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及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8499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及供水系统,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阀瓣及手轮;其中,阀体为内部中空的结构;阀体内设置有阀座,且阀座将阀体分隔为进口端以及出口端;阀座上开设有阀口;阀瓣与阀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阀瓣相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阀座相连接;阀盖扣设在阀体上,阀杆的一端穿过阀盖并与阀瓣滑动连接。本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通过手轮带动阀杆,阀杆带动阀瓣通过转轴相对阀口转动,从而调节阀瓣与阀口之间的开度,进而实现对阀体流量的调节,且阀瓣在扭簧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可自行扣设在阀口内,工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Check Valve and Water Supply System with Adjustable Flow R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alves, in particular to a flow-adjustable check valve and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flow-adjustable check valve includes a valve body, a valve cover, a valve stem, a valve disc and a handwheel, in which the valve body is an internal hollow structure, a valve seat is arranged in the valve body, and the valve body is separated into an inlet end and an outlet end. The valve seat is connected by rotating shaft; the shaf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torsion spring, one end of the torsion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disc,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orsion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seat; the valve cover is fastened on the valve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stem passes through the valve cove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disc sliding. The flow-adjustable check valve drives the stem through the handwheel, and the valve stem drives the disc to rotate relative to the valve orifice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thereby adjusting the opening between the disc and the valve orifice, thereby realizing the regulation of the flow rate of the valve body. The disc can be self-fastened in the valve orifice under the elastic restoring force of the torsion spring, so the working process is safer and more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及供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及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通常此种阀门是自动工作的,在一个方向流动的流体压力作用下,阀瓣打开;流体反方向流动时,由流体压力和阀瓣的自重合阀瓣作用于阀座,从而切断流动,但此种止回阀的阀瓣与阀口之间的开度无法调整,因而无法控制止回阀的流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及供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止回阀的阀瓣与阀口之间的开度无法调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阀瓣以及手轮;其中,所述阀体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座,且所述阀座将所述阀体分隔为进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述阀座上开设有阀口,所述进口端以及所述出口端通过所述阀口相连通;所述阀瓣设置在所述阀座上,且所述阀瓣与所述阀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阀瓣能够封盖住所述阀口;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阀瓣相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阀座相连接;所述阀盖扣设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阀盖并与所述阀瓣相连接,所述阀杆能够带动所述阀瓣相对所述阀座转动;所述手轮设置在所述阀杆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还包括连接块以及滑块;其中,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阀杆的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一燕尾槽内,且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燕尾槽相适配;所述阀瓣上开设有第二燕尾槽,滑动块的一端嵌设在所述连接块内,所述滑块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燕尾槽内,所述滑块能够带动所述连接块沿所述第二燕尾槽滑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阀瓣包括连接部和插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阀座通过转轴相连接,且所述扭簧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接部相连接,所述插接部能够插设在所述阀口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嵌设在所述插接部的外壁面上,且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阀口的壁面与所述插接部的外壁面之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包括刚性垫片环以及柔性垫片环;其中,所述刚性垫片环以及所述柔性垫片环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多个所述刚性垫片环以及多个所述柔性垫片环交替分布。