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旋式RG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131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旋式RGO,该外旋式RGO具有髋摆件,其用于固定下支条;髋关节组件,其具有彼此对置的两个支撑板以及连接两个支撑板的围板,支撑板通过可转动的髋关节连接至髋摆件;后置摇杆驱动组件,其设置于围板上并通过转动连接于髋关节上的传动组件连接至髋关节;外旋组件,其具有髋轴和转动连接于髋轴上的旋转套,髋轴、旋转套、髋摆件与支撑板之间形成了髋关节,髋轴向外、向下倾斜;当患者行进时,髋摆件通过旋转套绕髋轴摆动以使得足前进方向相对于行进时的中心线向外旋,从而使得足前进方向趋于正常人足前进方向。采用外旋结构设计,使得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足前进方向更加趋于正常人足进方向,避免出现“自绊”现象。

External rotary RGO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xternal rotary RGO, which has a hip pendulum and is used to fix the lower branch; a hip component, which has two opposite supporting plates and a fence connecting two supporting plates,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hip pendulum through a rotatable hip joint; and a rear rocker driving component,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fence plate and connected to the hip joint by rotation. The component is connected to the hip joint; the external rotation component has the hip axis and the rotating sleeve connected to the hip axis. The hip joint is formed between the hip axis, the rotating sleeve, the hip pendulum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hip axis is inclined outward and downward. When the patient moves forward, the hip pendulum swings around the hip axis through the rotating sleeve to make the foot forward relative to the center line of the moving forward, so as to make the foot forward. Tends to the normal human foot forward direction. The use of external rotation structure design makes the foot forward direction of patients tend to be more normal in the course of use, avoiding the phenomenon of \self-trip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旋式RGO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器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助力RGO。
技术介绍
脊髓损伤长造成截瘫,使患者丧失站立以及行走能力,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截瘫助兴外骨骼(即步行矫形器)被广泛的使用,助行外骨骼的应用对截瘫患者的身心康复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截瘫助行外骨骼主要分为外动力驱动的动力截瘫助行外骨骼和无外动力驱动的无动力截瘫助行外骨骼两大类型,目前,国内临床上主要采用无外动力驱动的无动力截瘫助行外骨骼,有双侧膝脚裸关节的长腿支具(kneeanklefootorthosis,KAFO)、新型交互截瘫步行矫形器(Walkabout)、交互式截瘫步行矫形器(reciprocatinggaitorthosis,RGO)以及改进交互式截瘫步行矫形器(advancedreciprocatinggaitorthosis,ARGO)。无动力外骨骼RGO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临床实现,形成了三类主要产品:第一、通过腰部钢索实现交互的RGO,即环锁RGO;第二、通过腰部空间的连杆机构实现交互的RGO,即摇杆RGO;第三、通过会阴部下方“人”字形关节实现交互的RGO,即V型关节RGO。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164275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摇杆式截瘫步行器,包括腰托、髋关节组件和支条,腰托包括内腰板和与内腰板通过中心螺栓连接并可绕中心螺栓转动的外腰板,髋关节组件连接在支条和外腰板端部之间,一侧支条迈步前行时,髋关节组件牵拉同侧的外腰板端部绕中心螺栓下移。