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雨萱专利>正文

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86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包括后片、以及两块可扣合在一起的前襟,每个前襟的上端分别设有可绑缚后座上的前绑带,前襟上还设有若干个竖直地、防止儿童躯干蜷缩的前支撑板;后片的上部中心设有可绑缚后座上的后绑带,后片上还设有若干个竖直地、防止儿童躯干蜷缩的后支撑板,后片上还设有反光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拆卸,所述前绑带、后绑带分别对应绑缚在后座上,防止乘坐的儿童向前或向后摔倒,前后支撑板分别支撑儿童的前胸、后背,防止乘坐儿童因为踏腰等导致前后绑带过分松弛,后片的反光布,使得即使在夜晚使用后方来车可及时看到乘坐儿童。

Children's Safety vest with Unenclosed Rear Sea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ildren's safety vest with a non-enclosed rear seat of a car body, which comprises a rear piece and two buttonable front pieces. The upper end of each front piece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ront strap that can bind the rear seat, and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front supporting plates are arranged on the front front side to prevent the children's trunk from curling up; the upper center of the rear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back strap that can bind the rear seat, and the rear piec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rear strap. There are several rear support plates which are vertical to prevent children's trunk from curling up. The rear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reflective cloth. The front strap and the back strap are respectively tied to the back seat to prevent the children from falling forward or backward. The front and rear support plates support the children's front chest and back separately. The front and back straps are too loose and the reflective cloth on the back is prevented, so that the rider can see the ride in time even if he uses the rear car at night. Sitting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
本技术涉及非封闭车体安全保护领域,特别是一种在非封闭车体后座上携带儿童的安全背心。
技术介绍
现有交通工具中的自行车、电单车、摩托车、三轮车、沙滩车和卡丁车等陆地交通工具,乃至水面摩托艇等水上交通,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驾驶员及其搭载人员的空间是一个开敞空间,区别于轿车所具有的封闭式驾驶空间,这类驾驶员的驾驶空间为开敞空间的交通工具的车体亦可称为非封闭车体。儿童乘坐在后座时,通常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儿童活泼好动,稍有不慎极易掉落,同时若乘坐时间较长,部分孩子会因无聊的个困乏、睡着,更会发生掉落;现有技术中也有人使用固定在后座的座椅,增加安全性,这种固定在后座上的座椅拆装复杂,且每款座椅仅能适配一类甚至某一型号的车型,不便携带、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止后座上儿童上身向前、后、左、右倾斜的非封闭车体后座的儿童安全背心,所述安全背心可适用于自行车、电单车、摩托车、三轮车等多种非封闭的车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包括后片、以及两块可扣合在一起的前襟,每个前襟的上端分别设有可绑缚后座上的前绑带,前襟上还设有若干个竖直的、防止儿童躯干蜷缩的前支撑板;后片的上部中心设有可绑缚后座上的后绑带,后片上还设有若干个竖直地、防止儿童躯干蜷缩的后支撑板,后片上还设有反光布。所述后片、前襟的表面适配后支撑板、前支撑板分别设有后支撑板放置袋、前支撑板放置袋中,后支撑板、前支撑板适配放置在后支撑板放置袋、前支撑板放置袋中。