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的安全拔火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34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用的安全拔火罐,包含壳体、曲轴和旋转手柄,所述曲轴转动插接在壳体两侧壁上,曲轴延伸到壳体外部的一端通过限位块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曲轴转动,通过转动轴、活动块和套筒组合带动工作板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工作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加热棒,加热棒的另一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药囊固定连接在加热棒下端侧壁凹槽上,通过工作板的往复运动可使药囊反复敲打人体肌肤,实现药疗功能,转动轴的左右转动以及加热棒的加热功能可是药囊内的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A Safe Cupping Cup for Medical U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fe fire cup for medical us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crankshaft and a revolving handle. The crankshaft is rotated and inser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hell. The crankshaft extends to one end of the shell an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revolving handle through a limit block. The crankshaft rotates. The working plate is driven to and fro by a combination of a revolving shaft, a movable block and a sleeve.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working plate is fixed. Fixed connection has three heating rods, the other end of the heating rod is connected by pin rotation with two rotating axes, and the medicine bag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groov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heating rod. Through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the working plate, the medicine bag can knock repeatedly on human skin to realize the medicine therapy function. The left and right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axle and the heating function of the heating rod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medicine in the medicine bag.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的安全拔火罐
本技术涉及医疗机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用的安全拔火罐。
技术介绍
拔火罐是中医领域中很早就有的一种保健及治疗方法,用来缓解人体的压力,促进身体健康。但现有的拔火罐方式仅通过空气压缩带来的压力排除体内毒素,方式单一且效果慢,还应考虑综合按摩以及药疗的方式,有助于加速排除体内毒素,全面排毒且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的安全拔火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的安全拔火罐,包括壳体、曲轴和旋转手柄,所述曲轴转动插接在壳体的两侧壁通孔中,曲轴延伸到壳体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所述曲轴上活动套接有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活动插接在套筒内部,所述活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加热棒的一端,所述加热棒的另一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且加热棒内部电阻丝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两个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转动轴和弹簧均包裹在药囊的内部,且所述药囊固定连接在加热棒的侧壁凹槽上。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通孔周围设有橡胶垫,且橡胶垫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数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两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加热棒和弹簧的数目均有三个,转动轴的数目有六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医疗用的安全拔火罐结构简单,通过加入曲轴、连接轴和套筒组合带动工作板做上下往复运动,可使加热棒和药囊对人体进行敲打按摩,加热棒内部的电阻丝提高温度,有助于药囊内部药物的挥发,加热棒下端设有转动连接的两个转动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可对药囊内部的药物进行搅拌,有助于药物的充分利用和人体对药物的充分吸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热棒、转动轴和药囊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曲轴、3橡胶垫、4旋转手柄、5连接轴、6活动块、7连接杆、8套筒、9工作板、10加热棒、11销钉、12转动轴、13弹簧、14药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的安全拔火罐,包括壳体1、曲轴2和旋转手柄4,曲轴2转动插接在壳体1的两侧壁通孔中,壳体1的通孔周围设有橡胶垫3,且橡胶垫3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起到密闭作用,且橡胶垫3的数目有两个,曲轴2延伸到壳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4,曲轴2上活动套接有连接轴5的一端,连接轴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6,且活动块6活动插接在套筒8内部,套筒8的两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连接杆7的数目有两个,活动块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工作板9,工作板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加热棒10的一端,加热棒10的另一端通过销钉11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12,且加热棒10内部电阻丝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两个转动轴12的侧壁之间通过弹簧13连接,转动轴12和弹簧13均包裹在药囊14的内部,且药囊14固定连接在加热棒10的侧壁凹槽上,加热棒10和弹簧13的数目均有三个,转动轴12的数目有六个。工作原理:将拔火罐壳体1置于人体上,通过手摇旋转手柄4带动曲轴2转动,从而通过连接轴5、活动块6和套筒8组合带动工作板9做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加热棒10和药囊14对人体肌肤的敲打按摩,当药囊14接触人体时,转动轴12会受压向两边转动,接触结束后,转动轴12会在弹簧13的弹力下收缩靠拢,此运动可实现转动轴12对药物的搅拌,使药物得到充分利用,加热棒10升高温度可使药囊14中的药物充分挥发,促进人体吸收,促进药疗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的安全拔火罐,包括壳体(1)、曲轴(2)和旋转手柄(4),所述曲轴(2)转动插接在壳体(1)的两侧壁通孔中,曲轴(2)延伸到壳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2)上活动套接有连接轴(5)的一端,连接轴(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6),且活动块(6)活动插接在套筒(8)内部,所述活动块(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工作板(9),所述工作板(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加热棒(10)的一端,所述加热棒(10)的另一端通过销钉(11)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12),且加热棒(10)内部电阻丝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两个所述转动轴(12)的侧壁之间通过弹簧(13)连接,所述转动轴(12)和弹簧(13)均包裹在药囊(14)的内部,且所述药囊(14)固定连接在加热棒(10)的侧壁凹槽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的安全拔火罐,包括壳体(1)、曲轴(2)和旋转手柄(4),所述曲轴(2)转动插接在壳体(1)的两侧壁通孔中,曲轴(2)延伸到壳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2)上活动套接有连接轴(5)的一端,连接轴(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6),且活动块(6)活动插接在套筒(8)内部,所述活动块(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工作板(9),所述工作板(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加热棒(10)的一端,所述加热棒(10)的另一端通过销钉(11)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12),且加热棒(10)内部电阻丝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两个所述转动轴(12)的侧壁之间通过弹簧(13)连接,所述转动轴(12)和弹簧(13)均包裹在药囊(14)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娣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森泸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