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659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北斗控制模块上电后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对目标地址发送位置和数据信息,发送频率根据北斗卡的等级设定,断电后停止发送。将北斗信标及供电电池装入一种漂浮装置里,将该装置密封并用绳索连接后放入大海中,使用北斗手持机或其他北斗设备接收北斗信标发来的位置和数据信息,从收到的第一条信息开始计时,计时一定时间后,统计该时段内收到信息的成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以该装置模拟北斗信标在海面漂浮的真实状态,分析该状态下北斗信标定位及通信的成功率和可靠性。本专利的说明书中列出了附图,根据附图和专利内容,专业人员可以基本掌握该专利的设计和使用要点。

A Torpedo Beidou Beacon Offshore Positioning Communica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orpedo Beidou beacon offshore positioning communica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 Beidou control module transmits location and data information to the target address according to a set procedure after power-on, and transmits frequency according to the Beidou card level setting, and stops sending after power-off. The Beidou beacon and power supply battery are loaded into a floating device. The device is sealed and connected with a rope, then put into the sea. The Beidou handset or other Beidou equipment is used to receive the position and data information from Beidou beacon. The time is counted from the first information received. After a certain time, the success rate of receiving information in this period is counted. The device simulates the real state of Beidou beacon floating on the sea surface, and analyses the success rate and reliability of Beidou beacon positioning and communication under this state. According to the drawings and patent contents, professionals can basically grasp the design and use of the pa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中兵器水面定位、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鱼雷北斗信标利用我国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突破水面雷位指示技术瓶颈,有效地解决了鱼雷海上远距离精确定位和通信的难题。鱼雷装配北斗信标,利用北斗卫星的导航定位和短报文功能,实现鱼雷训练后远距离精确定位和数据回传。目前,测试北斗信标短报文通信效果的方法是:在暗室里采用卫星信号模拟器,模拟产生北斗卫星信号环境,利用北斗终端或北斗手持机接收北斗信标发送的位置及数据信息,统计信息发送的成功率。此种方法虽然可以检测北斗信标的功能及性能,但是并不能模拟实际应用状态下鱼雷北斗信标在海面上的工作状态,不能评估鱼雷北斗信标在海面上的位置及数据报送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在鱼雷北斗信标研制过程中不能提前释放技术风险,无法全面分析北斗信标真实漂浮状态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方案提出了一种试验装置和检测方法,能够真实模拟鱼雷北斗信标在海面的工作状态,并可对这种状态下鱼雷北斗信标的定位及通信成功率和可靠性进行分析验证,提前释放技术风险,可以有效缩短鱼雷北斗信标的研制周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电池、配重块、北斗信标和接收设备;所述壳体能够浮在水面上;电池、配重块、北斗信标和电池连接且北斗天线位于壳体顶部,配重块位于壳体底部,通过调剂配重块数量来改变本装置漂浮时顶面距离海面的高度;当目标入水后,北斗卫星将通信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接收设备,发送t时间后,手动断电停止发送,统计接收设备应接收数和实际接收数来检测北斗信标是否工作正常。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北斗信标包括北斗控制模块和北斗天线,且北斗天线、北斗控制模块和电池依次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为柱状体,顶部采用透波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定义壳体轴线高度为H(mm),圆柱底面直径为D(mm),试验装置顶面距离海面高度为h(mm),试验装置重量为G0(g),北斗信标、电池及电缆重量为G1(g),配重G2(g),则通信装置北斗天线距离海面高度可通过改变G2来改变h。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接收设备为北斗手持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定位通信装置置于海中,其中北斗控制模块和北斗天线组成北斗信标;通过公式进行配重块选取,使得通信装置北斗天线距离海面高度h与鱼雷航行结束后北斗天线漂浮时距离海面高度一致;步骤二:上电后,北斗控制模块通过北斗天线向北斗卫星发送所在位置信息,北斗卫星将信息传至外部北斗手持机或其他接收设备;步骤三:发送t时间后,断电停止发送;步骤四:分别统计北斗手持机或其他接收设备接收到的信息数量N1和手持机应接收信息数量N,根据公式计算待测北斗信标信息发送的成功率;步骤五:若成功率大于95%,则说明待测北斗信标在该海面状态下工作正常;若小于95%,则对待测北斗信标进行进一步检测;步骤六:将北斗信标中置于空旷陆地中,上电继续进行位置信息发送测试,并统计在陆地状态下信息接收的成功率;若陆地测试成功率大于95%,则说明北斗信标在该海面状态下工作不正常;若陆地测试成功率小于95%,则分析北斗控制模块和北斗天线故障原因。