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铰链式文化遗产陈列用密封陈列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17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四面铰链式文化遗产陈列用密封陈列柜,由采用铁制框架结构支撑陈列柜重量的下部柜和前、后及左、右侧面采用透明的玻璃面板制作、可透视内部的陈列部构成,在位于上述下部柜前方的承重墙上进行固装的固定铰链主体、在启闭上述下部柜前面的下部门内面进行固装的移动铰链主体、包括为了可向上述固定铰链主体启闭移动铰链主体而进行连接安装的长链环及短链环在内的下部链环装置、以插入上述下部门的内、外面的状态安装前面玻璃门等构成,从而在上述下部门进行启闭动作时,陈列部的前面玻璃门同时进行启闭的文化遗产陈列用陈列柜中,将包括固装在上述陈列部上端前面的固定铰链主体、固装在上述前面玻璃门上端内面侧的移动铰链主体、由可面向上述固定铰链主体启闭移动铰链主体的长链环和短链环构成的上部铰链装置等构成为其特点的发明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展示为目的,陈列及保管陶瓷器类、书籍类、装饰用品类或屏风类、绘画类等文化物品所需的四面铰链式文化遗产陈列用密封陈列柜。进一步说明便是防止与下部柜同时启闭的前面玻璃门顶端部分出现扭曲现象,并促使前面玻璃门正确进行启闭动作。
技术介绍
各种文化遗产及文物由配备可确保文化遗产安全的设施的博物馆或保险库等进行保管。以博物馆为例,为了便于普通人欣赏所藏的文化遗产及文物,采用可透视到内部的陈列用陈列柜摆放及陈列文化遗产。此外,因摆放及陈列在陈列柜中的各种文化遗产需要在没有急剧的温度及湿度变化的条件下保管,因此在陈列柜中形成陈列室的前、后、左、右侧及上、下侧需要制作成封闭型,以阻止外部空气流入,又因需要定期检查陈列在陈列柜中的文化遗产的保存状态,因此陈列部的前面、背面、左侧、右侧面等4面应采用可透视内部的玻璃面板制作,且四面中最少一面,例如前面应采用可以启闭的结构,以便更换陈列及展示在陈列部中的文化遗产。过去采用玻璃面板制作四面的文化遗产陈列用陈列柜中,主要是前面玻璃门采用可启闭的结构,而以前面玻璃门为正面观察此类陈列柜时,是前、后侧宽度较窄、左、右侧宽度较宽的矩形,前面玻璃门采用向左或向右滑动的推拉门结构。上述陈列柜对体积较大的文化遗产,例如服饰类、屏风类、绘画类等需要向左、右伸展陈列的文化遗产非常行之有效,反之,对体积较小的文化遗产如陶瓷器、书籍、装饰用品等,则不适合使用左、右宽度较宽的举行陈列柜进行陈列及展出。因此,如上所述,体积较小的陶瓷器、书籍、装饰用品等文化遗产使用前、后及左、右宽度较窄的正方形陈列柜进行陈列及展出,此类正方形陈列柜采用将前面玻璃门向左、右侧滑动启闭的推拉式结构,导致陈列部的开启宽度变窄,对将文化遗产安全放入陈列部或从中取出造成了诸多不便。因此,向左、右侧滑动启闭的推拉式结构在开启前面玻璃门时,需要用在陈列柜下部柜前面宽度范围内安装的承重框架支撑开启的前面玻璃门,因此虽然通常可将前面玻璃门开启至下部柜的一半1/2或1/3宽度,但无法完全开启整个前面玻璃门,从而导致无法完全开启前面玻璃门本身。为提供改善上述缺陷的正方形陈列柜,本申请人曾经在专利申请第2003-66435号中涉及了采用横推式结构开启前面玻璃门的横推式陈列柜,其采用连接两个铰链装置,形成支撑前面玻璃门用的下部柜的下部门的结构,通过横推门方式进行启闭,因此位于下部柜之间的前面玻璃门的下端和从下部柜顶端延伸至最近距离的下端部分可以在下部柜进行启闭动作时同时移动,而另一方面,远离下部柜的前面玻璃门的顶端部分将在玻璃面板自身的弯曲强度范围内,出现弯曲或扭曲现象,由此导致下部柜进行关闭动作时无法正确密封陈列部,从而引发降低陈列柜密封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传统技术出现的上述各种问题特别研发的,陈列柜前面玻璃门的下端部分插入安装在通过两个下部铰链装置启闭的下部柜上,而前面玻璃门的上端部分则与下部柜的下部铰链装置相同,插入安装在通过一个上部铰链装置实现连接安装的上部框架上,旨在下部柜进行启闭时,避免前面玻璃门的上端部分弯曲或扭曲,并与下部柜一同进行启闭动作,从而使前面玻璃门进行正确的启闭动作,同时提高密封能力。