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用线和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370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9:42
操作线包括:线主体,其外周层由绞合的多根金属单线形成;和固体润滑膜,其层叠在构成外周层的多根金属单线的各表面上,在与线主体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中,设想将外周层包括在内部的最小的圆的情况下,截面中的固体润滑膜的外缘的一部分位于圆的内侧,并且,设截面中的固体润滑膜位于圆的外侧的部分的截面积的大小为A,设截面中的固体润滑膜位于圆的内侧的部分的截面积的大小为B时,满足A/B>0.7。

Medical Device Wire and Medical Device

Operating lines include: the main body of the line, the outer layer of which is formed by a number of stranded metal single lines; and the solid lubrication film, which is laminated on the surfaces of the multiple metal single lines constituting the outer layer. In the cross s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line, it is assumed that the outer part of the solid lubrication film in the cross section is locat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circle when the outer layer is included in the smallest inner circle. Moreover, if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solid lubrication film in the cross-section is A in the outer part of the circle and B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circle,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solid lubrication film in the cross-section can satisfy A/B > 0.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疗器械用线和医疗器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用线和医疗器械。本申请基于2016年7月12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137448号要求优先权,在此援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存在医疗器械中使用绞合线的情况。例如,在医疗用的内窥镜、处置器具等医疗器械中,操作线、引导线等使用绞合线。这样的在医疗器械中使用的绞合线,例如大多被插通在弹簧鞘套(coilsheath)、内窥镜的处置器具用通道、导管等管状部件中,以在这些管状部件的内部进退移动的方式使用。对于被插通在管状部件中的绞合线,为了使其能够轻快地进行动作,需要减小绞合线与管状部件的内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有在弹簧管(coilpipe)内进退移动的操作线上涂敷具有润滑性的合成树脂覆膜的情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47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医疗器械用的绞合线被配置在体内并能够被弯曲成各种形状。也存在医疗器械用的绞合线被插通在弯曲成圈状的管状部件的内部的情况。如上所述被插通在弯曲成圈状的管状部件中的绞合线,与管状部件的内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增大,因此,在管状部件内的进退移动和绕轴线的旋转所需要的操作力增大。也可以考虑通过在绞合线的外周形成润滑性材料的涂膜,来减小绞合线与管状部件的内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但是如上所述在绞合线的外周部涂敷形成涂膜时,形成绞合线的外周层的金属单线彼此一体化。结果,绞合线的挠性降低。当绞合线的挠性降低时,存在如下问题:弯曲时的弹性复原力增大,从而在插通在弯曲的管状部件中时滑动阻力增大。当绞合线的挠性降低时,特别是弯曲状态下的绕轴线的旋转的传递性显著变差。结果,存在完全无法传递旋转,或者发生不连续旋转(旋转传递断续地进行的状态)而导致难以进行流畅的旋转传递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相对于作为抵接对象的部件的滑动性,并且即使在弯曲的状态下也能够流畅地传递绕轴线的旋转的医疗器械用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即使在医疗器械用线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医疗器械用线的进退移动和旋转进行流畅的动作的医疗器械。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医疗器械用线包括:线主体,其外周层由绞合的多根金属单线形成;和固体润滑膜,其层叠在构成所述外周层的所述多根金属单线的至少外部露出面上,在所述线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中,在与所述线主体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中,设想将所述外周层包括在内部的最小的虚拟圆的情况下,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的外缘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内侧,并且,设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外侧的部分的截面积的大小为A,设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内侧的部分的截面积的大小为B时,满足:A/B>0.7。在上述医疗器械用线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截面中所述外缘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内侧的部位,所述固体润滑膜的膜厚为0.01mm以下。在上述医疗器械用线中,也可以是:所述固体润滑膜包括氟系树脂的固体颗粒。在上述医疗器械用线中,也可以是:所述氟系树脂为PTFE。