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634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包括人防门本体,所述人防门本体包括前门和后门,所述前门正面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应急槽,所述应急槽的内腔设置有应急开门机构,所述后门正面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后门正面的中部横向设置有活动条,所述活动条的顶部与底部均等距离设置有齿块,所述活动条的左侧固定焊接有推送块,所述后门正面的左侧与前门背面的左侧均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活动卡接有锁柱,该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采用锁紧机构以及操控机构之间相互独立的设计方式,可以在人防门产生形变时候极大限度的保护好门内腔各个所及机构,避免相互影响造成人防门完全锁死。

A kind of civil air defence door which can be quickly opened and self-rescued after deform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formed civil air defence door which can quickly open and rescue itself, including a civil air defence door body,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door and a back door.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front left side of the front door are provided with emergency grooves,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emergency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emergency door opening mechanism, the top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rear door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gear, and the middle lateral setting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rear door is provided. There is a movable strip,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movable strip are equidistantly provided with a toothed block, the left side of the movable strip is fixed and welded with a push block, the left side of the front front front door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back door are provided with a lock groove,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lock groove cavity are movably clamped with a lock post, and the deformed door can quickly open the self-rescue air defence door, and the locking mechanism and the control mechanism are adopted. The independent design method can protect the internal chamber of the door and its mechanism to the greatest extent when the civil air defence door is deformed, so as to avoid the mutual influence which causes the civil air defence door to lock complet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防
,具体为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
技术介绍
地下防护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地下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称为人防门,在众多人防门种类中,轻质人防门因其门扇的材质较轻,应用普遍,其启闭的控制型式主要是手动控制型式,即人防门为手动门,目前现有的有单门以及双门两种人防用门。现有技术中,在手动门的门扇内侧设置两个手柄,每个手柄与一竖向连杆转动连接,竖向连杆上转动设置有锁头。开启或关闭时,转动一手柄,带动与该手柄连接的连杆转动,从而带动与该连杆连接的锁头转动以使锁头与门框的竖向一侧分离或开启;然后转动另一手柄,使得经连杆与该另一手柄连接的锁头与门框的竖向另一侧分离或开启,最终实现门扇的开启或关闭,并且人防门的相当的笨重,操作起来也是相对较为费力,这种操作方式远远不如轮盘式的开关门方法,即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人防门”(专利号:CN203584234U),该专利包括门板的一侧设有侧梁,门板的外侧设有外部旋转开关和把手,门板一侧的上下两端设有门板转动轴、上合叶装置和下合叶装置,门板的内侧还设有传动杆、传动装置和内部旋转开关,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门栓拉动装置,门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门栓横梁,门栓横梁上设有若干门栓,门板的一侧还对称设有滑套装置和门板横拉装置上述的技术方案只能说是在正常安全的情况下使用过程中,较为方便快捷,但是由于人防门的重量以及其关闭之后的密闭性等各种因素,在其遭受到外部重创产生形变的时候,各个传动开锁机构便会发生脱节以及产生形变,虽说在外部难以将人防门打开,但是内部的人也难以快速打开,这无疑为后期救援以及为内部人员自救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解决了人防门产生形变无法开门影响救援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包括人防门本体,所述人防门本体包括前门和后门,所述前门正面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轮盘,所述前门正面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应急槽,所述应急槽的内腔设置有应急开门机构,所述后门正面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后门正面中部的底部固定焊接有中转柱,所述中转柱的外侧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后门正面的中部横向设置有活动条,所述活动条的顶部与底部均等距离设置有齿块,所述活动条的左侧固定焊接有推送块,所述后门正面的左侧与前门背面的左侧均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活动卡接有锁柱。优选的,所述旋转轮盘背面的中部固定焊接有承重轴,所述承重轴的背面贯穿前门并延伸至第一齿轮的内腔。