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170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器,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回路;蓄冷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和蓄冷材料,第一换热器配置为能与蓄冷材料换热;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第一换热器接入冷媒回路;储液装置,具有进液口,进液口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本方案提供的空调系统,制冷初期制冷效果好,且可避免空调系统切换为制冷模式时第二换热器及其附近的冷媒回路中的高温冷媒大量地直接回流到第一换热器内的问题,从而避免蓄冷材料冷量被回流的高温冷媒过度消耗的问题,使得蓄冷材料的冷量可以得到有效保持,避免了蓄冷材料的冷量被不必要地浪费的问题,实现提升空调系统制冷持续性,并提升了空调系统的能效,实现产品的节能减排目的。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n air conditioner.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es a refrigerant loop; a cold storage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a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a cold storage material, and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is configured to heat the cold storage material; a second heat exchanger, a second heat exchanger and a first heat exchanger are connected to the refrigerant loop; and a liquid storage device has a liquid inle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provided in this scheme has good refrigeration effect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refrigeration, and can avoid the problem that the high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in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and its adjacent refrigerant circuit directly flows back into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when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switched to refrigeration mode, thus avoid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cold storage material is excessively consumed by the high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returned, so that the cold storage material can be effectively cooled. Maintain, avoid the unnecessary waste of cold storage material, achieve the improvement of refrigeration sustainability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chieve the goal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蓄冷空调具有蓄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蓄冷空调在蓄冷结束时,其冷凝器侧会存在高温冷媒,当从蓄冷模式切换为制冷模式时,该高温冷媒会反向流动到蓄冷端,导致蓄冷端蓄存的冷量被大量消耗,不仅会降低制冷初期的制冷效果,且会使得制冷持续性大打折扣,同时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空调系统的空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回路;蓄冷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和蓄冷材料,所述第一换热器配置为能与所述蓄冷材料换热;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及所述第一换热器接入所述冷媒回路;储液装置,具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通过设有储液装置,并使储液装置的进液口与第二换热器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当空调系统从蓄冷模式切换为制冷模式时,可先将第二换热器及其附近的冷媒回路中的高温冷媒排入储液装置内,这样,制冷初期,高温冷媒不会混入制冷系统或混入量较少,从而避免大量高温液态冷媒参与制冷循环的情形,可以确保制冷初期制冷效果的优异性,且通过对第二换热器及其附近的冷媒回路中的高温冷媒收集储存,可以避免空调系统切换为制冷模式时第二换热器及其附近的冷媒回路中的高温冷媒大量地直接回流到第一换热器内的问题,从而避免蓄冷材料冷量被回流的高温冷媒过度消耗的问题,使得蓄冷材料的冷量可以得到有效保持,避免了蓄冷材料的冷量被不必要地浪费的问题,实现提升空调系统制冷持续性,并提升了空调系统的能效,实现产品的节能减排目的。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液装置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位置。在本方案中,设置储液装置的位置低于第二换热器,这样,利用储液装置对第二换热器储液过程中,第二换热器中的高温冷媒可重力排入储液装置,如此可以节省驱动能耗,同时利于第二换热器内的高温冷媒尽数排入储液装置,避免第二换热器残留高温冷媒的问题,确保对蓄冷材料冷量保存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液装置具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接入所述冷媒回路。在本方案中,将储液装置的出液口接入冷媒回路,这样,可以实现根据需求将储液装置内储存的冷媒重新再充注回冷媒回路中,确保空调系统冷媒充注量可靠,保证空调系统运行可靠性和高效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媒回路包括第一节流支路,所述第一节流支路包含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支路连接所述出液口及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配置为将来自于所述储液装置的冷媒节流后输往所述第一换热器。在本方案中,利用第一节流支路使储液装置排出的冷媒被节流后送往第一换热器,这样,在实现对储液装置内的冷媒回收的同时,更充分地利用了储液装置内的冷媒所携带的能量,以用于进一步对蓄冷材料蓄冷,更进一步地提升了空调系统能效。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接有第一单向阀或第七控制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被适配为沿所述第二换热器向所述进液口的方向单向导通,所述第七控制阀配置为控制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通断。在本方案中,在进液口与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单向阀或第七控制阀,这样可以防止储液装置内的高温冷媒向第二换热器回流,利于第二换热器内的高温冷媒尽数排入储液装置,避免第二换热器残留高温冷媒的问题,确保对蓄冷材料冷量保存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不设置第一单向阀,而采用其他方式阻止储液装置中的冷媒向第二换热器回流,例如,可控制储液装置的位置低于第二换热器,并进一步调控储液装置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的高度落差以实现防止冷媒回流到第二换热器的目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媒回路包括压缩支路,所述压缩支路包含压缩机,所述压缩支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配置为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并将接收到的冷媒压缩后输往所述第二换热器。