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医疗器械包括医疗器械用线,所述医疗器械用线包括:线主体,其外周层由绞合的多根金属单线形成;和固体润滑膜,其层叠在构成所述外周层的所述多根金属单线的至少外部露出面上,在所述线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中,在与所述线主体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中,设想将所述外周层包括在内部的最小的虚拟圆的情况下,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的外缘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内侧,并且,设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外侧的部分的截面积的大小为A,设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内侧的部分的截面积的大小为B时,满足:A/B>0.7。专利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械用线,能得到如下效果:具有相对于作为抵接对象的部件的滑动性,并且即使在弯曲的状态下也能够流畅地传递绕轴线的旋转。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械,能得到如下效果:即使在医疗器械用线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医疗器械用线的进退移动和旋转进行流畅的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的结构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用线的结构例的示意性正面图。图4是图3的B-B截面图。图5是图4中的C部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用线的示意性的动作说明图。图7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用线的作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8是比较例的线的示意性截面图。图9是图8中的D部的放大图。图10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用线的试验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医疗器械用线的结构例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医疗器械用线的结构例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医疗器械用线的结构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4是图4中的C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和医疗器械用线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的结构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各图是示意图,因此,形状和尺寸与实际情况相比有所夸张(下面的图也是同样)。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医疗器械)是用于将夹子2插入并留置在活体的体腔中的旋转夹装置。处置器具1例如可经由内窥镜的处置器具通道等插入到活体的体腔内使用。处置器具1包括夹子2、压紧管3、操作线10(医疗器械用线)、弹簧鞘套4和操作部5。夹子2例如是能够抓持活体组织从而进行活体组织的止血等的装置。如图2所示,夹子2包括:在弯折部2c呈V字形弯折的板状的抓持部2a;和在各抓持部2a的前端向彼此相对的方向突出的抓持爪2b。夹子2由具有活体适应性和适当弹性的金属的板状部件形成。压紧管3是用于使夹子2从弯折部2c插通于其中以使抓持部2a弹性变形从而使夹子2的张开幅度变化的筒状部件。而且,压紧管3能够在将抓持了被抓持物的夹子2的弯折部2c侧的端部拉入其中的状态下,将夹子2卡止。在压紧管3的前端部形成有在将夹子2的弯折部2c拉入到压紧管3的内侧的状态下,夹子2能够以压紧管3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开口。压紧管3的内径的大小使得:以弯折部2c为中心折叠后的夹子2能够插入到压紧管3中,并且被拉入到压紧管3的内侧的夹子2能够通过抓持部2a的弹性复原力而卡止在压紧管3的内部。压紧管3由具有活体适应性的金属形成。操作线10是用于传递使夹子2相对于压紧管3进退移动的驱动力以使夹子2相对于压紧管3的插入量发生变化的部件。而且,操作线10也是用于在夹子2的弯折部2c被某种程度地拉入到压紧管3中的状态下,传递使夹子2旋转的驱动力的部件。在操作线10的端部设置有与夹子2的弯折部2c卡止的卡止部10a,该卡止部10a例如形成为环状。卡止部10a当在从夹子2离开的方向上受到某种程度以上的拉力作用时,能够从弯折部2c脱离。可以是卡止部10a形成为操作线1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卡止部10a为与操作线10不同的部件并与操作线10的端部接合。关于操作线1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器械用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主体,其外周层由绞合的多根金属单线形成;和固体润滑膜,其层叠在构成所述外周层的所述多根金属单线的至少外部露出面上,在所述线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中,在与所述线主体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中,设想将所述外周层包括在内部的最小的虚拟圆的情况下,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的外缘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内侧,并且,设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外侧的部分的截面积的大小为A,设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内侧的部分的截面积的大小为B时,满足:A/B>0.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12 JP 2016-1374481.一种医疗器械用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主体,其外周层由绞合的多根金属单线形成;和固体润滑膜,其层叠在构成所述外周层的所述多根金属单线的至少外部露出面上,在所述线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中,在与所述线主体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中,设想将所述外周层包括在内部的最小的虚拟圆的情况下,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的外缘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内侧,并且,设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外侧的部分的截面积的大小为A,设所述截面中的所述固体润滑膜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内侧的部分的截面积的大小为B时,满足:A/B>0.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面中所述外缘位于所述虚拟圆的内侧的部位,所述固体润滑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村尚容葛西广明桑原央实白水航平藤原卓矢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