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墙结构及其构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827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墙结构及其构筑方法,包括隔墙板和与所述隔墙板间隔设置的饰面板;在所述饰面板与所述隔墙板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接线底盒和布线管束;所述接线底盒安装在所述隔墙板上,所述布线管束与所述接线底盒连接,所述布线管束通过卡箍安装在所述隔墙板上;在所述饰面板上对应所述接线底盒的位置设置有饰面板通孔,在所述饰面板通孔中安装有接线底盒面板;所述接线底盒面板紧固在所述接线底盒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隔墙结构及其构筑方法,通过将接线底盒和布线管束集成在隔墙板上,实现了模块化生产和安装,满足装配化施工,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安装便捷性,还避免了布线施工的脏乱差的情形。

A partition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artition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including a partition panel and a decorative panel spaced between the partition panel and the partition panel; an installation sp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decorative panel and the partition panel; a junction bottom box and a wiring tube bundle are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space; the junction bottom box is installed on the partition panel, and the wiring tube bund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junction bottom box. The wiring pipe bundle is installed on the partition board through a clamp; a decorative panel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decorative panel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junction bottom box, and a junction bottom box panel is installed in the decorative panel through hole; the junction bottom box panel is fastened on the junction bottom box. The partition wall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disclosed in the invention realize modular production and installation by integrating the junction bottom box and the wiring pipe bundle on the partition board, meet the assembly construction, simplify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mprove the installation convenience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avoid the dirty and disorderly situation of wir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墙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装修
,尤其涉及一种隔墙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室内装修需要布置线束,以进行供电。现有技术中,通常现场施工,现场在墙体上开槽,以进行布线。由此导致施工现场脏乱差,并且布线效率低下,布线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布线,布线效率高,并能够缩短布线周期的隔墙结构及其构筑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隔墙结构,包括隔墙板和与所述隔墙板间隔设置的饰面板;在所述饰面板与所述隔墙板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接线底盒和布线管束;所述接线底盒安装在所述隔墙板上,所述布线管束与所述接线底盒连接,所述布线管束通过卡箍安装在所述隔墙板上;在所述饰面板上对应所述接线底盒的位置设置有饰面板通孔,在所述饰面板通孔中安装有接线底盒面板;所述接线底盒面板紧固在所述接线底盒上。进一步地,在所述隔墙板上还设置有过渡底盒,所述布线管束连接在所述过渡底盒与所述接线底盒之间;在所述饰面板上还连接有隔板,所述过渡底盒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隔墙板之间;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隔板通孔,在所述隔板通孔安装有过渡底盒面板,所述过渡底盒面板紧固在所述过渡底盒上。进一步地,在所述隔墙板上面对所述接线底盒的一侧设置有玻璃棉层。进一步地,在所述玻璃棉层与所述隔墙板之间设置有隔音毡层。进一步地,所述布线管束包括布线管和与所述布线管连接的柔性波纹管;所述柔性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布线管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接线插头与所述接线底盒连接;所述布线管的另一端通过杯梳与所述过渡底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波纹管通过波纹管连接件与所述布线管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隔墙板的一侧与所述饰面板之间连接有隔墙转接体,在所述隔墙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饰面板之间连接有隔墙连接体。进一步地,在所述隔墙板上间隔地设置有两条凸起的卡条结构,在两条所述卡条结构之间形成有布线凹槽;所述接线底盒和所述布线管束位于布线凹槽内。进一步地,每条所述卡条结构由两块相互平行的卡板组成,在两块所述卡板之间形成有卡槽,每块所述卡板上都朝向所述卡槽内延伸有卡板凸起;在所述隔板的背面设置有隔板卡扣,所述隔板卡扣卡合在所述卡槽内。