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66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调模结构,属于注塑机调模领域。该调模结构包括尾板、调模丝母、调模压盖、带弹垫的内六角螺钉、第一自润耐磨垫和第二自润耐磨垫,第一自润耐磨垫与尾板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连接;第二自润耐磨垫与调模压盖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连接;调模压盖通过带弹垫的内六角螺钉固定在尾板上。此调模结构安装简洁,且调模压盖将调模丝母包裹在内,可有效防止灰尘及杂物附着于丝母表面,影响调模丝母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采用自润耐磨垫,可取消润滑系统,避免由润滑系统失效而造成的调模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模结构
本技术属于注塑机调模领域,尤其是一种调模结构。
技术介绍
调模这一动作是注塑机的核心动作,机器需要通过调模齿轮带动调模丝母旋转运动,从而使尾板在拉杆上做直线运动,调整机器模厚的大小。而当调模丝母与调模压盖之间间隙过小或各处间隙偏差过大时,往往容易发生调模不动,调模咬死等故障,使机器无法正常运转;若调模丝母与调模压盖之间的间隙过大时,往往又会造成锁模力不稳定,锁模力不达标等问题。因此需要精确测量调模丝母与压盖的轴向间隙,使之在一个合理的数值范围内。目前行业内通常使用的调模结构如图1所示,丝母垫2固定在尾板1上,调模压盖6紧压住压盖支杆4通过带弹垫的内六角螺钉7也固定在尾板1上,耐磨垫5及调模丝母3则刚好处于调模压盖6与丝母垫2之间。装配好后主要通过塞尺检测调模压盖6与耐磨垫5之间一圈的轴向间隙是否满足设计需求,若存在偏差则将压盖支杆4进行配磨处理,满足设计需求。同时此调模结构还需配套润滑系统,辅助结构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调模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调模结构,它包括尾板、调模丝母、调模压盖、带弹垫的内六角螺钉、第一自润耐磨垫和第二自润耐磨垫,第一自润耐磨垫与尾板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连接;第二自润耐磨垫与调模压盖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连接;调模压盖通过带弹垫的内六角螺钉固定在尾板上,同时调模压盖将调模丝母包裹在内。进一步地,第一自润耐磨垫和第二自润耐磨垫均采用自润耐磨材质为CSB850BM的自润耐磨垫。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调模结构,取消了调模润滑系统,采用自润耐磨垫可避免由于润滑系统失效所导致的调模运动困难。2.本技术的调模结构,其调模压盖完全包裹调模丝母,可避免调模丝母由于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所导致的日常氧化或由于外界灰尘、杂质及外力等不确定因素对调模丝母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行业内通常使用的调模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调模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精确检测调模丝母轴向间隙的示意图;图中:1-尾板,2-丝母垫,3-调模丝母,4-压盖支杆,5-耐磨垫,6-调模压盖,7-带弹垫的内六角螺钉、8-第一自润耐磨垫,9-第二自润耐磨垫,10-落地支架,11-第一百分表,12-第二百分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调模结构,如图2所示,首先将图1中的丝母垫2及耐磨垫5更改成自润耐磨材质为CSB850BM的自润耐磨垫,其厚度比较薄只有2.5mm,故用内六角沉头螺钉(图中未示出)分别将第一自润耐磨垫8与尾板1固定连接,第二自润耐磨垫9与调模压盖6固定连接,再将调模压盖6通过带弹垫的内六角螺钉7有效固定于尾板1上。此结构安装简洁,且调模压盖6将调模丝母3包裹在内,可有效防止灰尘及杂物附着于调模丝母3表面,影响调模丝母3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采用自润耐磨垫,可取消润滑系统,避免由润滑系统失效而造成的调模困难。由于调模丝母3完全被调模压盖6所包裹,因此常规的塞尺检验调模丝母3的轴向间隙将会失效,因此需要新的精确检测其调模丝母轴向间隙的方法,如图3所示。检测用工具:第一百分表11、第二百分表12及落地支架10检测方法如下:(1)进行本操作时,需保证调模丝母3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调模压盖6螺丝,即带弹垫的内六角螺钉7有效收紧;(2)尾板1监测用第一百分表11基于落地支架10架于尾板1本体,监测尾板1的位移;落地支架10必须可靠支于地面或测试平台,保证稳定不易晃动;第一百分表11的表头要求必须垂直于被监测端面;(3)调模丝母3检测用第二百分表12基于调模压盖6架于调模丝母3外露端面,检测调模丝母3的轴向可移动间隙;第二百分表12的表头要求必须垂直于被检测端面;(4)适当旋转调模丝母3的位置,使得调模丝母3处于自由状态,将尾板1监测用第一百分表11调至零位;(5)精确测量调模丝母3轴向可移动间隙首先,转动调模丝母3向尾板1靠近,直至第一百分表11微动,此时调模丝母3与尾板1压紧,将第二百分表12调至零位;然后,反向转动调模丝母3,直至第一百分表11反向微动,此时调模丝母3与调模压盖6压紧,读取第二百分表12的数据,即为调模丝母3轴向可移动间隙;再将调模丝母3反向转动,至第一百分表11反向微动,观察第二百分表12的数据是否回至零位,如此反复两到三遍,待数据稳定后记录;(6)按相同方式分别检测另外三组调模丝母3轴向可移动间隙;(7)记录数据,对比标准间隙数值,确定返修方案;待返修完成后重复上述检测方法,确保调模丝母3与调模压盖6之间的轴向间隙符合设计规定且保持一致。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模结构,它包括尾板(1)、调模丝母(3)、调模压盖(6)和带弹垫的内六角螺钉(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自润耐磨垫(8)和第二自润耐磨垫(9),所述第一自润耐磨垫(8)与所述尾板(1)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自润耐磨垫(9)与所述调模压盖(6)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调模压盖(6)通过所述带弹垫的内六角螺钉(7)固定在所述尾板(1)上,同时所述调模压盖(6)将所述调模丝母(3)包裹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模结构,它包括尾板(1)、调模丝母(3)、调模压盖(6)和带弹垫的内六角螺钉(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自润耐磨垫(8)和第二自润耐磨垫(9),所述第一自润耐磨垫(8)与所述尾板(1)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自润耐磨垫(9)与所述调模压盖(6)通过内六角沉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惠杰王闯陈雨寒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