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敏敏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黑斑蛙存活率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982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黑斑蛙存活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蛙;(2)培育种蛙;(3)产卵和受精;(4)蛙卵的孵化;(5)蝌蚪的饲养管理;(6)幼蛙的管理;(7)成蛙的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产卵量大,孵化率高,有效避免蛙卵的卵膜软化,卵子扁塌,避免蛙卵的卵膜破裂,孵化率在90%以上,孵化质量高;成活率高,蝌蚪成活率、幼蛙成活率和成蛙成活率均在98%以上;黑斑蛙生命力强,个大,品质佳,色泽和口感提高,每亩黑斑蛙的产量大大提高,生长周期缩短,养殖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

A Method for Rais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Rana nigromaculat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reed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Rana nigromaculata,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electing breeding frogs; (2) breeding breeding frogs; (3) laying eggs and fertilizing; (4) hatching of frog eggs; (5)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tadpoles; (6) management of young frogs; (7) management of adult frog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oviposition amount, high hatching rate, effective avoidance of softening of egg membrane, flat egg, avoidance of rupture of egg membrane, high hatching rate over 90%, high hatching quality, high survival rate, tadpole survival rate, young frog survival rate and frog survival rate over 98%; black spot frog has strong vitality, large size, good quality, improved color and mouthfeel, and black spot frog per mu. The yield of Rana frog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the growth cycle has been shortened, the cost of breeding has been reduced,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has been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黑斑蛙存活率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黑斑蛙存活率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黑斑蛙是非常常见的蛙类,属于蛙科,无尾目,两栖动物。黑斑蛙的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人工养殖黑斑蛙不仅技术简单,而且经济收益快,因此,黑斑蛙的养殖是水产养殖的热点。黑斑蛙的养殖包括种蛙的选择,种蛙的培育,产卵受精,蛙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幼蛙的管理和成蛙的管理,其中每一步骤都至关重要,都会影响黑斑蛙的成活率和黑斑蛙的品质。