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517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包括蚕盘架、蚕盘传输机构、蚕盘输送线、除砂机构和上簇组件,蚕盘架内摆放有桑蚕养殖盘,桑蚕养殖盘的抓取侧设有蚕盘传输机构,蚕盘传输机构的出料处与蚕盘输送线的进料处对接,蚕盘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沿输送方向依次架设有振动机和铺桑机构,振动机内装填有石灰,铺桑机构连接有供料组件,蚕盘输送线的运送路径尾端依次连接有所述除砂机构和上簇组件,可以实现从蚕盘养殖到送料传输过程的全部工作,同时养殖过程中需要切添、添桑或者除砂、上簇等均可实现机械化作业,极大地降低了桑蚕养殖的劳动强度,显著提升了桑蚕养殖的机械化程度,且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A Modern Silkworm Breed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dern silkworm breeding system, which includes silkworm tray rack, silkworm tra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ilkworm tray conveying line, sand removing mechanism and upper cluster components. Silkworm tray rack is arranged with silkworm tray, silkworm tra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grasping side of silkworm tray, the material outlet of silkworm tra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place of silkworm tray conveying line, and the conveying path of silkworm tray line is along the conveying side. A vibrator and a mulberry lay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in turn, the vibrator is filled with lime, the mulberry lay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feeding component, and the transport path end of the silkworm tray transmission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and removing mechanism and the upper cluster component in turn. All the work from silkworm tray cultivation to the feeding transmission process can be realized. Meanwhile, the machinery can be realized by cutting, adding mulberry or removing sand and clustering during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The industrialized operation great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silkworm farm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mechanization of silkworm farming, and the whole system has compact structure and occupies less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桑蚕养殖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基本物质条件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因此,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其中,以桑蚕丝作为原料制作的丝织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且桑蚕养殖周期短、经济价值高,使得产业利润丰厚,促使越来越多人参与到桑蚕养殖中来。桑蚕养殖的主要过程包括饲养和上蔟,两个过程需要在不同区域完成,因此,当桑蚕养殖全过程要自动化完成时,不同区域之间的产品传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桑蚕的饲养区域通常为蚕盘,若干蚕盘叠放在养殖区内,每当蚕盘需要添加桑叶或送至上蔟区域时,就需要取放蚕盘的机构将蚕盘从养殖区取出,添加桑叶后又放回养殖区。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添桑、上簇、除砂等工作,不仅导致人力成本非常高,而且人工干预环节过多易发生感染导致蚕虫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可以实现从蚕盘养殖到送料传输过程的全部工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蚕盘架、蚕盘传输机构、蚕盘输送线、除砂机构和上簇组件;蚕盘架内摆放有桑蚕养殖盘,桑蚕养殖盘的抓取侧设有蚕盘传输机构,蚕盘传输机构的出料处与蚕盘输送线的进料处对接,蚕盘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沿输送方向依次架设有振动机和铺桑机构,振动机内装填有石灰,铺桑机构连接有供料组件,蚕盘输送线的运送路径尾端依次连接有除砂机构和上簇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众多的蚕盘可逐层堆叠在蚕盘架上,利用蚕盘传输机构将蚕盘架上的蚕盘传送至蚕盘输送线,在蚕盘输送线运送蚕盘的过程中振动机将其内的石灰振撒在蚕盘上,铺桑机构将桑叶铺洒在蚕盘内,铺桑完毕后再将蚕盘运回蚕盘架上进行饲养,当饲养时间较长后蚕盘底部积存有较多排泄物时即可利用除砂机构对蚕盘进行除砂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实现从蚕盘养殖到送料传输过程的全部工作,同时养殖过程中需要切添、添桑或者除砂、上簇等均可实现机械化作业,极大地降低了桑蚕养殖的劳动强度,显著提升了桑蚕养殖的机械化程度,且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蚕盘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蚕盘滑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桑蚕养殖盘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图7为传送架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传送架顶部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