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洲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697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非洲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新品种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父本引进、父本材料处理、授粉和栽培管理、单株选择并形成株系、株系性状评价来实现非洲菊新品种的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育种工作中的种质引进提供了新途径,父本取粉次数可达2~3次,增加了花粉收集的数量和多次授粉次数,杂交授粉的结实率提高了15~20%,增加了单株选择群体的数量,提高了新品种的培育效率。

A New Cultivation Method of Gerbera jamesonii Varieti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ltivation method for a new variety of Gerbera jamesonii,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ultivation of a new variety of plants.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cultiv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Gerbera jamesonii by introducing paternal parents, processing paternal materials, pollination an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selecting individual plants, forming lines and evaluating plant characteristic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way for introducing Germplasm in breeding work. The number of pollination times of male parent can reach 2-3 times, the number of pollen collection and multiple pollination times are increased, the seed setting rate of cross pollination is increased by 15-20%,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 selection groups is increased, and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of new varieties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洲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洲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新品种培育

技术介绍
非洲菊又名扶郎花,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宿根常绿草本花卉。因其花朵硕大,花色丰富,姿态各异,装饰性强,耐长途运输,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适宜条件下可周年生产,周年开花,全年可为市场供应鲜切花,为世界六大切花之一。非洲菊适应性强,世界30多个国家广泛栽培,我国是非洲菊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有十多个省市规模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成为花农和小企业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非洲菊新、奇特品种倍受市场追捧,交易量和交易额持续增长。虽然非洲菊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但我国非洲菊育种起步较晚,科技储备及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大量从荷兰引种栽培,经多年试验,由于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的限制,普遍出现品质退化现象,优良种性严重退化甚至丧失,不得不从生产中逐步淘汰。非洲菊品种退化通常表现为花朵变小、过渡色多、花型紊乱、双秆现象、株高参差不齐、生活力下降、抗性和产量降低等。目前,国内非洲菊栽培品种90%以上来源于荷兰等育种公司,在品种、质量、效益等方面与花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产值仅为荷兰等发达国家的1/4,良种良法严重滞后,缺乏对产业的有力支撑。而新品种引种较难,品种使用权转让费极其昂贵,一般企业和花农都难以承受。