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蓄尘排水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19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道路蓄尘排水沟,其特征是,道路路面边缘设置蓄尘排水沟,由紧邻道路边缘的U型排水沟槽,以及覆盖在排水沟槽上的罩盖组成,罩盖左端与U型排水沟沟槽左壁的平台悬空形成吸尘空腔,罩盖右端与U型排水沟槽右壁平台及台阶立面之一密闭,道路粉尘和杂物在外力驱动下从吸尘空腔进入并掉入U型排水沟沟槽的排水沟底部。可有效降低道路粉尘负荷,并保障行车和行人安全。

Road Dust Storage Drainage

The road dust storage drainage ditch of the invention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dust storage drainage ditch is arranged on the road surface edg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U-shaped drainage ditch adjacent to the road edge and a cover covering covering on the drainage ditch. The left end of the cover is suspended from the platform on the left wall of the U-shaped drainage ditch to form a dust absorption cavity,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cover is closed to the right wall platform of the U-shaped drainage ditch and one of the step facades, and road dust and miscellaneous. The material enters and falls into the bottom of the drainage ditch of the U-shaped drainage ditch under the drive of external forces from the vacuum chamber.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oad dust load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driving and pedestri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蓄尘排水沟
本专利技术道路蓄尘排水沟涉及一种具有利用自然风、车流旋风以及雨水对道路进行自动清洁,减少道路扬尘和道路积水的城市道路排水沟,属于城市道路建设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图1,在道路路面2两边设置带排水沟的路沿石82并形成排水沟槽82c、排水沟82b以及朝向路面的开口82a,带排水沟的路沿石82使用树脂混凝土一次成型内部一个大空腔排水沟82b,既有排水的作用,又有路沿石的作用。道路上的粉尘在自然风力、汽车旋风及雨水作用下,通过朝向路面的开口82a使之沉积在排水沟82b内。图1中,5是路平石,7是铺路石或者硬化地面,3是道路垫层。这种方式,图2,由于朝向路面的开口82a相较整个朝向路面的面积占比较小,风力、汽车旋风降低路面粉尘负荷的能力有限,雨水降低路面粉尘负荷的能力略好,但是在干旱地区降水量小,主要依靠风力和汽车旋风的情况下蓄尘效果很差。本专利技术优点之一是相较上述排水沟,道路粉尘负荷自动下降较大,相应的PM10排放浓度下降也较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点是减少机械或人工清扫道路的强度,为市政省钱。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点是有效减少道路积水,并且有效提高道路耐冲击力,保证行车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还有施工方便、维护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特别是利用自然风、车流旋风以及雨水对道路进行自动清洁,将粉尘及自动归集并清除的城市道路排水沟。本专利技术由此要解决的问题:1、汽车通过道路路面的时候,车头先是对空气进行压缩,压缩气流携带粉尘对路边的路沿石有一股冲击力,对路沿石产生正压力,在路沿石位置设置蓄尘排水沟,并且袋口尽可能大,增加收集携带粉尘的脉冲气流的能力,让粉尘沉积在蓄尘排水沟内;自然风产生的正压力将道路路面粉尘吹入蓄尘排水沟,其作用机理与汽车引起的风相同,其产生的负压力作用机理也相同。2、尽可能利用雨水将道路路面粉尘冲刷入蓄尘排水沟,并将蓄尘排水沟内的沉积物冲入沉沙井。3、蓄尘排水沟需要罩盖罩住沟槽,以便保障机动车在机动车道内行驶,罩盖左端要兼顾路沿石作用,要经受汽车水平向右方向的冲击力,还要经受汽车向下的碾压力,同时汽车刹车条件下对罩盖左端产生的冲击力还包含垂直向上的冲击力分量,该垂直向上的力量使得罩盖绕右端受力点正时针方向旋转。4、罩盖比路沿石重量大,必须方便机械化施工,维护,作为易损件必须更换方便。下面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道路蓄尘排水沟,方案一,道路路面边缘设置蓄尘排水沟,由紧邻道路边缘的U型排水沟槽,以及覆盖在排水沟槽上的罩盖组成,罩盖左端与U型排水沟沟槽左壁的平台悬空形成吸尘空腔,罩盖右端与U型排水沟槽右壁平台及台阶立面之一密闭,道路粉尘和杂物在外力驱动下从吸尘空腔进入并掉入U型排水沟沟槽的排水沟底部。所述罩盖的两侧设置至少两个支板,每个支板支撑在U型排水沟沟槽左壁平台上,并形成所述吸尘空腔。方案二,方案一中,U型排水沟沟槽的右壁设置为至少一个台阶形状,即包含至少一高一低两个平台和一个台阶立面,罩盖右端面与两个支板呈封闭固定联结,罩盖右端面与台阶的台阶立面相抵,承受来自道路车辆对罩盖的水平方向的撞击力。