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生态甲鱼养殖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827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生态甲鱼养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生态环境的选择:选择经度在东经108度到东经120度,纬度在北纬24度到北纬32度的地理环境中的自然湖泊;甲鱼池的建立:在自然湖泊的缓滩处建立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甲鱼池的投放:将2龄甲鱼、3龄甲鱼、4龄甲鱼投入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甲鱼的喂食:将鱼、虾、肉及绿色植物分别切碎并投入至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甲鱼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实现了甲鱼养殖过程中甲鱼的原生态生长,使得原生态养殖后的甲鱼在食用的过程中和野生甲鱼一样美味,且相对传统养殖甲鱼技术所养殖的甲鱼,本发明专利技术养殖的甲鱼在食用时的口感更好,有利于进行推广养殖。

A Primitive Eco-turtle Culture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imary ecological turtle culture method,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lection of natural lakes 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with longitude 108 degrees to 120 degrees east longitude and latitude 24 degrees to 32 degrees north latitude; establishment of turtle ponds: establishment of large turtle ponds, medium turtle ponds and small turtle ponds at slow beaches of natural lakes; release of two-year-old turtles and three-year-old turtles in turtle ponds Aged turtles and 4-year-old turtles were put into large turtle ponds, medium turtle ponds and small turtle ponds. Feeding turtles: fish, shrimp, meat and green plants were cut and put into large turtle ponds, medium turtle ponds and small turtle ponds.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growth of the turtle in the process of turtle culture, makes the turtle after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as delicious as the wild turtle in the process of eating, and has better taste when eating than the turtle cultured by the traditional turtle culture technology, which is conducive to popularization and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生态甲鱼养殖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甲鱼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原生态甲鱼养殖方式。
技术介绍
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和王八等,卵生爬行动物,水陆两栖生活,鳖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效果,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滋补药品和中药材料,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食用甲鱼,也使得甲鱼的需求量增加,伴随着甲鱼需求量的增加,导致野生甲鱼的数量急剧减少,而传统养殖甲鱼技术所养殖的甲鱼又不如野生甲鱼美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原生态甲鱼养殖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原生态甲鱼养殖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生态甲鱼养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1生态环境的选择:选择经度在东经108度到东经120度,纬度在北纬24度到北纬32度的地理环境中的自然湖泊;S2甲鱼池的建立:在自然湖泊的缓滩处建立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