目前,对于黑斑蛙养殖中的各步骤缺乏一种系统的方法,因此,在培育过程中,易导致产卵率不高,蝌蚪的成活率不高,黑斑蛙的生命力不强,易生病,成活率不高,最终导致成年的黑斑蛙量少个小,品质不佳,另外,为了提高黑斑蛙的成活率,养殖过程中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黑斑蛙存活率的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黑斑蛙存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蛙:在第一年9月底挑选当年生,生活力强,产卵量和排卵量都高的黑斑蛙,雌蛙和雄蛙的比例为1:1-1.4,雌蛙的腹部膨大,雌蛙的体重在52g以上,雄蛙的体重在42g以上,雌蛙和雄蛙均发育良好、体躯强健、无损伤、无疾病、善于游泳且性情活泼;(2)培育种蛙:将选择的种蛙在10月前进行饲养管理,种蛙每平方米放养12只;(3)产卵和受精:第二年3-5月,保持养殖场内安静,水温升到12℃以上时,雌蛙与雄蛙抱对5-8天,之后,雄蛙和雌蛙同时向体外排出精子和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完成受精,产卵的时间持续30-40min,产卵的水温为14-28℃,产卵量与黑斑蛙体重的60-90倍;(4)蛙卵的孵化:黑斑蛙在产卵池中产下受精卵3-5h后采集受精卵卵块;将受精卵卵块放入网箱中,并使受精卵卵块分成受精卵卵粒,将受精卵卵粒迅速移入孵化池中孵化,孵化期间注意观察胚胎的发育状况,将死的受精卵及时摘除,在受精卵即将孵化为蝌蚪时,孵化池中保持微流水或换水;(5)蝌蚪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化4-6天能平游后开始投喂幼苗饲料,之后将蝌蚪移入养殖池中,投食8-10天后加入人工饲料,水质为浅绿,当蝌蚪长至黄豆大小时,完全使用人工饲料投食,早上和晚上进行投食,晚上的投食量是早上投食量的两倍,投食总量为蝌蚪体重的3-5%,在蝌蚪的前肢长出,尾部收缩时,保持环境的安静,把池中水控制在食台区的边缘;在蝌蚪伸出前肢,变态期即将完成时,无需投食;(6)幼蛙的管理:幼蛙池中的水温控制在35-40℃,幼蛙池的休息区搭荫棚,盛夏采取降温措施,幼蛙上岸半个月后,用除草剂对幼蛙池除草,幼蛙期,食台上应24h有饲料,中蛙期,一天在食台上投食一次,投食时间为下午,食台要经常清扫;(7)成蛙的管理:成蛙每16天投喂一次中草药制剂,水质保持浅绿色,每15-17天对水体消毒一次,将消毒药泼洒在全池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产卵量大,孵化率高,有效避免蛙卵的卵膜软化,卵子扁塌,避免蛙卵的卵膜破裂,孵化率在90%以上,孵化质量高;成活率高,蝌蚪成活率、幼蛙成活率和成蛙成活率均在98%以上;黑斑蛙生命力强,个大,品质佳,色泽和口感提高,每亩黑斑蛙的产量大大提高,生长周期缩短,养殖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提高黑斑蛙存活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蛙:在第一年9月底挑选当年生,生活力强,产卵量和排卵量都高的黑斑蛙,雌蛙和雄蛙的比例为1:1,雌蛙的腹部膨大,雌蛙的体重在52g以上,雄蛙的体重在42g以上,雌蛙和雄蛙均发育良好、体躯强健、无损伤、无疾病、善于游泳且性情活泼;(2)培育种蛙:将选择的种蛙在10月前进行饲养管理,种蛙每平方米放养12只;(3)产卵和受精:第二年3月,保持养殖场内安静,水温升到12℃以上时,雌蛙与雄蛙抱对5天,之后,雄蛙和雌蛙同时向体外排出精子和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完成受精,产卵的时间持续30min,产卵的水温为14℃,产卵量与黑斑蛙体重的60倍;(4)蛙卵的孵化:黑斑蛙在产卵池中产下受精卵3h后采集受精卵卵块;将受精卵卵块放入网箱中,并使受精卵卵块分成受精卵卵粒,将受精卵卵粒迅速移入孵化池中孵化,孵化期间注意观察胚胎的发育状况,将死的受精卵及时摘除,在受精卵即将孵化为蝌蚪时,孵化池中保持微流水或换水;(5)蝌蚪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化4天能平游后开始投喂幼苗饲料,之后将蝌蚪移入养殖池中,投食8天后加入人工饲料,水质为浅绿,当蝌蚪长至黄豆大小时,完全使用人工饲料投食,早上和晚上进行投食,晚上的投食量是早上投食量的两倍,投食总量为蝌蚪体重的3%,在蝌蚪的前肢长出,尾部收缩时,保持环境的安静,把池中水控制在食台区的边缘;在蝌蚪伸出前肢,变态期即将完成时,无需投食;(6)幼蛙的管理:幼蛙池中的水温控制在35℃,幼蛙池的休息区搭荫棚,盛夏采取降温措施,幼蛙上岸半个月后,用除草剂对幼蛙池除草,幼蛙期,食台上应24h有饲料,中蛙期,一天在食台上投食一次,投食时间为下午,食台要经常清扫;(7)成蛙的管理:成蛙每16天投喂一次中草药制剂,水质保持浅绿色,每15天对水体消毒一次,将消毒药泼洒在全池中。