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放置荔枝蒂蛀虫集蛹纸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515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放置荔枝蒂蛀虫集蛹纸的装置,包括水盘、底盘及若干卡板,底盘卡设于水盘之上,底盘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透气网,底盘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卡盾,每侧壁上的卡盾数量与卡板的数量相等,卡板底部两端设置有卡槽,卡槽之间的距离与底盘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相等,卡槽与卡盾配合,使得卡板卡设于底盘两侧壁之间,集蛹纸放置于相邻的卡板之间。本装置可避免集蛹纸的倒伏、占据空间大以及蛹的成活率低等实验问题。其水盘构造既解决了蛹卡倒伏在加水海绵上的问题,也解决了经常需要加水保湿的问题,减少了工作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闲置时将其卡板拆下还可以用底盘和水盘来装落地果,供荔枝蒂蛀虫化蛹用,起到了多功能的效果。

A device for placing litchi stem borer pupa collecting pa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placing litchi peduncle moth collecting pupa paper,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plate, a chassis and several chucks. The chassis is clamped on the water plate. The bottom four corners of the chassi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ventilation nets. Several chuck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hassis. The number of chucks on each side wall i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chucks. The chucks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chucks and between chuck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chassis is equal, and the chuck slot and the chuck shield cooperate, so that the chuck is clamped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chassis, and the pupa collection paper is placed between the adjacent chucks. The device can avoid such experimental problems as lodging of collecting pupa paper, occupying large space and low pupa survival rate. The water plate structure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pupae sticking on the water-adding sponge, but also solves the problem of often needing water and humidity, and reduces the workload. When the utility model is idle, the chuck can be removed and the ground fruits can be loaded with chassis and water tray for pupation of litchi peduncle borers, thus having a multi-functiona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放置荔枝蒂蛀虫集蛹纸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辅助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放置荔枝蒂蛀虫集蛹纸(蛹卡)的装置。
技术介绍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鳞翅目:细蛾科)是专一性危害荔枝和龙眼的重要害虫。其幼虫钻蛀为害嫩梢、嫩叶、幼果和成果,运用化学防治很难奏效,并且致使果品的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荔枝和龙眼的食用和商品价值,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逐渐将食品安全提上日程,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做到安全无公害甚至是绿色生产,使消费者吃到放心的果品已成为生产优质水果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在蒂蛀虫防治适期再用药,是荔枝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在实验室中饲养此虫的话,蛹到成虫这一阶段就涉及到虫蛹的收集以及集蛹纸在养虫笼中的置放。保证蛹的完整可为成虫的寿命和数量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对昆虫进行系统研究。目前蛹羽化成虫这一阶段的操作就是将集蛹纸剪成一定规格放入养虫笼中等待羽化。而此操作存在多种弊端,其一就是空间占据较多;其次是蛹卡容易倒伏,被加水的海绵浸湿,影响羽化率;最后是重叠的蛹卡破坏了蛹的完整,从而导致羽化率较低且缩短了成虫的寿命。所以在此过程中就加大了工作量,且扩大了预测中的误差。因此,非常需要一种针对集蛹纸放置的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备操作简便、可重复利用及可拆卸的用于放置荔枝蒂蛀虫集蛹纸的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放置荔枝蒂蛀虫集蛹纸的装置,包括水盘、底盘及若干卡板,所述底盘卡设于所述水盘之上,所述底盘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透气网,所述底盘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卡盾,每侧壁上的卡盾数量与所述卡板的数量相等,所述卡板底部两端设置有卡槽,卡槽之间的距离与底盘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卡槽与所述卡盾配合,使得所述卡板卡设于所述底盘两侧壁之间,集蛹纸放置于相邻的所述卡板之间。所述水盘上端开口,四周设置有侧壁,底板与侧壁围成的空腔内放置有水。所述底盘外形与所述水盘外形相似,上端开口,所述底盘的外径与所述水盘的内径尺寸相当,所述底盘的下端卡设于所述水盘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用于放置荔枝蒂蛀虫集蛹纸的装置,可避免集蛹纸的倒伏、占据空间大以及蛹的成活率低等实验问题。其水盘构造既解决了蛹卡倒伏在加水海绵上的问题,也解决了经常需要加水保湿的问题,减少了工作量。本技术闲置时将其卡板拆下还可以用底盘和水盘来装落地果,供荔枝蒂蛀虫化蛹用,起到了多功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放置荔枝蒂蛀虫集蛹纸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集蛹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盘;2-底盘;3-卡盾;4-透气网;5-卡板;6-卡槽;7-集蛹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放置荔枝蒂蛀虫集蛹纸的装置,包括水盘1、底盘2和卡板5,底盘2两侧壁上对称设有卡盾3,底盘2底部四角设有透气网4,卡板5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卡槽6,两卡槽6之间的距离与底盘2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相等。底盘2嵌在水盘1之上,卡板5通过卡槽6与卡盾3配合而与底盘2稳固连接,卡槽6置入底盘2中,被卡盾3卡住维持其稳定性。水盘1和底盘2可优先选用PVC材质。卡板5既可选用木板材质也可选用PVC材质。一般实际应用中,相邻卡盾3之间的距离为2cm,卡槽6的高度为4cm,卡板5的高度为15-20cm即可。如图2所示集蛹纸7,其尺寸与底盘2的宽度相适配,设置在底盘2上的两两相邻的卡板5之间。安装步骤如下:将PVC材质的水盘1装水后再将带有卡盾3和透气网4的底盘2嵌入其上,然后将卡板5依次插入底盘2中,由卡盾3卡住卡槽6即可,最后将此装置放入养虫笼中。将集蛹纸7剪成一定规格放在两个卡板之间就可以使用。集蛹纸7背面相对,一个卡板5就可放两张集蛹纸。此装置的底盘和卡板的规格可根据养虫笼的规格来定制。操作简单既可拆卸,也可以重复利用。水气可从水盘中透过透气网4为设置在卡板之间的集蛹纸保湿。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放置荔枝蒂蛀虫集蛹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盘、底盘及若干卡板,所述底盘嵌于所述水盘之上,所述底盘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透气网,所述底盘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卡盾,每一侧壁上的卡盾数量与所述卡板的数量相等,所述卡板底部两端设置有卡槽,卡槽之间的距离与底盘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卡槽与所述卡盾配合,使得所述卡板卡设于所述底盘两侧壁之间,集蛹纸放置于相邻的所述卡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放置荔枝蒂蛀虫集蛹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盘、底盘及若干卡板,所述底盘嵌于所述水盘之上,所述底盘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透气网,所述底盘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卡盾,每一侧壁上的卡盾数量与所述卡板的数量相等,所述卡板底部两端设置有卡槽,卡槽之间的距离与底盘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卡槽与所述卡盾配合,使得所述卡板卡设于所述底盘两侧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引利陈炳旭姚琼全林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