缓滩处的倾斜角度为10-30度,所述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均为框形混凝土墙体构成,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的高度为4米,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的下端深入自然湖泊缓滩面1-1.5米,进一步的在框形混凝土墙体所围成的空间的内部添加黏土,黏土的平均厚度为0.5-1米,黏土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10-20度;S3甲鱼池的投放:将2龄甲鱼、3龄甲鱼、4龄甲鱼投入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且具体为将2龄甲鱼投入至小甲鱼池内,3龄甲鱼投入至中甲鱼池内,4龄甲鱼投入至大甲鱼池内;S4甲鱼的喂食:将鱼、虾、肉及绿色植物分别切碎并投入至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投放的频率为一天一次,鱼、虾和肉的总质量为所喂食的甲鱼的总质量的0.9-1.3%,绿色植物的总质量为所喂食的甲鱼的总质量的1.8-2.5%;S5甲鱼病害的防治:在步骤S4甲鱼的喂食过程中,在向甲鱼池内投入绿色植物时,在切碎后的绿色植物中加入大蒜粉末及洋葱粉末,且大蒜粉末及洋葱粉末的总质量具体为绿色植物质量的5-8%。进一步的,在步骤S2甲鱼池的建立中,大甲鱼池的具体面积为40-50平方米,中甲鱼池的具体面积为25-35平方米,小甲鱼池的具体面积为15-20平方米。进一步的,在步骤S2甲鱼池的建立中,连通孔的直径具体为3厘米,且框形混凝土墙体上连通孔的数目具体为25个每平方米进一步的,在步骤S2甲鱼池的建立中,框形混凝土墙体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水域面积的年平均值具体为框形混凝土墙体所围成的空间面积的60-70%。进一步的,在步骤S2甲鱼池的建立中,框形混凝土墙体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最低处的水位高度的年平均值为0.5-0.8米。进一步的,在步骤S3甲鱼池的投放中,小甲鱼池内2龄甲鱼的密度具体为15-18只每平方米,中甲鱼池内3龄甲鱼的密度具体为7-10只每平方米,大甲鱼池内4龄甲鱼的密度具体为3-5只每平方米。进一步的,在步骤S3甲鱼池的投放中,2龄甲鱼由甲鱼种场购买,3龄甲鱼具体为捕获小甲鱼池内生长一年期的甲鱼,4龄甲鱼具体为捕获中甲鱼池内生长一年期的甲鱼。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原生态甲鱼养殖方式,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对甲鱼进行养殖的过程中,水质、环境温度以及养殖过程中针对甲鱼的冬眠均极大还原了野生甲鱼所生长的环境,实现了甲鱼养殖过程中甲鱼的原生态生长,使得原生态养殖后的甲鱼在食用的过程中和野生甲鱼一样美味,且相对传统养殖甲鱼技术所养殖的甲鱼本方案养殖的甲鱼在食用时的口感更好,有利于进行推广养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原生态甲鱼养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1生态环境的选择:选择经度在东经108度到东经120度,纬度在北纬24度到北纬32度的地理环境中的自然湖泊;处在经度在东经108度到东经120度,纬度在北纬24度到北纬32度的环境中的自然湖泊,且水温、周围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适宜甲鱼的生长,且符合野生甲鱼所生长的环境。S2甲鱼池的建立:在自然湖泊的缓滩处建立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缓滩处的倾斜角度为10-30度,所述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均为框形混凝土墙体构成,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的高度为4米,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的下端深入自然湖泊缓滩面1-1.5米,进一步的在框形混凝土墙体所围成的空间的内部添加黏土,黏土的平均厚度为0.5-1米,黏土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10-20度;连通孔能够使自然湖泊中的湖水进入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且使得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的水与湖水之间形成一体,从而确保了甲鱼生长过程中的水质与野生甲鱼生长过程中的水质相符,且伴随着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的水与湖水之间形成一体,使得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的甲鱼不易受到疾病的危害,从而确保了甲鱼的成活率,降低了甲鱼养殖过程中预防病虫害的成本。S3甲鱼池的投放:将2龄甲鱼、3龄甲鱼、4龄甲鱼投入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且具体为将2龄甲鱼投入至小甲鱼池内,3龄甲鱼投入至中甲鱼池内,4龄甲鱼投入至大甲鱼池内;S4甲鱼的喂食:将鱼、虾、肉及绿色植物分别切碎并投入至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投放的频率为一天一次,鱼、虾和肉的总质量为所喂食的甲鱼的总质量的0.9-1.3%,绿色植物的总质量为所喂食的甲鱼的总质量的1.8-2.5%;鱼、虾、肉及绿色植物的混合符合野生甲鱼的进食情况,使得养殖的甲鱼的进食种类与野生甲鱼进食的种类相符。