实施例2一种提高黑斑蛙存活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蛙:在第一年9月底挑选当年生,生活力强,产卵量和排卵量都高的黑斑蛙,雌蛙和雄蛙的比例为1:1.4,雌蛙的腹部膨大,雌蛙的体重在52g以上,雄蛙的体重在42g以上,雌蛙和雄蛙均发育良好、体躯强健、无损伤、无疾病、善于游泳且性情活泼;(2)培育种蛙:将选择的种蛙在10月前进行饲养管理,种蛙每平方米放养12只;(3)产卵和受精:第二年5月,保持养殖场内安静,水温升到12℃以上时,雌蛙与雄蛙抱对8天,之后,雄蛙和雌蛙同时向体外排出精子和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完成受精,产卵的时间持续40min,产卵的水温为28℃,产卵量与黑斑蛙体重的90倍;(4)蛙卵的孵化:黑斑蛙在产卵池中产下受精卵5h后采集受精卵卵块;将受精卵卵块放入网箱中,并使受精卵卵块分成受精卵卵粒,将受精卵卵粒迅速移入孵化池中孵化,孵化期间注意观察胚胎的发育状况,将死的受精卵及时摘除,在受精卵即将孵化为蝌蚪时,孵化池中保持微流水或换水;(5)蝌蚪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化6天能平游后开始投喂幼苗饲料,之后将蝌蚪移入养殖池中,投食10天后加入人工饲料,水质为浅绿,当蝌蚪长至黄豆大小时,完全使用人工饲料投食,早上和晚上进行投食,晚上的投食量是早上投食量的两倍,投食总量为蝌蚪体重的5%,在蝌蚪的前肢长出,尾部收缩时,保持环境的安静,把池中水控制在食台区的边缘;在蝌蚪伸出前肢,变态期即将完成时,无需投食;(6)幼蛙的管理:幼蛙池中的水温控制在40℃,幼蛙池的休息区搭荫棚,盛夏采取降温措施,幼蛙上岸半个月后,用除草剂对幼蛙池除草,幼蛙期,食台上应24h有饲料,中蛙期,一天在食台上投食一次,投食时间为下午,食台要经常清扫;(7)成蛙的管理:成蛙每16天投喂一次中草药制剂,水质保持浅绿色,每17天对水体消毒一次,将消毒药泼洒在全池中。实施例3一种提高黑斑蛙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黑斑蛙存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蛙:在第一年9月底挑选当年生,生活力强,产卵量和排卵量都高的黑斑蛙,雌蛙和雄蛙的比例为1:1‑1.4,雌蛙的腹部膨大,雌蛙的体重在52g以上,雄蛙的体重在42g以上,雌蛙和雄蛙均发育良好、体躯强健、无损伤、无疾病、善于游泳且性情活泼;(2)培育种蛙:将选择的种蛙在10月前进行饲养管理,种蛙每平方米放养12只;(3)产卵和受精:第二年3‑5月,保持养殖场内安静,水温升到12℃以上时,雌蛙与雄蛙抱对5‑8天,之后,雄蛙和雌蛙同时向体外排出精子和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完成受精,产卵的时间持续30‑40min,产卵的水温为14‑28℃,产卵量与黑斑蛙体重的60‑90倍;(4)蛙卵的孵化:黑斑蛙在产卵池中产下受精卵3‑5h后采集受精卵卵块;将受精卵卵块放入网箱中,并使受精卵卵块分成受精卵卵粒,将受精卵卵粒迅速移入孵化池中孵化,孵化期间注意观察胚胎的发育状况,将死的受精卵及时摘除,在受精卵即将孵化为蝌蚪时,孵化池中保持微流水或换水;(5)蝌蚪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化4‑6天能平游后开始投喂幼苗饲料,之后将蝌蚪移入养殖池中,投食8‑10天后加入人工饲料,水质为浅绿,当蝌蚪长至黄豆大小时,完全使用人工饲料投食,早上和晚上进行投食,晚上的投食量是早上投食量的两倍,投食总量为蝌蚪体重的3‑5%,在蝌蚪的前肢长出,尾部收缩时,保持环境的安静,把池中水控制在食台区的边缘;在蝌蚪伸出前肢,变态期即将完成时,无需投食;(6)幼蛙的管理:幼蛙池中的水温控制在35‑40℃,幼蛙池的休息区搭荫棚,盛夏采取降温措施,幼蛙上岸半个月后,用除草剂对幼蛙池除草,幼蛙期,食台上应24h有饲料,中蛙期,一天在食台上投食一次,投食时间为下午,食台要经常清扫;(7)成蛙的管理:成蛙每16天投喂一次中草药制剂,水质保持浅绿色,每15‑17天对水体消毒一次,将消毒药泼洒在全池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黑斑蛙存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蛙:在第一年9月底挑选当年生,生活力强,产卵量和排卵量都高的黑斑蛙,雌蛙和雄蛙的比例为1:1-1.4,雌蛙的腹部膨大,雌蛙的体重在52g以上,雄蛙的体重在42g以上,雌蛙和雄蛙均发育良好、体躯强健、无损伤、无疾病、善于游泳且性情活泼;(2)培育种蛙:将选择的种蛙在10月前进行饲养管理,种蛙每平方米放养12只;(3)产卵和受精:第二年3-5月,保持养殖场内安静,水温升到12℃以上时,雌蛙与雄蛙抱对5-8天,之后,雄蛙和雌蛙同时向体外排出精子和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完成受精,产卵的时间持续30-40min,产卵的水温为14-28℃,产卵量与黑斑蛙体重的60-90倍;(4)蛙卵的孵化:黑斑蛙在产卵池中产下受精卵3-5h后采集受精卵卵块;将受精卵卵块放入网箱中,并使受精卵卵块分成受精卵卵粒,将受精卵卵粒迅速移入孵化池中孵化,孵化期间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敏敏
申请(专利权)人:谭敏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