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水枕地膜的地下根茎作物的种植及采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515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水枕地膜的地下根茎作物的种植及采收方法,是在种植平地起垄后做成高畦,在高畦中部开设有凹槽,或者,在干早地区种植平地直接开挖凹槽,在凹槽的侧壁顶部种植根茎向下生长的作物种块,或者,在凹槽的侧壁底部种植根茎向上生长的作物种块,凹槽覆入水枕地膜;通过控制水枕地膜的水温为畦体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温度,通过排掉水枕地膜内的水对所生长的根茎作物的自然显露采收,采收包括预留作物种块,再次对水枕地膜灌水,构成作物多次生长及采收。具有易于种植实施、便于采收、易于实现多次采收分批上市的优点。

A Method of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Underground Rhizome Crops with Water Pillow Plastic Fil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underground rhizome crops using water pillow film. The method is to make a high ridge after planting flat ridges, and to open a groove in the middle of the high ridge, or to dig a groove directly in the dry and early areas, to plant a crop seed block growing downward at the top of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groove, or to plant a root stem growing upward at the bottom of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groove. Species block and groove are covered with water pillow plastic film; water temperature of water pillow plastic film is controlled to provide stable temperature for border crop growth; water in water pillow plastic film is discharged to harvest rhizome crops naturally. Harvesting includes reserving crop blocks and irrigation with water pillow plastic film again, which constitutes multiple crop growth and harvest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planting and implementation, easy harvesting, and easy realization of multiple harvesting and batch li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水枕地膜的地下根茎作物的种植及采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水枕地膜的地下根茎作物的种植及采收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及采收技术。
技术介绍
大部分根茎类作物的根茎生长都需要温暖湿润不见光的环境。传统的根茎作物种植期间需要大量的培土覆盖,以满足生长条件,在收获时又要挖土,这就花费很多的人工。特别是,对于不适合用机械收获的山药、白芦笋、姜等作物,挖土采收的人工费更是占据了近一半的种植成本。普通地膜覆盖在阳光照晒下温度会快速升高而伤害根茎,故不能没间隔土壤直接覆盖。单纯水枕地膜虽有蓄热能稳定温度的作用,但在没有对种植畦体进行合理的设置情况下,不利于作物地下根茎的生长,也不便于根茎类作物的采收。对于需要在作物生长期间采收地下嫩茎的作物,疏松的湿润的覆盖材料(土壤或其他)大多都会长满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根系,在挖扒采收时总会损伤,影响作物继续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易于种植实施、便于采收、易于实现多次采收分批上市的采用水枕地膜的地下根茎作物的种植及采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通过对水枕地膜灌水实现对地下根茎位置的包裹或覆盖,通过排掉水枕地膜内的水,让作物地下根茎自然显露供采收。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水枕地膜的地下根茎作物的种植及采收方法,包括:a)、种植平地起垄后做成高畦,在高畦中部开设有凹槽而构成凹字型高畦,或者,在干早地区种植平地直接开挖凹槽;b)、在凹槽的侧壁顶部种植根茎向下生长的作物种块,或者,在凹槽的侧壁底部种植根茎向上生长的作物种块;c)、凹槽覆入水枕地膜,通过对水枕地膜灌水而对所种植作物种块侧向包裹或覆盖,靠近作物根茎的水枕地膜形态如同根茎,并且在水压的作用下贴附在根茎上,同时也是为作物未生长出来的根茎包裹或覆盖做准备,水枕地膜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水口;d)、通过控制水枕地膜的水温为畦体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温度,通过排掉水枕地膜内的水对所生长的根茎作物的自然显露采收,采收包括预留作物种块,再次对水枕地膜灌水,构成作物多次生长及采收。本专利技术,高畦的畦高30~110cm、畦面宽50~180cm、畦底宽70~220cm,凹槽高20~110cm、面宽20~120cm。本专利技术,水枕地膜包括进水口。:本专利技术,水枕地膜有多个,各个水枕地膜的水连通并由水位控制系统控制水枕地膜的水位。