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门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89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万用门套,由顶门套和左右侧门套组成,顶门套和左右侧门套包括内、外向饰板、侧向基板,内、外向饰板相互平行,与侧向基板连接形成“∏”形,“∏”形门套开口位置为砖墙所设,通过固定件将侧向基板与砖墙固定,门套还包括在侧向基板与结合的砖墙之间设置调整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调整功能且能适用于绝大多数内室门安装,现场施工人员能够按规划的尺寸简易地裁切及组装、在完工后又能保证良好外观质量。(*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室内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套各种结构的门而使用的门套。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门包含门板及门套两个主体;国内装修工程界目前对于家具或商业用途的内室门并未建立统一的规范,主要由于内室门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太多,难以订立统一标准。目前,内室门在制作安装时所面临的变化主要涉及1〕内室门是按施工图或业主需要,在墙面预留或敲出门的孔位,将门套通过靠墙侧装好后,再配合铰链、门锁等将门板嵌上而构成。砖墙的厚度大致分单砖(约12.5公分)或双砖(约25公分)两种,由于门孔的孔位是手工砌砖时留出的,砖块本身尺寸就存在差异,加之施工砌墙时的人为因素,保持预留门孔的水平及垂直平整性就相当困难了;门孔宽度及高度受砖块排列间距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更难按照预定尺寸精确施工。因此,一个工程案内的各个内室门几乎都会出现尺寸差异。目前预留门孔能够控制在误差不超过1~2公分的预期尺寸范围内就被认为可接受了。然而另一方面,门板与门套的配合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又要求非常精准。一般标准门套应较门板宽出5毫米、高出约8毫米,且门缝隙缝必须尽量保持平行;即使门套或门板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出现1~2毫米的偏差,都会导致门扇无法顺利关合、隙缝过大且歪斜等。此外,为便于现场施工,易于修整,现今门套多以实木为材料,完成后上漆,或包覆以木皮、木纹纸、木线条等表面饰材增加美观性;而市面购买的木料多未经干燥处理,还相当潮湿,所构成的门套框架(和实木门板)会因含水率不同,随时间改变门套的尺寸或使其弯曲变形。按目前室内装修工序,门套属于前装修工序,通常须随着工程案的墙面完成后就开始施工架设;而地坪处理属于后段装潢的工序。门套的施工人员难以预知业主将来会采用地板、地砖、或地毯等何种地面材料,因使用不同地坪材料所增加的地面高度也有不同,因此也无法预估门板的正确尺寸;所以一扇门的门套和门板在工程案中多半是分开处理的。这种分开处理带来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施工过程通常由装修公司先按现场状况完成门套安装,每个门套之间的尺寸都可能有差异,但至少应设法保持最基本的水平和垂直平整性要求;待进入后装潢阶段时,再按业主要求以外购或自制等方式,依据个别门套的实际尺寸定制并安装所需要的门板。因而,许多门板在安装时,施工人员不得不采用非规范的方法来补救门板与门套配合时出现的不足,这样既会影响整体完工质量也难以让业主满意,这也成为装修纠纷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购买的各种门板产品虽具有一定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保证,但因无法事先确定规格,厂家须在接受订单之后才按客户要求的尺寸生产,这对买卖双方而言都不便,如果门套发生歪斜变形还无法补救;而施工人员以现场自制的门板则因各种条件限制,完工质量较粗劣。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室内装修中门套处理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调整功能且能适用于绝大多数内室门安装的门套,现场施工人员能够按规划的尺寸简易地裁切及组装、在完工后又能保证良好外观质量。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万用门套,由顶门套和左右侧门套组成,所述顶、左右侧门套包括内、外向饰板、侧向基板,所述内、外向饰板和侧向基板连接形成“∏”形门套,“∏”形门套开口位置为砖墙所设,通过固定件将所述侧向基板与侧向墙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套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侧向基板与结合的所述砖墙之间设置调整件。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