传送架的前视图;图10为水平传送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图11为水平传送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水平传送组件的右视图;图13为工装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工装框的前视图;图15为工装框的俯视图;图16为蚕盘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蚕盘抓取机构的右视图;图18为轮轨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切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0为切桑驱动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1为切桑驱动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2为切碎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3为提升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4为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24中c部的放大图;图26为蚕盘输送线和铺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7为铺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8为转向皮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9为除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0为图29中d部的放大图;图31为图29中e部的放大图;图32为抓取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33为簇格抓取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4为簇格抓取工装的仰视图;图35为簇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6为上簇格的结构示意图;图37为加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8为图36中Ja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包括蚕盘架A、蚕盘传输机构B、蚕盘输送线L、除砂机构M和上簇组件;蚕盘架A内摆放有桑蚕养殖盘D,桑蚕养殖盘D的抓取侧设有蚕盘传输机构B,蚕盘传输机构B的出料处与蚕盘输送线L的进料处对接,蚕盘输送线L的输送路径上沿输送方向依次架设有振动机E和铺桑机构H,振动机E内装填有石灰,铺桑机构H连接有供料组件,蚕盘输送线L的运送路径尾端依次连接有除砂机构M和上簇组件。如图7、图9所示,蚕盘传输机构B包括传送架B1,该传送架B1内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工装框C1,传送架B1上部固定有竖直传送组件B2,该竖直传送组件B2的升降链B23连接工装框C1;工装框C1内设置有横向水平抓取桑蚕养殖盘D的蚕盘抓取机构C和纵向水平传输桑蚕养殖盘D的水平传送组件B3;如图8所示,竖直传送组件B2包括升降电机B21和第一传动装置B22,升降电机B21经支撑板固定在传送架B1上;第一传动装置B22包括第一传动轴B221,该第一传动轴B221经轴承安装在传送架B1上,升降电机B2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第一传动轴B221上安装有第一从动转齿B222,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转齿B222经第一传动链B211连接;升降电机B21驱动第一传动轴B221转动。第一传动轴B221上还设置有2个第二从动转齿B223和2个第三从动转齿B226;传送架B1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轴B224,该第二传动轴B224与第一传动轴B221平行,二者分别位于工装框C1两侧边的上方,第二传动轴B224上安装有2个第二轴传动齿B225;升降链B23为4根,其中2根为第一侧升降链B231,2根为第二侧升降链B232,第一侧升降链B231绕过第二从动转齿B223,第一侧升降链B231两端分别连接工装框C1和其配重B24;第二侧升降链B232绕过第二轴传动齿B225和第三从动转齿B226,第二侧升降链B232两端分别连接工装框C1和其配重B24。第二传动轴B224由2根子轴B224a组成,二者之间留有间隙且轴线重合,每根子轴B224a均经轴承固定在传送架B1的支撑条上;2根子轴B224a上分别安装一个第二轴传动齿B225。如图10-12所示,水平传送组件B3包括水平运送电机B31和第二传动装置B32,第二传动装置B32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传动轴B322和传动齿固定轴,第三传动轴B322和传动齿固定轴分别经轴承固定在工装框C1下部的两个相对侧上;水平运送电机B3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电机齿轮,该电机齿轮与第三传动轴B322上的第三从动转齿B323链条连接;第三传动轴B322上还安装有一对第三轴传动齿B324,传动齿固定轴上安装有一对运送链传动齿B325,第三轴传动齿B324与运送链传动齿B325之间装配有推送桑蚕养殖盘D的运送链B321,该运送链B321朝向蚕盘输送线L。如图26所示,蚕盘输送线L包括蚕盘输送支撑架L8,该蚕盘输送支撑架L8的四角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一个链条齿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链条齿轮上套设有倍速链条L1,倍速链条L1与运送链B321平行,运输时,桑蚕养殖盘D从运送链B321上下来后跨在两条倍速链条L1上,两个条倍速链条L1连接有同一个蚕盘驱动机构,振动机E架设在两条倍速链条L1上方,振动机E的出料口位于桑蚕养殖盘D上方,蚕盘驱动机构包括蚕盘驱动电机L5,该蚕盘驱动电机L5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蚕盘主动齿轮,位于同一端的两个链条齿轮之间连接有蚕盘输送同步杆L3,该蚕盘输送同步杆L3上安装有蚕盘被动齿轮,蚕盘主动齿轮和蚕盘被动齿轮上套设有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蚕盘架(A)、蚕盘传输机构(B)、蚕盘输送线(L)、除砂机构(M)和上簇组件;所述蚕盘架(A)内摆放有桑蚕养殖盘(D),所述桑蚕养殖盘(D)的抓取侧设有所述蚕盘传输机构(B),所述蚕盘传输机构(B)的出料处与所述蚕盘输送线(L)的进料处对接,所述蚕盘输送线(L)的输送路径上沿输送方向依次架设有振动机(E)和铺桑机构(H),所述振动机(E)内装填有石灰,所述铺桑机构(H)连接有供料组件,所述蚕盘输送线(L)的运送路径尾端依次连接有所述除砂机构(M)和上簇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蚕盘架(A)、蚕盘传输机构(B)、蚕盘输送线(L)、除砂机构(M)和上簇组件;所述蚕盘架(A)内摆放有桑蚕养殖盘(D),所述桑蚕养殖盘(D)的抓取侧设有所述蚕盘传输机构(B),所述蚕盘传输机构(B)的出料处与所