因此,探索一种适宜的非洲菊新品种培育方法,形成完善的育种技术体系,提高育种效率对非洲菊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非洲菊新品种选育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非洲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目的在于降低育种成本,提高非洲菊新品种育种效率,满足市场对新、奇、优非洲菊新品种的迫切需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非洲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父本引进3月~5月或9月~11月,与现有非洲菊品种相比,购买市场新上市新颖的非洲菊开花花枝作为父本,且所述父本花枝上的花序的成熟度为从外向内第一轮两性花的花药刚显露;(2)父本材料处理用消过毒的剪刀将步骤(1)中所述的父本花枝基部剪去2cm~3cm后,插入装有营养液的容器中,放在大棚内;营养液配方如下:6-BA1~2mg/L,蔗糖20000mg/L;大棚内的温度控制为白天18℃~28℃,夜间14℃~16℃,空气相对湿度60%~80%,光照强度25000~40000lx;(3)授粉和栽培管理①在大棚内种植候选的非洲菊母本:以抗病性、适应性和观赏性为育种目标,选择正在开花,与现有非洲菊品种相比,育种目标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作为母本;②授粉:步骤(2)中所述的父本花枝上的花序的花药散粉时,收集父本花粉,在收集花粉后半小时内授粉,选择母本的生长时期为从外向内第一轮两性花将散粉时的花枝为授粉对象,授粉时用毛笔将收集到的父本花粉涂在所述母本的花序外轮舌状花的柱头上,并用剪刀将母本舌状花的花瓣顶部剪去1cm~2cm,编号挂牌并套袋;③多次授粉,将取过花粉的父本花枝基部剪去2cm~3cm后,重新插入步骤(2)中所述的营养液中,每隔一天取一次父本花粉对所述母本进行授粉,如此反复,直至父本花枝不能散粉为止;授粉后的母本按常规非洲菊栽培管理方法进行养护至收获非洲菊杂交后代种子,且在母本生长至收获种子期间避免被授粉花枝沾水;④收获的非洲菊杂交后代种子在7d~14d内按非洲菊常规栽培方法播种和栽培管理直至开花;(4)单株选择并形成株系开花期,采用一次性单株选择法初选具有特异性的单株并编号;摘取初选的单株花蕾,采用非洲菊常规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单株扩繁,形成株系;(5)株系性状评价将步骤(4)所得株系的生根植株移至大棚内进行常规炼苗和移栽管理至开花,开花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的农业行业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非洲菊NY/T2357-2013,对株系的观赏性状进行测试和评价,对株系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进行观察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多点试种,筛选有特异性、单株间表现一致、性状稳定的株系为非洲菊新品种。步骤(2)中所述的消过毒的剪刀为用体积分数为75%酒精消毒。步骤(2)和步骤(3)③中父本花枝基部浸入营养液的高度为4cm~7cm。在步骤(5)中单株间表现不一致,性状不稳定的株系中重新选择育种目标性状优良单株,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至株系具有特异性、单株间表现一致,性状稳定时为非洲菊新品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现有的育种材料引种多以种苗方式引进,商家为了保护品种的使用权和维护自身利益,较新奇的品种一般都不卖种苗,只卖鲜切花,种苗引进手续复杂,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的母本为自有品种,父本为市场新上市的花枝,引种成本较低,来源更加广阔,为育种工作中的种质引进提供了新途径。2、非洲菊可周年开花,且花期较长,但本专利技术只选择3月~5月或9月~11月这两个时间段内购买花枝进行杂交育种,授粉时将母本舌状花的花瓣顶部剪去1cm~2cm,与其它月份授粉和不剪去部分母本舌状花的花瓣顶部相比,杂交授粉的结实率提高了15~20%,增加了单株选择群体的数量,提高了新品种的培育效率。3、每次插入营养液前,将父本花枝基部剪去2cm~3cm,控制基部侵入保鲜液的高度为4cm~7cm,并且选择合适的营养液配方,利于父本雄蕊的进一步发育,父本取粉次数可达2~3次,增加了花粉数量,提高了父本的利用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中无特殊说明的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一种非洲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父本引进3月~5月,与现有非洲菊品种相比,购买市场新上市新颖的非洲菊开花花枝作为父本,且所述父本花枝上的花序的成熟度为从外向内第一轮两性花的花药刚显露;(2)父本材料处理用体积分数为75%酒精消过毒的剪刀将步骤(1)中所述的父本花枝基部剪去2cm~3cm后,插入装有营养液的容器中,父本花枝基部浸入营养液的高度为4cm~7cm,再将容器放在大棚内;营养液配方如下:6-BA1mg/L,蔗糖20000mg/L。大棚内的温度控制为白天18℃~28℃,夜间14℃~16℃,空气相对湿度60%~80%,光照强度25000~40000lx;照太强要适当遮光。