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843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降膜式蒸发器包括:进液口,用于引入待换热的冷媒;第一换热部(1),设在进液口的下方,用于与进液口排出的冷媒换热;均流部件(3),设在进液口和第一换热部(1)之间,均流部件(3)设有用于流通冷媒的多个通孔,均流部件(3)至少部分沿远离进液口的方向朝下方倾斜。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均流部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设置能够使得液态冷媒较多的流向远离进液口的位置,使得液态冷媒均匀地分布到第一换热部上。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and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comprises a liquid inlet for introducing a refrigerant to be heat exchanged; a first heat exchanger (1) is arranged below the liquid inlet for heat exchange with the refrigerant discharged from the liquid inlet; a flow equalizing component (3)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iquid inlet and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1), and a flow equalizing component (3)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for the flow refrigerant, and a flow equalizing part. The part (3) inclines downward at least partially in the direction far from the liquid inlet. Apply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is application, the inclined arrangement of the equalizing parts relative to the horizontal plane can make the liquid refrigerant flow more far away from the position of the inlet, and make the liquid refrigerant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一种相关技术的降膜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降膜式蒸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降膜式蒸发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降膜式蒸发器包括壳体5、用于向壳体5内输送待换热的冷媒的进液管7、用于与进液管7输出的冷媒换热的换热部1和用于输出换热后的冷媒的出口部件6。多个换部1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在进液管7的出口的下方,降膜式蒸发器还包括设在换热部1和进液管7的出口之间的布液部件8。布液部件8用于将进液管7的出口输出的液态冷媒分布到布液部件8下方的换热部件1。与换热部件1换热后的至少部分蒸发为气态冷媒,气态冷媒经出口部件6排出到降膜式蒸发器的外部。降膜式蒸发器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换热部1之间的均流板2,均流板2用于收集与其上方的换热部件1换热后的液压冷媒,并将该液压冷媒分布到其下方的换热部件1上。换热部件1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根换热管3。降膜式蒸发器还包括支撑板4,支撑板4上设有安装孔,换热管3穿设在支撑板4的安装孔内,支撑板4与壳体5连接,以将换管3固定在壳体5内。均流板2上均匀布置有多个通孔,均流板2的靠近进液管7的出口的位置处收集到的液态冷媒较多,相应的均流板2的靠近进液管7的出口处的通孔排出的液压冷媒也较多,流向远离进液管7的出口的位置的液态冷媒相应的减少,因此相关技术的均流板存在布液不均匀的问题,进而导致降膜式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均流部件布液不均匀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包括:进液口,用于引入待换热的冷媒;第一换热部,设在进液口的下方,用于与进液口排出的冷媒换热;均流部件,设在进液口和第一换热部之间,均流部件设有用于流通冷媒的多个通孔,均流部件至少部分沿远离进液口的方向朝下方倾斜。可选地,均流部件包括:第一均流部件,沿第一方向远离进液口延伸;第二均流部件,沿第二方向远离进液口延伸,第二均流部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均流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距离。可选地,第二均流部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距离小于第一均流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距离,第二均流部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均流部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选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可选地,通孔的密度沿远离进液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可选地,均流部件包括:第一均流部件,沿第一方向远离进液口延伸;第二均流部件,沿第二方向远离进液口延伸,第二均流部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距离小于第一均流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距离,第二均流部件上的通孔的密度的变化率小于第一均流部件上的通孔的密度的变化率。可选地,通孔的孔径沿远离进液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可选地,均流部件包括:第一均流部件,沿第一方向远离进液口延伸;第二均流部件,沿第二方向远离进液口延伸,第二均流部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距离小于第一均流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距离,第二均流部件上的通孔的孔径的变化率小于第一均流部件上的通孔的孔径的变化率。可选地,降膜式蒸发器还包括:第二换热部,设在进液口和均流部件之间,用于与进液口排出的冷媒换热;布液部件,设在进液口和第二换热部之间,用于将进液口排出的冷媒分布在第二换热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降膜式蒸发器。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均流部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设置能够使得液态冷媒较多的流向远离进液口的位置,使得液态冷媒均匀地分布到第一换热部上。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的降膜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降膜式蒸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降膜式蒸发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降膜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降膜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换热部;2、第二换热部;3、均流部件;31、第一均流部件;32、第二均流部件;4、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降膜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降膜式蒸发器包括用于引入待换热的冷媒的进液口、设在进液口的下方的第一换热部1以及设在进液口和第一换热部1之间的均流部件3,均流部件3设有用于流通冷媒的多个通孔,以将其收集的液态冷媒分布至其下方的第一换热部1。均流部件3至少部分沿远离进液口的方向朝下方倾斜。由于随着冷媒朝远离进液口的方向的流动的过程中,部分冷媒通过通孔流向均流部件3下方的第一换热部1,因此远离进液口的位置的第一换热部1能够接到的液态冷媒较少,将均流部件3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设置能够使得液态冷媒较多的流向远离进液口的位置,使得液态冷媒均匀地分布到第一换热部1上。第一换热部1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个换热管,换热管用于流通与液态冷媒换热的介质。降膜式蒸发器还包括设在进液口和均流部件3之间的第二换热部2,第二换热部2用于与进液口引入的液压冷媒换热。第二换热部2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个换热管,换热管用于流通与液态冷媒换热的介质。降膜式蒸发器还包括支撑板4,支撑板4上设有安装孔,换热管穿设在安装孔内,以通过支撑板4固定在壳体内。均流部件3设第一换热部1的上方,并位于第二换热部2的下方。均流部件3用于收集从第二换热部2流下来的液态冷媒,并将收集到的冷媒分布到第一换热部1上。均流部件3包括板状部件,板状部件上设有多个通孔。可选地,均流部件3还包括沿板状部件的边缘延伸的阻挡部件,用于阻挡液态冷媒从板状部件的边缘流出。图5示出了另一可选实施例的降膜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均流部件3包括沿第一方向远离进液口延伸的第一均流部件31和沿第二方向远离进液口延伸的第二均流部件32,第二均流部件32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均流部件31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距离。第二均流部件32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距离小于第一均流部件31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距离,第二均流部件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均流部件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第一均流部件31的长度较大,将第一均流部件31的倾斜的角度设置的较大,有利于液态冷媒快速地朝远离进液口的位置流动,使得第一均流部件31的各个位置的通孔流出的液态冷媒区域平等。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通孔的密度沿远离进液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口,用于引入待换热的冷媒;第一换热部(1),设在所述进液口的下方,用于与所述进液口排出的冷媒换热;以及均流部件(3),设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换热部(1)之间,所述均流部件(3)设有用于流通冷媒的多个通孔,所述均流部件(3)至少部分沿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朝下方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口,用于引入待换热的冷媒;第一换热部(1),设在所述进液口的下方,用于与所述进液口排出的冷媒换热;以及均流部件(3),设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换热部(1)之间,所述均流部件(3)设有用于流通冷媒的多个通孔,所述均流部件(3)至少部分沿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朝下方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膜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部件(3)包括:第一均流部件(31),沿第一方向远离所述进液口延伸;第二均流部件(32),沿第二方向远离所述进液口延伸,所述第二均流部件(32)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均流部件(31)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膜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流部件(32)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均流部件(31)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距离,所述第二均流部件(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均流部件(31)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膜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膜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密度沿远离所述进液口的方向逐渐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膜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部件(3)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辉游浩亮胡海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