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78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密门,包括有活动门扇(1)和其上方设有轨道(21)的导轨(2),其中活动门扇(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11),而其顶部则固定有吊架(3),该吊架(3)上设置有滑轮(4),该滑轮(4)就嵌设在导轨(2)的轨道(21)上移动,而导轨(2)在对应活动门扇(1)闭合状态下滑轮(4)的位置开有低于轨道(21)的凹槽(22),并且该凹槽(22)的底部位于其轨道(21)底部的内侧,而该凹槽(22)与轨道(21)之间圆滑过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轨的相应位置开设凹槽,使活动门扇在关闭到位时,底部的橡胶垫完全与地面贴合,保证了气密门的密封性能,而橡胶垫在活动门扇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彻底避免与地面发生接触,大大减小了其磨损程度,增加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门
,特别是一种气密门
技术介绍
可自动开启的各种气密门,因能保证室内相对密封以及卫生、方便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到医院手术室以及无菌生产车间等特殊场合中。现有的气密门,一般包括两道活动门扇和位于门扇上方并设有导轨的机架,而活动门扇顶部固定有门扇吊架,吊架上设置有滑轮,该滑轮可在机架的导轨上滚动,在机架上还设置有电机及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即与吊架相连,当电机经传动机构驱动吊架在导轨上滚动时,活动门扇即作横向移动,向一旁移开。这种导轨的形状一般就制作成与滑轮底部的形状相吻合,从而使滑轮水平地在导轨上移动。同时,为加强气密门的密封性能,活动门扇底部往往还设置有橡胶垫,但活动门扇需经常平移,橡胶垫与地面频频发生摩擦,容易造成橡胶垫的磨损,降低使用寿命,而且也造成橡胶垫底部不能完全与地面贴合,直接影响气密门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长、且密封性能非常理想的气密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气密门,包括有活动门扇和位于活动门扇上方并设有轨道的导轨,其中所述活动门扇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而其顶部则固定有吊架,该吊架上设置有滑轮,该滑轮就嵌设在所述导轨的轨道上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在对应所述活动门扇闭合状态下所述滑轮的位置开有低于轨道的凹槽,并且圆滑过渡。为使活动门扇关闭时,其一侧能紧贴在门框的侧面上,以确保活动门扇两侧与门框没有缝隙,加强气密门的密封性,活动门扇在平移关闭时,需要向内偏移一定距离,所以,所述导轨上凹槽的底部可以位于其轨道底部的内侧,这样,所述活动门扇在向下运动时,也会顺势而向内侧移动,继而使其关闭时,与门框紧贴。而对于橡胶,其伸缩度有限,为增加活动门扇底部橡胶垫的伸缩高度,使活动门扇向下运动时,能保证橡胶垫完全与地面贴合,所述橡胶垫可以呈扁平状,并向侧向弯折延伸。为进一步加强密封性能,所述活动门扇底部的两侧都可以设置有所述的橡胶垫,这样活动门扇向下运动时,其底部两侧的橡胶垫之侧向弯折延伸部都向侧向伸展,保证了活动门扇底部完全与地面贴合,密封效果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导轨的相应位置开设凹槽,使活动门扇在关闭而移动到位时,滑轮就会顺着导轨上的凹槽而向下运动一定距离,从而压紧活动门扇底部的橡胶垫,使其完全与地面贴合,保证了气密门的密封性能,而当活动门扇开门而平移时,滑轮又会顺着凹槽边沿的圆滑过渡而上升到正常的水平高度,活动门扇就会跟着向上提升一定距离而平移,这样橡胶垫在活动门扇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彻底避免与地面发生接触,大大减小了其磨损程度,增加了使用寿命;并且导轨上凹槽相对于原有的正常轨道作向内偏移的设计,使活动门扇在关闭时,在向下运动的同时,能向内侧偏移而正好与门框的侧面齐平,保证了与门框之间没有缝隙,加强了气密门的密封性;同时,扁平状的橡胶垫向侧向弯折延伸地设置在活动门扇的底部,轻松地解决了橡胶垫伸缩度有限的难题,保证了气密门的密封性能。本技术结构简单,密封性能理想,且外观整洁美观,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动门扇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该气密门,包括有活动门扇1和位于活动门扇1上方并设有轨道21的导轨2,其中活动门扇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11,而其顶部则固定有吊架3,该吊架3上设置有滑轮4,该滑轮4就嵌设在导轨2的轨道21上移动;而所述导轨2在对应活动门扇1闭合状态下滑轮4的位置开有低于轨道21的凹槽22,该凹槽22的底部位于其轨道21底部的内侧,并且该凹槽22与轨道21圆滑过渡;所述橡胶垫11呈扁平状,并向侧向弯折延伸。活动门扇1关闭时,滑轮4在导轨2的正常轨道21上平移,而吊架3则带动活动门扇1按滑轮4的轨迹作水平移动,当移动到位时,滑轮4向下且向内地顺势移动到导轨2上的凹槽22内,而活动门扇1也跟着向下且向内移动一定距离,这样,活动门扇1底部的橡胶垫11与地面完全贴合,而活动门扇1的侧面则与门框5完全贴合;相应地,当活动门扇1开启时,滑轮4从导轨2的凹槽22出发向上且向外侧地移动到轨道21上,活动门扇1则跟着向上且向外侧移动一定距离,这样,活动门扇1底部的橡胶垫11脱离地面,而其侧面也脱离门框5,继而作水平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气密门,包括有活动门扇(1)和位于活动门扇(1)上方并设有轨道(21)的导轨(2),其中所述活动门扇(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11),而其顶部则固定有吊架(3),该吊架(3)上设置有滑轮(4),该滑轮(4)就嵌设在所述导轨(2)的轨道(21)上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在对应所述活动门扇(1)闭合状态下所述滑轮(4)的位置开有低于所述轨道(21)的凹槽(22),并且该凹槽(22)与轨道(21)之间圆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上凹槽(22)的底部位于其轨道(21)底部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11)呈扁平状,并向侧向弯折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扇(1)底部的两侧都设置有所述的橡胶垫(11)。专利摘要一种气密门,包括有活动门扇(1)和其上方设有轨道(21)的导轨(2),其中活动门扇(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11),而其顶部则固定有吊架(3),该吊架(3)上设置有滑轮(4),该滑轮(4)就嵌设在导轨(2)的轨道(21)上移动,而导轨(2)在对应活动门扇(1)闭合状态下滑轮(4)的位置开有低于轨道(21)的凹槽(22),并且该凹槽(22)的底部位于其轨道(21)底部的内侧,而该凹槽(22)与轨道(21)之间圆滑过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导轨的相应位置开设凹槽,使活动门扇在关闭到位时,底部的橡胶垫完全与地面贴合,保证了气密门的密封性能,而橡胶垫在活动门扇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彻底避免与地面发生接触,大大减小了其磨损程度,增加了使用寿命。文档编号E05D13/00GK2811513SQ20052001409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林万炯, 孔仁华 申请人:宁波欧尼克自动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密门,包括有活动门扇(1)和位于活动门扇(1)上方并设有轨道(21)的导轨(2),其中所述活动门扇(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11),而其顶部则固定有吊架(3),该吊架(3)上设置有滑轮(4),该滑轮(4)就嵌设在所述导轨(2)的轨道(21)上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在对应所述活动门扇(1)闭合状态下所述滑轮(4)的位置开有低于所述轨道(21)的凹槽(22),并且该凹槽(22)与轨道(21)之间圆滑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万炯孔仁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欧尼克自动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