现有的截瘫步行器中,由于设计原因会导致患者在行走时,下肢内旋,俗称“内八字”,与正常人的双脚内旋不同的是,由于截瘫步行器属于机械康复器材,其与人体关节的灵活性还具有较大的差距,这样便会导致患者在行走过程中,会出现“自绊”的现象,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旋式RGO,采用外旋结构设计,使得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足前进方向更加趋于正常人足进方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旋式RGO,该外旋式RGO具有髋摆件,其下方固定连接有下支条;髋关节组件,所述髋关节组件具有彼此对置的两个支撑板以及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围板,所述两个支撑板通过可转动的髋关节连接至所述髋摆件;后置摇杆驱动组件,所述后置摇杆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围板上并通过转动连接于髋关节上的传动组件连接至髋关节;外旋组件,所述外旋组件具有设置于支撑板外侧的髋轴和转动连接于所述髋轴上的旋转套,所述髋轴、旋转套、髋摆件与支撑板之间形成了所述髋关节,所述髋轴向外、向下倾斜;当患者行进时,所述髋摆件通过旋转套绕所述髋轴摆动以使得足前进方向相对于行进时的中心线向外旋,从而使得足前进方向趋于正常人足前进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髋轴设置于支撑板的外侧,其向外、向下倾斜,通过设置的旋转套能够改变传统髋摆件的摆动方向,其可以使得髋摆件外旋,这样,与传统的RGO相比的形成的“足内旋”现象,其外旋组件能够让截瘫患者前行方向更加趋于正常人的行走方向,避免患者在行进过程中发生“自绊”,有助于患者行走自然,降低患者的体力消耗。较佳的,所述后置摇杆驱动组件具有分别转动连接于围板背侧的两块活动板和设置于两块活动板之间并与活动板转动连接的后连杆,所述两块活动板分别与同侧的传动组件转动连接;其中一侧的髋摆件前后摆动经传动组件传动以带动同侧活动板转动,通过后连杆联动从而驱动对侧髋摆件以相反方向摆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侧的髋摆件摆动时,同侧的传动组件带动该侧的活动板转动,该侧活动板通过后连杆带动对侧活动板相反转动从而完成对对侧传动组件的驱动实现对侧的髋摆件相反运动。较佳的,所述传动组件具有转动连接于髋轴上的卡盘和端部与卡盘、活动板转动连接的侧连杆,所述卡盘与所述旋转套固定连接,所述卡盘与所述髋摆件转动连接。较佳的,所述髋轴包括髋轴本体、设置于髋轴本体一端的安装部以及固定于髋轴本体的另一端转动部,所述安装部与转动部的中心轴线相交形成的夹角为45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髋轴能够使得髋摆件在前后摆动过程中是以外旋弧线摆动,将转动部与安装部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度,能够使得患者的足前进方向更加趋近于正常人行走时的足前进方向。较佳的,所述卡盘与侧连杆通过关节轴承转动连接。较佳的,所述髋摆件的上端的内壁面上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两侧形成有止挡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对接槽内设置的止挡部能够对髋摆件的上端进行止挡,使得卡盘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带动髋摆件进行同步摆动。较佳的,该外旋式RGO还具有髋关节锁定组件,其设置于髋摆件上并通过与所述传动组件卡合或脱离辅助患者在站姿与坐姿之间进行切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髋关节锁定组件能够采用卡合的方式对传动组件与髋摆件进行锁定和解锁,当患者站立行走时,可以对传动组件和髋摆件进行卡合锁定;当患者坐立时,可以对传动组件与髋摆件进行解锁。较佳的,所述卡盘下端开设有竖直的第一卡槽,所述髋摆件上端开设有与第一卡槽相对的第二卡槽;所述髋关节组件具有沿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上下滑动的滑块和扣合于所述髋摆件外侧的封盖,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滑块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锁定所述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在站立姿态时,需要保证传动组件与髋摆件之间锁定,这时,可以将滑块滑动至两个卡槽之间;相反,需要解锁时,可以将滑块滑动至下方的第二卡槽中。较佳的,所述锁紧件具有垂直穿设于所述滑块内的销管、套装于销管内的销子以及设置于销管内且套设于销子上的弹簧,所述销子受弹簧的回复力具有始终朝向髋摆件内侧运动的趋势,所述髋摆件上于竖直方向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接孔与第二卡接孔,当所述销子插入所述第一卡接孔时,所述滑块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所述髋摆件与所述卡盘相锁紧;当所述销子插入所述第二卡接孔时,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髋摆件与所述卡盘相脱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锁紧件能够对滑块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髋摆件与传动组件之间连接的稳定,同时设置具有弹性伸缩能力的销子方便患者独自进行操作。