可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期适当控制水枕地膜中水位高度,为作物的根茎生长创造温暖湿润的环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用水枕地膜代替土壤包裹或覆盖地下根茎,并且可以随时随意排空水枕地膜内的水而自然显露采收地下根茎,种植时减少培土,收获时免除或极少挖土,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量,节省了大量人工,而且,提高工作效率;2)、便于期中管理:对同一株分生多个食用根茎的作物(如姜薯)可排空水枕地膜内的水进行疏薯,对没有商品价值的根茎及早摘除,提高商品性根茎的产量和质量,为高产高质创造条件;3)、采收时可预留作物种块,解决传统挖扒采收对地下嫩茎的子姜等作物易伤及根茎的技术难题;4)、通过控制水枕地膜的水温为畦体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温度,实现蓄热保暖的节能减排效果。水枕地膜内的水可连接温水(或冷水)循环系统,可有效控制畦床温度,为根茎创造更好生长环境。在早春和秋后栽培,凹槽水枕地膜比普通地膜更有效的蓄热保暖,稳定畦床的温度,可延长作物生长期,创造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5)、采用较厚水枕地膜可多次使用,报废时也不会成碎片较易回收,有回收价值,避免了土壤的地膜污染。本专利技术,具有易于种植实施、便于采收、易于实现多次采收分批上市、大大减少市场供需矛盾和价格风险的优点。下面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分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凹字型高畦;2、水枕地膜;3、凹槽;4、排水口;5、进水口;A、根茎向下生长的作物种块;B、根茎向上生长的作物种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水枕地膜的地下根茎作物的种植及采收方法,包括:a)、种植平地起垄后做成高畦,在高畦中部开设有凹槽3而构成凹字型高畦1;b)、在凹槽的侧壁顶部种植根茎向下生长的作物种块A,或者,在凹槽的侧壁底部种植根茎向上生长的作物种块B;c)、凹槽覆入水枕地膜2,通过对水枕地膜灌水而对所种植作物种块侧向包裹或覆盖,同时也是为作物未生长出来的根茎包裹或覆盖做准备,水枕地膜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水口4;d)、通过控制水枕地膜的水温为畦体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温度,通过排掉水枕地膜内的水对所生长的根茎作物的自然显露采收,采收包括预留作物种块,再次对水枕地膜灌水,构成作物多次生长及采收。本专利技术,将种植大田整成若干条带有凹字型高畦,长度根据田地而定,高畦的畦高30~110cm、畦面宽50~180cm、畦底宽70~220cm,凹槽高20~110cm、面宽20~120cm,实际上,高畦和种植凹槽具体宽度和高度根据种植作物而定。种植凹槽呈水平设置。槽内放置至少有一条水枕地膜,装满水时刚好紧贴凹槽壁而填平整个种植凹槽。每个凹槽放置的水枕地膜为N条,则种植的作物为N+1行,即在凹槽的槽壁和每两条水枕地膜的相间缝处种植,每个凹槽放置多条的水枕地膜水位应相同,否则就会影响种植作物的生长。本专利技术,每个高畦可设置一条也可设置多条凹槽,凹槽的水枕地膜为装盛水的柔软薄膜,无须采用固定形状,装水时,水枕地膜形状自动随同种植凹槽定位,并紧贴种植槽壁,种植槽壁的土壤也不会崩塌。种植时,根茎向下生长的山药等作物沿凹型种植槽侧壁顶部两边分别种植,让作物的吸收根系向畦体凹槽外的土壤生长吸收水分和养分,供食用的根茎沿凹槽壁和水枕地膜间夹缝向下生长。食用茎向上生长的白芦笋、姜等作物凹槽侧壁底部两边分别种植,食用茎沿凹槽壁和水枕地膜之间的缝隙向上生长。本专利技术,种植根向上生长的作物,以子姜为例,将准备好的田地整理成长10~30m、宽70cm、高40cm的高畦,高哇中间开挖一条长度等于畦长,宽20cm、高30cm的凹型种植槽。种植时,将催芽好的种姜放于种植槽底部,姜芽紧贴槽壁,大致按10~20cm的株距排置。然后,铺设上水枕地膜,将水枕地膜的水位灌至与畦面处于同一水平状态,种植即完成。大约过二十多天,每块种姜将陆续长出第一支幼苗,称为母苗。再过约一个月,母苗的姜块上开始长出1至3个子姜,子姜从出芽到长成大约需要十八天。长成的子姜宜及时采收,子姜才能酥脆无渣。采收时,只要放干水枕地膜内的水,便可轻易扒开水枕地膜,用小刀将子姜从母苗上切取,或直接用手掰取,采收完子姜后,再往水枕地膜内灌水至原来的水位即可。母苗上的第一批子姜采收后每隔20天左右可采第二批、第三批子姜,每棵母苗采收完5枚子姜后。第六枚子姜应保留(因为每棵母姜苗最多只能长6至8枚子姜,假如将6至8枚子姜全部采完,将不再有新子姜生成),第六枚子姜长成再过20天后会再生成新一代的子姜(也可称为孙姜),同样孙姜可连续采收5枚,保留第六枚再用以生成下一代子姜。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子姜可采取6个月以上。白芦笋的种植采收方法跟子姜近似,只是采收间隔期不同,可参照图4,实施例1,为在凹槽的侧壁底部种植根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水枕地膜的地下根茎作物的种植及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种植平地起垄后做成高畦,在高畦中部开设有凹槽(3)而构成凹字型高畦(1),或者,在干早地区种植平地直接开挖凹槽;b)、在凹槽的侧壁顶部种植根茎向下生长的作物种块(A),或者,在凹槽的侧壁底部种植根茎向上生长的作物种块(B);c)、凹槽覆入水枕地膜(2),通过对水枕地膜灌水而对所种植作物种块侧向包裹或覆盖,所述水枕地膜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水口(4);d)、通过控制水枕地膜的水温为畦体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温度,通过排掉水枕地膜内的水对所生长的根茎作物的自然显露采收,采收包括预留作物种块,再次对水枕地膜灌水,构成作物多次生长及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水枕地膜的地下根茎作物的种植及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种植平地起垄后做成高畦,在高畦中部开设有凹槽(3)而构成凹字型高畦(1),或者,在干早地区种植平地直接开挖凹槽;b)、在凹槽的侧壁顶部种植根茎向下生长的作物种块(A),或者,在凹槽的侧壁底部种植根茎向上生长的作物种块(B);c)、凹槽覆入水枕地膜(2),通过对水枕地膜灌水而对所种植作物种块侧向包裹或覆盖,所述水枕地膜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水口(4);d)、通过控制水枕地膜的水温为畦体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温度,通过排掉水枕地膜内的水对所生长的根茎作物的自然显露采收,采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两
申请(专利权)人:天顺农业技术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