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电结构及毛发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921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手持式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电结构及毛发干燥装置。该进电结构,电缆通过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向具备该进电结构的设备供电,当电缆与阳连接器连接后,阳连接器收容于保持器内。这样,电缆用于向设备供电的一端也收容于保持器内,从而使得保持器内的电缆与保持器外的其他功能性器件不会相互影响,也不会相互破坏,以保证具备该进电结构的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第一插座上形成有穿出保持器的第一极耳,第二插座上形成有穿出保持器的第二极耳,第一插座用于夹持第一连接器,第二插座用于夹持第二连接器,因此,只需要将阳连接器伸入保持器,即可实现电缆对设备的供电,而不需要拆开保持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Electric Intake Structure and Hair Dry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and-held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to an electric input structure and a hair drying device. The cable supplies power to the equipment with the power supply structure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pole ears. When the cab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ode connector, the anode connector is accommodated in the retainer. In this way, the end of the cable used to supply power to the equipment is also accommodated in the retainer, so that the cables in the retainer and other functional devices outside the retainer will no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nor will they destroy each other, so as to ensur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with the power supply structure. Because the first pole ear of the penetrating retainer is formed on the first socket, the second pole ear of the penetrating retainer is formed on the second socket, the first socket is used to clamp the first connector, and the second socket is used to clamp the second connector. Therefore, only by extending the positive connector into the retainer, the power supply of the cable to the equipment can be realized without dismantling the retainer.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installer is simple. Th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电结构及毛发干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持式器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进电结构及毛发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吹风机主要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整形,也可供实验室、理疗室、工业生产及美工等方面作局部干燥及加热之用。现有的吹风机一般都是直接靠电机带动风扇旋转,风扇旋转时,空气能够从流体入口进入,再从流体出口吹出形成流体,以此来实现烘干、整形等目的。吹风机需要电缆伸入吹风机内部进行供电。由于吹风机内部存在大量的功能性器件,在使用吹风机的过程中,电缆在吹风机内部的晃动可能会与功能性器件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功能性器件与电缆的相互破坏,影响吹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吹风机中可能存在的电缆与功能性器件相互破坏从而影响吹风机的使用寿命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进电结构及毛发干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进电结构,包括保持器、阳连接器及阴连接器,所述阴连接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保持器内,所述阳连接器收容于所述保持器内;所述阳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用于与电缆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与电缆的零线连接,所述阴连接器包括第一插座及第二插座,所述第一插座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插座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插座上形成有伸出所述保持器的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插座上形成有伸出所述保持器的第二极耳。可选地,所述保持器内形成有沿电缆的轴线方向排列的第一隔室及第二隔室,所述第一连接器收容于所述第一隔室内,所述第二连接器收容于所述第二隔室内。可选地,所述第一插座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一夹持片及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及第二夹持片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两端,以夹持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第一夹持片或第二夹持片的其中一个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插座包括第二连接片、第三夹持片及第四夹持片,所述第三夹持片及第四夹持片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两端,以夹持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第三夹持片及第四夹持片的其中一个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片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二夹持片弯折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夹持片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一夹持片弯折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片相对设置以夹持所述第一连接器。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所述第一连接片抵接在所述第一隔室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弯折部穿过所述第一通槽伸入所述第一隔室,所述第二弯折部穿过所述第二通槽伸入所述第一隔室。可选地,所述第三夹持片上形成有向所述第四夹持片弯折的第三弯折部,所述第四夹持片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三夹持片弯折的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四弯折部相对设置以夹持所述第二连接器。可选地,所述第二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通槽及第四通槽,所述第二连接片抵接在所述第二隔室的外壁上,所述第三弯折部穿过所述第三通槽伸入所述第二隔室,所述第四弯折部穿过所述第四通槽伸入所述第二隔室。