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排气通道的蓄电池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6415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的一种具有双排气通道的蓄电池底盖,包括盖体,在该盖体上侧设置有排气腔,在该排气腔内设置有两个排气通道,两个排气通道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隔离,每个排气通道由第一排气道和第二排气道组成,第一排气道和第二排气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与排气腔的其中一个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在第一排气道远离间隙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排气孔,在第二排气道远离间隙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嘴,第一排气道的底面高度朝靠近间隙的方向逐渐升高,第二排气道的底面高度朝靠近排气嘴的方向逐渐升高。结构简单,带酸气体能够及时排出,且延长了带酸气体在排气通道内的冷凝路径,减少了电解液的蒸发消耗量,同时使析出的酸液回流时更为顺畅。

Battery Bottom Cover with Dual Exhaust Channe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ttery bottom cover with double exhaust channels, which comprises a cover body. An exhaust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cover body, and two exhaust passages are arranged in the exhaust chamber. The two exhaust passages are separated by a first partition board. Each exhaust passage consists of a first exhaust passage and a second exhaust passage. A second partition boar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exhaust passage and the second exhaust passage.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second baffle and one of the side walls of the exhaust chamber. An exhaust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end far from the clearance of the first exhaust passage. An exhaust nozzl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far from the clearance of the second exhaust passage. The bottom height of the first exhaust passage gradually increases towards the clearance, and the bottom height of the second exhaust passage gradually increases towards the direction near the exhaust outle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acid gas can be discharged in time, and the condensation path of the acid gas in the exhaust passage is prolonged, the evaporation consumption of the electrolyte is reduced, and the acid liquid released is more smoothly reflux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排气通道的蓄电池底盖
本技术属于机动车用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排气通道的蓄电池底盖。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是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工作电压平稳、使用温度及使用电流范围宽、能充放电数百个循环、贮存性能好、造价较低,因而应用广泛,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于汽车、摩托车。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所用的电解液通常由蒸馏水和硫酸配制而成,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加酸后会产生带酸气体,若不及时排出会造成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引起蓄电池爆炸。现有的摩托车用蓄电池盖只有一个排气通道,排出气体有限,且带酸气体在排气通道内流动路径较短,不易冷却,电解液蒸发消耗量较大,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排出带酸气体,电解液蒸发消耗量小的具有双排气通道的蓄电池底盖。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双排气通道的蓄电池底盖,包括盖体,在该盖体上侧设置有排气腔,在该排气腔内设置有前后并排的两个排气通道,两个排气通道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隔离,每个排气通道由前后并排的第一排气道和第二排气道组成,所述第一排气道和第二排气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与排气腔的其中一个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使第一排气道和第二排气道连通,在第一排气道远离间隙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排气孔,在第二排气道远离间隙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嘴,该排气嘴与第二排气道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道的底面高度朝靠近间隙的方向逐渐升高,所述第二排气道的底面高度朝靠近排气嘴的方向逐渐升高,所述第二排气道的底面最低点与第一排气道的底面最高点齐平。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排气道内设置有三个排气孔。采用以上结构,带酸气体能够及时排出,同时延长带酸气体的冷凝时间。作为优选,所述排气通道为长条形,在所述排气通道靠近间隙的两个转角处均设置有导流板。采用以上结构,带酸气体冷凝析出的酸液回流时,导流板具有导流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为1/4弧形板,1/4弧形板的半径小于排气通道宽度的1/2。采用以上结构,导流板的导流效果较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带酸气体能够及时排出,且延长了带酸气体在排气通道内的冷凝路径,使带酸气体析出更多的酸液,减少了电解液的蒸发消耗量,同时使析出的酸液回流时更为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排气道的断面图;图3为第二排气道的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双排气通道的蓄电池底盖,包括盖体1,在该盖体1上侧设置有一个排气腔2,在排气腔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4,将排气腔2分隔成两个相同的前后并排的排气通道3,每个排气通道3由前后并排的第一排气道301和第二排气道302组成,第一排气道301和第二排气道302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5,该第二隔板5与排气腔2的右侧壁之间留有间隙6,使第一排气道301和第二排气道302连通,在第一排气道301左侧的底部设置有三个排气孔9,在第二排气道302的左端设置有排气嘴7,排气嘴7与第二排气道302连通,带酸气体从排气孔9溢出,进入第一排气道301,然后通过间隙6进入第二排气道302,最后从排气嘴7排出,第一排气道301和第二排气道302的设置使得带酸气体的冷凝路径延长,冷凝时间增加,能够析出更多的酸液,减少了酸液的蒸发消耗量。第一排气道301的底面高度朝靠近间隙6的方向逐渐升高,第二排气道302的底面高度朝靠近排气嘴7的方向逐渐升高,第二排气道302的底面最低点与第一排气道301的底面最高点齐平,采用这种结构不仅增加了带酸气体的流动阻力,使带酸气体的冷凝时间延长,而且利于析出的酸液回流入排气孔9,进一步减少酸液消耗量。排气通道3为长条形,在排气通道3靠近间隙6的两个转角处均设置有导流板8,导流板8为1/4弧形板,1/4弧形板的半径小于排气通道3宽度的1/2,导流板8对带酸气体及回流酸液具有导流的作用,避免带酸气体及回流酸液聚集在转角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排气通道的蓄电池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在该盖体(1)上侧设置有排气腔(2),在该排气腔(2)内设置有前后并排的两个排气通道(3),两个排气通道(3)之间通过第一隔板(4)隔离,每个排气通道(3)由前后并排的第一排气道(301)和第二排气道(302)组成,所述第一排气道(301)和第二排气道(302)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5),该第二隔板(5)与排气腔(2)的其中一个侧壁之间留有间隙(6),使第一排气道(301)和第二排气道(302)连通,在第一排气道(301)远离间隙(6)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排气孔(9),在第二排气道(302)远离间隙(6)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嘴(7),该排气嘴(7)与第二排气道(302)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道(301)的底面高度朝靠近间隙(6)的方向逐渐升高,所述第二排气道(302)的底面高度朝靠近排气嘴(7)的方向逐渐升高,所述第二排气道(302)的底面最低点与第一排气道(301)的底面最高点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排气通道的蓄电池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在该盖体(1)上侧设置有排气腔(2),在该排气腔(2)内设置有前后并排的两个排气通道(3),两个排气通道(3)之间通过第一隔板(4)隔离,每个排气通道(3)由前后并排的第一排气道(301)和第二排气道(302)组成,所述第一排气道(301)和第二排气道(302)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5),该第二隔板(5)与排气腔(2)的其中一个侧壁之间留有间隙(6),使第一排气道(301)和第二排气道(302)连通,在第一排气道(301)远离间隙(6)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排气孔(9),在第二排气道(302)远离间隙(6)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嘴(7),该排气嘴(7)与第二排气道(30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强朱兴强黄定伟郭定祥屈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裕祥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