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正宗专利>正文

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522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包括排水孔、边框、推拉门窗扇,还设置有下滑底框、挡风板卡件、挡风板。下滑底框上有排水孔;排水孔上侧的下滑底框之反向方状C字形背部及顶部与挡风板卡件均由螺丝连接,或下滑底框的反向方状C字形背部及顶部与挡风板卡件以设置连接为一体的方式相连接;挡风板顶端的圆柱条插入挡风板卡件上的圆弧形卡槽内,下滑底框两端均以直角方式设置有边框,下滑底框上面设置的两道凸轨与推拉门窗扇下横框上设置的凹槽以滑动方式连接。用于推拉门或推拉窗。具有设计合理,简单巧妙,自动排水、挡风、挡尘、挡昆虫、挡蚊蝇,易制作而成本低,效果好而利推广等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涉及建材产品
;特别涉及推拉门及推拉窗的建材产品
;具体涉及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无论是推拉门还是推拉窗,其下滑底框上均设置有用于清洗时排水、遇雨雪天时排水的排水孔。其主要缺陷与弊端是在不清洗时及不是雨雪天时,需要用一个塞子将排水孔堵上;不然,将通过排水孔向屋内灌风、并向屋内进灰尘;另外,还可以通过排水孔向屋内进昆虫及蚊蝇;再者,在进行清洗或遇到雨雪天时,如忘记将堵在排水孔上的塞子拔掉,清洗水或雨雪水均会出现流到屋内的可想而知的不良后果。本技术就是在认真而充分地调查、了解、分析、总结已有技术基础上而研制成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通过排水孔、边框、推拉门窗扇,下滑底框两端均以直角方式设置有边框,下滑底框上面设置的两道凸轨与推拉门窗扇的凹槽以滑动方式相连接;以及在下滑底框上安装挡风板卡件、在挡风板卡件上安装挡风板,或下滑底框与挡风板卡件设置连接为一体后、再安装挡风板;从而组成本技术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以此达到既可对推拉门或推拉窗进行自动排水,又可挡风、挡尘、挡昆虫、挡蚊蝇等目的。本技术可达到预期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包括排水孔、边框、推拉门窗扇,还设置有下滑底框、挡风板卡件、挡风板;所述下滑底框为反向方状C字形与V字形再与倒V字形设置成一体的异型材的框状结构,其底面上设置有两条倒T字形和一条反向L字形的凸条,其上面设置有两道可使推拉门窗扇滑动的凸轨,其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排水孔为圆形孔或弧形孔形状;所述挡风板卡件为直角形的板片状结构、其内角处以横向设置有圆弧形卡槽、其横板片与竖板片上均设置有螺孔;所述挡风板为顶端设置有圆柱条的板片状结构;所述边框为内侧以顺向设置有凸条的异型材框状结构;所述推拉门窗扇为上、下横框上均设置有凹槽的异型材框状结构;所述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其下滑底框反向方状C字形背部的下侧部位设置有排水孔;其排水孔上侧的下滑底框反向方状C字形的背部及反向方状C字形的顶部与挡风板卡件均由螺丝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其挡风板卡件与挡风板以挡风板顶端设置的圆柱条插入挡风板卡件上设置的圆弧形卡槽内的方式相连接;其下滑底框的两端均以直角的方式设置有边框;其下滑底框上面设置的两道可使推拉门窗扇滑动的凸轨与推拉门窗扇的下横框上设置的凹槽以滑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水孔上侧的下滑底框反向方状C字形的背部及反向方状C字形的顶部与挡风板卡件均由螺丝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或下滑底框反向方状C字形的背部及反向方状C字形的顶部与挡风板卡件以设置连接为一体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下滑底框上设置的排水孔、挡风板卡件、挡风板均为一至四个。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设置有下滑底框、排水孔,从而获得了保留推拉门或推拉窗已有功能的有益效果。2、由于本技术设置有挡风板卡件、挡风板,其挡风板上的圆柱条可以在挡风板卡件的圆弧形卡槽中自由转动,从而获得了既可在对推拉门或推拉窗进行清洗时或遇到雨雪天时实现自动排水,又可在不清洗时或各种天气时实现挡风、挡尘、挡昆虫、挡蚊蝇等有益效果。3、由于本技术既可以由挡风板卡件与下滑底框相安装,又可以将挡风板卡件与下滑底框设置连接为一体,从而获得了既可以对已有框体进行改造以增加新功能的有益效果,又可以制作新的下滑底框以保留已有功能的同时而增加新功能的有益效果。4、由于本技术的研制成功,从而获得了推拉门及推拉窗新产品的有益效果。5、由于本技术的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效果显著可靠,从而获得了易于制作而成本低、使用方便而利于推广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即对挡风板卡件进行单独制作的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主视示意图。图2为A-A向剖面示意图;即图1中的A-A向剖面示意图;即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图1中A-A向剖面示意图,即右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挡风板卡件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挡风板卡件的右视示意图;其左视示意图与该图方向相反,故省略。