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带裁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087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带裁切装置,包括控制系统、裁切机构、上料机构、视觉识别系统、下料机构和分拣装置,上料机构、裁切机构、视觉识别系统、下料机构和分拣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柔性带;上料机构用于将待裁切柔性带输送至裁切机构;视觉识别系统用于检测待裁切柔性带是否有瑕疵;下料机构,用于下料裁切机构裁切出的柔性带段;分拣装置,用于拣出下料机构上的瑕疵柔性带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带裁切装置,通过视觉识别系统检测待裁切柔性带上是否有瑕疵,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其他机构协调工作,提高了柔性带的裁切效率和裁切质量,从而提高了柔性带的裁切效果。

Flexible Belt Cut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lexible belt cut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 system, a cutting mechanism, a feeding mechanism, a vis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a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sorting device. The feeding mechanism, a cutting mechanism, a vis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a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sorting device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trol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cutting mechanism is used for cutting flexible belts; and the feeding mechanism is used for conveying the flexible belt to be cut. Send to the cutting mechanism; Visual recognition system is used to detect whether the flexible belt to be cut is defective; Cutt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cut the flexible belt segment; Sorting device is used to pick out the defective flexible belt segment on the cutting mechanism. The flexible belt cutt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detects the defects of the flexible belt to be cut through the visual recognition system, and feeds back to the control system. The control system controls the coordinated work of other mechanisms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improves the cutt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flexible belt, thereby improving the cutting effect of the flexible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带裁切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活品制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柔性带裁切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帽、制衣等纺织行业,经常需要分拣良品和废品,良品经过后续处理打包装箱,而废品则被挑选出来,避免影响产品的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是企业提高利润的一种途径,而提高良品的分拣效率则成为提高利润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传统的汗带裁切是由手工完成,不仅浪费资源,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并且人工裁切时汗带的裁切长短很难控制,使得裁切后的汗带具有长短不一、切口歪斜等缺点,导直产品的良品率低,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利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带裁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裁切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柔性带裁切装置,包括控制系统、裁切机构、上料机构、视觉识别系统、下料机构和分拣装置,所述上料机构、所述裁切机构、所述视觉识别系统、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分拣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柔性带;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待裁切柔性带输送至所述裁切机构;所述视觉识别系统用于检测所述待裁切柔性带是否有瑕疵;所述下料机构,用于下料所述裁切机构裁切出的柔性带段;所述分拣装置,用于拣出所述下料机构上的瑕疵柔性带段。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的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用于预送待裁切柔性带至所述上料机构的进料端。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的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送料装置预送至所述上料机构的进料端的待裁切柔性带是否被所述上料机构拉走。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解除柔性带堆叠的松带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能够接收所述松带机构处理后的待裁切柔性带。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装置,用于导向位于所述松带机构与所述上料机构之间的待裁切柔性带。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三根用于绕设待裁切柔性带的过渡轴。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的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待裁切柔性带。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分拣装置包括推料装置和废料槽,所述推料装置将瑕疵柔性带段从所述第一传送带推入所述废料槽。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的捆扎机构,所述捆扎机构用于捆扎自所述下料机构下料的下料端下料来的柔性带段。进一步地,还包括传送装置和导直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第二传送带用于接收所述下料机构的下料端下料的柔性带段并将所述柔性带段输送至所述捆扎机构的捆料口,所述导直装置用于导正所述柔性带段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的方位。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带裁切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柔性带裁切装置,在上料机构将柔性带输送至裁切机构裁切的过程中,视觉识别系统会检测待裁柔性带是否带有瑕疵并将该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如无瑕疵,控制系统控制裁切机构裁切柔性带并控制下料机构进行下料柔性带段,如有瑕疵,控制系统控制裁切机构裁切柔性带,瑕疵柔性带段落料于下料机构,控制系统控制分拣装置拣出下料机构上的瑕疵柔性带段,提高了柔性带的裁切效率和裁切质量,并提高了柔性带段的良品率,从而提高了柔性带的裁切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带裁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1、裁切机构;12、视觉识别系统;13、下料机构;131、第一传送带;14、分拣装置;141、推料装置;142、废料槽;15、松带机构;151、滚轴;152、压片;16、导向装置;17、传送装置;171、第二传送带;18、导直装置;181、第一驱动机构;19、捆扎机构;191、第二驱动机构;192、第三驱动机构;1921、第一挡块;193、第四驱动机构;194、第五驱动机构;1941、第二挡块;195、第六驱动机构;20、上料机构;21、第一感应器;22、第二感应器;23、送料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带裁切装置进行说明。柔性带裁切装置,包括控制系统、裁切机构11、上料机构20、视觉识别系统12、下料机构13和分拣装置14,上料机构20、裁切机构11、视觉识别系统12、下料机构13和分拣装置14分别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裁切机构11用于裁切柔性带;上料机构20用于将待裁切柔性带输送至裁切机构11;视觉识别系统12用于检测待裁切柔性带是否有瑕疵;下料机构13,用于下料裁切机构11裁切出的柔性带段;分拣装置14,用于拣出下料机构13上的瑕疵柔性带段。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带裁切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上料机构20将柔性带输送至裁切机构11裁切的过程中,视觉识别系统12会检测待裁柔性带是否带有瑕疵并将该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如无瑕疵,控制系统控制裁切机构11裁切柔性带并控制下料机构13进行下料柔性带段,如有瑕疵,控制系统控制裁切机构11裁切柔性带,瑕疵柔性带段落料于下料机构13,控制系统控制分拣装置14拣出下料机构13上的瑕疵柔性带段,提高了柔性带的裁切效率和裁切质量,并提高了柔性带段的良品率,从而提高了柔性带的裁切效果。具体地,柔性带可以为汗带。具体地,视觉识别系统12可以选用工业相机。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带裁切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的送料装置23,送料装置23用于预送待裁切柔性带至上料机构20的进料端。送料装置23能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将柔性带输送至上料机构20的上料端,提高了柔性带的输送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具体地,送料装置23包括两个滚筒,两个滚筒中间留有能让柔性带通过的缝隙,两个滚筒转动能带动柔性带运动,达到输送柔性带的目的。具体地,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裁切机构、上料机构、视觉识别系统、下料机构和分拣装置,所述上料机构、所述裁切机构、所述视觉识别系统、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分拣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柔性带;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待裁切柔性带输送至所述裁切机构;所述视觉识别系统用于检测所述待裁切柔性带是否有瑕疵;所述下料机构,用于下料所述裁切机构裁切出的柔性带段;所述分拣装置,用于拣出所述下料机构上的瑕疵柔性带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裁切机构、上料机构、视觉识别系统、下料机构和分拣装置,所述上料机构、所述裁切机构、所述视觉识别系统、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分拣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柔性带;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待裁切柔性带输送至所述裁切机构;所述视觉识别系统用于检测所述待裁切柔性带是否有瑕疵;所述下料机构,用于下料所述裁切机构裁切出的柔性带段;所述分拣装置,用于拣出所述下料机构上的瑕疵柔性带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的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用于预送待裁切柔性带至所述上料机构的进料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的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送料装置预送至所述上料机构的进料端的待裁切柔性带是否被所述上料机构拉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带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解除柔性带堆叠的松带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能够接收所述松带机构处理后的待裁切柔性带。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仪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迪卡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