此外,在正方形陈列柜的陈列部顶端拼装照明部时,将向光纤照明镜头供应光源的光纤光源安装到顶部照明部上,同时,在陈列部的内部,安装电线接入管,用于接入及铺设通过上述下部柜向顶部照明部的光纤光源供应电源的电线,旨在陈列室内侧不露出电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采用铁制框架结构支撑陈列柜重量的下部柜和前、后及左、右侧面采用透明的玻璃面板制作、可透视内部的陈列部构成;其特征是在位于上述下部柜前方的承重墙上进行固装的固定铰链主体、在启闭上述下部柜前面的下部门内面进行固装的移动铰链主体、包括为了可向上述固定铰链主体启闭移动铰链主体而进行连接安装的长链环及短链环在内的下部链环装置、以插入上述下部门的内、外面的状态安装前面玻璃门等构成,从而在上述下部门进行启闭动作时,陈列部的前面玻璃门同时进行启闭的文化遗产陈列用陈列柜中,还包括固装在上述陈列部上端前面的固定铰链主体、固装在上述前面玻璃门上端内面侧的移动铰链主体、由可面向上述固定铰链主体启闭移动铰链主体的长链环和短链环构成的上部铰链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上部铰链装置的固定铰链主体为照明陈列部的内侧,在安装于陈列部上侧顶部照明部前面的承重框架上进行固装,而上述上部铰链装置的移动铰链主体在内、外缠绕前面玻璃门顶端的门顶端框架的内面进行固装的结构为其特点。此外,在上述顶部照明部的内侧安装向照明陈列部的各光纤照明镜头提供光源用的光纤光源,在上述陈列部内侧铺设有电线接入管,用于铺设通过下部柜向顶部照明部的光纤光源提供电源的电线的结构。上述四面铰链式文化遗产陈列用密封陈列柜指的是采用透明的玻璃制作用于陈列、展出的陈列部的前、后、左、右侧面,使其可透视内部,欣赏陈列中的文化遗产,且前面玻璃门采用启闭结构的陈列柜。上述本专利技术在处理时以横推门式结构安装在下部柜上的下部门和陈列部的前面玻璃门同时进行启闭动作的结构时,使前面玻璃门顶端部分也通过铰链装置进行启闭,因此避免了与下部门移动启闭的前面玻璃门的顶端部分出现扭曲或弯曲,使其始终与下部门垂直状态进行启闭,具有在关闭严密密封陈列部的效果,另外可双重锁紧下部门,从而进一步确保在陈列柜中陈列及展出的文化遗产及文物的安全,并通过安装在顶部照明部的光纤照明镜头和荧光灯,使游客更加清晰地观赏到在陈列部中陈列及展出的文化遗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前面玻璃门的开启状态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前面玻璃门的关闭状态侧视图;图3a是图2的X-X线剖面图;图3b是图2的Y-Y线剖面图;图4a是图2的X-X线剖面图中下部柜的开启状态图;图4b是图2的Y-Y线剖面图中前面玻璃门的开启状态图;图5及图6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下部柜的第一及第二锁紧装置的工作状态剖面图。※图纸主要部位的符号说明1陈列柜2下部柜3陈列部4顶部照明部5下部铰链装置6锁紧装置6a第一锁紧装置6b第二锁紧装置7电线接入管8上部铰链装置5a、8a固定铰链主体5b、8b移动铰链主体24下部门34前门玻璃门42门顶端框架45承重框架46光纤光源47承重板48a光纤照明镜头48b荧光灯51、52上、下侧承重墙53、81长链环54、82短链环61钥匙槽62第一手动手柄63启动棒64固定锁65锁紧棒66特殊钥匙槽67锁头68第二手动手柄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具体实施例方式实例1图1代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陈列柜,上述陈列柜1由下部柜2和陈列部3及顶部照明部4构成。上述下部柜2为了支撑陈列柜1的全部重量,采用铁板和角钢(“L”型钢材)及槽钢(U型钢材)等为材料,用螺栓或焊接结构制作而成,左、右侧的21、22和后侧壁23采用铁板为材料进行固装,形成前面壁的下部门24采用可启闭的结构。此外,上述上部陈列柜3的前、后、左、右侧及上面等五面均采用透明的玻璃板材制作而成,左、右侧及后侧玻璃面板31、32、33的下端部分以插入上述下部柜2的左、右侧壁21、22及后侧壁23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面铰链式文化遗产陈列用密封陈列柜,它包括采用铁制框架结构支撑陈列柜重量的下部柜和前、后及左、右侧面采用透明的玻璃面板制作、可透视内部的陈列部构成;其特征是:在位于上述下部柜前方的承重墙上进行固装的固定铰链主体、在启闭上述下部柜前面的下部门内面进行固装的移动铰链主体、包括为了可向上述固定铰链主体启闭移动铰链主体而进行连接安装的长链环及短链环在内的下部链环装置、以插入上述下部门的内、外面的状态安装前面玻璃门等构成,从而在上述下部门进行启闭动作时,陈列部的前面玻璃门同时进行启闭的文化遗产陈列用陈列柜中,还包括固装在上述陈列部上端前面的固定铰链主体、固装在上述前面玻璃门上端内面侧的移动铰链主体、由可面向上述固定铰链主体启闭移动铰链主体的长链环和短链环构成的上部铰链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晟奎金彻奎刘纹政郑灿雄朴珍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时空TECH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