较佳的,所述髋轴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旋转套面向髋轴的端面上固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于所述限位槽内滑动,从而使得所述髋摆件于所述限位槽限定的范围内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与限位块的配合能够限制髋摆件的摆动幅度,从而控制人体下支条的外旋程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于髋关节处设置的外旋组件,其能够改变传统RGO的“内旋式”行走轨迹,能够使得患者的足前进方向更加趋于正常人的足前进方向,减少患者的“自绊”现象,能够使得患者降低行进时的体力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传统RGO与外旋式RGO的足前进方向的轨迹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髋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突处髋轴的转动部与安装部之间形成的角度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髋关节锁定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7是锁紧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髋摆件;11、下支条;2、髋关节组件;21、支撑板;22、围板;23、连接板;231、滑槽;232、限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旋式RGO, 其特征是,该外旋式RGO具有髋摆件(1),其下方固定连接有下支条(11);髋关节组件(2),所述髋关节组件(2)具有彼此对置的两个支撑板(21)以及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板(21)的围板(22),所述两个支撑板(21)通过可转动的髋关节(3)连接至所述髋摆件(1);后置摇杆驱动组件(4),所述后置摇杆驱动组件(4)设置于所述围板(22)上并通过转动连接于髋关节(3)上的传动组件(5)连接至髋关节(3);外旋组件(6),所述外旋组件(6)具有设置于支撑板(21)外侧的髋轴(61)和转动连接于所述髋轴(61)上的旋转套(62),所述髋轴(61)、旋转套(62)、髋摆件(1)与支撑板(21)之间形成了所述髋关节(3),所述髋轴(61)向外、向下倾斜;当患者行进时,所述髋摆件(1)通过旋转套(62)绕所述髋轴(61)摆动以使得足前进方向相对于行进时的中心线向外旋,从而使得足前进方向趋于正常人足前进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旋式RGO,其特征是,该外旋式RGO具有髋摆件(1),其下方固定连接有下支条(11);髋关节组件(2),所述髋关节组件(2)具有彼此对置的两个支撑板(21)以及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板(21)的围板(22),所述两个支撑板(21)通过可转动的髋关节(3)连接至所述髋摆件(1);后置摇杆驱动组件(4),所述后置摇杆驱动组件(4)设置于所述围板(22)上并通过转动连接于髋关节(3)上的传动组件(5)连接至髋关节(3);外旋组件(6),所述外旋组件(6)具有设置于支撑板(21)外侧的髋轴(61)和转动连接于所述髋轴(61)上的旋转套(62),所述髋轴(61)、旋转套(62)、髋摆件(1)与支撑板(21)之间形成了所述髋关节(3),所述髋轴(61)向外、向下倾斜;当患者行进时,所述髋摆件(1)通过旋转套(62)绕所述髋轴(61)摆动以使得足前进方向相对于行进时的中心线向外旋,从而使得足前进方向趋于正常人足前进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旋式RGO,其特征是,所述后置摇杆驱动组件(4)具有分别转动连接于围板(22)背侧的两块活动板(41)和设置于两块活动板(41)之间并与活动板(41)转动连接的后连杆(42),所述两块活动板(41)分别与同侧的传动组件(5)转动连接;其中一侧的髋摆件(1)前后摆动经传动组件(5)传动以带动同侧的活动板(41)转动,通过后连杆(42)联动从而驱动对侧的髋摆件(1)以相反方向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旋式RGO,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组件(5)具有转动连接于髋轴(61)上的卡盘(51)和端部与卡盘(51)、活动板(41)转动连接的侧连杆(52),所述卡盘(51)与所述旋转套(62)固定连接,所述卡盘(51)与所述髋摆件(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旋式RGO,其特征是,所述髋轴(61)包括髋轴本体(611)、设置于髋轴本体(611)一端的安装部(612)以及固定于髋轴本体(611)的另一端转动部(613),所述安装部(612)与转动部(613)的中心轴线相交形成的锐角夹角为45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旋式RGO,其特征是,所述卡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王子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精博现代假肢矫形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