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检测装置,可以模拟鱼雷航行结束后北斗信标在海面漂浮的真实状态,分析该状态下北斗信标定位及通信的成功率和可靠性,提前释放技术风险,验证并确定北斗信标技术状态。本装置通过改变配重的重量调节北斗天线距离海面的高度,适用范围更广;北斗信标信息发送性能定量评估,利用北斗信标信息发送成功率来评估北斗信标在该海面状态下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北斗信标海面通信试验示意图图2为北斗信标海面通信试验装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试验装置壳体;2—电池;3—配重;4—北斗控制模块;5—北斗天线;6—北斗手持机或其他接收设备;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装置中的北斗信标由北斗控制模块和北斗天线组成,北斗控制模块上电后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对目标地址发送位置和数据信息,发送频率根据北斗卡的等级设定,断电后停止发送。将北斗信标及供电电池装入一种漂浮装置里,将该装置密封并用绳索连接后放入大海中,使用北斗手持机或其他北斗设备接收北斗信标发来的位置和数据信息,从收到的第一条信息开始计时,计时一定时间后,统计该时段内收到信息的成功率。配重为数个固定重量的金属,如与工装同形状的圆盘形金属,单片重量10g-100g,可根据放置不同重量的配重金属,来确定工装露出水面的高度。配重放置在装置底部,模块、天线和电池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电池连接控制模块的供电接口,天线与控制模块的射频接口连接。经电源接口给模块供电,模块上电后开始工作,通过天线接收到北斗二号的定位信息,再通过北斗一代的发射信道将该定位信息发送给手持机或其他接收设备。本装置的检测方法为:步骤一:本专利技术装置检测原理为,在海面条件下,利用北斗信标上电后自动向北斗手持机或其他接收设备发送位置和数据信息,统计北斗手持机成功接收到的信息数量与应收信息数量,得到待测北斗信标位置信息和数据的发送成功率。在测试过程中使用的北斗手持机或接收设备为经过检测的接收成功率为100%合格产品。步骤二:北斗天线距离海面高度要求:本专利技术的试验装置在水中的漂浮姿态要模拟鱼雷航行结束后北斗天线的最终漂浮姿态,试验装置的北斗天线距离海面高度要与鱼雷航行结束后北斗天线漂浮时距离海面高度一致,本试验装置可以通过调节配重的重量,来改变装置漂浮时顶面距离海面的高度,从而模拟鱼雷航行结束后北斗天线的漂浮姿态。如图2所示,试验装置为圆柱形,总高度为H(mm),圆柱底面直径为D(mm),试验装置顶面距离海面高度为h(mm),试验装置重量为G0(g),北斗信标、电池及电缆重量为G1(g),配重G2(g),试验装置北斗天线距离海面高度(mm),可通过改变G2,从而改变h。步骤三:参照图2,将北斗控制模块、北斗天线和供电电池连接好,放置在漂浮装置里,天线朝上用胶固定在漂浮装置内部顶部,顶部盖子材料为透波材料;步骤四:北斗控制模块加电后将漂浮装置的盖子用水密胶带密封,确保漂浮装置不渗水;用绳索连接漂浮装置,并将漂浮装置放置在大海中;步骤五:用北斗手持机或其他接收装置接收北斗信标发来的位置或数据信息;步骤六:从瓶子入水后北斗手持机收到北斗信标发来的第一条位置信息开始计时,共计时不小于30分钟;断电时,手动将电池与模块断开,或者用其他自动控制的装备将电池与模块断开步骤七:计时结束后记录北斗手持机收到的位置信息的数量;测试人员记录t时间内收到的信息数量,模块向接受设备发送频率为已知,一般为60秒/条(根据北斗卡级别确定)步骤八:数据处理并进行测试结果评估:分别统计北斗手持机接收到的信息数量N1和手持机应收信息数量N,根据公式计算待测北斗信标信息发送的成功率。步骤九:若成功率大于95%,则说明待测北斗信标在该海面状态下工作正常,若小于95%,将该北斗模块置于陆地空旷南向无遮挡位置,上电进行位置信息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池(2)、配重块(3)、北斗信标和接收设备;所述壳体(1)能够浮在水面上;电池(2)、配重块(3)、北斗信标和电池(2)连接且北斗天线(5)位于壳体顶部,配重块(3)位于壳体(1)底部,通过调剂配重块(3)数量来改变本装置漂浮时顶面距离海面的高度;当目标入水后,北斗卫星将通信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接收设备,发送t时间后,手动断电停止发送,统计接收设备应接收数和实际接收数来检测北斗信标是否工作正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池(2)、配重块(3)、北斗信标和接收设备;所述壳体(1)能够浮在水面上;电池(2)、配重块(3)、北斗信标和电池(2)连接且北斗天线(5)位于壳体顶部,配重块(3)位于壳体(1)底部,通过调剂配重块(3)数量来改变本装置漂浮时顶面距离海面的高度;当目标入水后,北斗卫星将通信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接收设备,发送t时间后,手动断电停止发送,统计接收设备应接收数和实际接收数来检测北斗信标是否工作正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信标包括北斗控制模块(4)和北斗天线(5),且北斗天线(5)、北斗控制模块(4)和电池(2)依次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柱状体,顶部采用透波材料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雷北斗信标海上定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壳体(1)轴线高度为H(mm),圆柱底面直径为D(mm),试验装置顶面距离海面高度为h(mm),试验装置重量为G0(g),北斗信标、电池及电缆重量为G1(g),配重G2(g),则通信装置北斗天线距离海面高度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闫靠肖莹舒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