的人员而言,从对本技术的详细描述中,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门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单个门套的构成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与墙结合时的剖面图。请参看图1,该门套包括两个互平行的侧向门套11和12和顶门套13,这三个门套形成“∏”状。单个门套的结构请参看图2,包括侧向基板14、外向饰板15、内向饰板16和侧向饰板17,内、外向饰板16和15分别平行且垂直与侧向基板14相连,与侧向基板14的结合位置不同(具体参看图3),在侧向基板14的上中下各处都为定位调整螺钉设置了孔位18。图3给出本技术门套安装时与墙结合的剖面示意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内向饰板16和外向饰板15与侧向基板14的连接位置。因外向饰板15处于门板的外部,所以外向饰板15的一侧面与侧向饰板17相平齐,成为一整体结构。而相对一侧的内向饰板16,因门板19关合时必须与侧向基板14和侧向饰板17相吻合,内向饰板16和外向饰板15用无尾钉或平口自攻螺钉21在侧向基板14的靠墙20一侧的开口位置固定。侧向基板14与墙面20之间通过定位调整螺丝22,并配合螺丝上的定位压力弹簧23,调整门套的垂直水平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按照实测的门孔墙厚和墙高(宽)对侧向基板14将多余的尺寸切掉,利用定位调整螺钉22(如果是顶门套13通常使用四只、左右侧门套11及12因高度达两米左右,则分别以六只固定较为稳固)和压力弹簧23的组合将侧向基板14所定入砖墙并保持适当间距后开始进行调整,施工人员利用铅垂线、水平仪、卷尺等常用工具对四只(或六只)螺钉的旋紧和放松动作,可以仔细调整侧向基板14使达到精准的尺寸和垂直(水平)性要求。在顶门套13和左右门套11及12的侧向基板14都已稳固并经正确调校后,将侧向饰板17的多余部分裁切,以木工胶(或强力胶)将侧向饰板17与侧向基板14合成为一体,以木工常用的F夹将内侧饰板16和外侧饰板15施压固定,再以无尾钉或自攻螺钉21的打入和内外侧饰板上所预留的槽孔内以强固结合力并防止变形,待黏合稳固后将木工F夹取下,则门套安装工作全部完成。例如,欲采购安装800mm×2000mm×40mm(宽×高×厚)的标准门板,则门套标准内宽度为800mm(门宽)+5mm(间隙)=805mm门套标准内高度为2000mm(门高)+8mm(间隙)+20mm(地板厚度)(假设)=2028mm假设设计侧向基板14厚度为25mm、压力弹簧23与墙面的标准距离为15mm、压力弹簧23的最大允许调整范围为±8mm,则标准预留墙孔宽度为805mm+(25mm×2)(左右侧门套基板)+(15mm×2)(左右弹簧间距)=885mm;标准预留墙孔高度为2028mm+25mm(顶门套基板厚度)+15mm(顶弹簧间距)=2068mm即施工人员应按照885mm(宽度)×2068mm(高度)的尺寸在墙面上预开门孔;但是实用上在宽度可容许±16mm的误差,在高度上容许土8mm的误差范围。因此,即使是门孔预留尺寸有所误差,或是发生门孔在水平和垂直有一定偏差的粗劣工程,只要能控制在误差规范内,仍将不会影响到完工之后的整体美观效果。此外,为了美观起见,工厂生产时,还在侧向基板14、侧向饰板17、内向饰板16、外向饰板15各处加上封边材料24和面饰材料25,在定位调整螺钉21表面,还加以面饰条26,并用强力胶贴合至槽孔以遮盖钉孔。一些接合槽孔预先加工完成,无须在现场制作。因而,门套在安装完成后看不出粗糙的加工痕迹,且具有整体美观的面饰、在施工速度上较传统门套省时了许多、因主要材料都在工厂以量产化生产制作也比较具有经济性。由于门套具备了调整功能,使得门板19的选择上就很方便了,可以在地坪完工后按实测尺寸向厂家订购或在现场制作门板更可事先进行规划,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规范的尺寸安装并预先订做门板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用门套,由顶门套和左右侧门套组成,所述顶门套和左右侧门套包括内、外向饰板、侧向基板,所述内、外向饰板相互平行,与侧向基板连接形成“Π”形,“Π”形门套开口位置为砖墙所设,通过固定件将所述侧向基板与砖墙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套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侧向基板与结合的所述砖墙之间设置调整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婕迪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