(3)授粉和栽培管理①在大棚内种植候选的非洲菊母本:以抗病性、适应性和观赏性为育种目标,选择正在开花,与现有非洲菊品种相比,育种目标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作为母本;②授粉:步骤(2)中所述的父本花枝上的花序的花药散粉时,收集父本花粉,在收集花粉后半小时内授粉,选择母本的生长时期为从外向内第一轮两性花将散粉时的花枝为授粉对象,授粉时用毛笔将收集到的父本花粉涂在所述母本的花序外轮舌状花的柱头上,并用剪刀将母本舌状花的花瓣顶部剪去1cm~2cm,编号挂牌并套袋;③多次授粉,将取过花粉的父本花枝基部剪去2cm~3cm后,重新插入步骤(2)中所述的营养液中,父本花枝基部浸入营养液的高度为4cm~7cm,每隔一天取一次父本花粉对所述母本进行授粉,如此反复,直至父本花枝不能散粉为止;授粉后的母本按常规非洲菊栽培管理方法进行养护至收获非洲菊杂交后代种子,且在母本生长至收获种子期间避免被授粉的花枝沾水;④收获的非洲菊杂交后代种子在7d~14d内按非洲菊常规栽培方法播种和栽培管理直至开花。(4)单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洲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父本引进3月~5月或9月~11月,与现有非洲菊品种相比,购买市场新上市新颖的非洲菊开花花枝作为父本,且所述父本花枝上的花序的成熟度为从外向内第一轮两性花的花药刚显露;(2)父本材料处理用消过毒的剪刀将步骤(1)中所述的父本花枝基部剪去2cm~3cm后,插入装有营养液的容器中,放在大棚内;营养液配方如下:6‑BA   1~2mg/L,蔗糖   20000mg/L;大棚内的温度控制为白天18℃~28℃,夜间14℃~16℃,空气相对湿度60%~80%,光照强度25000~40000lx;(3)授粉和栽培管理①在大棚内种植候选的非洲菊母本:以抗病性、适应性和观赏性为育种目标,选择正在开花,与现有非洲菊品种相比,育种目标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作为母本;②授粉:步骤(2)中所述的父本花枝上的花序的花药散粉时,收集父本花粉,在收集花粉后半小时内授粉,选择母本的生长时期为从外向内第一轮两性花将散粉时的花枝为授粉对象,授粉时用毛笔将收集到的父本花粉涂在母本花序外轮舌状花的柱头上,并用剪刀将母本舌状花的花瓣顶部剪去1cm~2cm,编号挂牌并套袋;③多次授粉,将取过花粉的父本花枝基部剪去2cm~3cm后,重新插入步骤(2)中所述的营养液中,每隔一天取一次父本花粉对所述母本进行授粉,如此反复,直至父本花枝不能散粉为止;授粉后的母本按常规非洲菊栽培管理方法进行养护至收获非洲菊杂交后代种子,且在母本生长至收获种子期间避免被授粉花枝沾水;④收获的非洲菊杂交后代种子在7d~14d内按非洲菊常规栽培方法播种和栽培管理直至开花;(4)单株选择并形成株系开花期,采用一次性单株选择法初选具有特异性的单株并编号;摘取初选的单株花蕾,采用非洲菊常规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单株扩繁,形成株系;(5)株系性状评价将步骤(4)所得株系的生根植株移至大棚内进行常规炼苗和移栽管理至开花,开花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的农业行业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非洲菊NY/T2357‑2013,对株系的观赏性状进行测试和评价,对株系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进行观察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多点试种,筛选有特异性、单株间表现一致、性状稳定的株系即为非洲菊新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洲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父本引进3月~5月或9月~11月,与现有非洲菊品种相比,购买市场新上市新颖的非洲菊开花花枝作为父本,且所述父本花枝上的花序的成熟度为从外向内第一轮两性花的花药刚显露;(2)父本材料处理用消过毒的剪刀将步骤(1)中所述的父本花枝基部剪去2cm~3cm后,插入装有营养液的容器中,放在大棚内;营养液配方如下:6-BA1~2mg/L,蔗糖20000mg/L;大棚内的温度控制为白天18℃~28℃,夜间14℃~16℃,空气相对湿度60%~80%,光照强度25000~40000lx;(3)授粉和栽培管理①在大棚内种植候选的非洲菊母本:以抗病性、适应性和观赏性为育种目标,选择正在开花,与现有非洲菊品种相比,育种目标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作为母本;②授粉:步骤(2)中所述的父本花枝上的花序的花药散粉时,收集父本花粉,在收集花粉后半小时内授粉,选择母本的生长时期为从外向内第一轮两性花将散粉时的花枝为授粉对象,授粉时用毛笔将收集到的父本花粉涂在母本花序外轮舌状花的柱头上,并用剪刀将母本舌状花的花瓣顶部剪去1cm~2cm,编号挂牌并套袋;③多次授粉,将取过花粉的父本花枝基部剪去2cm~3cm后,重新插入步骤(2)中所述的营养液中,每隔一天取一次父本花粉对所述母本进行授粉,如此反复,直至父本花枝不能散粉为止;授粉后的母本按常规非洲菊栽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芹丽杨春梅李绅崇王继华吴丽芳阮继伟余蓉培汪国鲜吴旻李慧敏孙建丽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