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布线系统及组装方式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491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布线系统及组装方式,包括安装在墙体上的强电箱和弱电箱,所述强电箱上连接有强电箱进线管,在所述弱电箱上连接有弱电箱进线管,所述强电箱进线管和所述弱电箱进线管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上;在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强电箱的出线孔连接,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弱电箱的出线孔连接;在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布线管和第二布线管,在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第一布线管之间连接有过渡底盒,在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第二布线管之间也连接有所述过渡底盒。其无需开槽即可实现布线,可以进行模块化设计和组装,提高了安装便捷性,缩短了布线周期,并避免了现场施工脏乱差的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布线系统及组装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装修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布线系统及组装方式。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数住宅在修建电气走线系统安装过程中,室内强弱电线线路、开关、插座、强弱电箱、电视线路等均单独铺设,线路比较分散,且通常全部在毛坯房上按照施工图进行敷设,业主在入住后几乎都要进行二次装修,导致重新敷设相当麻烦。因此现有的电气走线空间系统有如下几个比较明显的缺陷:1、模块化程度较低,安装不便,不仅施工价格高昂,而且施工周期长,非常浪费时间;2、业主二次装修过程中,大部分线路重新敷设,拆装费时费力,这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3、住宅用户改装电气系统时,不但不能保证电气线路敷设的安全可靠,同时对土建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模块化设计,实现工厂化组装,提高安装便捷性的室内布线系统及组装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室内布线系统,包括安装在墙体上的强电箱和弱电箱,所述强电箱上连接有强电箱进线管,在所述弱电箱上连接有弱电箱进线管,所述强电箱进线管和所述弱电箱进线管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上;在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强电箱的出线孔连接,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弱电箱的出线孔连接;在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布线管和第二布线管,在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第一布线管之间连接有过渡底盒,在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第二布线管之间也连接有所述过渡底盒。进一步地,在所述墙体上设置有多个穿墙管;每个所述穿墙管包括外层套管和内层线管,在所述外层套管与所述内层线管之间填充有封堵层;所述强电箱进线管、所述弱电箱进线管、所述第一布线管和所述第二布线管分别对应穿过相应的所述内层线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槽通过线槽连接杯梳与所述强电箱的出线孔连接;所述第二线槽通过线槽连接杯梳与所述弱电箱的出线孔连接;所述线槽连接杯梳包括线槽连接端和出线孔连接端;所述线槽连接端上包括有连接槽。进一步地,在每条所述第一布线管和每条所述第二布线管上都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在所述卡扣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卡扣卡槽;所述第一布线管和所述第二布线管分别卡合在所述卡扣卡槽内;在所述卡扣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卡扣自攻元件。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侧部卡槽,在所述卡扣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能够卡合在所述侧部卡槽内的侧部凸起;任意两条所述第一布线管上相邻的两个卡扣卡接在一起,任意两条所述第二布线管上相邻的两个卡扣卡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卡扣中一个卡扣上的侧部凸起卡合在另一个所述卡扣上的侧部凹槽内。进一步地,还包括隔墙连接结构;所述隔墙连接结构包括隔墙板组件和位于隔墙板组件上方的顶部墙板;所述隔墙板组件包括背侧隔板和位于所述背侧隔板前方的前侧隔板;在所述背侧隔板与所述前侧隔板之间形成有隔板安装空间;在所述前侧隔板上连接有吊顶,在所述吊顶与所述顶部墙板之间形成有顶部安装空间;在所述背侧隔板上安装有接线底盒,所述接线底盒包括底盒主体和扣合在所述底盒主体上的底盒盖板;所述底盒盖板安装在所述前侧隔板上,所述底盒主体位于所述隔板安装空间内,所述底盒盖板位于所述顶部安装空间内;在所述顶部墙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布线管,所述所述第一布线管通过柔性弯管与所述底盒盖板连接;所述柔性弯管位于所述顶部安装空间内。进一步地,所述背侧隔板上设置有玻璃棉层,在所述玻璃棉层与所述背侧隔板之间设置有隔音毡层。进一步地,所述隔墙组件的顶端与所述顶部墙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连接体;在所述密封连接体上设置有L型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平板和与所述连接件平板连接的连接件竖板;所述连接件平板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顶部墙板连接;所述连接件竖板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背侧隔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盒主体包括底盒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盒底板的四周的底盒侧板,在所述底盒侧板上设置有侧板通孔;在所述背侧隔板上还设置有第三布线管,所述第三布线管通过连接管头与所述侧板通孔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布线管上还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紧固在所述前侧隔板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对前述任一项所述室内布线系统进行组装的组装方