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13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弱视治疗仪,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主机;主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前端的双目镜筒;底座上设有与双目镜筒对应的支架;支架包括支撑部以及位于支撑部下方用于固定支撑部的固定部;支撑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支撑部包括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下巴的支撑槽;支撑槽设有柔性缓冲层;固定部为固定于底座上的固定臂;固定臂为可上下方向伸缩的的可伸缩臂;固定臂包括与支撑槽固定连接的上臂和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下臂;下臂设有供上臂上下移动的伸缩槽;支撑槽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定位的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分别通过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与支撑槽连接。可防止长时间使用出现颈部不适,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Amblyopia Therapeutic Instru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amblyopia therapeutic instrumen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host set on the base; the host includes a shell and a binocular barrel set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ll; a support corresponding to the binocular barrel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 support includes a support part and a fixed part for the fixed support under the support part; and a support part includes a fixed connection for the fixed part; The support groove for supporting the user's chin; the suppor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lexible buffer layer; the fixed part is a fixed arm fixed on the base; the fixed arm is a retractable arm which can be retract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the fixed arm includes an upper arm fixed to the support groove and a lower arm fixed to the base; the lower arm is provided with a retractable groove for the upper arm to move up and dow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upport groove are provided with a left for positioning. The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right positioning plate, the left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right positioning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groove through the lef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right connecting rod respectively. It can prevent neck discomfort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of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弱视治疗仪
本技术属于视力矫正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弱视治疗仪。
技术介绍
弱视是指眼球内外经过检查未见有器质性病变,而视力不能矫正到正常的视觉状态。目前,在儿童中存在较高的弱视患者比例,弱视对患者最大的危害是患者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所以,有必要通过弱视治疗仪对患有弱视的眼睛加强训练,人为地促进其视功能发育,从而达到正常的视觉状态。近些年来,近弱视眼的发病率已明显上升,尤其是针对儿童青的弱视防治措施和仪器的研发,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现有的一体式的弱视治疗仪镜筒处没有支撑物,儿童长时间进行训练时,容易疲倦,颈部等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弱视治疗仪以解决现有的一体式弱视治疗仪镜筒处没有支撑物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弱视治疗仪,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主机;主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前端的双目镜筒;底座上设有与双目镜筒对应的支架;支架包括支撑部以及位于支撑部下方用于固定支撑部的固定部;支撑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支撑部包括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下巴的支撑槽;支撑槽设有用于缓冲的柔性缓冲层;固定部为固定于底座上的固定臂;固定臂为可上下方向伸缩的的可伸缩臂;固定臂包括与支撑槽固定连接的上臂和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下臂;下臂设有供上臂上下移动的伸缩槽;双目镜筒上方设有用于防止使用者撞到双目镜筒上方的壳体的柔性防撞条;防撞条可拆卸连接在壳体内侧;支撑槽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定位的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分别通过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与支撑槽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臂与下臂丝接以使上臂和下臂可相对移动;上臂设有外螺纹,下臂设有用于容纳上臂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下臂底部连接有用于推动上臂上下移动的马达。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侧设有用于卡固防撞条的卡槽,防撞条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缓冲层与支撑槽可拆卸连接,柔性缓冲层设有第一磁扣,支撑槽上设有与第一磁扣相互吸引的第二磁扣。进一步地,所述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分别套设在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杆的左端和右连接杆的右端均设有套环。