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热共用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167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制热共用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根据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以实现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和所述地暖系统的共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空调制热水路与地暖模式水路串联起来,再辅以配套设备以及控制策略。实现制热模式与地暖模式共用功能,可以均匀化室内上下温度场,解决用户“头冷脚热”或者“头热脚冷”舒适性差的难题。大大提高室内舒适性体验,打造理想室内温度场分布。

A comm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t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mon heating method and system. The method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demand water flow H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heating system and the demand water flow h of the ground heating system; adjusting the opening of the first valve and the second valve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water flow H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heating system and the demand water flow h of the ground heating system, so as to realize the common use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heating system and the ground heating system. Through the invention, the air conditioning hot water system and the ground heating mode water system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supplemented by support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strategy. By sharing the functions of heating mode and ground heating mode, the indoor temperature field can be homogenized, and the problem of poor comfort of \head-cold-feet-hot\ or \head-hot-feet-cold\ can be solved. It greatly improves indoor comfort experience and creates ideal indoo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热共用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多联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热共用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的多联式冷热水机组,是先由主机制取冷冻水或热水,再将其通过管道输送到末端供用户调节空气的空调,无法实现空调制热与地暖模式共用功能。原因在于空调制热系统和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温不同,一般情况下,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温为45℃,地暖系统的需求温度为35℃;再者就是二者的水流量需求也不一样,地暖系统的水流量需求远远小于空调制热系统。当用户使用空调制热系统时,热空气主要集中在室内空间上方,造成用户生理上“头热脚冷”现象;当用户使用地暖系统时,辐射换热效率低,热空气主要沉积在地面附近,造成“头冷脚暖”现象。这严重影响用户舒适性体验,对多联式冷热水机组的末端水路设计以及机组控制是很大的难题。针对现有技术中空调制热系统和地暖系统无法共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制热共用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制热系统和地暖系统无法共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热共用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根据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以实现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和所述地暖系统的共用;其中,所述空调制热系统与所述地暖系统串联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出来的水流回主机,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出来的水流向所述地暖系统。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包括:检测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风盘开启数量;根据所述风盘开启数量确定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负荷;根据所述负荷确定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进一步地,根据所述风盘开启数量确定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负荷,通过以下公式实现:Q制热=N·q风盘;其中,Q制热是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负荷,N是所述风盘开启数量,q风盘是每个风盘的额定容量;根据所述负荷确定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通过以下公式实现:H=a1·Q制热;其中,a1是第一流量系数。进一步地,确定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包括:检测所述地暖系统的地暖开启数量;根据所述地暖开启数量确定所述地暖系统的负荷;根据所述负荷确定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地暖开启数量确定所述地暖系统的负荷,通过以下公式实现:Q地暖=n·q地暖;其中,Q地暖是所述地暖系统的负荷,n是所述地暖开启数量,q地暖是每个地暖的额定容量;根据所述负荷确定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通过以下公式实现:h=a2·Q地暖;其中,a2是第二流量系数。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包括:如果H>h,则将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K1调节为:将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K2调节为:如果H=h,则调节所述第一阀门为全关状态,调节所述第二阀门为全开状态;如果H<h,则调节所述第一阀门全关,将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调节为:先调节为全关状态且维持预设关阀时间t关,再调节为全开状态且维持预设开阀时间t开,以此循环;其中,所述预设关阀时间所述预设开阀时间进一步地,确定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调节变频水泵的频率,以使得所述变频水泵的出口水流量等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其中,所述变频水泵位于所述主机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应用于水路多联机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热共用系统,其中,所述制热共用系统包括:主机、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串联连接的空调制热系统和地暖系统;所述主机,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连接,用于提供热水;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主机连接的支路上;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和所述地暖系统之间连接的支路上;其中,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取决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和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具体用于确定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根据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以实现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和所述地暖系统的共用。进一步地,所述制热共用系统还包括:变频水泵,位于所述主机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之间连接的支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热水的水流量等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进一步地,所述主机提供热水的温度等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预设温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制热共用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制热共用方法。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空调制热水路与地暖模式水路串联起来,再辅以配套设备以及控制策略。实现制热模式与地暖模式共用功能,可以均匀化室内上下温度场,解决用户“头冷脚热”或者“头热脚冷”舒适性差的难题。大大提高室内舒适性体验,打造理想室内温度场分布。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热共用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相关技术的空调制热系统与地暖系统的连接原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制热系统与地暖系统的连接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实施例一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热共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1,确定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步骤S102,根据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以实现空调制热系统和所述地暖系统的共用;其中,空调制热系统与地暖系统串联连接,第一阀门用于控制从空调制热系统出来的水流回主机,第二阀门用于控制从空调制热系统出来的水流向地暖系统。通过本实施例,将空调制热水路与地暖模式水路串联起来,再辅以配套设备以及控制策略。实现制热模式与地暖模式共用功能,可以均匀化室内上下温度场,解决用户“头冷脚热”或者“头热脚冷”舒适性差的难题。大大提高室内舒适性体验,打造理想室内温度场分布。图2是相关技术的空调制热系统与地暖系统的连接原理图,如图2所示,多联式冷热水机组的主机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空调制热系统、地暖系统连接,主机的热水可以分别流向空调制热系统和地暖系统,但是空调制热系统和地暖系统之间没有支路,无法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热水的流动。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制热系统与地暖系统的连接原理图,如图3所示,多联式冷热水机组的主机通过变频水泵与空调制热系统连接,从空调制热系统的末端出来两个支路,第一支路通过阀1连接到主机,第二支路通过阀2连接到地暖系统。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热共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根据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以实现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和所述地暖系统的共用;其中,所述空调制热系统与所述地暖系统串联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出来的水流回主机,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出来的水流向所述地暖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热共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根据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以实现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和所述地暖系统的共用;其中,所述空调制热系统与所述地暖系统串联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出来的水流回主机,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从所述空调制热系统出来的水流向所述地暖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包括:检测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风盘开启数量;根据所述风盘开启数量确定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负荷;根据所述负荷确定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风盘开启数量确定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负荷,通过以下公式实现:Q制热=N·q风盘;其中,Q制热是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负荷,N是所述风盘开启数量,q风盘是每个风盘的额定容量;根据所述负荷确定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通过以下公式实现:H=a1·Q制热;其中,a1是第一流量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包括:检测所述地暖系统的地暖开启数量;根据所述地暖开启数量确定所述地暖系统的负荷;根据所述负荷确定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暖开启数量确定所述地暖系统的负荷,通过以下公式实现:Q地暖=n·q地暖;其中,Q地暖是所述地暖系统的负荷,n是所述地暖开启数量,q地暖是每个地暖的额定容量;根据所述负荷确定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通过以下公式实现:h=a2·Q地暖;其中,a2是第二流量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空调制热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和所述地暖系统的需求水流量h,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包括:如果H>h,则将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K1调节为:将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K2调节为:如果H=h,则调节所述第一阀门为全关状态,调节所述第二阀门为全开状态;如果H<h,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爱谷月明黄承杰胡乾龙孟红武袁占彪冉光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