式,包括如下步骤:S001:安装强电箱和弱电箱,并通过强电箱进线管与外界电源连接,通过弱电箱进线管与外界信号源连接;S002:在强电箱的出线孔上连接第一线槽,在弱电箱的出线孔上连接第二线槽;S003:在墙体上布置第一布线管和第二布线管,并通过至少一个过渡底盒将第一布线管与第一线槽连接,通过至少一个过渡底盒将第二布线管与第二线槽连接;S004:将第一布线管和第二布线管分别连接至预设位置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内布线系统及组装方式,无需开槽即可实现布线,可以进行模块化设计和组装,提高了安装便捷性,缩短了布线周期,并避免了现场施工脏乱差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提供的室内布线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室内布线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强电箱、弱电箱安装在墙体上的放大图;图4为强电箱上连接有强电进线管和第一线槽的示意图;图5为弱电箱上连接有弱电进线管和第二线槽的示意图;图6为第一线槽、第一布线管、第二线槽、第二布线管和过渡底盒之间连接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穿墙管的示意图;图8为线槽连接杯梳的立体图;图9为线槽连接杯梳的侧视图;图10为卡扣扣紧在第一布线管上的示意图;图11为两个卡扣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图12为隔墙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13为底盒主体的示意图;图14为直插接头的示意图;图15为连接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布线系统,包括安装在墙体1上的强电箱2和弱电箱3。强电箱2上连接有强电箱进线管21,在弱电箱3上连接有弱电箱进线管31,强电箱进线管21和弱电箱进线管31分别固定安装在墙体1上。在墙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线槽22和第二线槽32,第一线槽22与强电箱2的出线孔连接,第二线槽32与弱电箱3的出线孔连接。在墙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布线管23和第二布线管33,在第一线槽22与第一布线管23之间连接有过渡底盒5,在第二线槽32与第二布线管33之间也连接有过渡底盒5。墙体1可以为混凝土墙体,强电箱2就是配电箱,配电箱里面的电压一般为380/220V,用于电能配送,下面可带照明灯、风机、水泵等各种电气设备。民宅入户的开关箱就是配电箱的一种。弱电箱3是指用于通信、智能控制等用途的箱式设备。弱电箱3里面的电压不超过36V安全电压。一般用于现代家居装修中,如网线,电话线,电脑的显示器,USB线,电视的VGA,天线等都可以放置弱电箱3中。强电箱2包括有进线孔和出线孔,用于线束转接。在强电箱2的进线孔上连接有强电箱进线管21,强电箱进线管21通过直插接头与强电箱2的进线孔插接。第一线槽22通过连接杯梳插接在强电箱2的出线孔上。强电箱进线管21用于将墙体1外侧的强电线束接入强电箱2内,然后将转接线束穿过第一线槽22,将强电转接出。在第一线槽22与第一布线管23之间连接有过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墙体上的强电箱和弱电箱,所述强电箱上连接有强电箱进线管,在所述弱电箱上连接有弱电箱进线管,所述强电箱进线管和所述弱电箱进线管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上;在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强电箱的出线孔连接,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弱电箱的出线孔连接;在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布线管和第二布线管,在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第一布线管之间连接有过渡底盒,在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第二布线管之间也连接有所述过渡底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墙体上的强电箱和弱电箱,所述强电箱上连接有强电箱进线管,在所述弱电箱上连接有弱电箱进线管,所述强电箱进线管和所述弱电箱进线管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上;在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强电箱的出线孔连接,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弱电箱的出线孔连接;在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布线管和第二布线管,在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第一布线管之间连接有过渡底盒,在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第二布线管之间也连接有所述过渡底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体上设置有多个穿墙管;每个所述穿墙管包括外层套管和内层线管,在所述外层套管与所述内层线管之间填充有封堵层;所述强电箱进线管、所述弱电箱进线管、所述第一布线管和所述第二布线管分别对应穿过相应的所述内层线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槽通过一个线槽连接杯梳与所述强电箱的出线孔连接;所述第二线槽通过另外一个所述线槽连接杯梳与所述弱电箱的出线孔连接;所述线槽连接杯梳包括线槽连接端和出线孔连接端;所述线槽连接端上包括有连接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条所述第一布线管和每条所述第二布线管上都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在所述卡扣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卡扣卡槽;所述第一布线管和所述第二布线管分别卡合在所述卡扣卡槽内;在所述卡扣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卡扣自攻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侧部卡槽,在所述卡扣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能够卡合在所述侧部卡槽内的侧部凸起;任意两条所述第一布线管上相邻的两个卡扣卡接在一起,任意两条所述第二布线管上相邻的两个卡扣卡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卡扣中一个卡扣上的侧部凸起卡合在另一个所述卡扣上的侧部凹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墙连接结构;所述隔墙连接结构包括隔墙板组件和位于隔墙板组件上方的顶部墙板;所述隔墙板组件包括背侧隔板和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王金霞武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