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长江专利>正文

一种可转动平开的阳台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27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阳台窗,尤其涉及一种可转动平开的阳台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可转动平开的阳台窗,它的每一扇窗户既能在单滑道内推、拉移动,又可以转动平开从而实现增加通风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机构由转盘、挂钩、活动轴和肘杆组成,所述的转盘上有凹槽,挂钩的一端通过凸齿与凹槽呈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轴与肘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单滑道转动平开的阳台窗。(*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阳台窗,尤其涉及一种可转动平开的阳台窗
技术介绍
现有的阳台窗由推拉式多扇玻璃窗组成,它们只能在滑道内推拉移动,不能旋转平开,当开窗通风时,只有一半的窗户能打开,从而影响了通风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可转动平开的阳台窗,它的每一扇窗户既能在单滑道内推、拉移动,又可以转动平开。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阳台窗的单滑道内设置转动机构,通过该转动机构的固定轴、活动轴、转盘、肘杆等部件的联动,实现每扇窗户都能转动平开和推、拉移动的目的。本技术包括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机构由转盘4、挂钩7、活动轴8和肘杆9组成,所述的转盘4上有凹槽10,挂钩7的一端通过凸齿11与凹槽10呈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轴8与肘杆9相连接。所述的活动轴8的一端与窗框的一边相连,而另一端则插入滑道2内的滚轮5中。本技术的优点是它的每一扇窗户既可以推、拉移动,又可以转动平开,从而增加了通风面积,同时,每扇窗户只有上、下窗框,无左、右窗框,从而节省了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动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转盘、挂钩、肘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窗、2-滑道、3-窗框、4-转盘、5-滚轮、6-固定轴、7-挂钩、8-活动轴、9-肘杆、10-凹槽、11-凸齿、12-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3,首先松开玻璃窗1的插销12,活动轴8与窗框3分离,玻璃窗1可以固定轴6为轴心旋转,此时,邻窗活动轴8上的挂钩凸齿11勾在转盘4的凹槽10内,以保持邻窗活动轴8与固定轴6之间的距离不变,当玻璃窗1向内或外平开时,与玻璃窗连成一体的固定轴6则带动转盘4旋转,此时凹槽10则相对于凸齿11作旋转运动,同时,肘杆9随玻璃窗1的平开,就拉动活动轴8向固定轴6靠拢,滚轮5也随活动轴8在滑道2内滚动,玻璃窗1的平开动作完成,当玻璃窗1关闭时,肘杆9就推动活动轴8复位,直至活动轴8进入窗框3的定位槽内,再用插销12将活动轴8插紧定位,从而完成了关闭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可转动平开的阳台窗,包括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机构由转盘(4)、挂钩(7)、活动轴(8)和肘杆(9)组成,所述的转盘(4)上有凹槽(10),挂钩(7)的一端通过凸齿(11)与凹槽(10)呈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轴(8)与肘杆(9)相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台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轴(8)的一端与窗框的一边相连,而另一端则插入滑道(2)内的滚轮(5)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阳台窗,尤其涉及一种可转动平开的阳台窗。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可转动平开的阳台窗,它的每一扇窗户既能在单滑道内推、拉移动,又可以转动平开从而实现增加通风量的目的。本技术包括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机构由转盘、挂钩、活动轴和肘杆组成,所述的转盘上有凹槽,挂钩的一端通过凸齿与凹槽呈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轴与肘杆相连接。本技术主要用于单滑道转动平开的阳台窗。文档编号E06B3/32GK2744806SQ20042006918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曹长江 申请人:曹长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动平开的阳台窗,包括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机构由转盘(4)、挂钩(7)、活动轴(8)和肘杆(9)组成,所述的转盘(4)上有凹槽(10),挂钩(7)的一端通过凸齿(11)与凹槽(10)呈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轴(8)与肘杆(9)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曹长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