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宁汉专利>正文

一种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752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包括防渗层和加药穿孔管(2),污染土壤(6)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层,所述污染土壤(6)的竖直方向钻加药孔,所述加药孔内设置有所述加药穿孔管(2),所述加药穿孔管(2)伸入所述污染土壤(6)的一端位于所述防渗层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通过在土壤内设置的加药穿孔管,使药剂能够流通到被污染土壤的各个部位,让被污染的土壤里面的污染物反应均匀,并在污染土壤的底部设置防渗层,防止交叉污染。

A device for remediation of soil contamin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repairing soil pollution, which comprises an impervious layer and a medicated perforating pipe (2), an impervious lay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olluted soil (6), a medicated hole is drilled vertically in the polluted soil (6), a medicated perforating pipe (2) is arranged in the medicated hole, and one end of the medicated perforating pipe (2) extends into the polluted soil (6) is located above the impervious layer. The device for repairing soil pollu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medicine circulate to all parts of the polluted soil through a perforated pipe for adding medicine in the soil, make the pollutants in the polluted soil react evenly, and set an impervious layer at the bottom of the polluted soil to prevent cross-conta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固体污染物处理
,涉及一种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
技术介绍
1、土壤污染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土壌污染中污染物的种类按性质分主要有:1)有机物质、其中数量较大而又比较严重的是化学农药、尤其是有机氯、有机磷农药;2)氮素和磷素化学肥料;3)铬、铜、锌、铅、汞、镉、砷等重金属;4)肠细菌、破伤风杆菌、肠寄生虫等有害微生物类;5)工业生产,特别是制药化工生产残留物。2、土壤污染具有以下特点:1)隐蔽性或潜伏性;2)不可逆性和长期性。3、目前存在许多方法用以去除土壤污染物、例如:挖出继以后焚烧、原位固化、生物处理、化学添加剂去活化、射频加热等。尽管这些方法在一些应用中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工作量非常大、有些方法可能是非常昂贵且不切实际的,同时存在处理不彻底,对地下水或未被污染的土壤产生二次污染,处理过程中有可能对大气产生污染。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包括防渗层和加药穿孔管,污染土壤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层,所述污染土壤的竖直方向钻加药孔,所述加药孔内设置有所述加药穿孔管,所述加药穿孔管伸入所述污染土壤的一端位于所述防渗层的上方。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渗滤液收集管,所述渗滤液收集管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的底部和所述防渗层之间。通过渗滤液收集管收集渗滤液动态观测渗滤液的浓度、PH及各成分的含量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投药或渗出液回灌。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渗滤液收集装置,所述渗滤液收集管的连通所述渗滤液收集装置,所述渗滤液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渗滤液收集管的下方。通过渗滤液收集管接到渗滤液收集装置、动态观测渗滤液的浓度、PH及各成分的含量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投药或渗出液回灌。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渗滤液收集排放管,所述渗滤液收集管均与所述渗滤液收集排放管连通。利用渗滤液收集排放管方便将渗滤液收集管中药液导出。更进一步的,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上设置有阀门。通过在渗滤液收集管上设置阀门,可以控制渗滤液的排放时间,以达到药液与土壤中污染物的完全反应时间。更进一步的,所述渗滤液收集排放管上设置有总阀门。通过在渗滤液收集排放管上设置阀门,可以控制渗滤液的排放时间,以达到药液与土壤中污染物的完全反应时间。更进一步的,所述渗滤液收集管的上方和两侧均设置有渗滤液收集孔。方便污染土壤中药液渗入渗滤液收集管中。更进一步的,所述污染土壤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或者表面四周设置有止水桩。在凹槽或者止水桩形成的凹槽中加入药液,药液通过土壤表面、加药孔和加药穿孔管进入污染土壤中,从而实现药液与污染土壤的完全反应。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密注浆穿孔管,所述压密注浆穿孔管设置在所述防渗层处。通过在压密注浆穿孔管注入固化浆,如水泥浆等,形成底部固化的防渗层。