S5甲鱼病害的防治:在步骤S4甲鱼的喂食过程中,在向甲鱼池内投入绿色植物时,在切碎后的绿色植物中加入大蒜粉末及洋葱粉末,且大蒜粉末及洋葱粉末的总质量具体为绿色植物质量的5-8%,大蒜粉末及洋葱粉末能够对甲鱼肠炎症进行防治。在步骤S2甲鱼池的建立中,大甲鱼池的具体面积为40-50平方米,中甲鱼池的具体面积为25-35平方米,小甲鱼池的具体面积为15-20平方米。在步骤S2甲鱼池的建立中,连通孔的直径具体为3厘米,且框形混凝土墙体上连通孔的数目具体为25个每平方米在步骤S2甲鱼池的建立中,框形混凝土墙体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水域面积的年平均值具体为框形混凝土墙体所围成的空间面积的60-70%。在步骤S2甲鱼池的建立中,框形混凝土墙体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最低处的水位高度的年平均值为0.5-0.8米。在步骤S3甲鱼池的投放中,小甲鱼池内2龄甲鱼的密度具体为15-18只每平方米,中甲鱼池内3龄甲鱼的密度具体为7-10只每平方米,大甲鱼池内4龄甲鱼的密度具体为3-5只每平方米。在步骤S3甲鱼池的投放中,2龄甲鱼由甲鱼种场购买,3龄甲鱼具体为捕获小甲鱼池内生长一年期的甲鱼,4龄甲鱼具体为捕获中甲鱼池内生长一年期的甲鱼。综上所述:通过本专利技术在对甲鱼进行养殖的过程中,水质、环境温度以及养殖过程中针对甲鱼的冬眠均极大还原了野生甲鱼所生长的环境,实现了甲鱼养殖过程中甲鱼的原生态生长,使得原生态养殖后的甲鱼在食用的过程中和野生甲鱼一样美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生态甲鱼养殖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生态环境的选择:选择经度在东经108度到东经120度,纬度在北纬24度到北纬32度的地理环境中的自然湖泊;S2甲鱼池的建立:在自然湖泊的缓滩处建立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缓滩处的倾斜角度为10‑30度,所述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均为框形混凝土墙体构成,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的高度为4米,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的下端深入自然湖泊缓滩面1‑1.5米,进一步的在框形混凝土墙体所围成的空间的内部添加黏土,黏土的平均厚度为0.5‑1米,黏土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10‑20度;S3甲鱼池的投放:将2龄甲鱼、3龄甲鱼、4龄甲鱼投入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且具体为将2龄甲鱼投入至小甲鱼池内,3龄甲鱼投入至中甲鱼池内,4龄甲鱼投入至大甲鱼池内;S4甲鱼的喂食:将鱼、虾、肉及绿色植物分别切碎并投入至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投放的频率为一天一次,鱼、虾和肉的总质量为所喂食的甲鱼的总质量的0.9‑1.3%,绿色植物的总质量为所喂食的甲鱼的总质量的1.8‑2.5%;S5甲鱼病害的防治:在步骤S4甲鱼的喂食过程中,在向甲鱼池内投入绿色植物时,在切碎后的绿色植物中加入大蒜粉末及洋葱粉末,且大蒜粉末及洋葱粉末的总质量具体为绿色植物质量的5‑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生态甲鱼养殖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生态环境的选择:选择经度在东经108度到东经120度,纬度在北纬24度到北纬32度的地理环境中的自然湖泊;S2甲鱼池的建立:在自然湖泊的缓滩处建立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缓滩处的倾斜角度为10-30度,所述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均为框形混凝土墙体构成,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的高度为4米,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框形混凝土墙体的下端深入自然湖泊缓滩面1-1.5米,进一步的在框形混凝土墙体所围成的空间的内部添加黏土,黏土的平均厚度为0.5-1米,黏土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10-20度;S3甲鱼池的投放:将2龄甲鱼、3龄甲鱼、4龄甲鱼投入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且具体为将2龄甲鱼投入至小甲鱼池内,3龄甲鱼投入至中甲鱼池内,4龄甲鱼投入至大甲鱼池内;S4甲鱼的喂食:将鱼、虾、肉及绿色植物分别切碎并投入至大甲鱼池、中甲鱼池和小甲鱼池内,投放的频率为一天一次,鱼、虾和肉的总质量为所喂食的甲鱼的总质量的0.9-1.3%,绿色植物的总质量为所喂食的甲鱼的总质量的1.8-2.5%;S5甲鱼病害的防治:在步骤S4甲鱼的喂食过程中,在向甲鱼池内投入绿色植物时,在切碎后的绿色植物中加入大蒜粉末及洋葱粉末,且大蒜粉末及洋葱粉末的总质量具体为绿色植物质量的5-8%。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万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素与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