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21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包括左右对接的壳体Ⅰ和壳体Ⅱ,壳体Ⅰ中设有电磁分离组件,该电磁分离组件的分离套筒右端伸入壳体Ⅱ并与转向机构连接;转向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主动支撑杆和两个从动支撑杆、滑动穿设在两个主动支撑杆上的主动滑块、滑动穿设在两个从动支撑杆上的从动滑块以及两个一端转动连接在主动滑块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从动滑块上的连杆;主动支撑杆和从动支撑杆之间有夹角;底座固定在壳体Ⅱ的右侧;所述主动滑块与分离套筒连接;从动滑块与连接器接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分离套筒的运动带动短接部件实现信号通断的反馈,通过设计直线转向机构将驱动弹簧的动力方向由轴向改为垂向。

A Variable Angle Separation Electromagnetic Separation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riable angle separation electromagnetic separation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left-right butt shell I and a shell II. The shell I is equipped with an electromagnetic separation component. The right end of the separation sleev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eparation component extends into the shell II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ering mechanism. The steer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ase, two active support rods fixed on the base and two driven support rods, sliding through two. The active slider on the active support rod, the driven slider which slides through the two driven support rods and the connecting rod which rotates at one end are connected on the active slider, and the connecting rod which rotates a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on the driven slider; the angle between the active support rod and the driven support rod is included; the base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hell II; the active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parating sleeve; the driven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or. Mouth connection. The invention uses the motion of the separating sleeve to drive the short connection parts to realize feedback of signal interruption, and changes the dynamic direction of the driving spring from the axial direction to the vertical direction by designing a linear steer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分离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分离机构无法远程判断机构是否运动到位,连接器分离状态处于盲区,机构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现有的电磁分离机构在实现连接器分离时分离方向与驱动弹簧轴向同向,安装使用环境受到制约。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磁分离机构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电磁分离机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对分离机构增加到位反馈信号及拓展使用环境,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包括左右对接的壳体Ⅰ和壳体Ⅱ,其中壳体Ⅰ中设有电磁分离组件,该电磁分离组件的分离套筒5右端伸入壳体Ⅱ并与转向机构6连接;所述转向机构6包括底座61、固定在底座61上的两个主动支撑杆62和两个从动支撑杆63、滑动穿设在两个主动支撑杆62上的主动滑块65、滑动穿设在两个从动支撑杆63上的从动滑块66以及两个一端转动连接在主动滑块65端部,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从动滑块66端部的连杆64;所述主动支撑杆62和从动支撑杆63互相垂直;所述底座61固定在壳体Ⅱ的右侧;所述主动滑块65与分离套筒5连接;所述从动滑块66与连接器接口8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其中所述的主动滑块65上还固定有短接部件7,该短接部件7包括绝缘壳体71和固定在绝缘壳体71上的短接金属片72;所述壳体Ⅱ的左底板上还固定有反馈部件9,当电磁分离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该反馈部件9的探针与所述短接部件的短接金属片接触。前述的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其中所述的绝缘壳体7为楔形槽,该楔形槽的左侧面固定在主动滑块65上,短接金属片72固定在该楔形槽的底面上。前述的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其中所述的反馈部件9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94、设在壳体94中的绝缘体93、将绝缘体93固定在壳体中的螺栓91以及设在绝缘体93中的弹簧针部件92,其中所述壳体94左端固定在壳体Ⅱ上,弹簧针部件92头部伸出绝缘体93且在电磁机构解锁时与短接金属片接触。