所述后绑带的背面为可供魔术贴勾刺面粘合的粗糙绒面,后绑带尾端背面设有第一魔术贴勾刺面;所述前绑带的背面为可供魔术贴勾刺面粘合的粗糙绒面,前绑带尾端背面设有第二魔术贴勾刺面;使用时,所述后绑带绕过后座对应的支架后、第一魔术贴勾刺面粘接在后绑带的背面;前绑带绕过后座对应的支架后、第二魔术贴勾刺面粘接在前绑带的背面。所述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还设有用于支撑乘坐儿童颈部的高领,所述高领的内部填充记忆海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拆卸,所述前绑带、后绑带分别对应绑缚在后座上,防止乘坐的儿童向前或向后摔倒,前后支撑板分别支撑儿童的前胸、后背,防止乘坐儿童因为踏腰等导致前后绑带过分松弛,后片的反光布,使得即使在夜晚使用后方来车可及时看到乘坐儿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1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正视示意图(未显示后绑带);图2为实施例1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后视示意图(未显示前绑带);图3为实施例2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正视示意图(未显示后绑带);图4为实施例2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后视示意图(未显示前绑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包括后片10、两块可扣合在一起的前襟20,每个前襟20的上端分别设有可绑缚后座上的前绑带40,前襟20上还设有若干个(实施例中为2个)竖直地、防止儿童躯干蜷缩的前支撑板21,后片10的上部中心设有可绑缚后座上的后绑带50,后片10上还设有若干个(实施例中为3个)竖直地、防止儿童躯干蜷缩的后支撑板11,后片10上还设有反光布30,夜晚使用时,后方来车可及时看到乘坐儿童。乘坐在后座上的儿童穿好安全背心,所述前绑带40、后绑带50分别对应绑缚在后座上,前绑带40位于儿童身前,后绑带50位于儿童身后,防止乘坐的儿童向前或向后摔倒,同时可方便的拆卸。所述前支撑板21、后支撑板11分别支撑儿童的前胸、后背,防止乘坐儿童因为踏腰等导致前绑带40、后绑带50过分松弛,若乘坐儿童因为睡觉或其他因素严重踏腰,其上身的高度会明显降低,前绑带40、后绑带50过分松弛,乘坐儿童还是会向前、后、左、右的一侧摔下或者上身倾斜呈水平状,造成危险。实施例中,为加工方便,后片10、前襟20的内表面适配支撑板11、前支撑板21设有后支撑板放置袋12、前支撑板放置袋22中,后支撑板11、前支撑板21可反复放入、取出地分别放置在后支撑板放置袋12、前支撑板放置袋22中。优选地,所述后绑带50的背面为可供魔术贴勾刺面粘合的粗糙绒面,后绑带50尾端背面设有第一魔术贴勾刺面51,后绑带50可绕过后座对应的支架后、第一魔术贴勾刺面51粘接在后绑带50的背面;所述前绑带40的背面为可供魔术贴勾刺面粘合的粗糙绒面,前绑带40尾端背面设有第二魔术贴勾刺面41,前绑带40可绕过后座对应的支架后、第二魔术贴勾刺面41粘接在前绑带40的背面,可适用不同车型。实施例2如图3-4所示,一种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设有用于支撑乘坐儿童颈部的高领60,所述高领60的内部填充记忆海绵,使用更舒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片(10)、以及两块可扣合在一起的前襟(20),每个前襟(20)的上端分别设有可绑缚在车体后座上的前绑带(40),前襟(20)上还设有若干个竖直的、防止儿童躯干蜷缩的前支撑板(21);后片(10)的上部中心设有可绑缚在车体后座上的后绑带(50),后片(10)上还设有若干个竖直地、防止儿童躯干蜷缩的后支撑板(11),后片(10)上还设有反光布(30);所述后片(10)、前襟(20)的表面适配所述后支撑板(11)、前支撑板(21)分别设有后支撑板放置袋(12)、前支撑板放置袋(22),后支撑板(11)、前支撑板(21)适配放置在后支撑板放置袋(12)、前支撑板放置袋(22)中;所述后绑带(50)的背面为可供魔术贴勾刺面粘合的粗糙绒面,后绑带(50)尾端的背面设有第一魔术贴勾刺面(51);所述前绑带(40)的背面为可供魔术贴勾刺面粘合的粗糙绒面,前绑带(40)尾端背面设有第二魔术贴勾刺面(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封闭车体后座儿童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片(10)、以及两块可扣合在一起的前襟(20),每个前襟(20)的上端分别设有可绑缚在车体后座上的前绑带(40),前襟(20)上还设有若干个竖直的、防止儿童躯干蜷缩的前支撑板(21);后片(10)的上部中心设有可绑缚在车体后座上的后绑带(50),后片(10)上还设有若干个竖直地、防止儿童躯干蜷缩的后支撑板(11),后片(10)上还设有反光布(30);所述后片(10)、前襟(20)的表面适配所述后支撑板(11)、前支撑板(21)分别设有后支撑板放置袋(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雨萱
申请(专利权)人:谢雨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