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系统电气连接部位气密封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489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1:26
一种伺服系统电气连接部位气密封结构,包括产品壳体、产品端插座、电缆端插头、尾罩、尾罩卡箍、电缆紧固螺钉、电缆、插座紧固螺钉;所述电缆依次从尾罩、电缆端插头内部穿过,并与电缆端插头连接;所述电缆紧固螺钉将尾罩卡箍安装到尾罩上,从而将电缆压紧;所述产品端插座通过插座紧固螺钉安装到产品壳体;旋拧电缆端插头将其与产品端插座连接。该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增强高电压机电伺服产品的各相动力电之间的绝缘性能,可推广用于其他工作于低气压环境下高电压产品的适应性设计,同时为电连接器部位的绝缘性设计、密封性设计和电磁屏蔽设计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系统电气连接部位气密封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电伺服系统领域,具体涉及到增强高电压、大功率机电伺服产品的电连接器接口部位对于低气压环境的适应性,适用于增强高电压机电伺服产品的各相动力电之间的绝缘性能。
技术介绍
在标准的大气压条件下,空气是较好的绝缘介质,但当气压较低时,空气中自由电子增多,在一定的低气压范围内,残留气体中的自由电子因微波功率激发获得能量撞击气体分子,引起气体分子电离,继而引发放电现象,从而降低产品的绝缘性能。当飞行器处于一定的飞行高度时,将处在低气压环境中,特别是对于高电压工作条件下的机电伺服系统,需要开展低气压环境下电连接器部位气密封结构设计,以保证连接部位内部与低气压环境有效隔离,避免发生因低气压放电导致的产品击穿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伺服系统电气连接部位气密封结构,保证连接部位内部与低气压环境有效隔离,避免发生因低气压放电导致的产品击穿风险。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系统电气连接部位气密封结构,包括产品壳体、产品端插座、电缆端插头、尾罩、尾罩卡箍、电缆紧固螺钉、电缆、插座紧固螺钉;所述电缆依次从尾罩、电缆端插头内部穿过,并与电缆端插头连接;所述电缆紧固螺钉将尾罩卡箍安装到尾罩上,从而将电缆压紧;所述产品端插座通过插座紧固螺钉安装到产品壳体;旋拧电缆端插头将其与产品端插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缆还包括电缆线束、聚四氟乙烯薄膜、防波套、铜布、高温绝热复合套管,所述电缆线束以双层1/2叠加的方式缠绕聚四氟乙烯薄膜,端部使用丝线绑扎并涂胶;所述防波套、铜布伸入尾罩号内,并通过尾罩压紧环压紧;所述高温绝热复合套管伸入尾罩卡箍内,高温绝热复合套管与尾罩出线口间隙处缠垫无碱玻璃纤维自粘带,直至缠垫无碱玻璃纤维自粘带与出线口部位紧密接触或无目视可见空隙后,绑扎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电缆端插头电连接器的高电压引脚焊杯采用硅橡胶进行灌封密封处理,使电缆端插头尾部形成密封结构,避免对接后由电缆端插头封线体非密封结构导致的气密封失效。进一步的,所述产品端插座电连接器的高电压引脚焊杯采用硅橡胶进行灌封密封处理,以提高电连接器接线焊接部位的绝缘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尾罩设计为可夹紧线缆的屏蔽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尾罩出口及尾罩卡箍部位涂硅橡胶进行密封。进一步的,所述产品端插座与产品壳体的连接缝隙处采用硅橡胶进行灌封。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紧固螺钉与产品端插座连接部位采用硅橡胶进行灌封。进一步的,所述产品端插座选用气密封型电连接器,避免由于产品端插座气密性差导致产品内部快速失压,从而形成低气压环境,造成低气压放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专利技术适用于增强高电压机电伺服产品的各相动力电之间的绝缘性能,可推广用于其他工作于低气压环境下高电压产品的适应性设计,同时为电连接器部位的绝缘性设计、密封性设计和电磁屏蔽设计提供参考。(2)本专利技术的电缆具有耐高温、电磁屏蔽等优点,电缆线束以双层1/2叠加的方式缠绕聚四氟乙烯薄膜,保证线束收紧;防波套、铜布通过尾罩自身压紧环压紧,起到电磁信号屏蔽作用;高温绝热复合套管起到隔绝热量作用。通过在电缆端插头的高电压引脚焊杯、产品端插座的高电压引脚焊杯、尾罩出口及尾罩卡箍、插座紧固螺钉与产品端插座连接处等部位涂硅橡胶进行密封,提高产品密封性能,以更好适应低气压环境。