在本方案中,设置冷媒回路包括压缩支路,利用压缩机对冷媒驱动和压缩,可以提升蓄冷模式中冷媒的载热效率,从而提升蓄冷效率。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根据不同类型的冷媒所对应的不同的做功需求,对于无需利用压缩机对冷媒压缩做功的情况,也可采用循环泵等驱动件替换压缩机实现驱动目的,或者,不设置压缩机,采用虹吸原理实现冷媒的蓄冷循环驱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缩支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接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配置为控制所述压缩支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通断。在本方案中,在压缩支路设置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其通断,在蓄冷切换为制冷模式时,可使第一控制阀关闭以防止压缩机进液,对压缩机有效防护。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供冷媒进出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供冷媒进出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压缩支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三接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一节流支路连接所述出液口及所述第二接口。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二换热器的第三接口连接压缩支路,第四接口连接进液口,这样,利用储液装置对第二换热器储液时,第二换热器内的冷媒能沿顺压方向流向储液装置,有利于第二换热器内的冷媒尽数排入储液装置,避免第二换热器残留高温冷媒的问题,确保对蓄冷材料冷量保存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媒回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含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支路的通断,所述第二支路包含第三控制阀或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控制阀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支路的通断,所述第二单向阀配置为沿所述第一换热器向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方向单向导通;所述第一支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二支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及所述第四接口。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当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处于通路状态时,也即第二控制阀打开,或设有第三控制阀的情况下第三控制阀也打开时,第一支路会将第二换热器的第三接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导通,并将压缩支路旁通掉,第二支路会将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四接口导通,并将储液装置及第一节流支路旁通掉,这时,形成第一换热器-第二支路-第二换热器-第一支路-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循环回路,具体地,该循环回路中,蓄冷材料蓄存的冷量可通过第一换热器传递给第一换热器内的冷媒,实现冷媒冷凝,被冷凝后的冷媒进入第二换热器中,并在第二换热器内蒸发以吸收环境热量,实现空调系统制冷,且蒸发后的冷媒重新回到第一换热器中进行冷凝以实现制冷循环,具有结构简单、蓄冷换热高效的优点。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倾斜布置,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从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第二接口呈位置逐渐降低的趋势;和/或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一换热器倾斜布置,且设计第一换热器从第一接口向第二接口的方向呈位置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这样,对于制冷模式,第一换热器内完成冷凝后的冷媒可重力沿第二接口尽数排出,并进一步沿第二支路进入第二换热器进行蒸发,这避免了第一换热器内残留液态冷媒的问题,从而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回路;蓄冷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和蓄冷材料,所述第一换热器配置为能与所述蓄冷材料换热;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及所述第一换热器接入所述冷媒回路;储液装置,具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回路;蓄冷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和蓄冷材料,所述第一换热器配置为能与所述蓄冷材料换热;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及所述第一换热器接入所述冷媒回路;储液装置,具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具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接入所述冷媒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回路包括第一节流支路,所述第一节流支路包含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支路连接所述出液口及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配置为将来自于所述储液装置的冷媒节流后输往所述第一换热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接有第一单向阀或第七控制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被适配为沿所述第二换热器向所述进液口的方向单向导通,所述第七控制阀配置为控制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通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回路包括压缩支路,所述压缩支路包含压缩机,所述压缩支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配置为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并将接收到的冷媒压缩后输往所述第二换热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支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接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配置为控制所述压缩支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通断。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供冷媒进出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供冷媒进出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压缩支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三接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一节流支路连接所述出液口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和成林晨岳宝大森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