方案三,方案一中,两个支板的左端外立面和罩盖右端面被分别被道路路平石(或者道路路面)、U型排水沟沟槽的台阶立面粘合并相抵,承受汽车刹车条件下对罩盖左端产生的垂直向上的冲击力分量,防止该垂直向上的力量使得罩盖绕右端受力点正时针方向旋转。方案四,方案一中,所述支板是固定连接在罩盖上一次成型的一部分。方案五,方案一中,所述支板是施工期间用混凝土或者其他坚硬物体砌筑而成。方案六,方案一或二或三或四中,罩盖下表面与上表面平行,便于使用叉车机械化施工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道路路沿石与排水沟一体式截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一体式路沿石单元82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道路蓄尘排水沟横断截面示意图,也是图11的I-I截视图。图4是图3中C视图放大图,同时对罩盖10做了剖面处理。图5显示汽车车轮10在刹车状态下对罩盖10的左端所产生的冲击力F示意图。图6显示汽车车轮10对罩盖10上表面任意位置所产生的压力G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用叉车对罩盖进行施工或者维修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罩盖形态之一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罩盖形态之二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罩盖形态之三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道路蓄尘排水沟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的G-G剖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一种蓄尘排水沟,图3,图4,道路路面2的边缘紧邻路侧石5设置蓄尘排水沟,其由紧邻道路边缘的U型排水沟槽11,以及覆盖在排水沟槽11上的罩盖10组成,图4,罩盖10的左端与U型排水沟槽左壁的平台悬空形成吸尘空腔10a,用水泥砂浆14抹平吸尘空腔10a下部的三角区域,罩盖10右端与U型排水沟槽11右壁平台11b及台阶立面11c密闭,道路粉尘16和杂物在外动力如风、水流驱动下从吸尘空腔10a进入并掉入U型排水沟沟槽11的排水沟11a的底部。图6、图8,所述罩盖10左端底部两边设置至少两个支板10c,并且该支板10c支撑罩盖10左端与U型排水沟槽11左侧壁的平台之间形成吸尘空腔。每个支板10c支撑在U型排水沟沟槽11左壁和右壁的两个平台上,两个支板10c承受车辆车轮30对于罩盖10垂直向下的碾压力量。图4、图7,U型排水沟沟槽11的右壁设置为至少一个台阶形状,即包含至少一高平台(地面)、一低平台11b和一个台阶立面11c,罩盖右端面10b与两个支板10c呈封闭固定联结,罩盖右端面10b与台阶的台阶立面11c相抵,图5,承受来自道路车辆轮胎30对罩盖的水平方向分量F1的撞击力。图4、图8,两个支板10c的左端外立面和罩盖右端面10b被分别被道路路平石5(或者道路路面)、U型排水沟沟槽11的台阶立面11c用水泥沙浆13粘合并紧紧相抵,图5,承受汽车刹车条件下轮胎30对罩盖左端产生的垂直向上的冲击力分量F2,防止该垂直向上的力量使得罩盖10绕右端受力点正时针方向旋转。所述支板10c是固定连接在罩盖10上一次成型的一部分。所述支板10c是施工期间用混凝土或者其他坚硬物体砌筑而成。特别的,图7、图8,罩盖10下表面10d与上表面平行,便于使用叉车40机械化施工作业。为提高罩盖10的抗碾压能力的G值,可以采用的方法有,1)、如图8,吸尘空腔10a上方的悬梁10f加粗并且内部的钢筋加粗;2)、如图8,设置加强筋10e,或者该加强筋加粗成如图9中10i样式,同样内部预埋钢筋;3)、如图10,整个罩盖10下表面10d从悬梁10f那端至另一端逐渐加厚;4)、图4,在吸尘空腔10a内并排设置若干钢筋格栅,这是行业内常用方法,在此不敷述。为提高罩盖10的抗冲击力F,采用的方法是:1)、如图5、图8,加大罩盖右端面10b的面积,特别是垂直高度加大深入地面,可以增加抵抗水平分量F1的能力;2)、设立U型排水沟槽11的台阶立面11c,使得罩盖10被台阶立面11c紧紧相抵,可以增加抵抗水平分量F1的能力;3)、路沿石5与U型排水沟槽11的台阶立面11c形成插槽,加深插槽的深度,以及用水泥砂浆13充填罩盖10与台阶立面11c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14抹平吸尘空腔10a下部的三角区域,可以提高抵抗冲击力F竖直分量F2的能力。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道路蓄尘排水沟,其特征是,道路路面边缘设置蓄尘排水沟,由紧邻道路边缘的U型排水沟槽,以及覆盖在排水沟槽上的罩盖组成,罩盖左端与U型排水沟沟槽左壁的平台悬空形成吸尘空腔,罩盖右端与U型排水沟槽右壁平台及台阶立面之一密闭,道路粉尘和杂物在外力驱动下从吸尘空腔进入并掉入U型排水沟沟槽的排水沟底部;所述罩盖的两侧设置至少两个支板,支板支撑在U型排水沟沟槽左壁平台上,以形成所述吸尘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道路蓄尘排水沟,其特征是,道路路面边缘设置蓄尘排水沟,由紧邻道路边缘的U型排水沟槽,以及覆盖在排水沟槽上的罩盖组成,罩盖左端与U型排水沟沟槽左壁的平台悬空形成吸尘空腔,罩盖右端与U型排水沟槽右壁平台及台阶立面之一密闭,道路粉尘和杂物在外力驱动下从吸尘空腔进入并掉入U型排水沟沟槽的排水沟底部;所述罩盖的两侧设置至少两个支板,支板支撑在U型排水沟沟槽左壁平台上,以形成所述吸尘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蓄尘排水沟,其特征是,U型排水沟沟槽的右壁设置为至少一个台阶形状,即包含至少一高一低两个平台和一个台阶立面,罩盖右端面与两个支板呈封闭固定联结,罩盖右端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墒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