涉及等效应用或基于前项技术手段所为简易变更或置换,均应视为属于本技术技术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H型伸缩梯,其构成包括一组H型内梯、一组H型外梯及一插杆,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内梯,包括多个中空踏脚杆与两侧杆,两侧杆均为ㄇ形体,其踏脚杆设于两侧杆ㄇ形体的中央,所述两侧杆具有与中空踏脚杆相对的贯通孔;所述H型外梯,包括多个踏脚杆与两侧杆,两侧杆均为ㄇ形体而形成与上述H型内梯重叠套置的轨槽,其踏脚杆设于两侧杆的外侧,且两侧杆接近底部的位置并开设相对开孔;所述插杆,为一杆体,可插入两侧杆的贯通孔;所述外梯是可升降地套置于所述内梯,所述插杆是可重叠插入外梯的开孔与内梯的贯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H型伸缩梯,其特征在于,该插杆是于一侧开设一插销孔,一固定销插入所述插销孔形成扣止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H型伸缩梯,其特征在于,该H型外梯于所述踏脚杆一端附挂设有一固定销。4.如权利要求1所述H型伸缩梯,其特征在于,该H型内梯于底端加装一组可快速调整的脚垫。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H型伸缩梯,其利用两组H型的内、外梯重叠套置组成,并借助一插杆重叠插设于内、外梯,使H型梯可呈自由伸缩,其中内梯的踏脚杆设于两侧杆的中央,且踏脚杆呈中空,使两侧杆具有与中空踏脚杆相对的贯通孔,而外梯的踏脚杆则设于两侧杆的外侧,其于两侧杆接近底部位置开设相对开孔,当内、外梯相对错位时,即可借助插杆重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H型伸缩梯,其构成包括:一组H型内梯、一组H型外梯及一插杆,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内梯,包括多个中空踏脚杆与两侧杆,两侧杆均为ㄇ形体,其踏脚杆设于两侧杆ㄇ形体的中央,所述两侧杆具有与中空踏脚杆相对的贯通孔;所述H型外梯,包括多个踏脚杆与两侧杆,两侧杆均为ㄇ形体而形成与上述ㄇ型内梯重叠套置的轨槽,其踏脚杆设于两侧杆的外侧,且两侧杆接近底部的位置并开设相对开孔;所述插杆,为一杆体,可插入两侧杆的贯通孔;所述外梯是可升降地套置于所述内梯,所述插杆是可重叠插入外梯的开孔与内梯的贯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义
申请(专利权)人:黄世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