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挡风板的主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挡风板的侧视示意图,其左视图与右视图相同。图7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即相对于图1、图2、图3、图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即不单独制作挡风板卡件,而将下滑底框反向方状C字形的背部及反向方状C字形的顶部与挡风板卡件以设置连接为一体的方式进行实施的示意图,并以与图2相同的截面表现方式进行表现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1、下滑底框,2、排水孔,3、挡风板卡件,4、挡风板,5、边框,6、推拉门窗扇。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所示一种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包括排水孔2、边框5、推拉门窗扇6,还设置有下滑底框1、挡风板卡件3、挡风板4;所述下滑底框1为反向方状C字形与V字形再与倒V字形设置成一体的异型材的框状结构,其底面上设置有两条倒T字形和一条反向L字形的凸条,其上面设置有两道可使推拉门窗扇6滑动的凸轨,其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排水孔2为圆形孔或弧形孔形状;所述挡风板卡件3为直角形的板片状结构、其内角处以横向设置有圆弧形卡槽、其横板片与竖板片上均设置有螺孔;所述挡风板4为顶端设置有圆柱条的板片状结构;所述边框5为内侧以顺向设置有凸条的异型材框状结构;所述推拉门窗扇6为上、下横框上均设置有凹槽的异型材框状结构;所述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其下滑底框1反向方状C字形背部的下侧部位设置有排水孔2;其排水孔2上侧的下滑底框1反向方状C字形的背部及反向方状C字形的顶部与挡风板卡件3均由螺丝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其挡风板卡件3与挡风板4以挡风板4顶端设置的圆柱条插入挡风板卡件3上设置的圆弧形卡槽内的方式相连接;其下滑底框1的两端均以直角的方式设置有边框5;其下滑底框1上面设置的两道可使推拉门窗扇6滑动的凸轨与推拉门窗扇6的下横框上设置的凹槽以滑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水孔2上侧的下滑底框1反向方状C字形的背部及反向方状C字形的顶部与挡风板卡件3均由螺丝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或下滑底框1反向方状C字形的背部及反向方状C字形的顶部与挡风板卡件3以设置连接为一体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下滑底框1上设置的排水孔2、挡风板卡件3、挡风板4均为一至四个。在上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单独制作了挡风板卡件3,其排水孔2上侧下滑底框1反向方状C字形的背部及反向方状C字形的顶部与挡风板卡件3均由螺丝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在下滑底框1反向方状C字形背部下侧的两端部位分别设置了排水孔2、共设置了两个排水孔2,相应的挡风板卡件3、挡风板4均分别设置了两个。具体实施方式二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在下滑底框1反向方状C字形背部下侧的中间部位增设了一个排水孔2、共设置了三个排水孔2,相应的挡风板卡件3、挡风板4均分别设置了三个。具体实施方式三按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实施,只是在下滑底框1反向方状C字形背部下侧的中间部位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包括排水孔(2)、边框(5)、推拉门窗扇(6),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下滑底框(1)、挡风板卡件(3)、挡风板(4);所述下滑底框(1)为反向方状C字形与V字形再与倒V字形设置成一体的异型材的框状结构 ,其底面上设置有两条倒T字形和一条反向L字形的凸条,其上面设置有两道可使推拉门窗扇(6)滑动的凸轨,其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排水孔(2)为圆形孔或弧形孔形状;所述挡风板卡件(3)为直角形的板片状结构、其内角处以横向设置有圆弧形卡槽、其横板片与竖板片上均设置有螺孔;所述挡风板(4)为顶端设置有圆柱条的板片状结构;所述边框(5)为内侧以顺向设置有凸条的异型材框状结构;所述推拉门窗扇(6)为上、下横框上均设置有凹槽的异型材框状结构;所述推拉门窗的自动排水及挡风装置,其下滑底框 (1)反向方状C字形背部的下侧部位设置有排水孔(2);其排水孔(2)上侧的下滑底框(1)反向方状C字形的背部及反向方状C字形的顶部与挡风板卡件(3)均由螺丝以螺纹的方式相连接;其挡风板卡件(3)与挡风板(4)以挡风板(4)顶端设置的圆柱条插入挡风板卡件(3)上设置的圆弧形卡槽内的方式相连接;其下滑底框(1)的两端均以直角的方式设置有边框(5);其下滑底框(1)上面设置的两道可使推拉门窗扇(6)滑动的凸轨与推拉门窗扇(6)的下横框上设置的凹槽以滑动的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宗
申请(专利权)人:张正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