附图说明图1电气连接部位气密封结构图;图2电缆结构图;其中,壳体1、产品端插座2、电缆端插头3、尾罩4、尾罩卡箍5、电缆紧固螺钉6、电缆7、插座紧固螺钉8、电缆线束9、聚四氟乙烯薄膜10、防波套11、铜布12、高温绝热复合套管13。具体实施方式除了下面所述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例或以不同方式来实施。因此,应当知道,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在下面的说明书中所述或在附图中所示的部件的结构的详细情况。当这里只介绍一个实施例时,权利要求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本专利技术面向低气压环境应用,对伺服系统高电压电气连接部位气密封结构进行了设计,如图1所示,一种伺服系统电气连接部位气密封结构,包括产品壳体1、产品端插座2、电缆端插头3、尾罩4、尾罩卡箍5、电缆紧固螺钉6、电缆7、插座紧固螺钉8;电缆7依次从尾罩4、电缆端插头3内部穿过,并与电缆端插头3连接;通过电缆紧固螺钉6将尾罩卡箍5安装到尾罩4上,从而将电缆7压紧;产品端插座2通过插座紧固螺钉8安装到产品壳体1;旋拧电缆端插头3将其与产品端插座2连接,可保证伺服系统电气连接部位的气密封性,从而更好适应低气压环境。所述电缆7结构包括电缆线束9、聚四氟乙烯薄膜10、防波套11、铜布12、高温绝热复合套管13,如图2所示。电缆线束9以双层1/2叠加的方式缠绕聚四氟乙烯薄膜10,端部使用丝线绑扎并涂胶;防波套11、铜布12伸入尾罩号4内,并通过尾罩4自身压紧环压紧;高温绝热复合套管13伸入尾罩卡箍5内,高温绝热复合套管13与尾罩4出线口间隙处缠垫无碱玻璃纤维自粘带,直至缠垫无碱玻璃纤维自粘带与出线口部位紧密接触或无目视可见空隙后,绑扎固定。所述电缆端插头3电连接器的高电压引脚焊杯采用硅橡胶进行灌封密封处理,使电缆端插头3尾部形成密封结构,避免对接后由电缆端插头3封线体非密封结构导致的气密封失效;产品端插座2电连接器的高电压引脚焊杯采用硅橡胶进行灌封密封处理,以提高电连接器接线焊接部位的绝缘性能;电缆端插头3增加尾罩4设计,尾罩4设计为夹紧线缆屏蔽结构,尾罩4结构可以夹紧电缆7,可保证电连接器的高耐环境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在尾罩4出口及尾罩卡箍5部位涂硅橡胶进行密封,以提高电连接器的密封性;产品端插座2电连接器与产品壳体1的连接缝隙处采用硅橡胶进行灌封,以提高机械连接的密封性;插座紧固螺钉8与产品端插座2连接部位采用硅橡胶进行灌封,以提高机械连接的密封性;产品端插座2选用气密封型电连接器,避免由于产品端插座2气密性差导致产品内部快速失压,从而形成低气压环境,造成低气压放电。对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方法,还可以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上作出各种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内容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系统电气连接部位气密封结构,包括产品壳体、产品端插座、电缆端插头、尾罩、尾罩卡箍、电缆紧固螺钉、电缆、插座紧固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依次从尾罩、电缆端插头内部穿过,并与电缆端插头连接;所述电缆紧固螺钉将尾罩卡箍安装到尾罩上,从而将电缆压紧;所述产品端插座通过插座紧固螺钉安装到产品壳体;旋拧电缆端插头将其与产品端插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系统电气连接部位气密封结构,包括产品壳体、产品端插座、电缆端插头、尾罩、尾罩卡箍、电缆紧固螺钉、电缆、插座紧固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依次从尾罩、电缆端插头内部穿过,并与电缆端插头连接;所述电缆紧固螺钉将尾罩卡箍安装到尾罩上,从而将电缆压紧;所述产品端插座通过插座紧固螺钉安装到产品壳体;旋拧电缆端插头将其与产品端插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还包括电缆线束、聚四氟乙烯薄膜、防波套、铜布、高温绝热复合套管,所述电缆线束以双层1/2叠加的方式缠绕聚四氟乙烯薄膜,端部使用丝线绑扎并涂胶;所述防波套、铜布伸入尾罩号内,并通过尾罩压紧环压紧;所述高温绝热复合套管伸入尾罩卡箍内,高温绝热复合套管与尾罩出线口间隙处缠垫无碱玻璃纤维自粘带,直至缠垫无碱玻璃纤维自粘带与出线口部位紧密接触或无目视可见空隙后,绑扎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端插头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平成兆义李俊岩侯鹏飞邓涛杨京丽郭津廷张晗刘天宇魏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