述蚕盘输送线(L)的进料处对接,所述蚕盘输送线(L)的输送路径上沿输送方向依次架设有振动机(E)和铺桑机构(H),所述振动机(E)内装填有石灰,所述铺桑机构(H)连接有供料组件,所述蚕盘输送线(L)的运送路径尾端依次连接有所述除砂机构(M)和上簇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蚕盘传输机构(B)包括传送架(B1),该传送架(B1)内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工装框(C1),所述传送架(B1)上部固定有竖直传送组件(B2),该竖直传送组件(B2)的升降链(B23)连接所述工装框(C1);所述工装框(C1)内设置有横向水平抓取所述桑蚕养殖盘(D)的蚕盘抓取机构(C)和纵向水平传输所述桑蚕养殖盘(D)的水平传送组件(B3),所述水平传送组件(B3)的出料处放置有所述蚕盘输送线(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传送组件(B2)包括升降电机(B21)和第一传动装置(B22),所述升降电机(B21)经支撑板固定在所述传送架(B1)上;所述第一传动装置(B22)包括第一传动轴(B221),该第一传动轴(B221)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传送架(B1)上,所述升降电机(B21)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B221)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转齿(B222),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转齿(B222)经第一传动链(B211)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B221)上还设置有2个第二从动转齿(B223)和2个第三从动转齿(B226);所述传送架(B1)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轴(B224),该第二传动轴(B224)与所述第一传动轴(B221)平行,二者分别位于所述工装框(C1)两侧边的上方,所述第二传动轴(B224)由2根子轴(B224a)组成,二者之间留有间隙且轴线重合,每根子轴(B224a)均经轴承固定在所述传送架(B1)的支撑条上;2根子轴(B224a)上分别安装一个所述第二轴传动齿(B225);所述升降链(B23)为4根,其中2根为第一侧升降链(B231),2根为第二侧升降链(B232),所述第一侧升降链(B231)绕过所述第二从动转齿(B223),第一侧升降链(B23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工装框(C1)和其配重(B24);所述第二侧升降链(B232)绕过所述第二轴传动齿(B225)和第三从动转齿(B226),第二侧升降链(B23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工装框(C1)和其配重(B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送组件(B3)包括水平运送电机(B31)和第二传动装置(B32),所述第二传动装置(B32)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传动轴(B322)和传动齿固定轴,所述第三传动轴(B322)和传动齿固定轴分别经轴承固定在工装框(C1)下部的两个相对侧上;所述水平运送电机(B31)的电机齿轮与第三传动轴(B322)上的第三从动转齿(B323)链条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B322)上还安装有一对第三轴传动齿(B324),所述传动齿固定轴上安装有一对运送链传动齿(B325),所述第三轴传动齿(B324)与运送链传动齿(B325)之间装配有推送桑蚕养殖盘(D)的运送链(B321),该运送链(B321)朝向所述蚕盘输送线(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框(C1)内设有2个蚕盘抓取区域,每个蚕盘抓取区域的上部都安装有抓取固定架(C11),所述抓取固定架(C11)固定所述蚕盘抓取机构(C);所述蚕盘抓取机构(C)包括蚕盘拉送气缸(C111),所述蚕盘拉送气缸(C111)的缸筒(C111a)水平固定在抓取固定架(C11)上;所述蚕盘拉送气缸(C111)的滑动块(C111b)经基板连接有抓取爪部(C2);所述抓取爪部(C2)包括抓扣气缸(C21),抓扣气缸(C21)的气缸竖直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抓扣气缸(C21)的推杆固接有底板,该底板上固定有转动气缸(C23),该转动气缸(C23)的最大转动角度大于等于180°;所述转动气缸(C23)的转动端连接在抓扣板(C24)的尾部,该抓扣板(C24)的头部设置有爪齿(C24a);每个蚕盘抓取区域的底部都设置有上下活动的轮轨支撑架(C31),所述轮轨支撑架(C31)上固定有蚕盘导向轮轨(C3);所述蚕盘导向轮轨(C3)与所述滑动块(C111b)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轮轨支撑架(C31)底部连接有顶升气缸(C32),该顶升气缸(C32)固定在所述工装框(C1)底部,所述顶升气缸(C32)的顶升端固定连接所述轮轨支撑架(C31);所述蚕盘导向轮轨(C3)的顶升最高高度高于所述水平传送组件(B3),所述蚕盘导向轮轨(C3)的顶升最低高度低于所述水平传送组件(B3)。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现代化的桑蚕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铺桑机构(H)包括架设在所述蚕盘输送线(L)上方的直线移动机构,该直线移动机构上安装有承重传感器(H13),所述承重传感器(H13)上安装有送料皮带机(H8),该送料皮带机(H8)的送料方向与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以及所述蚕盘输送线(L)的运送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送料皮带机(H8)上方安装有拨料机构,所述拨料机构包括拨料杆(H2),所述拨料杆(H2)上沿其长度方式设有梳齿状的拨料齿(H3),所述拨料齿(H3)的自由端靠近所述送料皮带机(H8)的皮带,所述拨料杆(H2)连接有拨料驱动机构,所述拨料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拨料杆(H2)移动从而将所述送料皮带机(H8)上的物料铺平;所述供桑组件包括切桑装置(F)和提升装置(G),其中所述切桑装置(F)包括切桑支撑架(F1),该切桑支撑架(F1)上设有第一直线输送机构、第二直线输送机构和第三直线输送机构,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机构的出料端上方,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机构和第二直线输送机构之间形成自动送料间隙,该自动送料间隙的出口处设有切碎机构,所述切碎机构下方设有所述第三直线输送机构,所述第三直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直线输送机构、第二直线输送机构、第三直线输送机构以及切碎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长斌易丽蓉王军陈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