优选的,所述应急开门机构包括应急拨板,所述应急拨板活动卡接在应急槽的内腔,所述应急拨板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腔贯穿连接有活动栓,所述活动栓的两侧均固定焊接在应急槽的内壁上,所述应急拨板底部的中部开设有隐形槽,所述隐形槽的内腔通过卡栓活动连接有升降开锁片,所述升降开锁片的底部贯穿应急槽并延伸至前门背面的外侧,所述升降开锁片背面的底部固定焊接有提拉环,所述提拉环顶部的中部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焊接有限位环。优选的,所述锁柱相对一侧的右侧均开设有斜坡,所述锁柱相向一侧的外侧均套接有解锁盘,所述开锁盘相对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将两根锁柱进行复位工作,当然,在人防门产生形变的时候,弹簧也随之产生形变,一方面可以降低锁柱所受承受的撞击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在形变的时候锁柱与锁槽之间还具有一定的间隙,不论间隙大小,始终能保证可以减少锁柱与锁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所述推送块为锥形块,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齿块相啮合,所述推送块顶部与底部的左侧均等距离开设有推送槽,所述推送槽的内腔活动卡接有钢珠。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相对的一侧均与锁槽的内壁固定焊接,所述第二弹簧想想的一侧均固定焊接在解锁盘上。(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采用锁紧机构以及操控机构之间相互独立的设计方式,可以在人防门产生形变时候极大限度的保护好门内腔各个所及机构,避免相互影响造成人防门完全锁死,增加了人防门内部结构的可变性。(2)、该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应急开门机构采用对锁紧机构进行定点以及局部施力的设计方式,保证在人防门产生形变的时候,内部人员可以快速的进行开门自动工作,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3)、该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锁紧柱采用两侧开设斜坡的设计方式,其主要是为了方便正常情况锁门,并且钢珠的使用,使得锁门工作不再非常笨重费力,同时斜坡的设计使得锁紧柱变成头部尖锐状,减小受力面积,在剧烈撞击下有戳穿门体的可能,保证内外部有空气流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急开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图中:1人防门本体、101前门、1011旋转轮盘、1012应急槽、1013承重轴、102后门、1021第一齿轮、1022中转柱、1023第二齿轮、1024活动条、1025推送块、10251推送槽、10252钢珠、1026锁槽、1027锁柱、10271斜坡、10272开锁盘、10273第二弹簧、1028齿块、103应急开门机构、1031应急拨板、1032圆孔、1033活动栓、1034隐形槽、1035升降开锁片、1036提拉环、1037第一弹簧、1038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包括人防门本体1,人防门本体1包括前门101和后门102,前门101正面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轮盘1011,旋转轮盘1011背面的中部固定焊接有承重轴1013,承重轴1013的背面贯穿前门101并延伸至第一齿轮1021的内腔,前门101正面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应急槽1012,应急槽1012的内腔设置有应急开门机构103,应急开门机构103包括应急拨板1031,应急拨板1031活动卡接在应急槽1012的内腔,应急拨板1031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圆孔1032,圆孔1032的内腔贯穿连接有活动栓1033,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包括人防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防门本体(1)包括前门(101)和后门(102);所述前门(101)正面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轮盘(1011),所述前门(101)正面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应急槽(1012),所述应急槽(1012)的内腔设置有应急开门机构(103);所述后门(102)正面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齿轮(1021),所述后门(102)正面中部的底部固定焊接有中转柱(1022),所述中转柱(102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齿轮(1023),所述后门(102)正面的中部横向设置有活动条(1024),所述活动条(1024)的顶部与底部均等距离设置有齿块(1028),所述活动条(1024)的左侧固定焊接有推送块(1025),所述后门(102)正面的左侧与前门(101)背面的左侧均开设有锁槽(1026),所述锁槽(1026)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活动卡接有锁柱(10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包括人防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防门本体(1)包括前门(101)和后门(102);所述前门(101)正面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轮盘(1011),所述前门(101)正面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应急槽(1012),所述应急槽(1012)的内腔设置有应急开门机构(103);所述后门(102)正面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齿轮(1021),所述后门(102)正面中部的底部固定焊接有中转柱(1022),所述中转柱(102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齿轮(1023),所述后门(102)正面的中部横向设置有活动条(1024),所述活动条(1024)的顶部与底部均等距离设置有齿块(1028),所述活动条(1024)的左侧固定焊接有推送块(1025),所述后门(102)正面的左侧与前门(101)背面的左侧均开设有锁槽(1026),所述锁槽(1026)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活动卡接有锁柱(10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盘(1011)背面的中部固定焊接有承重轴(1013),所述承重轴(1013)的背面贯穿前门(101)并延伸至第一齿轮(1021)的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后可快速开门自救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开门机构(103)包括应急拨板(1031),所述应急拨板(1031)活动卡接在应急槽(1012)的内腔,所述应急拨板(1031)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圆孔(1032),所述圆孔(1032)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娟王永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迪木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