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648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和元件槽,安装板内壁底端中部开口元件槽,安装板内壁底端并位于元件槽顶端四侧均匀开有至少十四个通道,且通道顶端均贴附有包覆层,安装板内壁底端四角均嵌入设置有边块,且安装板四侧并对应于通道的位置开有电缆口;安装板底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轨道块,且轨道块底端均设置有托板,适应于光伏技术领域的生产与应用,该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使用者在安装光伏板时,安装板内壁底端中部开口元件槽,通过元件槽可放置光伏板中的组件,从而预留一个凹入的位置,防止组件被光伏板压坏,同时安装板内壁底端并位于元件槽顶端四侧均匀开有至少十四个通道。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Buffer Adjust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ffering and adjustabl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photovoltaic components,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plate and a component groove, an open component groove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unting plate, at least fourteen channels are evenly open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unting plate and located at the top four sides of the component groove, and a cladding layer is attached at the top of the channel, and a side block is embedded at the bottom four corner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unting plate, and the four sides of The cable openings correspond to the position of the channel; the track blocks are clamp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track blocks are equipped with bracket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this kind of photovoltaic module can buffer and adjust. When installing the photovoltaic board, the user installs the open element groove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through which the element groove can be placed in the photovoltaic board. A concave position is reserved to prevent the module from being crushed by the photovoltaic panel.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panel and at the top of the element groove, at least fourteen channels are evenly opened on all si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为一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现有的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光伏板中有部分组件及电缆,而光伏板位于安装结构内时,光伏板底端的组件与电缆不便于放置,其次,为了保证光伏板的平稳性,安装结构中会有减震装置,而由于部分安装结构中的减震装置会固定锁死,使用者不便于调整减震装置与安装结构的连接位置,而影响到减震效果,故而,我们提出通过元件槽与通道给光伏板中的组件预留位置,避免组件不便于安装,使用者可将卡环分别移向滑槽左右边缘,同时卡环之间相隔的距离拉长,可稳定住安装板的左右两边,提高减震效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具备通过元件槽与通道给光伏板中的组件预留位置,避免组件不便于安装,使用者可将卡环分别移向滑槽左右边缘,同时卡环之间相隔的距离拉长,可稳定住安装板的左右两边,提高减震效果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光伏板底端的组件与电缆不便于放置,使用者不便于调整减震装置与安装结构的连接位置,而影响到减震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和元件槽,所述安装板内壁底端中部开口元件槽,所述安装板内壁底端并位于元件槽顶端四侧均匀开有至少十四个通道,且通道顶端均贴附有包覆层,所述安装板内壁底端四角均嵌入设置有边块,且安装板四侧并对应于通道的位置开有电缆口;所述安装板底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轨道块,且轨道块底端均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顶端前后两侧均开有滑槽,且滑槽顶端均设置有与轨道块活动连接的卡环,所述卡环底端焊接有与滑槽卡接的滑块,且托板顶端中部并位于卡环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托板底端设置有压板,且压板顶端左右两侧均开有至少三个立柱孔,所述压板底端设置有底板,且底板顶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三个贯穿设置于立柱孔的立柱,所述立柱外边缘套接有顶端与压板相抵住的弹簧,且底板与压板顶端中部均开有螺栓孔,所述螺栓通过螺栓孔分别与压板和底板转动连接。进一步优点,所述边块的高度至少为2cm,且包覆层由绝缘橡胶材质组成。进一步优点,所述卡环组成“环形”状,且滑槽的长度至少为20cm。进一步优点,所述左右两侧的立柱与立柱孔均呈“三角”排布,且弹簧的直径至少为1.8cm,并弹簧直径大于立柱孔直径,所述弹簧通过压板伸缩。进一步优点,所述托板、压板和底板均通过螺栓改变之间相隔距离,且螺栓与轨道块之间相隔至少6cm。进一步优点,所述安装板的面积为30cm×20cm。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使用者在安装光伏板时,安装板内壁底端中部开口元件槽,通过元件槽可放置光伏板中的组件,从而预留一个凹入的位置,防止组件被光伏板压坏,同时安装板内壁底端并位于元件槽顶端四侧均匀开有至少十四个通道,使用者可根据电缆外界连接的位置来排列电缆,并将电缆穿过电缆口使其与外界装置连接,加上安装板内壁底端四角均嵌入设置有边块,且边块的高度至少为2cm,通过边块可将光伏板抬起,避免光伏板压到电缆,通过元件槽与通道给光伏板中的组件预留位置,避免组件不便于安装。