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还包括两个过滤网,其中一个所述过滤网嵌设在所述进口端的内壁上,另一个所述过滤网嵌设在所述出口端的内壁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进口端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一限位槽,其中一个所述过滤网的边沿插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出口端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二限位槽,另一个所述过滤网的边沿插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还包括压盖以及导向环;其中,所述压盖的一端插设在所述阀盖内,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压盖;所述导向环嵌设在所述阀盖和所述阀体之间,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导向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还包括第一法兰以及第二法兰;其中,第一法兰套设在所述进口端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二法兰套设子啊所述出口端的外壁面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供水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因而,具有该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阀瓣以及手轮,其中,阀体为内部中空的结构,阀体内设置有阀座,且阀座将阀体分隔为进口端以及出口端,阀座上开设有阀口,进口端以及出口端通过阀口相连通,阀瓣设置在阀座上,且阀瓣与阀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阀盖扣设在阀体上,阀杆的一端穿过阀盖并与阀瓣滑动连接,当阀瓣封盖住阀口时,液体被阀瓣所阻隔,且出口端的液体从阀瓣背离阀口的一侧冲击阀瓣,因而使得阀瓣与阀口紧密地配合,起到密封止回流体的作用,当阀杆带动阀瓣转动并与阀口产生开度时,液体依次经过进口端、阀口,最后再由出口端流出,即实现了液体的流通。其中,阀瓣与阀座转动连接,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阀瓣相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阀座相连接,当本止回阀打开工作时,阀瓣相对转轴转动,此时扭簧产生了弹性变形,当流体逐渐从本止回阀排出后,在扭簧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阀瓣重新回复到原位,即重新扣合在阀口处,从而将阀口封盖住。其中,手轮设置在阀杆上,方便用户手动调节阀瓣与阀口的开度。本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的开启过程为:操作者握持手轮并带动阀杆向上移动,阀杆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阀瓣相对阀口转动,使得阀瓣与阀口之间产生开度,流体从进口端流入阀体内,再由阀口流入出口端,最后再由出口端流出止回阀,并流入止回阀一侧的管道,在此过程中扭簧处于压紧的状态;本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关闭的过程为:流体完全通过止回阀后,阀瓣在扭簧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朝向阀口转动,并扣合在阀口内,从而实现了本阀门的关闭,其中,位于出口端内的液体从阀瓣远离阀口的一侧冲击阀瓣,使得阀瓣受到朝向阀口的压力,进而使得阀瓣能够更加牢固地扣合在阀口内,进而对出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连接的管道内的液体起到止回的作用。当然,本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也可根据流体流入进口端后自行推动阀瓣相对阀座转动,使得阀瓣与阀口之前产生开度,流体再从阀口自行流入出口端。可见,本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通过手轮带动阀杆,阀杆带动阀瓣绕着转轴相对阀口转动,从而调节阀瓣与阀口之间的开度,进而实现对阀体流量的调节,且阀瓣在扭簧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可自行扣设在阀口内,工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当然,本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止回阀不仅限于此对流体的控制,还可用于气体等。本技术提供的供水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本止回阀能够控制阀瓣与阀口的开度,从而调节流体的流量,调节结束后,阀门还可自动复位关闭,工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阀体,101-进口端,102-出口端,103-阀座,2-阀盖,3-阀杆,4-阀瓣,401-连接部,402-插接部,5-手轮,6-转轴,7-扭簧,8-连接块,801-第一燕尾槽,802-第二燕尾槽,9-滑块,10-密封环,1001-刚性垫片环,1002-柔性垫片环,11-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3-压盖,14-导向环,15-第一法兰,16-第二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盖、阀杆、阀瓣以及手轮;其中,所述阀体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座,且所述阀座将所述阀体分隔为进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述阀座上开设有阀口,所述进口端以及所述出口端通过所述阀口相连通;所述阀瓣设置在所述阀座上,且所述阀瓣与所述阀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阀瓣能够封盖住所述阀口;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阀瓣相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阀座相连接;所述阀盖扣设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阀盖并与所述阀瓣滑动连接,所述阀杆能够带动所述阀瓣相对所述阀座转动;所述手轮设置在所述阀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盖、阀杆、阀瓣以及手轮;其中,所述阀体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座,且所述阀座将所述阀体分隔为进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述阀座上开设有阀口,所述进口端以及所述出口端通过所述阀口相连通;所述阀瓣设置在所述阀座上,且所述阀瓣与所述阀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阀瓣能够封盖住所述阀口;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阀瓣相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阀座相连接;所述阀盖扣设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阀盖并与所述阀瓣滑动连接,所述阀杆能够带动所述阀瓣相对所述阀座转动;所述手轮设置在所述阀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块以及滑块;其中,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阀杆的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一燕尾槽内,且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燕尾槽相适配;所述阀瓣上开设有第二燕尾槽,滑动块的一端嵌设在所述连接块内,所述滑块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燕尾槽内,所述滑块能够带动所述连接块沿所述第二燕尾槽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包括连接部和插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阀座通过转轴相连接,且所述扭簧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接部相连接,所述插接部能够插设在所述阀口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光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瑞科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