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片上形成有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片且背离所述第二夹持片的方向弯曲的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二夹持片上形成有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片且背离所述第一夹持片的方向弯曲的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部相对设置以夹持所述第一连接器。可选地,所述第三夹持片上形成有向背离所述第二连接片且背离所述第四夹持片的方向弯曲的第三弧形部,所述第四夹持片上形成有向背离所述第二连接片且背离所述第三夹持片的方向弯曲的第四弧形部,所述第三弧形部与所述第四弧形部相对设置以夹持所述第二连接器。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连接片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柱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隔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连接片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柱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电缆通过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向具备该进电结构的设备供电,当电缆与阳连接器连接后,阳连接器收容于保持器内,这样,电缆用于向设备供电的一端也收容于保持器内,从而使得保持器内的电缆与保持器外的其他功能性器件不会相互影响,也不会相互破坏,以保证具备该进电结构的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第一插座上形成有穿出保持器的第一极耳,第二插座上形成有穿出保持器的第二极耳,第一插座用于夹持第一连接器,第二插座用于夹持第二连接器,因此,只需要将阳连接器伸入保持器,实现与阴连接器的连接,即可实现电缆对设备的供电,而不需要拆开保持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毛发干燥装置,包括外壳、电缆及上述的进电结构,所述进电结构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缆穿设于所述阳连接器内。该毛发装置的位于外壳内的进电结构,使得处于保持器内的电缆不会与外壳内的其他功能性器件相互影响,甚至相互损坏,从而保证该毛发干燥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其去除保持器外壳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其保持器本体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其保持器本体与阴连接器的配合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其阴连接器与阳连接器的配合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其第一插座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其第二插座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A-A的截面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其保持器本体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其保持器本体与阴连接器的配合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其阴连接器与阳连接器的配合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其第一插座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进电结构其第二插座的示意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保持器;11、第一隔室;111、第一通槽;12、第二隔室;121、第三通槽;13、保持器本体;131、通孔;132、第一安装柱;133、第二安装柱;14、保持器外壳;141、第一缝隙;142、第二缝隙;15、保持器盖;2、阳连接器;21、第一连接器;22、第二连接器;3、阴连接器;31、第一插座;311、第一极耳;312、第一连接片;313、第一夹持片;3131、第一弯折部;3132、第一弧形部;314、第二夹持片;3141、第二弯折部;3142、第二弧形部;315、第一安装孔;32、第二插座;321、第二极耳;322、第二连接片;323、第三夹持片;3231、第三弯折部;3232、第三弧形部;324、第四夹持片;3241、第四弯折部;3242、第四弧形部;325、第二安装孔;33、保护套;331、第一插孔;332、第二插孔;10、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如图1及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电结构,包括保持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器、阳连接器及阴连接器,所述阴连接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保持器内,所述阳连接器收容于所述保持器内;所述阳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用于与电缆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与电缆的零线连接,所述阴连接器包括第一插座及第二插座,所述第一插座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插座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插座上形成有伸出所述保持器的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插座上形成有伸出所述保持器的第二极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器、阳连接器及阴连接器,所述阴连接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保持器内,所述阳连接器收容于所述保持器内;所述阳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用于与电缆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与电缆的零线连接,所述阴连接器包括第一插座及第二插座,所述第一插座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插座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插座上形成有伸出所述保持器的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插座上形成有伸出所述保持器的第二极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内形成有沿电缆的轴线方向排列的第一隔室及第二隔室,所述第一连接器收容于所述第一隔室内,所述第二连接器收容于所述第二隔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座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一夹持片及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及第二夹持片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两端,以夹持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第一夹持片或第二夹持片的其中一个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座包括第二连接片、第三夹持片及第四夹持片,所述第三夹持片及第四夹持片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两端,以夹持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第三夹持片及第四夹持片的其中一个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片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二夹持片弯折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夹持片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一夹持片弯折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片相对设置以夹持所述第一连接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室的侧壁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所述第一连接片抵接在所述第一隔室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雄男陈旭孟凡迪
申请(专利权)人:舒可士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