2、该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使用者在安装光伏板安装结构时,安装板底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轨道块,且滑槽顶端均设置有与轨道块活动连接的卡环,使用者可将卡环卡入轨道块的左右两侧,从而将安装板与托板安装,并且使用者在安装完毕后,可通过滑块移动卡环,从而改变减震装置与安装结构的连接位置,使用者可将卡环分别移向滑槽左右边缘,同时卡环之间相隔的距离拉长,可稳定住安装板的左右两边,提高减震效果,并压板底端设置有底板,且底板顶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三个贯穿设置于立柱孔的立柱,并且左右两侧的立柱与立柱孔均呈“三角”排布,而弹簧通过压板伸缩,“三角”排布的方式可加强弹簧减震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对安装板的减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内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卡环结构外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边块结构外部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轨道块、3电缆口、4托板、5滑槽、6滑块、7卡环、8螺栓、9压板、10螺栓孔、11底板、12立柱、13立柱孔、14弹簧、15元件槽、16通道、17边块、18包覆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一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1和元件槽15,安装板1内壁底端中部开口元件槽15,安装板1底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轨道块2,且轨道块2底端均设置有托板4,托板4顶端前后两侧均开有滑槽5,且滑槽5顶端均设置有与轨道块2活动连接的卡环7,卡环7底端焊接有与滑槽5卡接的滑块6,且托板4顶端中部并位于卡环7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栓8,托板4底端设置有压板9,且压板9顶端左右两侧均开有至少三个立柱孔13,压板9底端设置有底板11,且底板11顶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三个贯穿设置于立柱孔13的立柱12,立柱12外边缘套接有顶端与压板9相抵住的弹簧14,且底板11与压板9顶端中部均开有螺栓孔10,螺栓8通过螺栓孔10分别与压板9和底板11转动连接,使用者在安装光伏板的安装结构时,可将卡环7卡入轨道块2的左右两侧,卡环7组成“环形”状,且滑槽5的长度至少为20cm,通过卡环7将安装板1与托板4安装,并且使用者在安装完毕后,可通过滑块6移动卡环7,从而改变减震装置与安装结构的连接位置,并且使用者可将卡环7分别移向滑槽5左右边缘,同理卡环7之间相隔距离最长至少为20cm,可稳定住安装板1的左右两边,提高减震效果,左右两侧的立柱12与立柱孔13均呈“三角”排布,且弹簧14的直径至少为1.8cm,并弹簧14直径大于立柱孔13直径,弹簧14通过压板9伸缩,接着当安装板1摇晃时,压板9会压迫到弹簧14,通过多个弹簧14可对安装板1进行减震,并且此排布的方式可加强弹簧14减震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对安装板1的减震效果,托板4、压板9和底板11均通过螺栓8改变之间相隔距离,且螺栓8与轨道块2之间相隔至少6cm,而使用者需要调节安装结构时,可将安装板1下压,同时弹簧14受到压迫进行收缩,压板9与底板11之间的距离缩短,使用者可拧紧螺栓8,并随使用者的转动,螺栓8会通过螺栓孔10,将螺栓8拧入底板11中的螺栓孔10后,压板9与底板11之间被固定,弹簧14无法弹开,从而调节缓冲装置停止进行缓冲工作,并使用者需要使用弹簧14时,可再次拧松螺栓8,螺栓8会脱离螺栓孔10,同时压板9与底板11之间不被固定,弹簧失去压板9的压迫力进行回弹,可进行缓冲工作。安装板1内壁底端并位于元件槽15顶端四侧均匀开有至少十四个通道16,且通道16顶端均贴附有包覆层18,安装板1内壁底端四角均嵌入设置有边块17,且安装板1四侧并对应于通道16的位置开有电缆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1)和元件槽(15),所述安装板(1)内壁底端中部开口元件槽(1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内壁底端并位于元件槽(15)顶端四侧均匀开有至少十四个通道(16),且通道(16)顶端均贴附有包覆层(18),所述安装板(1)内壁底端四角均嵌入设置有边块(17),且安装板(1)四侧并对应于通道(16)的位置开有电缆口(3);所述安装板(1)底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轨道块(2),且轨道块(2)底端均设置有托板(4),所述托板(4)顶端前后两侧均开有滑槽(5),且滑槽(5)顶端均设置有与轨道块(2)活动连接的卡环(7),所述卡环(7)底端焊接有与滑槽(5)卡接的滑块(6),且托板(4)顶端中部并位于卡环(7)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栓(8),所述托板(4)底端设置有压板(9),且压板(9)顶端左右两侧均开有至少三个立柱孔(13),所述压板(9)底端设置有底板(11),且底板(11)顶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三个贯穿设置于立柱孔(13)的立柱(12),所述立柱(12)外边缘套接有顶端与压板(9)相抵住的弹簧(14),且底板(11)与压板(9)顶端中部均开有螺栓孔(10),所述螺栓(8)通过螺栓孔(10)分别与压板(9)和底板(11)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缓冲调节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1)和元件槽(15),所述安装板(1)内壁底端中部开口元件槽(1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内壁底端并位于元件槽(15)顶端四侧均匀开有至少十四个通道(16),且通道(16)顶端均贴附有包覆层(18),所述安装板(1)内壁底端四角均嵌入设置有边块(17),且安装板(1)四侧并对应于通道(16)的位置开有电缆口(3);所述安装板(1)底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轨道块(2),且轨道块(2)底端均设置有托板(4),所述托板(4)顶端前后两侧均开有滑槽(5),且滑槽(5)顶端均设置有与轨道块(2)活动连接的卡环(7),所述卡环(7)底端焊接有与滑槽(5)卡接的滑块(6),且托板(4)顶端中部并位于卡环(7)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栓(8),所述托板(4)底端设置有压板(9),且压板(9)顶端左右两侧均开有至少三个立柱孔(13),所述压板(9)底端设置有底板(11),且底板(11)顶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三个贯穿设置于立柱孔(13)的立柱(12),所述立柱(12)外边缘套接有顶端与压板(9)相抵住的弹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珞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