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带内防积水手孔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58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化带内防积水手孔井,涉及通信建设领域,包括井体和设置在井体上的井盖,所述井体内相对设置有电缆进出口,所述井盖上设置有孔口,所述孔口内朝向井体外设置有呈倒“L”形的排水管,所述井体内设置有用于将井体底部的积水抽取至井体外的抽水装置,当下雨时,通过人工启动抽水装置使得抽水装置将井体底部堆积的雨水抽取至排水管内,于排水管内排出至周围的绿化带内,对绿化带内的花草树木进行浇水,提高了对雨水的利用率,并且可防止井体底部堆积雨水,对电缆造成损害。

A Handhole Well for Preventing Water Accumulation in Green Bel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ter-proof hand hole well in a greenbelt,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including a well body and a well cover arranged on the well body. The well body is relatively equipped with a cable inlet and outlet, the well cover is equipped with a hole mouth, and an inverted \L\ shaped drainage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hole mouth towards the well body, and the w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accumula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well body to be pumped into the well. External pumping device, when it rains, the pumping device is manually activated so that the rainwater accumul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ell body is pumped into the drainage pipe, discharged into the surrounding green belt in the drainage pipe, watering the plants and trees in the green belt,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rainwater, and preven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rainwater at the bottom of the well body, causing damage to th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化带内防积水手孔井
本技术涉及通信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化带内防积水手孔井。
技术介绍
手孔井是指用砖石水泥砌成的,上面有可以打开的盖子,用于水电暖通等室外管线敷设、阀门开关等设备安装使用提供方便的工作坑,手孔井一般较小,其尺寸通常为为40x70x70cm以下,人手可以进入拉线、接续或操作。较大的人身体可以进入的称之为人孔或窨井。形式通常有方形,圆形,或根据需要砌筑成其它形式。授权公告号为CN2034754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槽手孔井,它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边上的井壁构成的井身,井身上端由盖板封盖,井身内设有通信信号电缆槽,通信信号电缆槽设置在一侧的横向井壁内侧,通信信号电缆槽与底板之间设有空隙,空隙与设置在横向井壁下端的电缆过轨管道相通;井身两侧的竖向侧壁设有相通的电力电缆入口。通信信号电缆槽、电缆过轨管道及电力电缆入口,避免了电磁相互干扰。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当遭遇下雨天气时,雨水持续不断,会造成底板上堆积大量的雨水,当堆积的雨水慢慢升高时,会导致电缆浸泡在水中,导致电缆产生短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化带内防积水手孔井,具有防止雨水于手孔井内堆积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化带内防积水手孔井,包括井体和设置在井体上的井盖,所述井体内相对设置有电缆进出口,所述井盖上设置有孔口,所述孔口内朝向井体外设置有呈倒“L”形的排水管,所述井体内设置有用于将井体底部的积水抽取至井体外的抽水装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通过人工启动抽水装置使得抽水装置将井体底部堆积的雨水抽取至排水管内,于排水管内排出至周围的绿化带内,对绿化带内的花草树木进行浇水,提高了对雨水的利用率,并且可防止井体底部堆积雨水,对电缆造成损害。进一步,所述抽水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井盖上且延伸至井体底部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抽水管内于井盖所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抽水叶片,所述抽水管上于电机与抽水叶片之间所在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排水管连通的管道。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通过人工手动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抽水叶片转动,从而将井体底部的水抽取至抽水管内,因抽水管上设置有与排水管连通的管道,使得抽水叶片将与水抽取至管道内,于排水管排出至井体外部,从而防止雨水于井体底部堆积;将抽水装置固定连接至井盖上,可使得不需要打开井盖即可完成对井体底部雨水的抽取,当需要对井体内搭设电缆时,将井盖取下可使得整个抽水装置被取下,防止抽水装置对井体内搭设电缆造成影响。进一步,所述管道远离抽水管的端部插接至所述排水管的端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管道插接至排水管端部,当需要对管道和排水管连通时,将排水管插入至井盖的孔口内,使得排水管插接至管道上即可;当需要将抽水装置拆下时,直接将抽水装置带动管道于排水管上拆下,再将排水管拆下即可完成整个抽水装置和排水管的拆卸,方便简单。