前述的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其中所述的弹簧针部件92尾部电缆通过壳体Ⅱ内侧的压线板10到达壳体Ⅱ右侧的转接出线部件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该分离机构通过设计反馈信号部件、短接部件等,短接部件固定在直线转向机构中主动构件上随之运动,利用分离套筒的运动带动短接部件实现信号通断的反馈,通过设计直线转向机构将驱动弹簧的动力方向由轴向改为垂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反馈信号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短接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直线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手轮2:电磁部件3:螺纹顶杆4:驱动弹簧5:分离套筒6:直线转向机构61:底座62:主动支撑杆63:从动支撑杆64:连杆65:主动滑块66:从动滑块7:短接部件71:绝缘壳体72:短接金属片8:连接器接口9:反馈部件91:螺栓92:弹簧针部件93:绝缘体94:反馈部件壳体10:压线板11:转接出线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4,其为本专利技术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的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机构包括对接在一起的壳体Ⅰ和壳体Ⅱ,其中壳体Ⅰ中设有电磁分离组件,该电磁分离组件包括手轮1、电磁部件2、螺纹连杆3、驱动弹簧4以及分离套筒5,该电磁分离组件通过手轮转动,使得螺纹顶杆3驱动分离套筒5向右移动,从而压缩驱动弹簧4,当分离套筒5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锁紧钢球锁紧该分离套筒。所述分离套筒5右端伸入壳体Ⅱ中,且该分离套筒5端部与转向机构6固接。该转向机构6包括底座61、固定在底座61上的两个主动支撑杆62和两个从动支撑杆63、滑动穿设在两个主动支撑杆62上的主动滑块65、滑动穿设在两个从动支撑杆63上的从动滑块66以及两个一端转动连接在主动滑块65端部,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从动滑块66端部的连杆64。所述主动支撑杆62和从动支撑杆63之间有大于等于90度,小于170度的夹角。当主动支撑杆62和从动支撑杆63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时,该电磁分离机构的分离方式为垂直分离。所述分离套筒5与所述主动滑块65固接。所述底座61固定在壳体Ⅱ的右侧,从动滑块66与连接器接口8连接。当分离套筒5在螺纹顶杆3的驱动下向右运动时,推动主动滑块65沿主动支撑杆62一起向右移动,同时与主动滑块65连接的连杆64推动从动滑块66沿从动支撑杆63一起向下运动。当分离套筒在驱动弹簧的带动下向左移动时,主动滑块向左移动,从而使得从动滑块带动连接器接口向上移动,实现连接器的分离。所述主动滑块65上还固定有短接部件7。该短接部件7包括绝缘壳体71和固定在绝缘壳体71上的短接金属片7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7为楔形槽,该楔形槽的左侧面固定在主动滑块65上,短接金属片72固定在该楔形槽的底面上。所述壳体Ⅱ的左侧还固定有反馈部件9,当电磁分离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该反馈部件9的探针与所述短接部件的短接金属片接触。当电磁分离机构锁紧时,反馈部件9的探针与所述短接部件的短接金属片分离。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反馈部件9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94、设在壳体94中的绝缘体93、将绝缘体93固定在壳体中的螺栓91以及设在绝缘体93中的弹簧针部件92,其中所述壳体94左端固定在壳体Ⅱ上,弹簧针部件92头部伸出绝缘体93,且在电磁机构解锁时与短接金属片接触。所述弹簧针部件92尾部电缆通过壳体Ⅱ内侧的压线板10到达壳体Ⅱ右侧的转接出线部件11。本专利技术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锁紧时,逆时针旋转手轮,螺纹顶杆前进推动分离套筒运动,驱动弹簧压缩,持续逆时针转动手轮直至手轮打滑后钢球锁紧,再顺时针旋转手轮至打滑,螺纹顶杆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反馈部件中的弹簧针与短接部件处于断开状态,两个弹簧针不导通,连接器对插到位。解锁时,电磁部件通电,钢球锁紧机构解锁,驱动弹簧带动分离套筒、直线转向机构及短接部件运动,实现连接器分离,随后,当机构运动到位后短接部件撞上两个弹簧针,两个弹簧针形成短接,电路接通产生电信号,实现到位信号的反馈功能。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接的壳体Ⅰ和壳体Ⅱ,其中壳体Ⅰ中设有电磁分离组件,该电磁分离组件的分离套筒(5)右端伸入壳体Ⅱ并与转向机构(6)连接;所述转向机构(6)包括底座(61)、固定在底座(61)上的两个主动支撑杆(62)和两个从动支撑杆(63)、滑动穿设在两个主动支撑杆(62)上的主动滑块(65)、滑动穿设在两个从动支撑杆(63)上的从动滑块(66)以及两个一端转动连接在主动滑块(65)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从动滑块(66)上的连杆(64);所述主动支撑杆(62)和从动支撑杆(63)之间有大于等于90度,小于170度的夹角;所述底座(61)固定在壳体Ⅱ的右侧;所述主动滑块(65)与分离套筒(5)连接;所述从动滑块(66)与连接器接口(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接的壳体Ⅰ和壳体Ⅱ,其中壳体Ⅰ中设有电磁分离组件,该电磁分离组件的分离套筒(5)右端伸入壳体Ⅱ并与转向机构(6)连接;所述转向机构(6)包括底座(61)、固定在底座(61)上的两个主动支撑杆(62)和两个从动支撑杆(63)、滑动穿设在两个主动支撑杆(62)上的主动滑块(65)、滑动穿设在两个从动支撑杆(63)上的从动滑块(66)以及两个一端转动连接在主动滑块(65)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从动滑块(66)上的连杆(64);所述主动支撑杆(62)和从动支撑杆(63)之间有大于等于90度,小于170度的夹角;所述底座(61)固定在壳体Ⅱ的右侧;所述主动滑块(65)与分离套筒(5)连接;所述从动滑块(66)与连接器接口(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分离电磁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主动滑块(65)上还固定有短接部件(7),该短接部件(7)包括绝缘壳体(71)和短接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德胜庞卓陈继利康萌张跃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