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隔墙结构的构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01:将接线底盒和布线管束集成在隔墙板上;S002:在饰面板上对应接线底盒的位置开设饰面板通孔,并在饰面板通孔中集成有接线底盒面板;S003:将饰面板安装在隔墙板上,同时将接线底盒面板紧固在接线底盒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隔墙结构及其构筑方法,通过将接线底盒和布线管束集成在隔墙板上,实现了模块化生产和安装,满足装配化施工,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安装便捷性,还避免了布线施工的脏乱差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在隔墙板上集成有布线管束、接线底盒和过渡底盒的示意图;图3为隔墙板上集成有布线管束、接线底盒和过渡底盒的立体图;图4为隔墙板、隔板和饰面板连接在一起形成隔墙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布线管束连接在过渡底盒与接线底盒之间的示意图;图6为布线管、柔性螺纹管和接线底盒之间连接的示意图;图7为布线管与布线底盒之间连接的示意图;图8为隔墙转接体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卡条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10为隔墙连接体的局部示意图;图11为图4所示的隔墙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12为接线底盒面板的立体图;图13为过渡底盒面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接线底盒,为用于与墙体中的线束连接的底盒。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过渡底盒,为用于将线束进行转接的底盒。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的隔墙板为隔墙的底板,饰面板为面向室内的装饰板,隔板为安装在隔墙板或饰面板上的板材。如图1-4和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结构,包括隔墙板1和与隔墙板1间隔设置的饰面板2。在饰面板2与隔墙板1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在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接线底盒4和布线管束6。接线底盒4安装在隔墙板1上,布线管束6与接线底盒4连接,布线管束6通过卡箍64安装在隔墙板1上。在饰面板2上对应接线底盒4的位置设置有饰面板通孔21,在饰面板通孔21中安装有接线底盒面板9,接线底盒面板9紧固在接线底盒4上。在隔墙板1上设置有隔墙板安装孔10,将接线底盒4安装在隔墙板安装孔10中,通过螺钉紧固在隔墙板1上。如图6所示,接线底盒4上设置有多个接线底盒通孔41,用于线束穿过布线。布线管束6集成在隔墙板1上。卡箍64为骑马卡,将布线管束6紧固在隔墙板1上,提高了将布线管束6集成在隔墙板1上的集成效果。布线管束6与接线底盒4上的接线底盒通孔61连接,用于布线。在饰面板2上设置有饰面板通孔21,将接线底盒面板9集成在饰面板通孔21中,将饰面板2与隔墙板1连接,同时将接线底盒面板9通过螺钉紧固在接线底盒4上。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隔墙构件,通过将接线底盒4和布线管束6集成在隔墙板1上,将接线底盒面板9集成在饰面板2上,然后进行组装,实现了模块化生产和安装,满足装配化施工,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安装便捷性,还避免了布线施工的脏乱差的情形。较佳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隔墙板1上还设置有过渡底盒5,布线管束6连接在过渡底盒5与接线底盒4之间。在饰面板2上还连接有隔板3,过渡底盒5位于隔板3与隔墙板2之间。在隔板3上设置有隔板通孔31,在隔板通孔31安装有过渡底盒面板10,过渡底盒面板10紧固在过渡底盒5上。如图6所示,过渡底盒5具有多个过渡底盒通孔51,用于线束穿过。过渡底盒5用于将接线底盒4中的线束转接到指定位置处。布线管束6的一端与接线底盒4的接线底盒通孔41连接,其另一端与过渡底盒通孔51连接,方便线束转接。在饰面板2的顶部设置有隔板3,过渡底盒5位于隔板3与隔墙板1之间。在隔板3上设置有隔板通孔31,将过渡底盒面板10安装在隔板通孔31中,将过渡底盒面板10集成在隔板3上。在将隔板3安装在隔墙板1上时,通过螺钉将过渡底盒面板10紧固在过渡底盒5上。较佳地,如图1-2所示,在隔墙板1上面对接线底盒4的一侧设置有玻璃棉层7。玻璃棉层7具有保温绝热、隔音、耐腐蚀的优点,对布线管束和接线底盒起到保护作用。较佳地,如图1-2所示,在玻璃棉层7与隔墙板1之间设置有隔音毡层8,起到隔音效果。较佳地,如图5-6所示,布线管束6包括布线管61和与布线管61连接的柔性波纹管62。柔性波纹管62的一端与布线管61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接线插头66与接线底盒4连接。布线管61的另一端通过杯梳63与过渡底盒5连接。布线管61为硬质的布线管,例如PVC管、塑料管等等。柔性波纹管62为能够弯曲的布线管,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弯曲或弯折,从而实现布线管61与接线底盒4之间实现软连接,无需现场开孔,无需精确定位接线底盒4,即可实现连接,提高了布线的方便性。杯梳63为线管与底盒连接时的配件,通过锁扣、锁母和螺母,安装时一扭即可固定,方便连接和布线。接线插头66为直接插头。接线插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墙板和与所述隔墙板间隔设置的饰面板;在所述饰面板与所述隔墙板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接线底盒和布线管束;所述接线底盒安装在所述隔墙板上,所述布线管束与所述接线底盒连接,所述布线管束通过卡箍安装在所述隔墙板上;在所述饰面板上对应所述接线底盒的位置设置有饰面板通孔,在所述饰面板通孔中安装有接线底盒面板;所述接线底盒面板紧固在所述接线底盒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墙板和与所述隔墙板间隔设置的饰面板;在所述饰面板与所述隔墙板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接线底盒和布线管束;所述接线底盒安装在所述隔墙板上,所述布线管束与所述接线底盒连接,所述布线管束通过卡箍安装在所述隔墙板上;在所述饰面板上对应所述接线底盒的位置设置有饰面板通孔,在所述饰面板通孔中安装有接线底盒面板;所述接线底盒面板紧固在所述接线底盒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墙板上还设置有过渡底盒,所述布线管束连接在所述过渡底盒与所述接线底盒之间;在所述饰面板上还连接有隔板,所述过渡底盒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隔墙板之间;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隔板通孔,在所述隔板通孔安装有过渡底盒面板,所述过渡底盒面板紧固在所述过渡底盒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墙板上面对所述接线底盒的一侧设置有玻璃棉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棉层与所述隔墙板之间设置有隔音毡层。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管束包括布线管和与所述布线管连接的柔性波纹管;所述柔性波纹管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王金霞武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