进一步,所述抽水管内于电机和管道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板,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密封板上。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带动抽水叶片将井体底部的水抽取至抽水管内时,密封板的设置可防止雨水进入至抽水管内对电机造成影响,当抽水时,雨水被密封板阻挡至管道所在的位置,通过排水管排出,间接提高了电机对搅拌叶片的驱动效果。进一步,所述抽水管于开口所在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通过井盖和井体之间的缝隙进入至井体内时,会带动一部分垃圾和杂质进入至井体内,过滤网的设置可防止当搅拌叶片抽水时,带动杂质和垃圾进入至抽水管内,对抽水管、管道和排水管造成堵塞。进一步,所述过滤网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抽水管的端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抽水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带动较多的垃圾和杂质将过滤网堵塞,从而导致抽水装置无法完成雨水的抽取,当需要对过滤网上的杂质和垃圾进行清理时,将过滤网于抽水管上拆下,即可完成对过滤网的清理,提高了过滤网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所述过滤网的周向位置上设置有横截面呈“U”形的卡接槽,所述过滤网通过卡接槽卡接于抽水管的开口边缘。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过滤网于抽水管上拆下时,直接将过滤网带动卡接槽脱离与抽水管开口边缘的卡接关系即可;当需要将过滤网安装至抽水管的开口边缘上时,直接将卡接槽卡接至抽水管的开口边缘上即可,采用卡接槽的设置方便对过滤网进行安装和拆卸。进一步,所述抽水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井盖内。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抽水装置于井盖上拆下时,直接通过螺栓将抽水装置于井盖上拆下即可,采用螺栓将抽水管连接至井盖上的方式,可使得抽水装置于井盖上具有较好的牢固性,并且方便对抽水管进行安装和拆卸。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电机和抽水叶片的设置可使得抽水叶片将井体底部堆积的雨水通过抽水管抽取至排水管内,防止雨水于井体底部堆积,对电路造成损坏;二、密封板的设置可防止抽水叶片在抽取雨水的时候,对电机造成影响;三、过滤网的设置可将雨水中的杂质和垃圾过滤,防止垃圾和杂质将抽水管、管道和排水管堵塞;四、将抽水管通过螺栓连接至井盖上,可使得整个抽水装置被拆下,符合实际安装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井体;11、电缆进出口;12、槽体;13、第一密封圈;2、井盖;21、孔口;22、排水管;23、抽水管;231、螺栓;24、电机;25、转动轴;26、抽水叶片;27、管道;28、密封板;281、第二密封圈;29、过滤网;291、卡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一种绿化带内防积水手孔井,包括井体1和设置在井体1上的井盖2,井体1于井盖2所在的边缘位置设置有槽体12(参见图3),井盖2卡接于槽体12内,槽体12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第一密封圈13为橡胶圈,第一密封圈13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井盖2和井体1之间的缝隙进入的雨水,井体1内相对设置有电缆进出口11。如图2所示,井盖2上设置有孔口21,孔口21内朝向井体1外设置有排水管22,排水管22呈倒“L”形设置,井盖2上通过螺栓231固定连接有延伸至井体1底部的抽水管23,将排水管22通过螺栓231连接至井盖2上,方便对抽水管23拆卸。如图2所示,抽水管23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抽水管23内于井盖2所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24,电机24的驱动端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5,转动轴25的端部设置有抽水叶片26,在本实施例中,抽水叶片26设置为水泵叶轮;当电机24驱动抽水叶片26转动时,抽水叶片26产生高速旋转,抽水叶片26与雨水发生力的相互作用,使雨水获得能量,以使得井体1底部的雨水被抽取至抽水管23内。如图2所示,抽水管23上设置有与排水管22连通的管道27,管道27位于电机24和抽水叶片26之间,当雨水被抽取至抽水管23内时,通过管道27被抽取至排水管22内,以排出井体1外,从而防止井体1底部堆积雨水,管道27远离抽水管23的端部插接至排水管22内,当需要将抽水管23和排水管22拆下时,首先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化带内防积水手孔井,包括井体(1)和设置在井体(1)上的井盖(2),所述井体(1)内相对设置有电缆进出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上设置有孔口(21),所述孔口(21)内朝向井体(1)外设置有呈倒“L”形的排水管(22),所述井体(1)内设置有用于将井体(1)底部的积水抽取至井体(1)外的抽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带内防积水手孔井,包括井体(1)和设置在井体(1)上的井盖(2),所述井体(1)内相对设置有电缆进出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上设置有孔口(21),所述孔口(21)内朝向井体(1)外设置有呈倒“L”形的排水管(22),所述井体(1)内设置有用于将井体(1)底部的积水抽取至井体(1)外的抽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带内防积水手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井盖(2)上且延伸至井体(1)底部的抽水管(23),所述抽水管(23)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抽水管(23)内于井盖(2)所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驱动端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5),所述转动轴(25)的端部设置有抽水叶片(26),所述抽水管(23)上于电机(24)与抽水叶片(26)之间所在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排水管(22)连通的管道(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化带内防积水手孔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惟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