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撕毁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79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撕毁药盒,涉及药品包装领域,一种防撕毁药盒,包括由上药盒体、下药盒体、前药盒体、后药盒体、侧耳以及糊头相互连接组成的盒体,以及设置于前药盒体上的撕开扣还包括设置于前盒体和上盒体上的切痕,其特征在于:所述糊头高度略低于前盒体的高度,所述上盒体与后盒体之间的的切痕末端设有保护条,所述保护条紧贴于药盒内壁。实现了实现说明书内容印刷于包装盒内壁,且撕开时不会损坏文字内容,并且不会将包装盒撕毁的技术效果。

A tear-proof cartrid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ar-proof medicine box,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ine packaging. The tear-proof medicine box includes a box composed of an upper medicine box body, a lower medicine box body, a front medicine box body, a rear medicine box body, a side ear and a past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a tear buckle arranged on the front medicine box body, as well as a cut mark arranged on the front medicine box body and the upper medicine box body. The height of the front box body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front box body. A protective strip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cut between the upper box body and the rear box body, and the protective strip is closely attach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medicine box. It realizes the technical effect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instructions are prin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packaging box, and the text content will not be damaged when it is torn, and the packaging box will not be to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撕毁药盒
本技术涉及药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撕毁药盒。
技术介绍
药品说明书是载明药品的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选用药品的法定指南。新药审批后的说明书,不得自行修改。药品说明书是药品情况说明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医师、药师、护师和病人治疗用药时的科学依据,还是药品生产、供应部门向医药卫生人员和人民群众宣传介绍药品特性、指导合理、安全用药和普及医药知识的主要媒介。我国对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包括:药品名称、结构式及分子式、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包装、有效期贮藏、生产企业、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等项内容。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药品必须附有说明书。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药品说明书的基本作用是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考察我国药品管理相关法律,可以发现药品说明书有着更加广泛而重要的法律意义,药品说明书可以作为药品管理领域一系列法律事实的认定依据,包括判定假药劣药、缺陷药品、虚假药品广告和药品召回对象的认定依据。可见,药品使用说明书在实际使用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往往由于药品说明书的存在,使得铝塑板包装的药品取出后再次往药盒中放入存在很大不便,患者随手将说明书甚至包装盒随手丢弃,因此有的厂商开始将药品说明书内容印刷于包装的内壁,来避免纸质药品说明书丢失带来的不便。但患者为了阅读说明书,通常需要将药盒撕开,有时不一定会完全按照撕开线撕开,甚至出现将包装盒撕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撕毁药盒,实现说明书内容印刷于包装盒内壁,且撕开时不会损坏文字内容,并且不会将包装盒撕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撕毁药盒,包括由上药盒体、下药盒体、前药盒体、后药盒体、侧耳以及糊头相互连接组成的盒体,以及设置于前药盒体上的撕开扣还包括设置于前盒体和上盒体上的切痕,其特征在于:所述糊头高度略低于前盒体的高度,所述上盒体与后盒体之间的的切痕末端设有保护条,所述保护条紧贴于药盒内壁。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糊头与前盒体通过底侧涂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侧耳为双平贴结构侧耳。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防撕毁药盒用纸为双面覆膜纸,所述外表层覆膜为便于印刷的塑料覆膜层、内表层为阻隔性好的塑料覆膜层、中间层为纸层。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切痕分为内切痕和外切痕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内切痕在上药盒体内侧面,所述外切痕在包装盒外侧面。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内切痕和外切痕的垂直间距为0.2~0.6cm。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上药盒体的外切痕与上药盒体和两侧侧耳的折叠痕重合。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保护条为纤维编织条,所述纤维包括但不仅限于玻璃纤维、锦纶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中的一种。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纤维编织条表面浸附有环氧胶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两种特殊切痕保证药盒的完美打开;2.保护条的添加,防止药盒撕开时超出切痕,造成药盒撕毁;3.保护条层结构的限定,提高了保护条的保护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保护条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药盒体2.下药盒体3.前药盒体4.后药盒体5.侧耳6.糊头7.撕开扣8.切痕9.保护条10.涂胶81.内切痕82.外切痕。具体实施例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防撕毁药盒,包括由上药盒体1、下药盒体2、前药盒体3、后药盒体4、侧耳5以及糊头6相互连接组成的盒体,以及设置于前药盒体上的撕开扣7还包括设置于前盒体和上盒体上的切痕8,其特征在于:所述糊头高度略低于前盒体的高度,所述上盒体与后盒体之间的的切痕末端设有保护条9,所述保护条紧贴于药盒内壁。所述糊头与前盒体通过底侧涂胶11固定连接。所述侧耳5为双平贴结构侧耳。所述防撕毁药盒用纸为双面覆膜纸,所述外表层覆膜为便于印刷的塑料覆膜层、内表层为阻隔性好的塑料覆膜层、中间层为纸层。所述保护条为纤维编织条,所述纤维包括但不仅限于玻璃纤维、锦纶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所述纤维编织条表面浸附有环氧胶层。实施例二:一种防撕毁药盒,包括由上药盒体1、下药盒体2、前药盒体3、后药盒体4、侧耳5以及糊头6相互连接组成的盒体,以及设置于前药盒体上的撕开扣7所述糊头高度略低于前盒体的高度,所述上盒体与后盒体之间的的切痕末端设有保护条9,所述保护条紧贴于药盒内壁。所述糊头与前盒体通过底侧涂胶11固定连接。所述侧耳5为双平贴结构侧耳。所述防撕毁药盒用纸为双面覆膜纸,所述外表层覆膜为便于印刷的塑料覆膜层、内表层为阻隔性好的塑料覆膜层、中间层为纸层。还设有内切痕81和外切痕82所述内切痕在上药盒体内侧面,所述外切痕在包装盒外侧面。所述内切痕和外切痕的垂直间距为0.2cm。所述上药盒体的外切痕与上药盒体和两侧侧耳的折叠痕重合。保护条为纤维编织条,所述纤维包括但不仅限于玻璃纤维、锦纶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所述纤维编织条表面浸附有环氧胶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撕毁药盒,包括由上药盒体(1)、下药盒体(2)、前药盒体(3)、后药盒体(4)、侧耳(5)以及糊头(6)相互连接组成的盒体,以及设置于前药盒体上的撕开扣(7)还包括设置于前盒体和上盒体上的切痕(8),其特征在于:所述糊头高度略低于前盒体的高度,所述上盒体与后盒体之间的切痕末端设有保护条(9),所述保护条紧贴于药盒内壁;所述防撕毁药盒用纸为双面覆膜纸,外表层覆膜为便于印刷的塑料覆膜层、内表层为阻隔性好的塑料覆膜层、中间层为纸层;所述保护条为纤维编织条,所述纤维包括但不仅限于玻璃纤维、锦纶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所述纤维编织条表面浸附有环氧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撕毁药盒,包括由上药盒体(1)、下药盒体(2)、前药盒体(3)、后药盒体(4)、侧耳(5)以及糊头(6)相互连接组成的盒体,以及设置于前药盒体上的撕开扣(7)还包括设置于前盒体和上盒体上的切痕(8),其特征在于:所述糊头高度略低于前盒体的高度,所述上盒体与后盒体之间的切痕末端设有保护条(9),所述保护条紧贴于药盒内壁;所述防撕毁药盒用纸为双面覆膜纸,外表层覆膜为便于印刷的塑料覆膜层、内表层为阻隔性好的塑料覆膜层、中间层为纸层;所述保护条为纤维编织条,所述纤维包括但不仅限于玻璃纤维、锦纶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所述纤维编织条表面浸附有环氧胶层。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宏盛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