进一步地,所述双目镜筒包括左镜筒和右镜筒,左镜筒的左侧和右镜筒的右侧设有盖眼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弱视治疗仪,双目镜筒下方设有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下巴的支撑槽,可对使用的头部进行支撑,令使用者处在较为舒适的姿势,防止长时间使用时出现的颈部不适的情况。支撑槽的下部设有可伸缩的固定臂,可对支撑槽与双目镜筒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使用者可将支撑槽的高度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双目镜筒上方设置在防撞条可防止使用者磕到双目镜筒上方的壳体。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可对使用者的脸部进行定位,方便使用者快速调整到和合适的位置和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弱视治疗仪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主机;3、双目镜筒;4、支撑槽;5、缓冲层;6、固定臂;601、上臂;602、下臂;7、防撞条;8、左定位板;9、右定位板;10、左连接杆;11、右连接杆;12套环;13、盖眼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弱视治疗仪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弱视治疗仪,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主机2。底座1为扁平状的平板。主机2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前端的双目镜筒3。壳体内设有发光条、蓝片组件、描图组件、菲林盒组件和三基色LED光源。底座上设有与双目镜筒对应的支架。支架包括支撑部以及位于支撑部下方用于固定支撑部的固定部。支撑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支撑部包括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下巴的支撑槽4。支撑槽4设有用于缓冲的柔性缓冲层5。柔性缓冲层5与支撑槽4可拆卸连接,柔性缓冲层设有第一磁扣,支撑槽上设有与第一磁扣相互吸引的第二磁扣。柔性缓冲层与支撑槽可拆卸连接,便于将柔性缓冲层从支撑槽中取出或放入,利于更换柔性缓冲层。固定部为固定于底座上的固定臂6。固定臂为可上下方向伸缩的的可伸缩臂。可伸缩的固定臂可用来调节支撑槽与双目镜筒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且可使使用者调节至最佳的位置,提高使用者使用舒适度。固定臂6包括与支撑槽固定连接的上臂601和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下臂602。下臂设有供上臂上下移动的伸缩槽。下臂底部连接有用于推动上臂在伸缩槽内上下移动的马达。采用马达控制固定臂上下收缩与伸展,控制的较为精确。双目镜筒上方设有用于防止使用者撞到双目镜筒上方的壳体的柔性防撞条7。防撞条7可拆卸连接在壳体内侧。壳体内侧设有用于卡固防撞条的卡槽,防撞条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卡固连接的防撞条,便于快速拆卸,拆卸时只需将卡块卡入到卡槽中即可。支撑槽4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定位的左定位板8和右定位板9,左定位板8和右定位板9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左定位板8和右定位板9分别通过左连接杆10和右连接杆11与支撑槽4连接。可对使用者的脸部进行定位,防止出现偏移。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分别套设在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上。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的结构较为稳定,不易出现变形或倾斜的情况。左连接杆的左端和右连接杆的右端均设有套环12。套环便于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分别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下移动。双目镜筒包括左镜筒和右镜筒,左镜筒的左侧和右镜筒的右侧设有盖眼贴13。用于防止阻挡外部光线。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弱视治疗仪,其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是:上臂与下臂丝接以使上臂和下臂可相对移动。上臂设有外螺纹,下臂设有用于容纳上臂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弱视治疗仪,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主机;主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前端的双目镜筒;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与双目镜筒对应的支架;支架包括支撑部以及位于支撑部下方用于固定支撑部的固定部;支撑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支撑部包括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下巴的支撑槽;支撑槽设有用于缓冲的柔性缓冲层;固定部为固定于底座上的固定臂;固定臂为可上下方向伸缩的可伸缩臂;固定臂包括与支撑槽固定连接的上臂和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下臂;下臂设有供上臂上下移动的伸缩槽;双目镜筒上方设有用于防止使用者撞到双目镜筒上方的壳体的柔性防撞条;防撞条可拆卸连接在壳体内侧;支撑槽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定位的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分别通过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与支撑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弱视治疗仪,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主机;主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前端的双目镜筒;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与双目镜筒对应的支架;支架包括支撑部以及位于支撑部下方用于固定支撑部的固定部;支撑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支撑部包括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下巴的支撑槽;支撑槽设有用于缓冲的柔性缓冲层;固定部为固定于底座上的固定臂;固定臂为可上下方向伸缩的可伸缩臂;固定臂包括与支撑槽固定连接的上臂和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下臂;下臂设有供上臂上下移动的伸缩槽;双目镜筒上方设有用于防止使用者撞到双目镜筒上方的壳体的柔性防撞条;防撞条可拆卸连接在壳体内侧;支撑槽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定位的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分别通过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与支撑槽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视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与下臂丝接以使上臂和下臂可相对移动;上臂设有外螺纹,下臂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陈国利周地广魏允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右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