更进一步的,所述压密注浆穿孔管两层纵横交错布置。更进一步的,水平方向上相邻所述压密注浆穿孔管之间的距离为1200mm,竖直方向上两层所述压密注浆穿孔管之间的距离为800mm。更进一步的,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为热媒管、电热管或热管。以便于对污染土壤采用加热法处理时使用。更进一步的,所述污染土壤为盐碱地、碱性土壤或重金属污染土壤。更进一步的,所述渗滤液收集管的外侧设置有滤网。更进一步的,所述污染土壤的表面架空设置有薄膜。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通过在土壤内设置的加药穿孔管,使药剂能够流通到被污染土壤的各个部位,让被污染的土壤里面的污染物反应均匀,并在污染土壤的底部设置防渗层,防止交叉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注浆穿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渗滤液收集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包括防渗层和加药穿孔管2,污染土壤6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层,污染土壤6的竖直方向钻加药孔,加药孔内设置有加药穿孔管2,加药穿孔管2伸入污染土壤6的一端位于防渗层的上方。其中,优选的,还包括渗滤液收集管3,渗滤液收集管3设置在污染土壤6的底部和防渗层之间。通过渗滤液收集管收集渗滤液动态观测渗滤液的浓度、PH及各成分的含量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投药或渗出液回灌。还包括渗滤液收集装置4,渗滤液收集管3连通渗滤液收集装置4,渗滤液收集装置4设置在渗滤液收集管3的下方。通过渗滤液收集管接到渗滤液收集装置、动态观测渗滤液的浓度、PH及各成分的含量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投药或渗出液回灌。还包括渗滤液收集排放管5,渗滤液收集管3均与渗滤液收集排放管5连通。利用渗滤液收集排放管将渗滤液收集管中反应后的药液导出。渗滤液收集管3上设置有阀门。通过在渗滤液收集管3上设置阀门,可以控制渗滤液的排放时间,以达到药液与土壤中污染物的完全反应时间。渗滤液收集排放管5上设置有总阀门。通过在渗滤液收集排放管5上设置阀门,可以控制渗滤液的排放时间,以达到药液与土壤中污染物的完全反应时间。渗滤液收集管3的上方和两侧均设置有渗滤液收集孔。方便污染土壤中反应。;药液渗入渗滤液收集管中。优选的,污染土壤6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或者表面四周设置有止水桩7。在凹槽或者止水桩形成的凹槽中加入药液,药液通过土壤表面、加药孔和加药穿孔管进入污染土壤中,从而实现药液与污染土壤的完全反应。优选的,还包括压密注浆穿孔管1,压密注浆穿孔管1设置在防渗层处。通过在压密注浆穿孔管注入固化浆,如水泥浆等,形成底部固化的防渗层。优选的,压密注浆穿孔管1两层纵横交错布置。水平方向上相邻压密注浆穿孔管1之间的距离为1200mm,竖直方向上两层压密注浆穿孔管1之间的距离为800mm。本技术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通过在土壤内设置的加药穿孔管,使药剂能够流通到被污染土壤的各个部位,让被污染的土壤里面的污染物反应均匀,并在污染土壤的底部设置防渗层,防止交叉污染。实施例11、在被污染土壤ト部约500mm处,布置两层纵横交错的压密注浆穿孔管1,压密注浆穿孔管1水平间距1200mm和层间距800mm。其中,压密注浆穿孔管1的侧面设置有注浆孔,注浆孔的孔距500mm、孔径10mm和管径100mm。2、通过布置的压密注浆穿孔管1注入固化浆(水泥浆等),形成底部固化的防渗层。3.在被污染土壤底部布置一层紧密接列的穿孔管(穿孔管上部及两侧开孔)、在穿孔管的一端连接渗滤液收集排放管,到达渗滤液收集装置,同时可用来检测投加药剂在被污染土壤内部是否反应完全,污染物含量是否达到国家允许的标准。4、对污染部分分土壤,垂直钻孔,形成多列穿孔柱。用于投放药剂。5、在被污染土壤地面设置加药系统,挖出深约500mm的土壤,使之形成凹面(或利用工程技术在土壤表面布置超出土壤表面500mm的连续止水桩),防止药剂外泄,以便药剂通过垂直穿孔柱,到达被污染的各个部位,使药剂与污染物充分反应。并在顶部架空布置防渗漏薄膜,防止反应物外泄,造成二次污染,防止雨水侵入和有害气体外溢。如果采用蒸发技术,更要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渗层和加药穿孔管(2),污染土壤(6)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层,所述污染土壤(6)的竖直方向钻加药孔,所述加药孔内设置有所述加药穿孔管(2),所述加药穿孔管(2)伸入所述污染土壤(6)的一端位于所述防渗层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渗层和加药穿孔管(2),污染土壤(6)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层,所述污染土壤(6)的竖直方向钻加药孔,所述加药孔内设置有所述加药穿孔管(2),所述加药穿孔管(2)伸入所述污染土壤(6)的一端位于所述防渗层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渗滤液收集管(3),所述渗滤液收集管(3)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6)的底部和所述防渗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渗滤液收集装置(4),所述渗滤液收集管(3)的一端连通所述渗滤液收集装置(4),所述渗滤液收集装置(4)设置在所述渗滤液收集管(3)的下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渗滤液收集排放管(5),所述渗滤液收集管(3)均与所述渗滤液收集排放管(5)连通。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收集管(3)上设置有阀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收集排放管(5)上设置有总阀门。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土壤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天宇谢宁汉
申请(专利权)人:谢宁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